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汉风1276 >

第334章

汉风1276-第334章

小说: 汉风1276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汉帝国的军事机器迅速运转起来。

统帅部作战参谋在沙盘上反复推演,上好的地图很快被他们磨得破烂不堪;侦察参谋和保安司、情报司警惕的盯着北方传回的情报,密切注意张珪大军的动向;后勤参谋则把算盘打得噼啪乱响,一份份请粮请饷的报告流水价发往财税部,签批之后转往闽广总督府、江浙总督府和荆湖各州县署衙。

从长江源头的四川到长江之尾的两浙,汉军所属的四个军另一个师日夜操练枕戈待旦,等待着北进中原,经受血与火的磨砺;

从“鱼米之乡”的荆湖到“苏湖熟天下足”的江南,粮食、干肉、干菜被民夫用背篼背、箩筐扁担挑,从各村庄运上羊肠小道,一点一滴的汇聚到各县,然后装上太平车儿、鸡公车儿运达各州,最后在通衢大道上汇聚成一条望不到首尾的长龙;

“号外,号外!文天祥文部长发表文章,北方鞑虏虐我兄弟、辱我姐妹,是可忍孰不可忍!”报童挥舞着散发油墨清香的报纸,从青石板铺成的大道上一路跑过。

大汉帝国整军经武克期北伐,得益于近代体制的高效率,整个南中国的人财物都被动员起来,汇聚到长江一线……北伐的起点。

“致命的一击究竟从哪里开始?”所有关注着汉元战事的人,都在地图上寻找着答案。

临安新城朱雀大街已建设完毕,新开的一处茶馆二楼,大群茶客围得水泄不通,人人伸着手指点点戳戳。

却是奇了!临安人见多识广,有什么没见过的,值得这般小家子气?老茶客刘大胡子扒开人丛定睛一看,登时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来。

原来几张大桌子被拼了起来,铺着张巨幅地图,足足有四五份报纸那么大!弯弯曲曲的河流、江南江北的城市、细线描画的道路,一切都清清楚楚!

有认识的茶客和他打招呼:“崔老爹从书局买了这地图,大家伙儿正在猜皇帝会从那条路北进中原呢!”

“兵者,诡道也!”一位头戴方巾的老秀才摇头晃脑的说:“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皇帝用兵神机莫测,吾等怎么能揣测其万一?”

刘大胡子认得他是开私塾教授蒙童的方先生,便朝他施礼道:“方老先生,您不在家中教授蒙童,怎么有空到茶楼闲讲?”

方先生咧嘴一笑,露出满口带着茶垢的黄牙:“这不是旬日休息嘛。”

刘大胡子奇道:“蒙童除了年节之外整年都有功课,旬日休息,那是朝廷学校才有的规矩吧?”

有茶客笑道:“哈,你却不知!老先生现在已被朝廷铨选,做了那啥小学语文老师了!自然该旬日休息。”

“恭喜恭喜!”刘大胡子朝方先生连连打躬。

买地图的崔老头道:“方先生说的不错,皇帝神机妙算,他的用兵方略岂是我们平头百姓能猜到的?不过茶余饭后,大家闲谈解闷罢了。”

刘大胡子认得这位崔世安,他女儿在常州被蒙古人杀了,儿子投军保宋皇又死在了焦山,常年在临安郊外种田,把些时鲜拿进城贩卖糊口,却不想他怎么有闲钱喝茶、买地图?

还是老茶客告诉他:“刘大哥出外贩卖布匹,是刚刚回来吧?这位崔老哥得了大汉皇帝补发给儿子的奖状、勋章,每月还有些抚恤银子……”

崔世安耳朵还灵便,听到这句就接口道:“是啊!古往今来,新朝皇帝抚恤旧朝士卒家属,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皇帝的胸襟气魄,真正是这个!”他将大拇指一挑,又道:“范老爷也转了性子,不但不凌逼咱们这些苦哈哈,还借牛给咱使唤,可不比往日人拉犁,犍牛三下两下就弄完,这不趁着农闲、手里又有了两钱,到茶楼上来烧包嘛!”

话虽如此,茶客们却全都知道老崔头待在茶楼的原因:从二楼窗户看出去,朱雀大街尽头广场上,华夏英烈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老崔头没事的时候就到茶楼来,泡上一壶茶,怔怔的看着远处的纪念碑……他的儿子在焦山之战殉国,落得个尸骨无存,但那座不朽的丰碑上,有儿子的灵魂牵挂呵!

老崔又看了看远处的纪念碑,收回目光,指着地图道:“大汉北伐,驱除鞑虏,是替咱江南百姓出了口恶气,是给历年被鞑子杀害的军民百姓报仇啊!咱们虽然帮不上什么忙,在这里谈谈说说,猜猜汉军进兵的场面,一则纸上谈兵、给自己解解闷,二则也是盼着前方儿郎多打几个胜仗,替咱报仇雪恨呐!”

刘大胡子闻言,眼珠滴溜溜一转,大声附和道:“是啊,各位有什么见闻,不妨一块儿说说。不瞒各位,俺这次贩布是趁了几文钱的,要是谁说的和将来报纸上登的战报对上了,俺请各位上楼外楼吃八碗八碟!”

茶客都是些多事精,听得这话齐声当然叫好,就有人道:“常听评书说诸葛亮六出岐山,如今咱们已经收回了四川,《群英传》上说了,那位钓鱼城守将、第二师师长王立将军乃是一等一的忠勇之士,会不会从四川出汉中,先复关中再入河洛?”

“怎么可能?”有茶客不屑一顾的道:“我舅子就在宁国府做民夫头子,连江西的粮食都在往江南运,要是从四川打起,粮食就该往西边运了。”

刘大胡子眼睛一亮,故意道:“汉军声东击西也未可知。”

登时那人脸红脖子粗的道:“声东击西?江南三个师都扩成了军,第一军则守在长沙,四川的第二师还是个师呢!要从四川打汉中,一个师怎么的都不够,至少要扩编吧!我隔壁老王头刚从四川坐船下来,那边静悄悄的,啥动静都没有!”

“难道,是正面突破,先克扬州,然、然后顺京杭大运河北伐大都?”有人小声提了提。

这次反驳的人更多,“扬州离咱们多点路?镇江过去走一天都不到!兄弟半月前到镇江,顺道去看过,对面几十万元兵排得密密麻麻,运河口上全是黄澄澄的大炮。偌大一个长江处处可渡,汉军偏是死心眼,要往他炮口上撞?”

确实,长江尽为大汉控制,北元过不来,汉军却能在万里长江上任意一点选择为突破口,偏生赶着去扬州炮口底下,那也太傻了!

连稳重的方先生也忍不住说:“我知道,北元伯颜灭宋是从中路襄樊打过来,汉军必是反其道而行之,逆着伯颜灭宋的道路,出荆湘、下襄阳、入河南、取故宋旧都开封!开封洛阳长安一下,中原关陕就定了,蒙元鞑虏困守燕云之地,迟早退回大漠!”

“也不尽然。要是从荆湘进兵襄樊,吕师夔的六万步骑就不会大部解甲归田、小部调到江南整编入三个新编军……我姐姐前日回家省亲,在路上看见的,过江南来的那些荆湘兵,有个摘路边田里的瓜吃,被汉军军官拿生牛皮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那么,荆湘也可以排除了?刘大胡子的眉头微微皱了皱,出言挑拨:“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看来俺那顿八大八,这里没人能受用了?”

登时激恼了在码头做帐房的老庞:“你们瞎猜一气,汉军到底从哪儿进兵,只有我知道!”

“定是海上运兵出击淮北!”老庞指头在淮北和山东东路交界的盐城、山阳一带画了个圈,“我在码头亲眼见了,汉军密密麻麻的兵正在上船,皇帝必定提兵出海,在淮北登陆,绕到张珪那小子后面,狠狠踹他屁股!而且从盐城往西走就能切断运河,扬州的鞑子迟早饿死!”

末了为了支持自己的说法,老庞加重了语气道:“灭伯颜之战,汉军就是这么打的!海上运兵是他们用熟了的。”

海上运兵,汉军最擅长的战术!必定如此了!刘大胡子眼中流露出一丝儿喜色,趁热打铁加了句:“看来他们出兵的日子不远了?”

“大约一个月吧!范老爷把咱的粮食都买去做军粮,等粮食晒干、脱壳、入仓,再加上转运,总得一月之后。”崔世安看着远处反射太阳光辉的纪念碑,心头默默的道:“儿子,一月之后汉军就要北伐中原,替你报仇雪恨了!”

刘大胡子则欣喜若狂,他和众位茶客敷衍一番,匆匆回到了家中,很快,一只灰色的鸽子扑扇着翅膀飞上云霄。

忽然“嘭”的一声巨响,院门被撞开,大群身穿便衣、双目精光慑人的汉子冲了进来,一位面带笑容,却含着股去不掉的阴狠之气的灰袍人踱进院中。

“情报司李鹤轩到此拜访,主人可有闲暇待客么?”

第453章 花石纲

秋高气爽,草木葱茏,石钟乳堆砌的假山别具一格,潺潺流水环绕其间,给江南夏末秋初的燥热天气,带来了难得的凉爽。

敏儿荆钗布裙坐在水边,赤着双脚踢小溪流水,哗啦啦的溅起阵阵水花,在阳光映射下泛着五颜六色的光芒,仿佛打碎了天上的彩虹,揉进了溪水之中。

王李氏怀里抱着胖乎乎的小外孙慢慢摇动,一边轻轻拍打孩子,一边没好气的道:“小弟呀,你看你妈,这么大人了还玩水,也不疼你爱你,还不如外婆喜欢你呀!”

说罢她又看看襁褓中的“小楚风”简直跟他爸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这么小就睁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将来还不知道有多调皮捣蛋哩。

敏儿诞下的小太子取名为楚天,小名则按江南临安乡下的习惯唤作小弟,此时才三个月大,自然不懂得外婆说什么,也就没什么反应。

“哟,瞧这小嘴儿瘪瘪的,外婆都不搭理,咱们未来的小皇帝呀,架子大着呢!”王李氏喜得外孙,老怀大慰,把生意甩给了掌柜们,自己成天照顾外孙、女儿。

王李氏抱着小弟,把他小脸冲着敏儿,虎着脸吓唬两娘母:“就知道粘着你那个不懂事的妈!也是你爹爹宽仁,否则像她这么笨的丫头啊,早被打入冷宫了!将来长大了,你可要护着她哟……”

小弟根本不知道外婆在说些什么,敏儿踢得水花四溅,他就目不转睛的盯着看,看到精彩处,竟而咧开小嘴咯咯笑起来!

“哈哈,他笑起来真像楚哥哥!刚生下来皱巴巴的跟小老鼠似的,现在长大了呀,倒是有些像他爹爹了嘛……”敏儿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拍着手,指着小弟哈哈大笑。

王李氏摇摇头,这女儿没心没肺的,哪儿像个当妈的人?只怕将来孩子和她比着疯呢!

“弟弟,我要弟弟!”两岁多的小公主胖丫蹒跚着跑了过来,伸着双肉嘟嘟的手要摸小弟,赵筠一袭白裙姗姗而来,秋风吹拂裙带飘飘,直如神仙中人。

“筠姐姐,胖丫!”敏儿甩了甩脚上清水,赤着脚站在岸边,一把将长得跟包子似的胖丫抱起来,崛起小嘴像小鸡啄米似的,啵啵啵在胖丫粉嘟嘟的脸上一阵乱啃。

王李氏正和赵筠寒暄两句呢,转眼见敏儿赤脚站在地上,急得不得了,抓起双金丝绒的拖鞋就甩到她脚底下:“这个怎么得了,还在奶孩子,能赤脚踩在地上受地气吗?”

敏儿嘻嘻笑着,朝赵筠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的穿起了拖鞋。

王敏儿性子单纯可爱,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赵筠早已见惯不惊,反而心头有些儿庆幸:大汉帝国宫中五位皇后,要么直率大方如陈淑桢、乌仁图娅,要么就是敏儿这样五脏六腑都透明,一眼能看穿她想什么的玻璃人,就是雪瑶爱使点小性子,也从来没什么心机,比起早年手帕交们谈起的皇宫中邀宠争宠固宠的种种不堪,真个天上地下了!

旬日休息,雪瑶晨起之后分花拂柳而来,见敏儿生了孩子还这般傻乎乎的可爱,便和她打趣道:“敏儿这么喜欢玩水,咱们将来搬到新皇宫就没小溪了呀!要不,咱们搬过去,留敏儿在这边住?”

临安新城已建设完成大半,故宋旧宫也修葺一新,辟为华夏历史博物馆,向全体国民免费开放,但楚风仍以旧两浙大都督府为暂居行宫,新城那边的正牌皇宫才刚刚破土动工……楚风说过,大汉任何一地学校没有建起之前,不准官员修葺官署,任何一处学校比官衙破烂,地方官就地撤职,他以身作则,在临安新城小学校主体完工之后,才开始建设新皇宫。

“你们都过去住啊,那这边多冷清呀……”敏儿歪着脑袋想了想,展颜笑道:“不过把楚哥哥留下来就行了,他会说好多笑话呢!”

雪瑶闻言绝倒,王李氏则笑得直打跌,谁说女儿笨?她聪明得很哩!

“嗯哼,都在啊!”楚风和乌仁图娅携手而来,眼尖的雪瑶朝赵筠使了个眼色:草原明珠向来风风火火大步流星,今天却是迈着小碎步跟个受气小媳妇似的,也不知咱们那位楚呆子昨晚是怎么折腾的!

见两位姐姐似笑非笑若有深意的表情,乌仁图娅就明白了大半,俏脸顿时罩上了一层红霞,忍不住狠狠掐了把楚风:哼,昨晚那么强横霸道,害人家到现在还迈不开步,真正是个楚呆子!

“哈,两个小东西,给爸爸亲一个!”楚风拍着手,胖丫就摇摇摆摆的跑过来,扑进爹爹怀抱里,享受挚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