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天生韩信 >

第110章

天生韩信-第110章

小说: 天生韩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将军似乎觉得自己废话说的有些太多了,笑着摇了摇头便不再多说了,只是靠着墙角静坐。

韩信也不打扰他,只是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他,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昔日骁勇善战、勇冠三军和王翦齐名的少年名将,竟沦落到用独弈来打发二十多年时间的地步,这不得不让人叹世间之无常。

李信是陇西老秦人出身,李氏一族多以将略持家,曾数人为秦国郡守,家世显赫。李信少年英才,同龄的始皇帝看重了他的勇武和谋略,将他和王贲以及蒙氏兄弟收为亲随,依以为心腹。李信的成名远早于蒙氏兄弟,曾数度大破赵军和齐军,斩获了燕太子丹,为秦国尽收燕、代之地,与当时的王贲并称为秦国两大少年英才。

后始皇帝意欲灭楚,便召集将军相问,李信言二十万精锐便可灭楚,而上将军王翦老成持重,坚持要秦国倾国之力,非六十万大军不可灭楚。始皇帝笑曰:“上将军老矣,何怯也。”

便以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率二十万精锐南下灭楚。李信和蒙恬一路南下势如破竹,先后大败楚军于平与、寝丘,挟着大胜之势进逼楚都寿春。楚国当时举国惶惶,楚王负刍悉数征集楚国甲士,得兵四十万由项燕统帅迎战秦军。

李信、蒙恬二人少年得意,锐不可当,项燕却是老谋深算且兵力雄厚,两军交战数次皆互有胜负,在城父对峙相持不下。此时秦军的后方却出现了大规模的叛乱,昌平君率郢陈之地反秦归楚,不但断了秦军的粮道,而且严重威胁到秦军的侧翼。

李信被迫撤军归秦,项燕则趁势掩杀,五战连胜,斩杀秦国七名都尉,秦军大败而归,二十万大军损失过半。当时正是秦国国运昌盛之时,十几年的征战未尝一败,李信在楚地的大败传来,秦国举国震动,始皇帝大怒之下迁怒于李信,不但剥职削爵,更是将他囚禁在不见天日的地牢中,而作为副将的蒙恬却只是被降职罚俸,随后又得重用。

其实秦军的城父之败,归根结底还是始皇帝的用人不当,他任用了楚国的贵族昌平君为郢陈的守将,将秦军的心腹所在交由一名楚人来掌管,最后将二十万秦军逼入了绝境,此非战事之失,而是用人失误。只是作为雄才伟略的始皇帝,自然不允许臣民们对他的决策质疑,他是不能犯错误的,所以李信便成了替罪羔羊。

这也让韩信对李信的同情心大起,低下头来心中思虑着说辞。

静坐了一会,李信忽然睁开了眼,伸手拉了拉床边的一根红绳。远处隐隐的响起一阵铃声,片刻之后,牢门便被打开,那名老狱卒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说中端着一个食盘,想来是李信的午膳。

饭菜很简单,只是粗糙的豆饭和几片看上去没有油水的杂菜叶。李信却吃的非常用心,小口小口的用木扫匙入口中,细细的咀嚼着,脸上甚至有种享受的表情。最后也吃的非常干净,一点豆饭残渣都没有剩下。

吃完饭后李信放下陶碗,深呼了口气,凝神看着韩信沉声道:“说吧,这次陛下派你来又有什么功绩要向我炫耀。”

韩信不由愕然,瞪着眼睛不解的看着李信。李信反而自嘲的一笑,扳着手指数道:“二十四年九月十二,他派人告诉我王翦攻陷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了。”

“二十五年七月初八,他派人告诉我王贲攻入辽东,杀死燕王喜,灭燕。”

“二十六年二月十八,王贲、蒙恬攻打齐,齐王田建投降,这次他派来的人告诉我从此他不再为秦王了,而是自称皇帝,他就是大秦的始皇帝,而他的继承者将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直到千世万世。”

“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九,他告诉我岭南的蛮荒之地也成了他治下的郡县。”

“三十二年五月初六,他说蒙恬驱逐了匈奴三百余里,收取了河南之地,得意的告诉我匈奴人从此不再是秦人的威胁了,因为他要修建一条旷世未有的万里长城。”

李信说道这里呼吸越来越急促了起来,目光渐渐赤红,紧握着拳头,低吼着的声音犹如受伤的野兽般。

“我知道他这是在羞辱我,他想向我证明,当初的失败完全是我的一个人的过错,而他是高高在上的始皇帝,是那个一扫六国君临天下的伟大皇帝!他永远不会错的,错的只会是我。”

“他这是在心虚,他就像一个做错事情却极力掩盖的小孩,哈哈哈哈,这就是我们骄傲的陛下,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了。所有人都以为他不杀我是因为他的仁慈,只有我知道,他这是在折磨我,让我承担原本不应该承担的羞辱。”

激动了许久,李信粗重的气息才渐渐平缓下来,盯着韩信说道:“说吧,他这次又让你带来了什么新的丰功伟绩。我想也是,从上次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了,他却没有一丝功绩来向我夸耀,这根本不像是他。”

韩信沉默的盯着他许久,才缓缓的开口道:“你算错了,这回我不是始皇帝派来的使者。”

李信一愣,随即问道:“不是,那你是谁?他人呢?”

“他死了。”

“死了。”李信霍得一声站了起来,瞪大着眼睛仅仅盯着韩信,“怎么死的,什么时候?”

韩信看着他平静的说道:“三年前,在沙丘行宫驾崩的。”

李信愣在那里,圆睁着的眼中却透出了茫然的目光,他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韩信,忽然间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半辈子都在与他相斗的始皇帝,就这么突然的告诉他始皇帝死了,他有些慌乱了,嘴里喃喃的说道:“死了,死了,算起来也是,他已经五十多了,也差不多了,可是他死了我怎么办……”

又看着韩信问道:“他死了后呢,谁当皇帝,扶苏吗?”

韩信摇了摇头,便将始皇帝死后胡亥继位又被赵高所杀的事情,以及关东大乱其后子婴继位之事一一相告。李信只听的目瞪口呆,久久愣在那里一言不发,低下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待抬起头时,李信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开口道:“现在是不是六国的大军已经攻到了咸阳城下。”

这回轮到韩信吃惊了,他有些诧异的看着李信说道:“李将军你是如何得知的?”

李信却轻轻一笑,表情却没有什么得意,只是淡淡的说道:“原本的看守是一名精壮狱卒,可一个月前却换成了老残的狱卒,据我所知如果不是举国动员的话,这种伤残的老卒绝对不会用来服役的。原来我还想着是不是始皇帝对我失去了耐心,想给我一死来个痛快,现在想来是因为咸阳也受到威胁了。所有的青壮都上了战场,看守我这种废人自然只能是老弱残卒。”

韩信盯着他的眼睛许久,却有些失望。因为当李信说到咸阳受到威胁时,眼中的目光并没有一丝异样,彷佛是在说起一件与他豪不相关的事情,这显然不是韩信想要看到的。

韩信仍然不死心的问道:“难道李将军你听到大秦危险的消息没有一丝担心吗?要知道你曾经也是大秦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李信并没有直接回到,脸上笑容有些奇怪,反问道:“如果换了你是我,被关在这里二十一年,你还会担心什么大秦,关心什么咸阳吗?这些都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幽幽的叹了口气,李信闭目长叹道:“我不过是个将死之人而已,既然始皇帝已经死了,那我似乎也没有什么活着的意义了。”

“如果大秦现在需要你呢?”韩信反问道。

“我早就被秦国抛弃了,当年的满怀雄心一心报国的大将军李信早已经死了,在当年就已经死了。”说完李信闭目靠墙,打算再不发一言。

韩信却并没有放弃,他一字一字的缓缓说道:“李将军,我知道当年对你的打击极大,天下人都以为你只是个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狂妄之徒,可你难道不想一洗前耻吗?如果你向天下人证明你的本领,你的才华,你能力挽狂澜救大秦于水火之中,这不正是对污蔑你的言语最好的回应吗?”

韩信突然单膝跪地,脸上满是诚意的说道:“李将军,现在大秦已经倾亡在即,非常需要您的出山,请您给大秦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李信仍然没有睁开眼睛,但从渐渐急促的呼吸声中韩信已经感觉出来这些话已经打动了他。

李信闭着眼睛只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他在考虑,在思虑。

终于李信睁开了眼,目光中却多了些异样的色彩。

“说吧,你想要我去做什么事情?”

第二天天明的时分,齐整的百余名骑兵已经等候在咸阳的西门。韩信扫了一眼这些骑士,这些骑士都是李信用半天的时间从咸阳城内召集来的旧部,大多都是些上了年岁之人,许多甚至已经须发尽白,可却一个个身姿笔挺,努力的昂起胸膛。

从一个将领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些人都年事已高,不太适合战场上的杀戮了,可是他们的经验却弥补了他们体力上的不足,想来这也是李信挑选他们的意图所在。

韩信顺着朝阳望向远方,轻声对身边的李信说道:“李将军,咸阳的东南北三面的屏障已经失守,唯有这西面的几处城寨仍然还在我秦国的手中,却已经支撑不了多久了,所以我才仓促的请你离城赶往陇西,还望见谅。”

李信点了点头,只是简单的说道:“我知道了。”

扬鞭疾行了几步却忽然掉转马头,紧盯着韩信说道:“年轻人,我想问你,你就真的对我如此信任?要知道秦国在我心中早已经失去了意义,倒是带给我的羞辱远多过于我对它的留念,你就不怕我一去不复返?或者拥兵自立于陇西坐视秦国灭亡?”

韩信微微一笑,笑容中却带着苦涩,“我实话跟你说吧,现在的问题不是能不能信任你的问题了,而是我已经无人可用了。陇西是将军你的家族所在,郡守更是你的族兄,北地的郡守和上郡的郡尉都曾是你征赵时的旧部,除了你还有谁能担当此等重任。现在摆在我面前的选择就两个,要么固守咸阳坐以待毙,要么选择信任你赌上一把,你觉得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得到如此的回答李信倒是有些意外,他没想到韩信会回答的如此坦诚,旋即仰天哈哈一笑,扬鞭笑道:“很好,我喜欢诚实的人。”

说完一挥马鞭,便头也不回的策马向西疾驰,身后的百余名部下呼啸随之,韩信仰起头来默默地注视着李信的背影,直到他的背影消逝在视线中,才对亲兵说道:“我们回城吧。”

“传令下去,命令所有城寨的守军放弃防守,撤回咸阳。”

“诺!”

二世三年四月十三,秦军彻底的放弃了咸阳外围的防御,悉数退回了咸阳准备固守待援,联军则趁势将咸阳团团围住,彻底断绝了咸阳和外界的联系。

而此时的项羽却已经移帐咸阳城下,三天前他已经得到了亚父范增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从关东调来增援的大批攻城器械已经抵达了函谷关,正朝着咸阳源源不断的运来,与之随行的还有足够支撑三月围城用的粮草。

第126章 咸阳城下

二世三年四月十三,沉寂了许久的渭水河畔却人马沸腾。反秦联军历时一月终于完成了对咸阳的围城工作,六十万大军将偌大的咸阳城围的水泄不通,密密麻麻的军营从咸阳城下一直延伸到灞桥之上。

咸阳已经近在咫尺,近的只要联军士卒登上高地,便可以遥遥望见城内搂峦叠翠、玉宇琼楼,可以望见那气势磅礴的咸阳宫殿。

这就是大秦的心脏,一个令关东六国恐惧了数百年之所在,从这里发出的每一道军令、每一道诏书都曾经给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和恐惧。百年之间内,秦人像蝗虫一样攻陷了六国的城池,消灭了他们的国家,打破了他们的制度,强迫六国子民接受秦人的思想、法制,始皇帝的雄心只允许天下存在一个声音,那就是他至高无上的声音。

而今天,咸阳城下每一个六国子民的忍不住热血沸腾,他们已经抵达了这天下最强大的所在——秦帝国的心脏咸阳,这无疑能让他们的后半生拥有一项值得炫耀的资本。

如果他们能活下来的话!

所有的秦人都被动员起来了,青壮走上了城头,壮妇被用作搬运辎重器械,老弱则接过了耕作和生产的重担。每一个秦人心中的清楚,咸阳已经成了秦帝国可以依仗的最后一道防线。

城在,则秦在;城破,则秦亡!

项羽的杀名天下皆知,他从不曾对任何一座顽强抵抗的城池手软,哪怕是曾经为楚地的襄阳。他对秦人的仇恨注定不会放过誓死抵抗的咸阳,一旦城破,城内的近百万秦人迎来的将是惨烈的屠戮。

这更加坚定了秦人的抵抗之心,因为放在秦人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死守到底,或许还有一线转机,要么城破灭族,秦人彻底的退出历史舞台。

多年的征战失败让秦国内男丁凋零,咸阳城内虽有近百万秦人,可是青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