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满江红之崛起 >

第540章

满江红之崛起-第540章

小说: 满江红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微皱眉,纽永建倒是在心里思索着袁世凯的建议,他所谓的担挡,纽永建倒是再清楚不过,无非就是由贵族院通过决议,从而结束现在的无序,这样的话,至少不会有污陛下的清名,但是……

见纽永建犹豫不决,袁世凯心叹之余,又不无可惜的说道。

“有时候,有一些事情,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夫若是辞职,内阁必然需重新组阁,若是民主、立宪两党合流,再行以提前国会大选,再以国会之名索以民权、民选之内阁,到时只恐怕变乱徒生,到那时,这千载难逢之机,只恐为变乱所误,到那时,谁是国家之罪人?”

在反问之后,袁世凯摇着头。

“我能做的,就是以告老之名,辞去总理大臣之职,相信到那时,大多数人也就满意了,也能平息一些,若是贵族院能再通过相应决议,想来,这件事便可自然收场,到时,无论是由谁出任总理大臣,上有了陛下的支持、中间有贵族院的支持,若是能再有适当的刺激,想来,局势可稳,至少未来几年,不需担心民主、立宪两党合流之忧,至少将来嘛……”

再次闭上双目,袁世凯无奈的叹笑道。

“那就不是我能想见之事了,袁家啊,就没有活过六十的,这命啊……”

第3章 火

第3章 火

9月16日下午两时许,许是为了给下午国会下院就首相辞职的决议最终通过,数十万在国会大厦前示威的民众,再次发动游行示威,以壮大声势。

大雨将停,天空异常的蓝,蓝得通透,蓝的滴水,而数十万示威游行的民众,不断发出口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扬溢着浓浓的自豪之情,在他们很多人看来,他们似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这是第一个,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被民意所左右着。

而民众同样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意识到这个群体所拥有的力量,这不再是帝王的恩赐,不再是他人的恩典,而是他们第一次真正集合起来,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表明着他们的力量,民众的历史,可以左右政府、左右这个国家的命运。

南京是一座千年老城,在帝国建元后,南京内进行了大量的改造,数以万计的老式建筑被推倒,重新兴建,现在作为帝都的南京老城城内充斥着大量的帝国初期建成的西式建筑,由欧美各国设计师设计的建筑,只会令初来南京内城的人们一愣,诧异的以为,身处欧陆,而保留下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也就是南京的城门,提起南京老南京们都会想到“内十三,外十八”,这是当年朱元璋的杰作。1365年,朱元璋攻占了元朝统治下的建康,改名为应天府。次年,他有意在此建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都城建设,历时20年,于1386年完工。这“应天府城”当时号称周长96里,近年经有关部门测定,实为33。68公里,比世界闻名的巴黎城(近30公里)还长,堪称“世界之最”。

当时共有城门13个,即内十三。为了巩固城内防卫,不让城外制高点为敌所用,洪武23年朱元璋又下令修筑外城,它的周长达120里,是利用都城外围的土堆丘陵,依势而筑,只有城门和部分城墙用砖砌成,两头止于江边。共有城门18个,即外十八,这便形成了“内十三,外十八”的名称和位置示意。

500多年来,这些城门,主要是内城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却未脱内十三之说,而在帝国建元后,随着城区的扩大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又陆陆续续增开了11道城门,这样,加上原来的内十三,就成了内二十四。而雨花门,则是帝国七年开通的一座城门。

当数十万游行的民众行过雨花门时,不知道是谁人提议大家应该到帝国技术引进委员会直接理论、抗议,这个提议在民众间传来后,立即得到了人们的响应和拥护。游行示威的人流转过西北,朝着光复门走去,再转向光复大道,朝着下关步行数公里后,只见前面一幢中式的楼房,砖木结构,鳞瓦长檐,整栋建筑看起来玲珑精巧,又不失庄重威严。

只见大门侧旁上挂着两块坚匾,白色的门匾上黑色大字远远就看得清楚。

“中华帝国技术引进委员会”

“中华帝国中央投标局”

与内城的西式不同,下关的建筑大都带有浓浓的中式建筑风格,而作为下关第一批地标性建筑的帝国技术引进委员会,所采用的正是中式建筑风格,而与现在中式的风格、西式骨架的华式建筑不同,这栋大楼大量沿用旧式建筑工艺,即便如此仍被视为现代华式建筑的开山之作。

而此时,在这栋三层高的大楼前,数十名身着黑色警服的警察手持步枪立于大门前,他们是被派到此处维持秩序的警察,当他们看到游行的队伍越来越近时,依然冷静的站在大门前,一如往日一样维持秩序,过去几天,他们一直在此保护这座机构。

事实上,如果没有他们的保护,或许在事件刚一发生时,这里就有可能受到冲击,毕竟愤怒的人群会干什么,谁也无法预料,更何况即便是有大量在两机关内工作的公职人员被逮捕或协助调查,但这里的工作却不能因此中止,毕竟这里掌控着整个国家的机械技术进口贸易,所以警察来到这里,更多的是维持正常工作的进行。

当游行队伍距离技术委员会时,在游行的人群中有人指着那栋三层高的大楼喊道。

“卖国巨蠹的窠穴!”

当人们驻足怒视着那座大楼,发出一声声怒吼的时候,忽听又有人喊道。

“何不冲进去,找那些巨蠹问罪?”

这一提醒不打紧,人群呼啦啦一声散开,技术委员的大门,顿时围了个水泄不通,维持秩序的警察立即结成人墙试图阻拦他们,而一名警官则走在大门前警察队的前方大声呼喊着,向人们解释着。

“诸位,诸位,现在所有涉嫌此案之公职人员,已经被调查局带走……”

而此时显然没有任何人听警官的解释,此时胸间充斥着怒意的人们只知道眼前这座大楼尽是藏污纳垢之地,是卖国巨蠹的巢穴。

在游行的民众靠近时,佩载着少尉警衔的警官看着身旁的同事,再看着怒意勃发的民众,生怕会出什么意外。

“把刺刀取下来”

警察配备的步枪大多数时候都是“装饰性”、“威胁性”的,长官的话立即得到了在场28名全副武装的警员的服从,他们取下了枪头的刺刀,并自动退出了枪弹,因为南京警察厅曾下令,对民众示威“要以文明对待”,而他们的举动看在民众的眼中,示威变成了对他们的支持,一时间呐喊声更甚了。

原本正在二楼带走档案的邵零远一瞧见警察显然不能阻止民众,生怕出什么乱子的他,一边指示下属尽快把封存的资料档案移到车上,一面带一名下属下楼。

“谁是现场指挥警官”

一下楼,邵零远便大声喊了一声。

“我是李丁克少尉,奉命保护技术引进委员会……”

李丁克的话音未落,前面的一群游行示威的已经开始冲撞起结成人墙的警察,民众怒目攥拳冲撞,而警察则用步枪枪身推还民众。

“你们的警棍是摆设吗?为什么还不动手打”

在邵零远看来,现在这些民众试图冲击帝国公务机关已经违背了法律。

“警棍打不退,就鸣枪示警”

“长官,我们未获长官命令。”

李丁克的顶撞,并未惹怒邵零远,他知道这些警察没有命令,他们什么都不会做,于是便拿出证件说道。

“我是帝国调查局高级调查员,我现在命令你行不行?”

“不行没有警察厅厅长的直接命令,我们绝不能动手”

“那我去给你们厅长打电……”

不待邵零远说他去打电话给警察厅厅长,愤怒的人群却已经撞开了28名警察组成的人墙冲入了技术委员会大楼。

“诸位,这里是国家公务机关,你们……”

不等李丁克解释他就被民众撞到了一边,而邵零远和下属刚不过是刚刚取出配枪,即遭到十几名青年学生的围攻,

而冲上楼去青年学生,一边喊着让负责出来说话,一边人就打,在他们看来,这栋大楼的每一个人都是贪官,都是出卖国家利益、搜刮民脂民膏的蛀虫,而几名正在收整的着作为证据的档案资料的调查局的探员在正欲解释时,却遭数百名青年拦住,他们口喊“打这卖国贼!”质问他们为何如此贪婪,被怒火占据理智的人们,那里听得他们解释,更没有几人看到他们衣袖上国旗袖标,抓住他们便是和那些仍然继续工作的工作人员一样,抓住便是一顿狂捧。

没能抓信那些报纸上提到名字的贪官的民众,这会显然是气到了极点,尤其是当他们冲到三楼显得富丽堂皇的主席办公室的时候,看着那豪华的办公室,不知是谁喊了一句,这些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

“砸”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便有人有扯下画轴的,有操起椅子什么的,霹雳哗啦将门窗玻璃砸了个稀碎,又把桌椅茶几花盆器皿,手推脚踢,捣了个满地狼藉,这会人们似乎仍不解气。大家见跑了那些贪官,怒火便集于眼前这座大楼和大楼里的工作人员身上,在工作人员被殴打的的时候,人们不断推搡责问叫骂着。

“你们这些贪官,贪污国弩、勾结外国?”

“只知个人,不知国家,让你们和外国企业联系,不就是……”

面对民众的怒火,仍然留于此处工作或等待接受调查的公职人员则不断的拱手弯腰作揖说道:

“诸位,这只是一些人的个人行为,与委员会的大多数人无关……”

他们的解释立即就被打断。

“休得推脱!快招出你们得了多少回扣?”

众人起哄叫骂,被推到一起的工作人员们支支吾吾,这会他们那里能解释得清楚,他们的不解释或者支支吾吾,看在冲进来的民众眼中,显然就是坐实了他们的罪名,众人情绪在这里已经失控,呼叫着“打!打!”纷纷上去拳打脚踢,或是提着椅子向那些工作人员身上砸去,一时间跃噼噼啪啪,叫骂不绝于耳。

而面对这情况,即便是在委员会内负责调查案件的调查员也只有四肢伏地,仰面求饶的份了。

“烧了这卖国巨蠹的窠穴”

伴着人们的喊声,“烧了它、烧了它”的喊声顿时汇成一片,而在喊声中,又有人到院内撬开汽车的油箱,抽出汽油倒在楼上,或者将汽车推到楼下,用衣服浸上汽油,塞入油箱之中,片刻之后,整个帝国技术引进委员会便腾起了团团烈焰,烈焰最终汇成了一团,浓烟顺着窗口、房顶向外喷吐着。

而在烈焰下方,却是一片片叫好声,通红的火焰映红了街道上一张张狂热的脸庞,而在更远处,一群鼻青脸肿的警察却是神情复杂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第36章 野心

第36章 野心

远远看去,一团熊熊烈焰腾空而起,滚滚黑烟浸,火光冲天,再近时,整幢大楼已经烈焰腾空,远远看去,窗口处火舌窜舞,烟硝迷漫中,隐隐传来了一阵阵狂热的确欢呼声,这烈火烧得好猛好快

灼人的热浪扑面而来时,总能让人感到,这烈火或许就是民众的热情。

坐在的汽车上的日置益惊讶的望着那烈焰,听着人们发出的欢呼声,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此时,他的目中更多的却是激动,在这位日本驻华大使看来,眼前的这场示威,似乎在此时变成的**,面对着那滔天青烈焰,望着狂热欢呼的民众,他发现自己的心脏甚至不争气的急剧跳动着。

“如果中国爆发**的话……”

此时,在日置益的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正是这场游行示威有没有发展成为一场**的可能,而日本又能从这场“**”中得到什么样的利益。

在示意司机靠边停车之后,他便屏住呼吸,仔细观察着那些狂热的民众,以便得到第一手的资料,如果可以的话,他更希望深入到那些民众之中。

“要立即派人去了解他们”

这时日置益甚至懊恼起为什么自己的反应是那么的迟顿,事件发生后,竟然没能在第一时间派情谋略人员掌握那些示威民众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做出对日本最有利的选择。

尽管作为驻华大使,但他并不是一个亲华主义者,至少在内心里他并不是一个亲华主者,任何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在八年前战败之后,尽管日本无可奈何的倒向了中国,但是在日本政府内却分成了的“西洋派”、“亚洲派”,前者主张与西洋各国接近,从而摆脱中国对日本的钳制,而后者则主张同中国交好,随中国共同建立亚洲新秩序,可以说,过去的八年之中,日本政府内部斗争,实际上就是“西洋派”与“亚洲派”之间的斗争,而在现实压力的威慑下,在过去的六年间亚洲派一直占据着上风,可并不意味着亚洲派中诸人都是铁了心思甘愿充当“亚洲老2”,更多的却是迫于现实的无奈选择。

而日置益正是其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