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苏东坡断案传奇 >

第68章

苏东坡断案传奇-第68章

小说: 苏东坡断案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亦如此以为。只是此人善于隐匿,难以察觉。一一推测,人人可疑,又个个非是。”

苏公笑道:“苏某以为,此人身高约莫七尺,乃是个壮年男子,不过四十。府中此般人有多少?”赵车书望着苏公,颇为惊讶,蹙眉道:“我府中男儿共三十六人,除去老幼,还余三十人。四十以下不过二十三四人。其中七尺者不过十人。习武者又只五六人。莫非那厮便在这五六人之中?只是府中男丁,皆是本庄人氏,自幼生于此,长于此。若习得一身高超武艺,岂有不被人知之理?”苏公笑道:“事有其理,亦有超乎理者。那厮既然善隐,必隐其武艺。”遂道出一条妙计。赵车书将信将疑。

赵车书、苏公、苏仁出得静心堂,赵氏兄弟上前询问。赵车书令他等速去召集府中男丁。三人应声出得院去。赵车书、苏公正言语间,那厢单破虏起床出得房来,见着赵车书、苏公,忙上前请安。苏仁将夜间之事告知,单破虏闻听,扼腕叹息,道:“皆因好酒误事也!若单某在,怎使那厮逃脱?”

不多时,赵氏兄弟回报,只道府中男丁已召集于前院,苏公令赵怀善取来冷水一盆。赵怀善不解其意,忙不迭去取水,不多时,将水取来。苏公令他泼洒些许水于地上,赵怀善将手泼水,眉头一皱,那水竟刺骨般冷。苏公又令赵怀中撒些许香灰。待事毕,苏公点头,赵车书会意,令账房老先生发放赏钱。账房每唤一人姓名,便入堂一人,每人赏钱一贯,且先在名册摁指印画押,而后领取下去。家人个个欢喜。一人接一人,直至人尽。

待发放完罢,赵车书眼望一旁苏公,却见苏公眼望地面,手抚长须,思忖不语。良久,赵车书低声问道:“苏大人,可曾发现可疑之人?”苏公诧异道:“府中人可还有未到者?”赵怀善诧异道:“皆来了。大人可查看名册。”苏公拈着胡须,喃喃道:“如此言来,莫非苏某思想有误?”赵车书道:“大人可曾看得仔细?”苏公不语。赵车书见状,知事无结果,只得罢了,遂请苏公等人用膳。

待膳后,苏公欲游赏府中楼阁亭榭曲廊,赵车书令长子怀善随行。那赵府乃是赵家庄大户,前后大小五院,隔而不断,院中游廊回廊水廊山廊,婉转曲折,亭榭轩台,精工巧作,太湖石山,叠砌巧妙,花草树竹,随形得景,明暗开合。又有诸多楹联、匾额、题咏、雕刻、绘画,甚为精制。苏公随廊而行,感叹不已,道:“此真江南园林也。”赵怀善不时进言,乞苏公点评。苏公道:“此般字画镌刻虽非上乘佳作,却也入流。因得其景则免其拙也。”苏仁、单破虏亦赞叹不绝。

行至一院,当中竟是一片空地,院侧有兵刃石架,只见两三个家丁舞枪弄棒,四五孩童在窜蹦跳跃,原来是习武之处。单破虏望见,一时兴起,取过一杆长枪,来一个抱枪式,竟自舞弄起来。却见那枪如出水蛟龙一般,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神出鬼没。家丁、孩童见状,皆来观望。每至精妙处,众人不由拍手叫好。

苏公循廊而行,转过回廊见得一轩,近得前去,却见其上有一匾额,上有“雨风轩”三字。苏公见得,暗自一惊,道:“此竟是子野先生手笔。”赵怀善跟随其后,忙道:“大人好眼力,此正是张大人手书。”苏公叹道:“子野先生与苏某素有交情,不想京城一别,竟成陌路。今见字如见人,悲夫惜哉。”赵怀善趁机道:“苏大人可否即兴赋诗一首?”苏公笑道:“可有纸笔?”赵怀善连忙道:“轩中便有笔墨纸砚,小侄且前引路。”遂令家人开得轩阁,入得轩内。

原来那雨风轩乃是书斋,数排书架垒着百千卷经书,又悬有数轴字画。上前细看,却见是王子敬《中秋帖》、钟元常《荐季直表》、褚遂良之小楷《阴符经》,韩干《牧马图》。苏公惊喜异常,细细品味。赵怀善道:“这些乃是家父之珍藏。”苏公看罢,道:“可惜《荐季直表》、《阴符经》、《牧马图》皆是伪作。惟此《中秋帖》乃希世珍品。”赵怀善闻听,大为惊讶,道:“家父曾请得数位名士鉴赏,皆道是真迹。”苏公笑道:“虽是伪作,却足以乱真,可谓伪作中的佳作。府上且将其看作真品罢了。”苏仁闻听,暗自发笑。

苏公见墙角另有一轴《荐季直表》卷,上前一看,亦是伪作,比先前那卷还要逊色三分,其局体形似而神离。又见款识竟是“赵云之”。苏公笑道:“苏某知晓常山赵云赵子龙,却不知此赵云之是何许人。”赵怀善闻听,羞愧道:“此乃是小侄临摹之作。”苏公不觉一愣,道:“你名云之?”赵怀善道:“小侄名礼,字云之。怀善乃是家父归田后改换之名。”苏公诧异,道:“你弟本名甚么?”赵怀善道:“二弟本名艾,字湖之;三弟本名灵,字桥之。”苏公点头道:“原来如此。此卷虽甚为拙劣,结体法度不甚工整,其中却有几分秀气。冰冻三尺、鳖行千里,若勤加苦学,可望有成。古人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赵怀善唯喏,遂铺纸研墨。

苏公见赵怀善研墨之状,似有所思。

待研磨墨后,赵怀善取来毛笔数支,任凭苏公择选。苏公选得一支狼毫,饱蘸墨汁,书道:“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末后题名,又取出一枚印章来,冲着章面,长长哈了一口气,然后小心加盖了印鉴。赵怀善欣喜不已,此诗前两句竟将雨风轩名嵌入诗中。

苏公收了印章,道:“本府有一语,不知当问否?”赵怀善道:“大人只管问来便是。”苏公幽然道:“你可知夜入佛堂者是何人?”赵怀善一愣,摇头道:“小侄不知。”苏公捋须笑道:“本府已知之。”赵怀善惊诧道:“何人?”苏公笑道:“常言道:真人面前无诳语。赵公子又何必让本府说将出来。”赵怀善、苏仁诧异不解。苏公笑而不语。赵怀善面有愧色,低声道:“却不知大人何以知之?”苏公笑道:“本府料想你这般行径必有缘故,故未加点破。此刻无有旁人,你可否告知其中原委?”

苏仁闻听,恍然大悟,原来那夜入佛堂、施放迷魂散、与自己争斗之人竟是赵怀善!苏仁暗自惊诧:这赵怀善为何要行刺父亲呢?细细想来,非也非也。昨夜,那黑影与自己争斗不下,赵怀善三兄弟闻讯赶来,那黑影匆匆逃脱,赵怀善明明与兄弟一道,且二者方向各异,怎的是他?莫非他有分身之术不成?

赵怀善道:“小侄夜入佛堂,意欲解开心中疑团。”苏公蹙眉道:“那佛堂甚为简陋,除了一尊菩萨与赵氏宗祖牌位,无有他物。你又有甚疑团,竟三番两次潜入?”赵怀善道:“大人有所不知,那静心堂虽是一佛堂,自落成之日始便是府中禁地,只家父家母二人入得。我等兄弟,少不更事,每欲入内,家父定然严厉叱责。久则不以为然,只道是父母为求保清静。虽以前也曾多次溜入进去,但里面不过是尊佛像与祖先牌位,甚是无趣,自此不再留心。家父此番外游,回得府来,每日多在佛堂之中,且心事重重。小侄愈加疑惑。那日,小侄无意间窥见家父手提着一个包袱入得佛堂,出得佛堂时却不曾见得。小侄只道放在佛堂内,一时好奇,又偷偷溜入佛堂,四处找寻,却不曾见得多余物什,真是怪哉。”

苏公笑道:“那佛堂中果然藏有宝物。”赵怀善道:“小侄仅潜入一次,不知为甚,竟被家父察觉出踪迹。只是家父不知何人所为,便将小侄兄弟三人唤去,细细交代,意欲查出此人。小侄唬得不敢言语,白日不敢前往,只得夜间潜入。不想那夜竟被家父窥见,险些露相。家父料想黑衣人潜入佛堂,必有所图,此番失利,必将复至。故令小侄兄弟三人隐藏守候。家父令小侄隐于佛堂中,小侄心喜,又细细查看一番,依旧一无所获。却不曾料想那夜竟果真来了一个黑衣人,竟欲刺杀家父。”

苏仁闻听,疑惑道:“如此说来,那凶手并不曾入得佛堂。”苏公捋须笑道:“那黑衣人潜入赵府,只为一桩事。”苏仁醒悟道:“谋杀赵老将军?”苏公点头道:“正是。”赵怀善诧异道:“那厮与家父究竟有甚深仇大恨?”苏公道:“本府以为,此中曲折,或许只有赵老将军知晓。”赵怀善茫然道:“可家父从未言语半点。”苏公思忖道:“其中蹊跷或许便在那佛堂中。”赵怀善道:“还有一桩怪事。那日小侄自湖州城归来,欲见家父。家仆道家父在佛堂念经。小侄本存疑心,故强行入得佛堂,却不见家父身影。小侄好生诧异,急忙出来询问家人,家父竟在小侄身后言语,唬得小侄半死。”苏仁思忖,惊道:“如此言来,那佛堂内竟有一处密室。”赵怀善点点头道:“我亦如此思索,但我等兄弟从未听家父言及。若真有一处密室,那室内究竟隐藏了甚么秘密,家父竟然要瞒着我兄弟三人。”

苏公似有所思,道:“故你复入佛堂,欲寻得进入密室的机簧所在?”赵怀善点头道:“正是。却不知为甚,竟又被家父察觉。”苏公笑道:“赵老将军心如细发,早在佛堂内作下些许暗记。”赵怀善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却不知大人又如何怀疑上了小侄?”苏公笑道:“赵老将军在佛堂的内堂处撒些香灰,留下潜入者足迹。本府察勘那足迹,断定此人乃是青壮男子,身高七尺,且足着新鞋。府上身高七尺之青壮男子不过十人。老将军下令召集府上男丁领取赏钱,实乃本府之意。本府细细察看每人鞋迹,却无有可疑者。”

赵怀善不解,道:“大人怎可仅凭鞋迹判断?如二人年纪相仿、身高一般,穿着一般鞋履,岂非一致?”苏公笑道:“凡人之不同,则足迹各异。其中细微差异,非精通者难辨。况且本府并非只是依据足迹鞋印。真正破绽非在此,非是你的手指。”苏仁、赵怀善不解其意。苏公抓过赵怀善右手,摊开其手掌,道:“且看食指。”苏仁探头望去,却见赵怀善右手食指前节有一米粒大伤痕,尚未愈合。

苏公笑道:“此伤何来?”赵怀善惊诧不已,道:“大人何以知晓?”苏公笑道:“你潜入佛堂,找寻密室机簧,不想菩萨佛尊后有一锐刺,划破了手指,滴下几滴血来。故此留下线索。”赵怀善疑惑道:“如此细小伤处,大人又何以觉察得见?”苏公笑道:“你虽身高七尺,本府却未丝毫怀疑。只道是府上家人所为,方才发放赏钱时,本府令你洒水,你手入水盆,竟眉头一皱,面有一丝痛楚之色。本府无意窥见,疑心顿起。今虽天寒水冷,手入其中,只觉其冷,而绝无痛楚。若有痛楚,必是其手有伤。十指连心,冷水刺于伤处,而痛在心,不觉间显露于脸上。”

赵怀善细细回想,果如其言,惊叹不已。苏公道:“仅此一瞥,本府未曾在意。待查过众家人,无有可疑者。而府中男丁皆在此,余下之人便只有你三兄弟了。方才令你研墨,本府细细察看你手,方确证无疑。即便如此,本府亦不敢妄下断言,故有意言语试你,竟一试即中。”赵怀善闻听,惊叹不已,道:“小侄只道行踪隐秘,府中无人察觉,不想大人一来,便被窥破。大人真可谓明察秋毫。却不知那凶手可曾留下甚么破绽?”苏公皱着眉头,道:“本府不敢妄言。”遂出得雨风轩。

赵怀善正欲跟随,却见一名家人赶来,只道老爷召唤。赵怀善告退离去。苏公、苏仁循廊婉转前行,过得一座三曲小桥,却见一处山石林木。入得其中,却见那山轮廓参差有致,太湖石纹理清晰,脉络有序,层次分明,一石一缝,衔接妥帖。其上有峰有峡、有洞有谷、有亭有台、有瀑有泉,竟如真山一般。苏公看罢,赞叹不绝。苏仁眼尖,却见那山石峰谷间竟有薄雾环绕,淡而不绝。苏公惊叹道:“却不知此山叠自何人之手?此人运石如笔,挥洒自如,技法高超,独具匠心,做假成真,竟致绝妙之境,真可谓江南造山好手。”

苏公竟自痴了,行于其中,流连忘返。幸亏苏仁不解佳境,再三催促。苏公方才出得山石,又见粉墙下一条幽径,道旁丹桂丛生。苏仁道:“却不知粉墙那边是何园林?”依粉墙前行,苏公忽然止步,惊异道:“苏仁且来看此处?”苏仁上前细看,却见粉墙上有攀越足迹,不以为然道:“老爷怎的如此大惊小怪?”苏公道:“此足迹尚新,定是近一两日内留下。”苏仁笑道:“赵府人众,偶有翻墙者亦不足为奇。”苏公思忖道:“你且看墙头这般高,又看墙上足迹,若是常人,他如何上去?”苏仁闻听,方才醒悟,惊道:“果真如此。此人莫非有轻身之术?”苏公摇头道:“非也。此人上得墙头,乃有外力相助。”苏仁道:“老爷之意,乃是有人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