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华夏春秋 >

第498章

华夏春秋-第498章

小说: 华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向印度的干扰系统杀了过去。而趁着到达战区之前的时间,赵隼鹰还抓紧机会吃下了几块高能巧克力,虽然他们的身体素质都很过硬,但是都快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就算是铁人,也快熬不住了吧!

很快,他们就在空中与另外2个中队联系上了,现在第一中队在前面20多公里处,准备为他们清除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而第三中队在侧面20多公里处,准备对那些冒出头来的印度地面部队进行打击。只有赵隼鹰他们一直呆在中间,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到最后的时刻,他们才会用自己携带的武器,对印度的干扰系统发动致命一击。

在前面的战斗中,赵隼鹰他们已经知道,印度的地面防空火力主要是射程超过120公里的S…400防空系统。这是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中国也曾经奇#書*網收集整理想购买,但是并没有能够买到。虽然,比起S…300来讲,射程提高了不少,但是在电子设备上,并没有多少改进,所以,中国的攻击机很快就掌握了印度这些防空系统的特征,并且找到了对付这一系统的办法。

在距离印度防空阵地还有150公里的时候,第一中队的16架战机几乎同时开始降低高度,从200米的低空向目标杀去。虽然,S…400对战斗机一类的目标最大的拦截距离应该在120公里以上,但是,这只是指高空目标,而对低空来袭击的战机,其拦截距离能够达到40公里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第一中队开始突击的时候,第三中队也跟了上去,开始用携带的炸弹压制住第一中队前进道路上的印度军队,防止他们使用短程导弹来袭击第一中队的战机。此时,战场上的部队密度是相当大的,而要选择一条可以避开印度地面部队的进攻线路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赵隼鹰他们也没有时间这么做了。所以,只有一边压制,一边前进!

在距离目标还有50公里的时候,第一中队已经在反辐射导弹的最远射程处发射了导弹。然后,这批战机一起改变了飞行线路,开始在印度防空系统的最大拦截范围之外巡航飞行。此时,战机是的被动探测雷达能够很清楚的看到那些印度防空阵地上的雷达发出的信号。即使这时候印度的防空雷达关掉了机器,反辐射导弹也记住了它们的位置。而且,在这批战机后方250公里附近的天空中,还有一架联合打击指挥机正在为他们提供印度地面防空系统的情报。所以,不管情况怎么变法,只要这些反辐射导弹能够被发射出去,那么印度的防空雷达十有八九是逃不掉的了。

在第一中队开始攻击的时候,赵隼鹰他们已经同时降低了高度,速度也随之降低了。现在,他们必须要等待第一中队在前面为他们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才能够继续前进,不然冒着印度人的防空火力发动进攻的话,那将是损失非常大的行动!

很快,当第一中队从印度的防空阵地上飞过的时候,印度防空系统的北面已经北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来,紧跟在这批战机身后的第三中队也迅速的扫清了附近残余的印度部队,而赵隼鹰他们几乎是毫无阻碍的到达了对印度干扰系统发动攻击的位置上。

在按下炸弹撒布器的按妞之前,赵隼鹰还一直很担心。比起前面几次袭击来讲,他们这次的行动太顺利了,顺利得有点异常,有点让人不敢相信!而当赵隼鹰把导弹发射出去之后,这才稍微放心了一点,这时候,不管是真是假,只要导弹被发射出去了,那么他们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也差不多该返航了吧!

印度的全频段干扰在他们的反击开始12个小时的时候,突然停止了。而这一下,志愿军的通信系统重新恢复了工作。当指挥重新畅通之后,恐怕就再也没人能够阻止志愿军的突围了吧!

此时,身在第一线的奇拉维将军知道他们的干扰系统被志愿军空军炸掉了之后,心里一沉,知道自己的这次反击,已经去了一大半了!

在前面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奇拉维清楚的认识到,印度之所以能够在第一阶段战斗中占据压倒性的优势,是因为印度掌握了情报上的优势,同时控制了天空。而从志愿军参战之后,印度已经失去了在情报方面的优势,同时制空权也交到了志愿军的手中,所以,印度节节败退,即使是进攻,也是在没有志愿军的方向上展开的。而等到志愿军一加强到巴基斯坦的防线上来,印度的进攻就没有任何的机会了。而这一切,从大的方面来看,是印度军队的实力不如中国志愿军,但是要从小的方面来看,正是因为印度失去了控制信息的能力,所以落到了下风。因此,在开始反击之前,奇拉维就非常明白,如果无法将中印双方对信息的使用能力拉到同一个水平上来的话,那他永远别想在战场上获得建树。

印度要想现在就赶上中国在信息方面的优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不能追赶,那就要让大家都变成瞎子,这样也算是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来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奇拉维只能使用上全频段干扰的办法,非常幸运的是,正好印度研制出来的第一套全频段干扰系统送到了部队中来,也正好被奇拉维利用上了。

在前面这十多个小时的进攻之中,奇拉维指挥的战斗可以说是有声有色,虽然是突然进攻,打了志愿军一个措手不及,但是从整个战场上来看,印度方面还是占有优势的,即使没有多少空中支援,凭借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奇拉维仍然有信心将被围困的志愿军给吃掉。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中国志愿军竟然这般迅速的摧毁掉了他的全频段干扰系统,让优势在瞬间就从他的手中消失了!

同时,奇拉维还收到了中国志愿军的39军开始在全战线上开始突击了。很显然,这是中国用来营救他那些被围困的部队的兵力。而此时,虽然印度在前线仍然保持着20万的兵力,但是这些都基本上是二线部队,根本无法与中国的王牌军抗衡,更别说阻挡39军的进攻了。只要39军能够将主要的突击部队集中起来使用,在战线上形成突破重点的话,那么很快就能够突破印度前线的防御阵地!而非常不幸的是,39军正是这么做的,虽然整条战线上都在进攻,但是重点已经显现了出来,39军的目的正是要拦截住正在向东北方向前进的第一集团军的左翼部队!

此时,奇拉维很自然的产生了退缩的想法。现在,对中国第20军的合围还没有最后完成,中间还有一道大约20公里宽的口子。而中国的这支部队已经开始收缩了,而要歼灭一个中国军,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在对付21军的战场上,虽然21军的兵力基本上都被分成了营一级的规模,但是这些中国军队得到了空中力量的支持,而要迅速的完成扫荡工作,也不那么的现实。现在,39军已经开始行动了,被围的部队肯定也将有所行动,所以,这次的歼灭战,其实已经出现了失败的迹象。而在这一情况下,作为第一集团军的司令官,奇拉维很清楚,他的反击行动已经结束了,现在为了保存实力,他必须要撤下来。但是,就在他开始准备撤退工作的时候,却收到了一份来自国内最高指挥部的命令,让他不管用什么办法,至少要歼灭一个中国军!这份命令的口吻是很坚决的,看来,奇拉维的转圜余地并不多!

迫不得已,奇拉维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为了能够迅速的达到歼灭一个中国军的目的,就必须要集中兵力,在两之中国志愿军中选择一个目标。很自然的,奇拉维的目光落到了20的身上,因为比起对21军的扫荡来讲,对付20军这个还没有被分散的,补给已经出现问题的中国军,似乎要容易一点!很快,奇拉维就对前线的部队重新做出了部署来。

首先,两支进行合围行动的坦克师加强了突击力度,另外还有2个装甲师加入了近来,争取迅速的将包围圈合上。而原先负责对21军进行扫荡的2个机械化军也被调动到了包围圈的外围,一个军充当起了战略预备队,另外一个军则准备加入到了对20军的最后突击作战中来。而在最外围的印度二线部队也开始收缩,准备以空间来换取时间,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奇拉维还是有信心用优势兵力来消灭20军的,只是,这要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轻!

但是,奇拉维在这个时候进行这些调动,会有多少用吗?也许,他期盼着能够在战场上歼灭一支中国军队,这对提高印度军队的士气有着巨大的帮助,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印度都需要这样一次胜利来鼓舞大家的战斗意志。但是,实际情况会如同他所预计的那样吗?而中国军队又有那么好对付吗?

在印度这边紧锣密鼓的准备着打一场大规模的包围歼灭战的同时,20军也在进行着紧张的自救工作。

首先突围出去的是机械化步兵师的坦克团。当这个团的120辆05式主战坦克杀出印度的三层包围圈的时候,已经损失过半了。但是,当这些志愿军官兵回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冲得太猛了,一下把随同突围的机械化步兵团都给拉在了后面。当然,在战场上抛弃战友,这绝对是不可能在中国军队身上发生的。所以,这个坦克团在攻占了一处印度的临时物资基地,找到了足够的燃料之后,又转身杀了回去,从外面对印度的包围阵地发动了突击!

也许,当这些战士在前线战斗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考虑到生死,更很少有人考虑到他们在为谁而战斗。现在,当这个团的不到60辆坦克再次杀向印度的阵地时,也许,他们想到的只是怎么将战友营救出来,并且多消灭几个敌人!

机械化步兵师的突围战打得非常艰苦,特别是在空中力量主要用到对21军被分散部队的支援上之后,机械化步兵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突破印度的包围圈了。师里的炮兵团在2个小时之内,就将所有的炮弹都消耗得一干二净。此时,他们已经不可能得到后方的补给,所以,这些炮兵含着眼泪炸掉了自己心爱的大炮之后,都拿起了步枪,成为了一名临时的步兵,而且,很多人甚至要使用印度军队的步枪来战斗!

而在第一次的突围战斗中,两个机械化步兵团就已经与师部失去了联系,显然,他们已经在战斗中被分散了。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团里的战士的生还机会也在减少。当大校师长看到坦克团杀回来之后,几颗泛着红色的泪珠从他的眼眶里滚落了下来。此时,师指挥部的参谋员都已经拿起了步枪开始战斗了,如果坦克团晚杀回来一步,大概中国志愿军就要损失第一位大校级的军官了!

得到了坦克的加强之后,机械化步兵师的情况出现了很大的好转。很快,只花了2个小时,他们就再集中起了大约5000的兵力,其中有50辆坦克,120多辆步兵战车。而用这些兵力,这支顽强的部队再次向印度的方向发动了冲击。

第二次的突围行动就要轻松许多了,只花了不到半个小时,他们就已经从开始坦克团突出去的地方,再次杀了出去。而当这5000多人冲破印度的防线时,最后只有不到3000人站在了印度人的包围圈之外,而且,没人不带伤!

黄秉宽是20军的一名老兵了,一年多前,他就跟随周国辉带领的军队在中亚与美国人交过手。而在他的回忆录中,他清楚的写到,20军在印度中部地区的那次突围作战,是他一身最难忘,也是最艰难的4个小时。在这4个小时中,他亲眼看到了12名认识的战友倒在了自己的身边,同时,看到了不下100名印度士兵被坦克上的机枪放倒。虽然,他自己并没有干掉多少名印度士兵,但是当他们突破了印度的包围圈之后,整个师里已经找不到一件完好的军服,找不到一位没有受伤的战士,就连坦克上的装甲都被打出了许多坑来。而这一战之后,也许谁也不希望再次忍受战争的煎熬了!

也许,这支已经被打残的部队应该休息了,应该向后方撤退。但是,现在的战场局势却不允许他们撤退,特别是许常青命令20军收缩防御,准备原地等待救援部队的命令到来之后,只剩下3000人不到的这个师,还必须返回身去,再继续战斗!

愤怒的大校在发泄完之后,也冷静了下来,多次看完上级的命令之后,大校并没有贸然的决定再次对印度的方向发动冲击。即使他们能够回到军里面去,以他们这3000人不到的残余部队,也起不到多少的帮助作用。而且,对印度防线的冲击,必然要消耗他们宝贵的弹药,并且让装甲力量受到损失。所以这位大校当机立断,决定就在印度包围圈的外围进行机动作战,如果能够夺取到印度的装备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也许,从实质上来讲,这名愤怒的师长这么做,并没有违抗总司令的命令,但是从他的意图上来看,他已经准备要抗命行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