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229章

田园大唐-第229章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放心,陆峰只要不在加工水产的时候下毒,就不会惹来任何的麻烦,明日,让陆峰去找李家庄子找那边的管事之人,便可去做事了,我这还要带着孩子们继续玩,告辞。”

杂事解决的事情,对着中年人拱拱手,摸摸微微的脑袋,向回走去。

“爹,我去玩了,到那边的湖去玩,您撑船也能过去。”微微把自己的背包重新背上,对着父亲说了一句,也跟着回去了,码头上其他的小孩子还想着上微微家看看,见杂事儿没有这个意思,也知道打消了念头。

等着一众娃子走远了,船舱中才出来微微的娘,方才她不好露面,有男人和儿子在,她只能守在船舱当中听,听到女儿说用玩具换了个簪子给自己,还抹了几滴眼泪。

“娘,孩儿有事情做了。”峰儿一看到母亲出来,高兴地说道。

“好,到了那边好好做事儿,可不能给你妹妹丢脸,人家对咱们好,全是因你妹妹。”微微的母亲也知道张家为什么如此做。

中年人心情也不错,把手上的簪子送过去“夫人,看,这是闺女给你赚的。”

“什么夫人,老太婆一个,快把东西给临水第一家送去。”微微娘抢过簪子,面色一红,扔下句话,转身又舱了。

中年人稍微一撑,船像小鱼一样,转个方向就朝着临水第一家而去,一竿子连转带推,把船控制到了完美的地步,只这一竿子,便能镇住不少在这边摇船的人,中年人嘿嘿一笑,嘟囔道:“咱陆家人都有那么一手呢。”

……

觅食配偶的季节里,田中的蛤蟆不管白天晚上地叫着,有的人悠闲地倾听,有的人觉得烦躁。

张小宝和王鹃就属于悠闲的那一伙人,两个人在衙门后面那家人住的地方游泳,第二进的那个挖了坑的院子就是他们两个以后的院子了,院门会在别处重新打开,这里只留个小门。

他们两个在家中的位置重要,许多内院的人商量事情要过来,这才给了个二进的院子,除了前门衙门,后门花园那里,旁边还有一个小角门,可以让人直接过来找张小宝与王鹃。

榆树村的煤炭正在一车车地装着,用船运走,送到张家庄子那里,用来冶炼东西,半个月而已,旁人还没有关注到,也未曾插手。

两个人躺在水上,手中拿着心情烦躁的李珣写过来的信,信中说,没有人去点火,也没有人大量收购木头,问张小宝,其实就是问他想象中的高人,是不是算错了。

“小宝,算错了吗?是不是咱们把敌人想差了,并没有那泾水河中的人来捣乱。”王鹃也有点不确定,这等了半个月了,河这里没有任何的事情。

张小宝微微一笑,说道:“前几天换成我,我也不会动手,没有作用,还会提前暴露自己,再过两天,冬小麦就可以收割了,那是最考验运输能力的时候。

收割的快慢与运输的速度,决定了粮食价格在小幅度上面变化时谁能利用赚更多的钱,我再写一封信,上游最后还是会连到泾水,让李珣加派人手在那里巡逻。”

第43章 一点利益催人争

王鹃没想到张小宝还是那么确定,甚至又部署了一步“半个月没动静了,你就这么确定?”

“半个月算什么,为了一个目的,隐忍几年的事情多了,县中开始修路了,没有沥青,也没有水泥,更弄不起全是青石的路面,只能用些碎沙石铺,用上一两年就得修修。”

张小宝不愿意在计谋上多费心思,把话题转向了民生,他喜欢做民生方面的事情,骗钱也是想要这么干,可惜老天爷没给他太多的时间,他仅仅做了一个开头,这一辈子就不怕了,家里有势力。

王鹃也不想追问张小宝为何如此地笃定“好吧,不去管别的事情,就说修路,其实没事儿,木头轮子的车,走走就要修修,能超载多少?何况这种路修补起来也不费事儿。

你没看到下雨的时候们,道路哪怕再不好,两边居住的百姓也会出来修一下,越是路边有人家的百姓,那路的坑洼处就越少,不用任何人去吩咐,他们自己就修了。”

“是呀,自己就修了,这种事情现在看着很正常,那以后就弄点沙石放到路两边,不值几个钱,一堆也就一两文而已,放一年,除非是雨太大了,冲走了,不然就能用来铺路。”

张小宝刚才一心二用,一边想着修路,一边想着煤炭的事情,想着想着就惯性思维了。

他记得百年前的一些图片,乡村的路旁总是堆一些沙石,那时人们不会往家里拿,有了雨水,路不好的时候,除了特定安排的人,有的村中的老头,闲着没事儿,也会拎把铁锹过去帮着铺一铺,让人无法理解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既然那个时候可以做到,现在这个时代或许要做的更好。

王鹃没想那么多,招呼道:“走了小宝,我们两个去看看,你顺便到田中抓些蛤蟆,晚上油焖了吃。”

“蛤蟆是益虫。”

“别骗孩子了,基本上呼声越高的人吃的越多,快走。”王鹃可不是什么动物保护协会的人,吃点蛤蟆而已,家里的池塘还专门养呢。

两个人从游泳池中爬出来,张小宝专门找了个两股叉,一会儿用来叉蛤蟆,二人刚刚出门,来到一处田边的小水沟旁边,还没等张小宝表现呢,一匹快马这时跑了过来。

“小公子,这次陈家打头的布行开始大量收购小麦了,说是要运到川蜀之地,卖给那边驻军的地方。”

来人在马上就对着张小宝说起了话,张小宝微微一笑,“知道了,不用管,就当没这个事儿。”

“是。”马上的人应了一声,手带缰绳,转过马又跑了。

张小宝在那里想了一会儿,紧了紧手中的叉子“不管这些,咱们享受生活,继续叉蛤蟆。”

“又有人要倒霉了。”王鹃为那些个过来找事儿的人而难过。

……

连通的河上不时就会看到有那么一只或者几只小船,载人拉货地来往,张忠在这边弄出来三个可以拉纤的地方也确实给几十个人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每天都有人为了节省时间,让他们帮了拉一拉。

谁也没想到的是,他们不仅仅自己拉,还借了钱买了几头驴,用驴来拉,这下速度快啊,拉纤的人轻松了,船主也高兴了,张小宝在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让人重点关注那个出了主意的人。

张小宝和王鹃实在是太缺人手了,只有那么几个用着还行,可两个人的摊子铺的大,连个机动的人员都没有,二牛也被派出去管着煤矿的事情。

庄子学堂的小娃子们学的努力,但他们还太小,用不上,书院也刚刚建成,教书的夫子还没来全呢。

面对这个情形,河边的那个拉纤的主力,还知道动脑筋,有魄力的孙长远就被放到了关注的名单上面。

此时的孙长远正在指挥着几个人一同拉船,这艘船不大,但有些沉,也不知道上面装了什么东西,让拉纤的人担心会搁浅了,六个人在那里肩膀上搭了一个白麻布,最里面是一层皮子,可以让肩膀舒服点。

还有四只毛驴在那里套上,跟着一起使劲,毛驴的劲大,耐力也不错,就是有时候不怎么听话,不然也不会有人用骡子了。

“长远大哥,你说这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死沉死沉的,不会是石头吧?”一个拉纤的人借着毛驴的劲松了下,对着旁边的孙长远问道。

“别瞎想,我们又没有得罪人,谁会装了些石头专门让我们挨累,来往的人是求财,而不是求气,真要是石头,那也是金贵的石头,平常的石头运过来没用,弄不好还可能是装着铜钱呢。”

孙长远脚下动了动,有驴在前面拉着,他省了许多力气,还能把左肩上的纤绳换到右肩,这一换过来就舒服多了,往后扫了眼,见船头上有几个人站着,连忙扭回头,继续使劲。

船头上站着的人也在四下里观望,觉得这里有点意思,竟然出现了拉纤的人,尤其是这华原县中的一些事情,船头上的人也知晓。

短短二十来天,以前没有商人愿意过来的地方,竟然出现了大量的商人,有运来粮食的,还有运来布帛的,盐和肉也有人运,给人的感觉,这里不在是那个被文县令弄成贫穷的中县,而是一个上县。

“潜渊兄,看到了没有?华原县的县令张忠是个有本事的人,上任以来,先是收了衙役,接着就是那些个刀笔文案,肖驰刚有动作,就被送到了京城,家也让抄了,上次来是半年前吧?

那个时候华原县的百姓看上去,一个个目光呆滞,现在呢?干起活来也那么高兴,这就是能耐,让他当一庄之主,两年多的时间能把一个中县推成上县,让他当县令,一个月左右便可让整个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要政有政,要商有商,要农有农,要工有工,就连仕,人家也是今科进士的状元,这样的人,你无论把他放在什么地方都会觉得安心,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军阵方面如何,若是这也行的话,岂不是全才?”

船头一个身穿淡黄色衣服,上面配着青纹的人,对旁边的一人说道。

旁边那人同样身穿淡黄衣服,只是配的色是浅绿色,此时正背手观瞧,听到了旁边人的话,说道:“未同兄是不是怕了?别人都说他张家庄子如何厉害,说那小桥为奈何桥,我却不信,他就算再厉害也是一个人,你我联手,想要收拾他还不容易?

我们不是粮行的人,也不是那没本事就往上撞的人,若是不在一处,也便算了,但他这边的小河,抢了我们多少买卖?我们这事若是退了,以后还想在别人的面前抬起头来么?”

“潜渊兄,这个抬头与否不重要,主要是那布行,竟然在此时强插一手,经他们这有收,咱们还怎么去收?他们提价而收,说是收一些便运一些,如此一来,咱们还能收到小麦?莫非等春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下来再收?”

先前说话的这人,心思没放在脸面上,像他们这样的商人,不觉得脸面有多重要,比起种地的人,他们的地位也不如,哪怕他们明明比种地的人有钱,他所关心的事情就是钱的事情。

都知道边关那边需要粮食,京城周边产粮差,需要从南边运过来,每年收获的时候,以往都可以趁着机会压价、提价,赚上一笔,投入的本钱越多,赚的也就越多。

被称为潜渊的人,心中也在想着这个事情,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三水县基本上家家种稻子,这次的麦子若是拿不下来,或者说是不能用运输来压的话,等大量的稻子下来,那别人自然不会再找他们了。

一想到将要面临的事情,他就不舒服,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把小麦收到手,再运出去卖掉。

他在这里思虑着事情,旁边的那个人又说道:“潜渊兄,此事我们还得多想想,不能急在一时,不如找那陈家的人问问,这次他竟然被推到了前面,听说他与张家有些不和,不如借此机会好好接触一下。”

“恩,也好,就算动不了张家的根基,我们也总要让他知道,什么人好惹,什么人是惹不起的,再往前一会儿就到码头了吧?看看他们把码头弄成了什么样子,若是能利用一下,这此便不白来。”

或者也被事情折磨的没有办法了,在那里想着,他觉得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联合的,只不过他一直没有找到那个门而已。

他说完了这句话,两个人又都不出声了,只站在船头上,任凭那风不时地吹过,或带起一片依角,或是把头发吹的凌乱,总之是体现了一种洒脱。

等着船不用继续被拉着,可以自己划动的时候,两个人眼前突然出现了一种让他们想象不到的情形,他们猜不到商人们修了这么多的花园究竟是为什么。

第44章 两县纵横又联合

两个人说着话,行过了一段路之后,出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相互连接起来的花园,两个人就不明白了,在离着码头处不远的地方建花园是为什么?

他们自然不知道,到华原显衙门中的十六个商人里面的一个,祖辈上是行医之人,有一个还是曾经当过御医的,只是到了他这一辈子,他发现在这么下去,会被饿死,这才从小立志当一个有钱人,吃好喝好的那种。

也不管是执着,还是天赋,他在行商的路上走出了很远,原来是打算在码头旁边建一个药材的仓库,他们这种行医的人可不仅仅是会看病,而且还能够辨别药材,懂得药材的储存与保管,甚至是做一些个处理。

药材的仓库还没建成呢,他爹来了,比起他来说,他爹在行医方面可是得到了真传,听说写出千金方的人那个就在华原县中的某个山上曾经呆过。

属于幕名到此,与他这个商人见了面,他还准备建药材仓库的时候,他爹就想着在这里帮着看看,同时也顺便治疗几个人。

结果被张小宝派出来查看他们想要做什么买卖的人知道了,回去与张小宝一说,张小宝是什么人啊,不可能错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