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

第31章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第31章

小说: 三千年华夏历史图景:新读史记(上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映周公东征的乐曲吧?《秦风》是华夏的声音。能够华夏化的必然会宏大,而且会宏大到极点。这大概是周王室旧地的乐曲吧?”长时间的聆听并没有使季札感到疲惫,他反而越来越兴奋。他又一口气听完了《魏风》、《唐风》、《陈风》,并且发表评论说:“《魏风》很美好,乐曲声抑扬婉转,洪大宽广,俭约而易行。如果在此基础上,用德教去加以辅助,该国的君主一定会成为英明之人。《唐风》忧思深沉,大概是陶唐氏的遗风吧?不然,曲调的忧患感为何会这么深远呢?像这样的乐曲,一定是出自盛德美名的先王的后代。《陈风》反映出这个国家没有贤明的君主,像这样的国家是不会长久存在的。”
  第二天,季札又开始聆听《雅》、《颂》。乐师先是演奏了《小雅》、《大雅》。季札评论说:“《小雅》十分美妙,具有忧患思想而且没有二心,有怨恨的情绪但是不敢直接地表达。这大概是周王室的德行衰微的象征吧?而且其中还遗留有先王遗民的高尚风俗。《大雅》宽广宏大、和谐、婉转、柔缓而又正直、刚强,这大概是周文王盛德的反映吧!”接着,他又聆听了《颂》,听完后他又不住地赞叹道:“真是美到极点了。它的旋律刚劲而不傲慢,婉转而不卑屈,紧密而不迫切,疏远而不散漫,变化多端而不混乱,反复往来而不令人厌烦,哀伤而不忧愁,欢乐而不荒唐,使用有度而不匮乏,广大而不张扬,施惠而不浪费,求取而不贪婪,乐声停止后韵味仍然在回荡。而且它的五声和谐、八音协调、节奏有度、旋律有节,这与先王的盛德是完全一致的。”最后,季札又欣赏了颂扬圣人的舞蹈。在欣赏了《招削》舞以后,他赞叹道:“圣人的德行已经达到顶峰了。这就好比上天覆盖了一切,大地承载着一切。音乐听到这里就足够了,纵然还有其他的礼乐,我也不敢再请求观赏了。”

  第83节:新读史记(上卷)(83)

  贤者的预见
  季札离开鲁国以后,又出使到了齐国。当时晏婴是齐国的辅政大臣,季札知道齐国的国君昏庸无能,就劝告晏婴说:“您赶快交出自己的封地和权力吧,只有这样,您才能避免危难。齐国的政权将会改变主人,在国家稳定之前,危难会像海里的波浪一样,是不会终止的。”晏婴听从了季札的规劝,就通过陈桓子把封地和权力交了出来。正是因为没有了权力,所以在栾施、高强两个势力集团的相互攻击中,他才得以保全了性命。
  季札离开齐国,随后出使到郑国。他去拜见了郑国的贵族子产。两人都是有贤能的人,性格相投,所以一相见,就感觉好比老友重逢一样的激动亲切,有相见恨晚之感。季札告诉子产说:“郑国的执政者荒淫、奢侈,国家将要面临灾难,政权必然会归属于您。一旦您掌握了政权,应当谨慎地用礼制来治理国家。不然的话,郑国就会有灭亡的危险。”后来季札的预言果然变成了现实,而子产也依照季札的劝告去做,郑国在他的治理之下开始变得强大。
  然后,季札又准备去晋国。在路上经过卫国的时候,在宿这个地方歇脚。晚上,他听到附近有演奏音乐的钟声,听出来是卫国的孙文子在奏乐,于是不解地说道:“真奇怪啊!我听说背叛君上的人如果不修养德行,那么必然会招致杀身之祸。孙文子曾经进攻他的君王卫献公,并把他赶到了齐国。但孙文子本人竟然还留在卫国,他害怕还来不及呢,怎么还有心思去敲钟奏乐啊!孙文子住在这里,就好比燕子在幕布上筑巢一样的危险。君王的尸体还没有埋葬,怎么可以去敲钟奏乐呢?”孙文子听说了季札的话,羞愧难当,以后再没有听乐、享乐。
  季札到达晋国以后,告诉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国君昏庸无道,你们三家将要瓜分晋国的国政了。”在即将离开晋国的时候,季札对晋国的大臣叔向说:“您自勉吧!晋国国君虽然有许多的良臣,但是他自己荒淫奢侈,不理国政,而晋国的大夫们都很富有,政权总有一天会归属于他们的。您为人正直,一定要想办法使自己免遭祸难啊。”后来,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成为了诸侯;而叔向由于依照季札的话去做,最终保全了自己。
  在季札开始出访列国之前,他曾经北上拜访过徐国的国君。徐国国君很喜爱季札的宝剑,但是却不好意思开口相要。季札看出了他的心思,但是因为出使中原各国的需要,季札没有把宝剑送给他。当季札完成出使任务,返回吴国而路过徐国,准备把宝剑送给徐国的国君,可是徐国国君已经死去了。于是季札解下了宝剑,把它挂在徐国国君坟墓旁边的树上,然后离去了。他的随从不解地问道:“徐国国君已经去世,您把宝剑送给谁呢?”季札回答说:“你这么说可就不对了。当初,我已经在心里把此剑许给了徐国国君,难道因为他死了,我就违背自己当初的心意吗?”随从听了,打心眼儿里佩服季札的人品。
  阖闾的胜败
  阖闾在吴国继位以后,举拔伍子胥,任命他为行人官,参与国家大事的谋划。当时,楚国杀死了他的大臣伯州犁,伯州犁的孙子伯嚭便逃到吴国,由于伯嚭有军事才能,阖闾就任命他为大夫。
  阖闾三年,伍子胥、伯嚭奉命率军攻打楚国,攻占了舒这个地方,杀死了先前投降楚国的两个吴国公子。阖闾踌躇满志,谋划着趁机占领楚国的都城郢,而将军孙武却说:“大王,长年的对外战争已经使我国的百姓十分疲劳,大家都希望安定的生活,所以现在进攻郢都,时机还不成熟。请您休养生息、等待机会吧。”阖闾采纳了孙武的建议,便撤兵回国。此后的几年里,两国之间互有攻守,但一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到了在位的第九个年头,阖闾又想进攻楚国,便询问伍子胥、孙武说:“当初,你们觉得我们国家实力不够强大,建议我说不能去攻打郢都。如今,我国的实力增强,百姓生活安定,我们果断地向楚国发动进攻,怎么样啊?”两个人都回答说:“楚国的将军子常十分的贪婪,唐国、蔡国都很怨恨他。如果君王一定要大举进攻楚国,必须要得到唐、蔡两国的支持才行。”阖闾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于是就调动了全国的军队,并且联合了唐、蔡两国的军队,一同向西讨伐楚国,一直打到了汉水边。楚国发兵抗击吴军,双方隔着汉水摆开了阵势。阖闾的弟弟夫概想要先发制人,主张渡河与楚军作战,阖闾不同意,认为这样太冒险了。而夫概却说:“大王已经把军队指挥权交给了我。用兵以有利、获胜为上策,那么,我军还等什么呢?”于是夫概率领他帐下的五千名亲兵突袭楚军,结果楚军大败而逃。阖闾见状,便下令追击楚军,吴军一直打到了郢都。他们与楚军交战了五次,结果全部获胜。楚昭王逃离了郢都,投奔到陨县。郧县县令的弟弟想要杀死楚昭王,昭王便又和郧县县令投奔了随国。吴军占领了郢都。伍子胥、伯嚭将仇人楚平王的尸体从坟墓里挖出来,用鞭子狠狠地抽打,报了当年的杀父之仇。

  第84节:新读史记(上卷)(84)

  这时候,吴国的邻国越国看见吴国国内空虚,阖闾又在外征战,便起兵攻打吴国。吴国只能抽出部分兵力进行反击。同时,楚国又向秦国求救,秦国便出兵帮助楚国攻打吴国,吴军敌不过,结果吃了败仗。阖闾的弟弟夫概同样是个野心家。他看见秦军、越军接连打败吴军,而吴王却仍然留在楚国不走,便利用这个机会偷偷跑回了国,自立为王。阖闾听说以后,心中大怒,便亲自率军回国,镇压了夫概的叛乱。夫概只好逃到了楚国。楚昭王便利用这个机会,重新回到了郢都,并且接纳、分封了夫概。后来,阖闾派太子夫差再次攻伐楚国,迫楚国战败,被迫将国都迁离了郢都。
  此后,吴国与越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甚至上升到主要矛盾的地位。阖闾十九年,吴军进攻越国,越王勾践在槜里迎击吴军。为了瓦解敌人的斗志,越王派出了敢死队到阵前进行挑战。敢死队排成三排冲向吴军,他们高声呼喊,然后突然在阵前跪在地上面向吴军自刎而死。吴军将士们争着观看越军敢死队自杀的壮举,而越军则趁机发动了进攻,一举击败了吴军。后来吴军在姑苏之战中又遭败绩,阖闾也在战斗里被砍伤了手指,最终阖闾因为伤口感染而死。他临死之前,派使者归国立太子夫差为王,并且告诫他不要忘了报越王勾践的杀父之仇。
  伯嚭误国
  吴王夫差即位的第一年,任命伯嚭为太宰。他亲自训练军队,念念不忘向越国报仇雪恨。第二年,夫差就调动全国所有的精兵去进攻越国。最终吴军在夫椒这个地方打败了越军,报了姑苏之仇。
  越王勾践带着五千残兵退守到会稽山,并且派出大夫文种出使吴国,通过贿赂伯嚭而向吴王求和,表达了越国愿意委国于吴国,越王愿意成为吴王奴仆的想法。夫差准备答应越国的请求,可是伍子胥却认为这样做对吴国不利,便向夫差进谏说:“大王,以前有过氏部落先后征服了斟灌、斟寻氏部落,最终杀掉了夏朝的君王相。相的妃子后缗氏怀有身孕,逃到了有仍国,生下了少康。少康成年以后,担任了有仍氏的牧正官。有过氏听说以后,怕少康将来为相报仇,便打算杀掉他,于是少康便投奔了有虞氏部落。有虞氏的首领思念夏朝的恩德,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少康,并且分给他方圆十里的土地和五百个侍从。后来,少康逐渐召集夏朝的遗民,整顿官制,慢慢地强大起来。最后,少康消灭了有过氏,恢复了先王的江山。现在我国远不如有过氏强大,而勾践的势力却比少康要强大得多。如果我们不趁机消灭他,反而宽容他,这是不明智的。况且,勾践这个人能够忍辱负重,如果现在不消灭他,将来您一定会后悔的。”夫差感到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但是他最终还是听信了伯嚭的话,答应了与越国讲和。吴国与越国签订了盟约以后,便撤兵回去了。
  夫差亡国
  夫差在位第十四年的春天,他北上黄池,在那里会盟诸侯,想要称霸中原。越王勾践知道吴国国内兵力空虚,便在六月丙子日这天起兵攻打吴国。乙酉日,五千名越军与吴军展开激战,结果越军打败了吴军并且俘获了吴国的太子友。丁亥日,越军攻进了吴国的都城。吴人把战败的消息告诉给远在北方的夫差。夫差知道后心如乱麻,但是为了维护吴国的威信,他又不愿意诸侯知道这件事情。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诸侯们最后还是知道了这件事,夫差大为恼火,当即将走漏了消息的人斩首示众。后来,夫差又与晋定公争夺盟主的位置,夫差说:“从周王室的角度来看,我的祖先的辈分最大,所以我应当成为盟主。”晋定公则说:“从姬姓诸侯的角度来看,晋国曾经当过天下的霸主,因此我理所当然地应当成为盟主。”双方互不相让,相持不下。最后晋国的大臣赵鞅终于怒不可遏,便威胁夫差说:“你们吴国现在已经被人家越国打得不堪一击了,还有什么脸面在这里争夺霸主,你们要是再不让步的话,我们就发兵进攻吴国,到时我们在战场上见分晓!”这时候吴国早已经让越国打怕了,听到赵鞅的恐吓,夫差便只好选择了退让,晋定公当上了盟主。

  第85节:新读史记(上卷)(85)

  会盟结束以后,夫差打算去讨伐宋国。伯嚭建议说:“大王,您虽然可以勉强战胜宋国,但是凭我们现在的实力,却不能够占有它。”夫差觉得自己的实力确实有限,弄不好会陷入泥潭,便只好作罢,率军回国了。此时,越国已经占领了吴国的都城。太子被俘,国内空虚,而夫差又长期在外征战,士兵们疲惫不堪,也无心恋战。迫于无奈,夫差只好派遣使者携带重金与越国讲和。此后越国的国力更加的强盛,越王勾践率领军队在笠泽再次击败了吴军。后来双方又多次交战,吴军节节败退,越军几乎每年都能取得不小的胜利。
  夫差在位的第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日,越军再次占领了吴国的都城,彻底击败了吴军。勾践打算把夫差迁徙到甬东,分给他一百户民家,让他在那里度过余生。夫差悔恨不已,说道:“我年纪老了,不能侍奉越王您了。我后悔当初没有听从伍子胥的劝告,以至于今日使自己落到了如此悲惨的境地。”说完,夫差便自尽了。勾践灭掉了吴国,并杀掉了为臣不忠的伯嚭,然后就班师回国了。
  世代怨仇
  越王勾践的祖先据传说是大禹的后代,夏朝时被分封到会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