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官居一品 >

第938章

官居一品-第938章

小说: 官居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句,可为王安石的改革失败作注脚,也可以为一切改革的失败作注。

所以沈默根本不看好,接下来的改革,他要找到另外一条道路。

不是他比别人厉害,而是他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见识,知道当今的中国,其实还有一条路可走,只不过……天时地利只欠人和。

第八二七章 路在何方(中)

“难道没有办法解决吗?”沈京忧虑的望向沈默道。

“如果不让人们戒掉对土地的依赖。”沈默摇摇头道:“除了改朝换代,没有别的办法。”

“这么说,土地还是原罪了?”沈京不愧是有八国老婆的人,连圣经里的词儿都懂。

“土地不是原罪,人的贪婪才是原罪,但既然是原罪,就非但不能戒除,还会不断膨胀。而土地是一种效率十分低下的生产资料,所能产生的财富也是有限的。如果所有人都要靠土里刨食,强势者要想满足不断膨胀的欲望,就要侵夺弱势者的口粮,最终让后者无法生存,忍无可忍时,便会造反,然后王朝更替,重新分配,开始下一个循环。”沈默看看沈京道:“这么说,你能理解不?”

“有些晕,不过还好。”沈京道:“那怎么才能戒除这种依赖呢?”

“其实东南沿海,就已经做的不错了。”沈默微笑道:“你没听说,咱们老家有几个,在外面做生意赚了大钱,就把钱全买地吧?”

“也会买一些,不过大都还是用来扩大生意了。”沈京恍然道:“你是说鼓励工商?”

“自古‘士农工商’,工和商被排在后两位,但偏偏这后两位,才是进步的代表。”沈默颔首道:“人们历来视农业为本,将工商当看做末业,但这观念是错误的。比起效率低下的农业,工商业能带来更多财富,还不会受土地的限制。而且工商业兴旺发展,能让达官贵人将重心从土地上移开,还能吸收劳动力,给老百姓一个不靠土地的谋生机会。总而言之,鼓励工商,是抵消土地兼并危害的一剂良药。”

“为什么之前那么多朝代想不到?”沈京是有自己的判断的,如果说沈默的法子很稀奇,他也无话可说。但偏偏十分普通,他不相信以前的人能想不到。

“一来,务农可以将百姓束缚在土地上,而工商业会加剧人员的流动;而且农民对暴乱和苛捐杂税的忍耐力,要远远超过工人和商人。”

“为何?”沈京问道。

“对于农民来说,只要有口饭吃,就能忍受。而对工商业者来说,只要没有利润,就无法继续下去。”沈默淡淡道。今天他之所以要专门拿出时间,给沈京上一堂基础经济课,不是因为犯了倾诉欲,而是要让这个不喜读书的家伙,明白肩上的重担,知道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就只有耳提面命一途:“除了这些阴暗的心思外,大抵王朝定鼎,都是建立在‘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的大乱之后,大量的农田荒芜,人口锐减。如何繁衍人丁,使百姓吃饱穿暖,就成了新王朝的第一任务。这时农业无疑是最佳选择,而工商业,是要建立在农业发达的基础上,是会争粮争地的,还会让人变得不纯朴,当然不为统治者所喜。”

“那你鼓励工商,不怕受到皇帝和大臣的反感?”沈京担心的问道。

“这就是我说的天时。”沈默笑道:“一来,承平二百年,我大明的工商业已经十分发达,二来,恰逢‘大航海时代’,有源源不断的白银被开采出来,然后运到我国来购买商品,兴工商可以获巨利,且赚的是外国人的钱,于本国无损,这已经是朝野共识了。你看那些出身东南大族的官员,家里大抵都是有生意的,怎么会反对兴商呢?”说着淡淡一笑道:“再说,也不用我来提出。人都是逐利的,如今投资工商的回报,十数倍于土地,东南已是人人趋之若鹜。就连那些大地主,也纷纷的‘改稻为桑’,就为了在其中分一杯羹。再说我大明几无商税,天下十大榷关,也都在河道之上,聊胜于无而已。这时候,朝廷要考虑的,反而是东南都不种粮食了怎么办?如何能让国库也跟着充盈起来……之类的问题。”

“这跟吕宋有何关系?”沈京问道。

“我方才说了这么多。”沈默看着他道:“你说给大明增加三个浙江大的一块领土有何意义?”那里虽然多地震海啸,但日照强烈而持久、雨水充足,土地肥沃,真要搞起种植业,国内还真比不了。

“如果能让吕宋为我所用,再以计划种植某些作物。”沈京在某些方面,其实是个奇才,沉吟片刻,便想道:“那就可以对国内起到很好的调节和补充作用。”如果在吕宋大面积种植桑树,则国内的丝就会不值钱,那么改稻为桑的风头就会减缓,从而保证了粮食生产。如果在吕宋大面积种植粮食,由朝廷大量收购,则可避免国内出现粮荒,使百姓至少不会被饿死。

还有更深刻的影响,比如粮食长期供应充足、粮价在低位徘徊,会导致土地的吸引力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土地,选择更挣钱的工商业谋生;当然也会使大量的小地主破产等等……许多复杂的连环反应,就连沈默也无法预料。

但沈默坚信,对吕宋的开发和殖民,是延缓一系列尖锐社会矛盾良药,至于不良反应,一定会有,出现了再解决就是,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

“其实这些,都不难理解,如果吕宋能为我所用,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为什么我之前百般推销,那些大户就是不愿吃这块肥肉呢?”不知不觉,沈默和沈京走出了花田,来到了村子里,侍卫打水给两人洗脚,他一边脱下满是泥巴的鞋子,一边对沈京道:“原因无它,吕宋远隔重洋,让他们感觉不真实。”

“确实,要是让吕宋紧挨着大明,你看他们不抢疯了。”沈京深表赞同道。

“所以你的工作意义重大,如果做好了,必然彪炳史册,是要有人给你塑像的。”沈默笑道:“让那里变得符合我大明的秩序,给第一批开拓者创造最好的条件,让他们尽快得到回报……等到那满船的粮食,小山般的生丝运回来后,相信会有人心动的。”

沈京也被他说激动了,男儿在世,就当建不世功业,彪炳史册,这对他,是比女人更有吸引力的。便开始摩拳擦掌,设想起自己将来该如何去做了。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大问题:“种粮也好,种桑也罢,都是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既然你说那里有大片空闲的土地,那人口必然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汉难解无人种地啊!”

“不错。”沈默点头道:“劳动力是个大问题,不过我已经想办法,给你凑了五六万的劳动力……”他说的很含糊,之所以不敢细说,是因为这其中,有通过佛朗机人买的黑奴、有在东南招募的农业工人,有各省给他弄去的危险分子。人员成分之复杂,好比当年的水泊梁山。沈默不敢细说啊,先把沈大官人忽悠去了再说吧。

其实这背后,是一个难以解决的观念问题。那就是朝廷对人民的态度,那就是宁肯使其饿死在本省,也不允许其跑到外省,更不用说海外了。而且随着那场持续了数年之久的大地震彻底结束,中原大地终于恢复了平定,那些逃难到南方去的流民,放弃了在工场的工作,开始纷纷返乡……工场提高工钱都没用。

江南现在各行各业都缺人,在家门口就能讨生活,百姓更不可能背井离乡。

现在下南洋的那些华人,基本上都是福建、广东沿海山区的百姓,土地贫瘠稀少,在家里活不下去,只能远渡重洋到吕宋、婆罗洲这些地方来谋生。

故土难离,这是中国人的天性啊,不到活不下去了,还真难把他们撵出家门。

对于这一点,沈默也没有太大的把握,他只能让沈京先把示范做起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要看到发财致富的机会,总有人会心动的。

而且还有一点,只是没法说罢了……模模糊糊的,他大概有些印象,大概在二三十年后,历时一个甲子的小冰河时期,将给整个北温带地区,造成长期的气象灾难,大片的农田严重减产甚至绝产。

亚洲和欧洲正好同处北温带,同样面临着严重而持久的粮荒,这使东西方的农民,在苛捐杂税的压力下,纷纷逃离长久依赖的土地。然而在西方,因为大航海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农民们纷纷乘船来到新大陆,拉开了轰轰烈烈全球大殖民的序幕。

而在中国,这些在原籍活不下去,又无处谋生的破产农民,就变成了‘流民’,然后在四处流窜中,产生了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人物,最终敲响了明王朝的丧钟。

同样的困境,迥然的结局,别的原因都是虚的,农民破产之后,有没有出路才是最要紧的。

所以沈默无论如何都要把这件事做好,让吕宋变成一块示范田,一盏指路灯,然后尽量把老百姓往这条路上推动。

如果做完这一切,都还是徒劳的话,那他就让吕宋变成自己退隐后的桃花源,绝不让子孙变成通古斯野人的奴隶……当然,这也是不足为外人道哉的。

※※※※

和沈京谈了一夜,将自己能想到的问题都事无巨细的做了交代。第二天,便让他回上海去等朝廷正式下文……虽然沈默还未将此事,在朝廷正式提出,但徐阶走后,已经没有人能真正阻拦他的意愿了……如果他执意要做的话。

而开发吕宋,就是他的执念。如果有机会,他甚至会去亲自去视察一番。不过现在他没这个时间,必须立即回北京,那里有巨大的权力真空,等着他去填补,这是谁也代替不了他的。

至于沈京离去后,上海那摊子怎么办?沈默也如实相告,上海将升格为府,由他的学生接管……沈默准备将上海等一系列沿海开放港口,当成培养核心官员的大课堂。让他们去那里开开眼界,换换脑子,使他们有可能理解自己。

这世上最难的,不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口袋,而是把自己的观念,装到别人脑子里。

第二天,上午送走了沈京,下午沈默便悄然离开了胡宗宪的家乡,东南的官员都知道他不许接送,因此并未惊动当地百姓。

虽说着急回去,但也不能像上次那样,星夜兼程,换马不换人了,不然非要被天下人笑死不可。

沈默只能日行百里,晓行夜宿。路过绍兴时,他特意回家住了一宿,看到儿子回来沈贺十分高兴,他还以为,沈默要来个‘三过家门而不入’呢。

唯一遗憾的是,沈默第二天一早便又上路了。沈贺虽然不舍,但也知道,儿子如今身份贵重,要是在家多待一天的话,怕是要把全浙江的官员都引来,只能依依不舍的送他出门。

从绍兴上船,上了大运河,便不再受鞍马之苦,也能日夜不停的赶路了。

在上船后的第一天晚上,沈默闲来无事、也不想早睡,索性来到甲板上,望着天上的月亮沉吟起来。

夜凉如水,更深露重,当他感到有些寒冷时,便准备起身回舱。却听到不远处江面上传来一阵优美而略显凄婉的横笛声。

‘平沙落雁……’沈默心中浮现出曲名,不禁闭目倾听。

船上的卫士们,本来是全神戒备,到处布满了流动哨,此刻却被那天籁般的笛声吸引,竟一时忘了走动,船上安静极了。

待那曲声终了,沈默才轻声道:“请那人上来见我。”说完便走到船中客厅,让人摆一桌酒菜,等候那人的到来。

第八二七章 路在何方(下)

不一会儿,侍卫带了个身穿麻衣麻鞋、头戴葛布巾,须发花白,五十岁左右的男子进来。

“你们退下吧。”沈默朝那男子笑笑,对侍卫道:“不要让人来打扰。”

“阁老,他是带兵刃来的……”训练有素的侍卫,难得的反驳一句道。

“你们知道他是谁?”沈默哈哈笑道:“这是你们的开山祖师,本官的首任保镖!”

侍卫们大吃一惊,这才知道男子的来历,便鱼贯退下了。

“柱乾兄。”待他们一走,沈默起身朝那男子抱拳道:“我莲心嫂子还好吧?”

“哪有你这样的。”来人正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何心隐,跟沈默一抱拳,笑骂道:“上来就问人家老婆的。”

“你这不好好的么?”沈默请他入席道:“长夜漫漫,正愁无人相伴,终于有人陪我江上对酌了。”

何心隐也不跟他客气,一边坐下一边笑道:“你的卫士全换了,我一个都不认识了。”

“嗯。”沈默点点头,拍开酒坛的泥封道:“哪能让他们一直当侍卫,总得给他们找条出路不是。”说着给他斟酒道:“这一拨怎么样,能入何大侠的法眼不?”

“哈哈,女儿红,本人的最爱啊!”何心隐开心笑道:“你的侍卫不错,我本想悄无声的来找你,但试了几次都差点被发现,只好吹笛子让你迎客了。”

两人端起酒碗,碰一下,何心隐一饮而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