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625章

赤色黎明-第625章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鋈说睦投芰Γ钦飧鋈嗽诠ぷ饔胙爸斜硐殖隼吹奶取6闼档囊磺校腋鋈说目捶ㄊ牵闶贾占岢侄砸桓鐾镜呐卸媳曜迹紫仁撬墓傥唬紫仁撬闹拔瘢皇钦飧鐾咀陨怼H绻阋欢ㄒ岢终庋奶龋抑荒芩担愕娜鲜端交姑挥写锏揭桓龊细竦娜嗣竦车吃钡谋曜肌D悴⒉皇且桓稣嬲细竦母锩摺!�

会议室里面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有倒吸一口冷气的,有忍不住叹气的,或者在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不小心轻轻撞了桌子与板凳的。这是陈克第一次如此正式地说出否定同志的话。在此之前,陈克偶尔也会发火,可从不会把话说的如此不留余地。

看着同志们的表现,陈克心里面也觉得很不舒服。在矛盾焦点越来越细化,越来越实际化的现在,有些事情不是单纯靠教育就能达成目的。强扭的瓜不甜,在任何时候都是一样的。即便知道有些事情是必须做的,但是陈克想到自己做了这样决定的后果,心里面还是难免有些惆怅。

当陈克正准备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周镇涛的老战友淮海军区政委杨宝贵终于站起了身,他调任这个职务也不久,所以一直没有太多发言。“陈主席,把周镇涛同志交给我们军区党委来处理吧。就他现在的表现,我个人觉得已经不是他的错误问题,而是要讨论一下周镇涛同志的去留问题。党委一直没有讨论周镇涛同志的问题,是党委工作的失职。我们前面错了,后面就不能继续错下去。”

杨宝贵揽过了全部责任,陈克也不好再说什么。他的目的是整风,而不是对同志们穷追到底。“那就交给党委讨论吧。”陈克说道。

这件事到此貌似有了结果,大部分同志认为周镇涛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者也会被一撸到底,进入培训班学习。而三天后的连续两道通告令同志们瞠目结舌。

“鉴于周镇涛同志的行为,一九一二年三月三日,经淮海军区党委讨论,做出免除周镇涛同志一切部队职务,保留军籍的决定。”

“一九一二年三月三日,经淮海军区党委讨论,免除周镇涛同志的党内职务,给予开除党籍留党察看一年的党纪处分。”

人民党到现在还没有如此严厉的惩处过同志,行政职务与党内职务被剥夺的一干二净,周镇涛从堂堂师长,师党委副书记,师党委常委,直接成了一名只剩下军籍,连正式编制都没有的同志。得知这个消息的同志没有不感到震动的。

正当同志们为此议论纷纷的时候,更多消息陆续传来。在基层民主生活会上已经将这次整风中因为错误被拿下的同志案例进行过传达,在会议上分析这些同志们的错误,一方面解释为什么要把他们拿下,另一方面也告诫同志们不要再犯这种错误。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都有人成了讨论对象。现在周镇涛这名师长也成了新的讨论对象。

在淮海省军区十万部队中出这等“名声”,那可就是丢人丢到家了。对这样的结果,大同志们都感到了强烈的畏惧。

在通告发布之后五天里面,包括周镇涛在内的上百名同志申请离党。其中只有二十几名同志是被处分的。剩下的近百名同志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受到直接批评。他们离党的理由很简单,“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既然人民党的制度不给同志们留脸面,大家觉得无颜面对同志,还不如好聚好散。

对这些要求离开的同志,人民党只要求他们写了离党声明,在党内与部队里面公示一周。一周后统统给他们开了通行证明,不管工作是否满了整月,先将本月津贴全数发放,并且给与路费和补贴。并且包送行李,对于不愿意携带个人随身物品的,将个人随身物品折价成现金进行了补偿。所有支付的内容都不是人民币纸币,而是银元。

“革命全凭自愿,好聚好散。我们绝不强留任何人。”这是宣传部门对此的解释。

得知了这样的处理方式,一部分心里面同样不满,却担心离党时被刁难的同志陆续提出了离党申请。另外一部分心中不满的同志却决定暂时留下来。既然想走什么时候都能走,反倒不必急于一时。

三月十五日,陈天华找到陈克,“陈主席,昨天终于没有提出离党申请的同志到我这里来了。”陈天华显得颇为疲惫,在此之前他心里面也曾经多次发过狠,誓将那帮不合格的党员驱逐出党。可真的数百同志申请离开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心中的畅快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强烈,此时陈天华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难受,还有一种隐隐的畏惧。

陈克正在批文件,他连头都没抬,仿佛没事人一样应了一声,“哦。”

“陈主席,你就不担心这些同志离开的时候带走党内的机密。你好歹也得要求这些同志们做出一些保证吧。”陈天华劝道。

陈克终于抬起了头,陈天华这才发现,陈克的神色远没有他的声音那么平静,隐隐的疲惫甚至不用太费劲就能看出来。“天华同志,任何保证都没有意义。这些离开的同志想说的时候就会说,不想说的时候就不会说。有些时候,他们不想说,也会有人逼着他们说。大家既然都决定了离开了,这些同志就自由了。这些小家子气的做法不符合科学道理。”

陈天华早就接受了陈克的命令,他想说的其实并不是让这些同志不泄露消息,而是想让陈克留住这些同志。见陈克根本不接这个茬,陈天华像是在自言自语般开口了,“我们或许应该感谢这些同志,他们的行动不仅让党内路线不同的同志离开了,还带走了相当一批和他们有同样想法的同志。我们经他们的行动纯洁了队伍,加强了组织的凝聚力。至少留下来的同志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选择留下来……”

陈克也不理陈天华,只是埋头继续批示公文。

“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基层中会有什么影响。战士们看到这样的局面,会不会觉得他们想走也可以走。这些战士与这些党内干部不同,党内的同志们将自愿。战士们是在通过义务兵役制征召的。他们要走的话,也让他们走么?”

“天华同志,你这絮絮叨叨的念经呢?”门外传来了武星辰的声音。陈天华没想到自己想说服陈克,陈克不搭理他,反倒是武星辰出来插了一句。

陈天华强打笑容,“当一天和尚撞一天种,撞了钟之后就得去念经。我能把经念好,也算是尽了和尚的义务。只是现在这经可不好念。”

“有什么不好念的,”武星辰大声说道,“我觉得陈主席在上次开会的时候说的好,人就跟一台机器一样,如果生产出的产品有问题,那说明是机器有问题。这台机器按照自己的规律越正常的运行,就会源源不断的出产有问题的产品。如果那天这台机器出产一个没问题的产品,那说明这台机器自身发生了变化。既然有些同志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而是我们有问题。好聚好散,对大家都好。至少你短期内再也不用强调消除功臣思想的问题了。”

第四卷 群党并起 第194章 路线分歧(五)

上百名干部请求离开的事实貌似对武星辰毫无影响,至少他出现在陈克与陈天华面前的时候神色中丝毫没有遗憾或者失落的样子,他向陈克说道:“陈主席,庞梓同志想见你。他说他知道错了,组织上要怎么处分他,他都认。他只请求见陈主席一面,希望陈主席能原谅他。”

陈克听了武星辰的话,忍不住笑出声来,“武司令,我就没有生过庞梓同志的气,这根本谈不上原谅。他现在只是需要在党校里面认真学习而已。”

武星辰也笑道:“话是这么说,可是庞梓这人心胸小,你要是不亲自告诉他以前的事情处分完就算完事,他心里面总是放不下。你要是觉得单独见他不合适,那就见一见肯留在党内的同志,和他们集体谈一次话。我觉得有这个必要。”

陈克知道武星辰的想法,这些被处罚的同志们担心今后得不到公正待遇,陈克如果能够和他们谈一次话,好歹同志们不会继续提心吊胆的。想到这里,陈克答道:“也好。”

听了武星辰的话,陈天华心里面很是感叹。武星辰提出的请求与周镇涛所说的很像,但是两人说的明显不是一码事。武星辰只要陈克向同志们保证,他们不会受到不公平待遇,在整风的路线冲突结束之后,就是一个极好的建议。周镇涛那种要陈克保证同志们的职位不受影响的请求就错的离谱。怪不得武星辰一度脱离了组织,回来之后还是能当上军区司令。周镇涛即便始终追随陈克,到现在也不过是个师长。这绝非武星辰比周镇涛入党早了几天的缘故。两人之间的心胸气量相差太大。经过这样的比较,陈天华觉得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次冬季征兵活动,淮海省完成了5万人的征兵目标。咱们要不要开始组建工程兵与铁道兵?”武星辰接着问道。

“工程兵和铁道兵都是技术兵种,就现在的局面不能直接从新兵中征召。这次恢复军事训练后,一部分不太合适野战军的同志,我们要动员他们到工程兵和铁道兵部队里面来。现阶段我们就要考虑在兵役之后征召优秀的同志成为志愿兵的工作。兵役结束之后,骨干们还是尽量要留下来的。”

武星辰面露微笑连连点头,留下骨干对任何部队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大事。只是高兴了片刻,武星辰收起笑容,正色说道“陈主席,我首先要说明,我没有撵你走的意思。不过你准备在淮海省待多久?”

陈天华听武星辰句句都能说道点子上,心里面相当佩服。就淮海省部队整风中所表现出来的局面,其他各省自行整风,绝对要闹出当地党委收拾不了的乱子。如果不想闹出这样的结果,陈克就有必要和以前一样,到其他省份去主导局面。

“怎么也得在淮海省整风有了结果再说,干到一半就把挑子撂了,去了其他省,我也不放心。”陈克答道。

武星辰几件主要问题已经问完,他迟疑了一阵才问道:“如果走掉的同志觉得走错了,要求回来,陈主席有什么想法?”

陈天华立刻打起精神听陈克的回答,陈克反倒并不在意,“愿意回来也很正常么,回来的话还是继续工作,不过官复原职这种事情是完全不用想。这些同志要是主动提出的话,咱们得和他们说清楚。”

武星辰与陈克之间对答很快,陈天华眼瞅着他们已经要跳到下一个话题,连忙问道:“这些离开的同志真的会选择回来么?”

武星辰苦笑道:“我也是出去过又回来的人,在部队里面觉得受了委屈,可是在外面还不如在部队呢。这些同志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就算留在根据地,他们也不会真的老老实实种地劳动。离开了根据地,外头的日子有多难过,天华同志你还能不知道?肯定有人混不下去要回来的。其实大家一起这么久,我是希望他们吃些苦头,认识到自己太高看自己,老老实实的回来那是最好的。外头的世道不好混啊。”

陈天华对武星辰的话感到有些别扭,既然旗帜鲜明的要离开,再死皮赖脸的回来,这算什么?如果是陈天华自己的话,他就是死在外头也不会选择回来。可看着陈克与武星辰苦笑的神色中竟然没有一丝嘲讽在里头,陈天华不知道是该称赞两人有心胸,还是该觉得两人实在是有些“滥好人”,至少一直强调要分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的陈克未免太宽容了。

如果陈天华现在能够听到周镇涛此时的心声,他或许就会认为陈克与武星辰有先见之明。周镇涛背了一个简单的行李,走在回陕西的路上。尽管他克制住了自己不要回望,可他心里面真的感到一阵阵的失落。周镇涛今年已经27岁,尽管在人民党的六年还不到人生的四分之一,周镇涛却觉得仿佛一辈子都在这个组织度过一样。

如果是集体行军,周镇涛根本就不用考虑行李与住处问题,早在出发前参谋部就会定好行军与作战计划,先头部队也会在路上准备好驻扎点。周镇涛只用按照计划完成指挥工作就可以了。尽管工作极为辛苦,每件事却都是目的明确,策划完整。在这么一个强大的组织中,周镇涛感到自己格外有力量。

现在他孤身一人,指挥千军万马的事情自然不用提起,光怎么走才能回到陕西老家都是件极为艰苦的事情。走什么道路,每天走多远,有没有休息的地方。带一个师两万多部队前往陕西,反倒比周镇涛一个人孤零零的回陕西更容易。

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憋着一口气,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所以周镇涛还能撑得住。面对军区党委,周镇涛也能毫不示弱。现在再也没有人“压迫”周镇涛了周镇涛自由了,所以他得以极大的意志力压制住自己,才没有让“是不是回去向同志们认个错?”这种念头直接变成脑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