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帝国崛起-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说中你的痛处了?要灭口了吗?我才是皇帝,你有什么权利把我关起来?太后乱政,扣押皇帝,这是意图谋反,我还没死呢你就敢这么干?真以为我不敢怎么你?”
光绪也不甘示弱,指着慈禧恶狠狠的骂道。
好歹也当了十年的皇帝,这宫廷侍卫虽然有不少慈禧太后的人,但里面大多数也还是光绪皇帝的人,慈禧安排进去的人数并不多。
其主要目的就是监视皇帝,同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控制皇帝。但是有一点慈禧却忽略了,她忘了光绪是皇帝,愿意为皇帝效忠的人那是大有人在。
今日光绪已经决定了要跟慈禧闹到底,双方也已经撕破了脸面,只要光绪下的去这个狠心,那么慈禧是绝对逃不掉的。
“好,很好。哀家这辈子辛辛苦苦将你带大,以前念你年幼,无法支撑大清,故而替你分忧。后来你长大了,哀家便还权于你,孤身到颐和园去念经诵佛。如今这大清出了事,你拿不定主意,哀家好心回来帮你,你却如此不知好歹。也罢,既然你如此不承情,那哀家就重回颐和园去养老,以后这大清的大大小小事,哀家也绝不再管。”
慈禧太后心中一愣,旋即才明白过来,自己是被气昏了头了。
在这朝堂上跟皇帝闹的这么僵,对她可是没一点好处的。而且这宫廷侍卫也未必会控制住光绪,若他一心要反抗,最终反倒是自己有可能被控制。
想到这里,慈禧直接服软了。光绪皇帝是他带大的,所以她很清楚光绪皇帝的性子。只要自己把所有的权利都交出来了,安全的离开这紫禁城还是没问题的。
只要自己一旦离开了紫禁城,便有绝对的把握把皇帝关起来。到时候看你还怎么嘴硬。
“慢着,谋反之事已是事实,而且还在这朝堂之上,今日若是不做出个决断,让朕的脸面放在何处?来人,太后谋反,当诛九族,朕念在太后对大清的功劳,只诛其一人便可。不必推出午门,就在这大殿上行刑,以此来告诫列祖列宗太后的行为。”
光绪皇帝见慈禧服软,心中一喜。不过却没有放过她的打算,慈禧很了解光绪,光绪同样的也很了解慈禧。
他很清楚现在并不是心软的时候,要知道慈禧的心肠可是比光绪硬的多,一旦今日放慈禧离开,恐怕自己也不会活过明天吧?
反正现在已经没有了退路,要做就做的更彻底一些,杀了慈禧,重新夺回权利,然后专心打理朝政,使大清再次强大起来。
变法的事情光绪可是很有信心的,而且他也相信,只要变法能够成功,大清一定会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他也很清楚,变法之中,阻碍最大的还是太后。
所以,不管是考虑到自己的地位,或者是日后的变法,都必须要铲除慈禧。至于什么恶名,那些都无所谓了,只要能够铲除慈禧,并且将大清变的更加强大,那么今天的这段事将会成为美谈。
自己的行为也将被后代敬仰,慈禧将会变成那个万人唾骂,乱政夺权的太后。同时,光绪也很清楚,拼死一搏,以后则有可能开创一片新的天地。若是放走慈禧,等待着他的也只有;两个结果,不是被囚禁就是被杀,没有第三个选择。
光绪身为皇帝,身边不乏敢死之士,这些人都是光绪这些年来秘密安排在身边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
而这个时候,光绪的话音刚落,两名带刀侍卫一个闪身,快速的朝前跑着,边跑边抽出自己腰间的宝刀。
手起刀落,未等那些慈禧安排在光绪身边的人有所反应,两人便一人将刀直插入慈禧的胸膛,另一人则挥刀将其的脑袋砍掉。
顿时血染乾清门,慈禧太后的人头更是直接跌落在地面上,满朝大臣纷纷跪倒在地,有哭泣的,也有担忧的,更有兴奋的,但更多的,还是那些被吓的瑟瑟发抖的。
今日光绪可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把慈禧给砍了的,这对于那些后党的人来说,打击可是巨大的。
有慈禧的时候,他们可以只手遮天,而一旦慈禧不在了,那么也就是他们的末日。没人给他们撑腰,皇帝则可以一个接着一个的去收拾。
而他们一旦敢反抗,那就是谋反,是要诛九族的。所以很多时候,那些犯了事的大臣,不是暗中让家人迁徙的,就是暗中找皇帝谈一谈。怎么处理他都可以,但是要放他的家属离开。
而大多数皇帝的选择也很明智,只处理一些职位较高的大臣,打击一些中等级别的官员,低级别的官员采取拉拢的方式。
慈禧被砍,这下可是让那些帝党的人兴奋不已。这意味着他们的春天终于要来了,而这些帝党的人也一点都不甘示弱,宫廷侍卫直接将那些已经暴漏身份的慈禧耳目拿下,等待着皇帝的发落。
“太后乱政,意图谋反,今日已经伏法。以往的事情朕也不想在去追究了,庆亲王,由你负责组织一批粮食和一百万两白银给张野送去。同时告诉他,这仗让他安心的打,粮饷方面朕会为他筹措,只要打赢了日本人,以后大清的军事便交予他打理。”
乾清门,光绪看着下面的庆亲王亦劻,意气风发的命令着。
慈禧已死,现在整个大清终于落在他头上了。光绪也很清楚,自己的这种做法很冒险,除了身边有不少后党余孽以外,同时还有一些潜伏在暗处的人,这些人说不定什么时候都会要了自己的命。
为了保命,光绪只能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不追究任何人,至少先把这一关过去再说,其他的等日后慢慢算账。
至于军事方面,满人已经显示出了他们的无能。光绪可以容忍八旗每年两千万的消耗,但却不能容忍军事方面一而再再而三的软弱被人欺。
以如此优厚的条件招揽张野,只要他同意了,那以后的事情就好说了。至少可以保住大清,虽然到了那时张野若是相反,将会无人可当。
但光绪也很清楚,张野是很在意名望和百姓的,自己示好张野,给予他权利,他若是再反,恐怕会引起百姓的不满。至于光绪为什么会有这种信心,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接下来的变法。
第一四七章:身在局中
慈禧死了,光绪皇帝再一次焕发了光芒。在慈禧被杀之后,光绪接连出手,将之前慈禧的心腹打压的打压,罢官的罢官。
虽然动作很大,但其实也还是在接受范围之内的。比如那些重要的大臣,职位比较高的。光绪也只是降官一级,将他们手中的权利收回一部分而已。
至于那些级别不高的官员,则采取了杀一批,拉拢一批的做法。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登上了至高的权利巅峰,光绪也知道慈禧背后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毕竟慈禧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的时间,根本就不是他一个皇帝短时间内可以消灭的势力。所以,对于清除慈禧余党,这个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有一点,这并不妨碍光绪目前的权威。
作为唯一的皇帝,法律和道义上的最高领导人,光绪更是在第一时间内重用了梁启超,康有为等年轻改革派,同时也重用了翁同龢这个一直呆在自己身边的老臣。
除此之外,光绪还再次启用了李鸿章,张之洞等汉人老将。因为李鸿章的身体问题,所以早些年便被召回京城做官,前段时间接替王文韶的荣禄,在直隶那边也是搞的一塌糊涂。
所以,重掌大权的光绪皇帝,直接将荣禄召回京城,改由李鸿章再次担任直隶总督。同时,在李鸿章的建议下,也将闲敷在家的袁世凯再次召回到直隶辅助李鸿章。
对于这一做法,光绪也大概的猜到了李鸿章的想法。随着身体状况愈来愈下,李鸿章虽然再次出任直隶总督,但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他继续做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所以,李鸿章必须要找一个助手,为了以防万一,他必须要尽快把这个助手培养起来,万一发生了什么不测,那么这个助手就可以接替直隶总督的职位。
虽然有点天方夜谭,一个助手接任直隶总督这种重要位置。但现在是光绪执政,不是慈禧。他没有慈禧的那么多顾虑,更没有慈禧的保守。
甲午一战已经彻底的让光绪疯狂了起来,这些年来一直谋求着改革,但却在慈禧的干预下一次又一次的不告而终。
现在的光绪只有一个想法,改革,必须要改革,而且力度还必须要大。所以,启用一批年轻人也是势在必行的。因为他们的顾虑比较少,不会像老人那样,前怕狼后怕虎的。
对于发生在京城的事情,远在临沂的张野很快便接到了密报。看完之后,就连张野也不得不感叹光绪的手段。
历史上再过几个月光绪就将会被囚禁于瀛台,直到死都没能走出瀛台一步。而现在,历史竟然出现了惊人的相似。
慈禧竟然还是要把光绪囚禁在瀛台,可是这一次,慈禧失算了。在上朝的时候就下令将光绪囚禁瀛台,她只觉得自己的权利很大,在大清无人敢违抗自己的命令。
但是她却忘了一点,光绪才是皇帝,哪怕只是个傀儡皇帝,他的手下也有一批忠心之士。而上朝的时候,光绪又怎会不安排自己人在身边保护?
或许是感觉到了这一次进了瀛台就别想再出来了,所以,光绪才会铤而走险,就在乾清门发起了政变。
对于光绪,张野了解的并不多,主要还是因为这个皇帝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丰功伟绩,而且张野又一向看不起清朝,故而也没有深入的去了解。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真的能成功吗?若是放在以前,张野绝对可以肯定,这个变法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暂且不说慈禧那边的阻力,要变法,就必须要威胁到一些人的利益,他们愿意吗?
历史上其实也是这样的,刚开始的时候慈禧并不在意,只觉得皇帝想玩,那就让他去玩。只是后来事情越闹越大,慈禧才不得不出面强势镇压,这其中也许是触碰到了某些人的利益。
只是现在,慈禧没了,一切都成了未知数。一心想要变法的光绪,这一次算是脱开了枷锁的束缚,终于可以大展身手。
没了慈禧,对于满族人来说或许是个悲痛,但光绪并没有触碰到他们的利益,每年的两千万白银还是一分不少的给他们。
“想不到光绪也会被逼的走到这一步,实在是让人惊讶呐。”
拿着京城送来的密报,张野苦笑着摇头道。
说实话,张野是有些不能接受这种结果的,他实在是想不出来,光绪接手之后的满清会是什么样子?历史,已经彻底的改变,张野那仅有的历史先知条件,也瞬间荡然无存。
“兔子急了还能咬人,何况光绪还是一个皇帝?做出这种事情,也不足为奇。”
徐世昌摇了摇头,否定了张野的看法。
在他看来,反正他们都是要造反的,谁当皇帝谁掌权都一样,到头来还是要给他们做嫁妆。
“卜五大哥,这个皇帝可是不一般呐,以前我们可都被他的软弱给蒙蔽了。看看吧,光绪就是因为这件事才跟太后闹翻的,现在没了太后,光绪就可以肆无忌禅的去做了。”
张野说着,将手中的密报递给了徐世昌。
徐世昌接过密报,看了许久,深深的皱着眉头。光绪这一手玩的的确很漂亮,而且也算是抓住了张野的命脉,让他们左右为难。想了许久,徐世昌也没能想出个主意,只能道:
“这还真是个头疼事。”
“谁不说是呢,打了这么久,我们的粮食的确也不多了,现在距离秋收也还有一段时间,到外面去收购粮食也没什么效果。光绪这一手钱,一手粮的,着实让人很难拒绝啊。”
张野点头道。
光绪这一次的确是抓住了自己的命脉,由于手下四地实施了新的粮税制,所以官府这边的存粮是很少的。除了纳粮税以外,张野还命人不停的去收粮,将百姓手中的余粮按照平价给收回来。
但是效果却依然不是很理想,这年头的百姓们都是饿怕了,手里握着一两银子,倒不如握着一斤粮食来的实在。
现在的农垦大多都是靠天吃饭的,谁也不敢保证明年的天气会怎样,所以,许多百姓都在家中囤积了至少一年以上的余粮。如果再有多的,才会选择性的卖一部分补贴家用。
“那你的最终目的改变了吗?”
徐世昌笑着看向张野,问道。
最终目的?张野愣了下,不过还是很快的做出了回答:“当然没有,满清的**并不是一天两天了,要想彻底的改变,只有改朝换代。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以后会不会出来一个其他的太后干政。”
“这样的话就更简单了,光绪既然愿意,那就送多少收多少。他愿意把全国的军事都交给我们打理,那我们就接着。到时候全国范围内征兵,一旦部队到了一定的规模,直接胁迫光绪退位。”
徐世昌呵呵一笑,直言道。
“这恐怕不好吧?也不知道光绪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在他们眼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