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葬明 >

第577章

葬明-第577章

小说: 葬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还有四百多士子虽然没有金榜题名,但是也算是可用,便也选了出来,有些授以低级一些的官职,有些则到各地充当吏员,刑天军不效仿大明,不入流的吏员要让当官的去发工资,而是吏员也由刑天军发薪俸,这样一来,当官的便少了要养活不少手下的压力,同时给予这些官吏们的薪俸都比较高,省的他们一到任第一个要想的就是捞钱养家,很快便形成上下之间沆瀣一气,迅速的使得官方腐败,当然现在刑天军因为肖天健尚未称王,许多部门还没有构架起来,尚处于草创期间,暂时用不着的部门,也不会开始养闲人,但是为了管理地方官吏,却少不了先设一个吏部出来,专司管理这些各地官吏的考核以及官吏的选拔,于是趁着这个机会,肖天健便先将吏部的架子给搭建了起来,眼下因为人手太紧,于是肖天健便请吕唯祺暂时出任,吕唯祺虽然已经没了出仕的想法了,但是现在肖天健请到了他眼前,更何况他已经为了这次刑天军开科取士抛头露面了,于是便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并且给肖天健说好,待到肖天健有朝一日登临天下之际,有了合适人选,他马上便再次告老还乡,回家养老去,肖天健也立即答应了下来。

有了这个吏部的架子之后,今后许多事情就好办一些了,吕唯祺这个人虽然能力不是很强,但是还算是比较清廉有骨气的那种人,先让他干起来,以后逐步再说以后的事情,更何况现在刑天军许多事情都是草创期间,官吏们尚还来不及这么快便继承下大明官府的那一套腐败的玩意儿,今后反正只要他肖天健活着,下面想要搞这些猫腻,他肖天健手里面有刀把子,就不用担心,这天底下愿意当官的人多了去了,不行就杀,杀的没人敢伸黑手为止!在这方面,肖天健最恨的就是贪官,为此这两年他已经下令杀了好几个在下面手脚不干净的官员了,今后多杀几个,也在所不惜。

至于剩下的那些没有中榜,同时能力又差的混吃混喝之人,肖天健也不得罪他们,每个人发了十两路资,让他们回家继续读书去,来年有机会再参加考试也行,不过有了这一次经验之后,许多人便应该明白他肖天健选官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了,最起码也会让许多读书人今后如果想要在他手下混个一官半职,便要重视起这次的考试方向,今后要多学一些实用的东西,不要再读这样的死书了,一个时代读书人学什么,不是读书人自己可以控制的,读书就是为了当官,这个观念还根深蒂固的深深的种在读书人的心中,朝廷开科取士出的试题,就是他们要为之努力学的东西,所以肖天健也想通过这次的考试,让这些士子们了解他们以后该学什么,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学更多有用的东西。

而且这一次取的士子之中,中榜的有几个人文采很不咋样,但是却属于那种杂学之人,许多偏题他们答的不错,有人熟知刑律,读过一些比如宋慈的洗冤集录,这样的人即便是其它方面都不咋样,文采也非常一般,但是却可以干一些比如提刑司狱方面的事情!而有几个人什么都不行,却农经方面很有一点造诣,于是便让他们去干一些负责管理农经方面的事情,照样都金榜题名安排了官职。

如此一来,消息一传开,便让士子们又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见得他们是全才,只要他们学有所专,在谋个方面表现优异,那么即便是文采有限,照样也是有机会在肖天健手下做官的,这也是肖天健的用人的一种想法,官员也要有区分,必须要让内行人去管相关的事情,省的让一些不懂行的人去管理,最终把事情给搞得一塌糊涂。

总之这一次武昌府的第一届开科取士,虽然还有许多不足和瑕疵,来应试的士子之中高才没几个,可是却开了一个先河,为以后再开科取士铺就了一条道路,也算是皆大欢喜了,肖天健暂时缓解了手头上文官严重缺乏的问题,同时也让天下士人们看到了即便他肖天健有朝一日取得天下,这些士人们还是有用武之地的,省的他们以后都变成刑天军的死敌。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肖天健尚还来不及在武昌松口气,为下一步年后攻打南直隶继续做好准备,却收到了冯卫汉派人从北面送来了一个令他大吃一惊的消息,于是他当即便下令暂停对南直隶用兵,着令罗汝才暂时坐镇武昌,留下部分新编营归他调遣,并且令李信也立即将手头的事情移交给高建,令高建听从罗汝才的命令,而李信则归返他的帅营之中,辅助他的指挥,而部分罗立麾下的主力和近卫师的主力立即就地集结,开始动身朝返回河南,因为北方出大事情了。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百四十五章 明清和议

随着刑天军一路上在湖广一带高歌猛进,湖广全境大部失陷,各地官军根本无法正迎其锋,要么就地败亡,要么就弃城而逃,要么就倒戈投降,大明国事已经到了几乎可以说是无法挽回的地步了。

虽然崇祯和朝中诸臣也都想了一些办法,可是毕竟这么多年来,大批稍微精悍一些的官军,纷纷折在了刑天军手中,内地几乎已经没有多少可供朝廷调用的兵马了,所以虽然他们想了不少办法,可是面对着凶悍的刑天军,却只能节节败退,眼睁睁的看着湖广全境失陷,却无可奈何。

到了这会儿崇祯也有点明白过来味道了,他先前对手下大臣确实有点刻薄了一些,要是按照以前的脾气,这一次丁启睿恐怕也早该像熊文灿、杨一鹤、陈奇瑜那样被逮问拉到北京城问罪弃市了,可是这一次崇祯体谅了丁启睿的难处,除了下旨斥责之外并没有下旨将丁启睿免职逮问,只是令其加紧筹练新军,先保住南直隶,然后再谋克复湖广。

崇祯这么做,可以说是破天荒的对手下大臣宽容了,令丁启睿感恩不尽,更是加紧了在南直隶筹备兵马,准备应付刑天军攻打南直隶。

而肖天健在拿下武昌府之后,暂缓了继续沿江而下,直逼南京城,也多少给了朝廷一丝喘息的机会,但是谁都知道,眼下刑天军放缓对南直隶用兵,并不是肖天健就满足了眼下的收获,而是他要先消化一下吃到肚子里面的东西,缓缓劲积攒力量,然后再打南直隶。

而且过了十一月之后,各种消息都表明了刑天军已经是在做准备,对南直隶也是势在必取,一切都说明,这个肖天健,已经打定主意,要将他朱家天下给取而代之了,到了这会儿,在明知已经不能仅仅再依靠内地的官军来抵挡刑天军的扩张,眼看着天下即将倾覆的时候,崇祯是什么也都顾不上了,鞑子那边皇太极也多次表明了想要议和的想法,而崇祯到了这会儿脸也顾不上要了,在建奴的问题上,他已经坚持了很久,虽然去年建奴入寇的时候,他动了想要和建奴议和的念头,可是还是最终没有彻底将这块遮羞布给撕下来,表面上还是维持了朝廷的面子。

但是现在随着刑天军拿下湖广,进逼江西,进而要取南直隶,随时都要覆灭他大明王朝,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崇祯再也顾不得这么多了,老早就先暗中派出了兵部郎中马绍愉等人,秘密潜出山海关,奔义州而去,开始在义州跟建奴谈起了议和的条件。

到了十一月的时候,马绍愉带着和建奴皇太极谈妥的条件,返回了京城,而且为了保密,这一次他们前往议和的人员,都没有以书信的方式传递这次议和的消息和内容,全凭他们带着这些东西回到了京师之中。

崇祯看罢了鞑子提出的条件,看到建奴方面首先提出以平等身份与大明相交,其实这个条件只是面子上的事情,这么多年来,大明都在一直被建奴骑着揍,平等不平等其实到也没什么了!

接着皇太极提出明清两国以宁远为界,以南属大明的疆土,以北则属清国的疆土,划疆而治,永不相互侵犯,从此不再敌对,这一点上,崇祯大为恼火,如此划分疆界的话,锦州就划给了建奴所有,虽说辽东一带早就被建奴控制了,实质上大明早已失去了那些地方,给他们就给他们拉倒,但是毕竟眼下锦州还在大明控制之下,如此一来,就等于是割地给对方了!当即便表示不同意,要求以锦州以北划界,锦州还是大明的疆土,但是马绍愉却说,这是建奴提出的底线,如果不成,便不能议和!为此马绍愉已经在义州跟建奴方面的派出的范文程交涉了好多天,对方死不松口,就是看出了大明眼下急于和他们议和,要趁机占点便宜。

崇祯本来想立即断然拒绝掉建奴的这种要求,但是这个时候南方又传来消息,说刑天军要在武昌府开科取士,这还如何了得?开科取士?这不是摆明了他们要建立政权了吗?这是要和朝廷争夺士子集团,如此下去的话,离这肖天健开国登基也就没多长时间了!

崇祯惊慌之下,当即便答应了建奴提出的这个要求,勒索也罢,敲诈也罢,整个大明天下跟一个小小的锦州相比,他还是分得清孰重孰轻的,如果以锦州换取他能挽回颓势,重新克制住这个肖刑天,并且夺回那些失地的话,也算是非常值得的一个买卖,所以他咬着牙认了!

再者建奴要求在宁远建立互市,两国通过互市互通有无,大明不得禁止商贾和他们通商,输出他们需要的茶叶、粮食等物,而他们也可以通过互市,向大明输入皮毛、鹿茸、人参等物。

这一点崇祯没有反对,做生意就做生意吧!总比他们南下破关来抢要强!

最后一条就是建奴要求今后每年,建奴方面向大明馈赠人参千斤、貂皮千张,而大明则回馈他们黄金万两,白银一百万两!

崇祯险些没有一屁股坐到地上,这建奴还真是狮子大张口呀!一张嘴就是一万两黄金,一百万两白银,大明虽说以前财政年入可以达到一两千万两银子,可是现如今河南、山西、湖广都没了,陕西那边闯贼还盘踞着汉中,威胁着西安府和四川,仅剩下南直隶、山东和部分京辅之地浙江两广,他现在还要掉头去对付刑天军,调动兵马还需要钱,哪儿去弄这么多银子呀!

崇祯几乎快要哭了,不过哭归哭,难归难,这条件他也必须答应才行,要不然的话大明就彻底完蛋了,先忍了再说,以后等灭了刑天军之后,腾出手再翻脸不认账,掉头再去对付建奴也罢,现如今最关键的还是先要对付刑天军最重要。

总之条件很苛刻,但是最终崇祯还是捏着鼻子认了,现在为了赶快抽出北方的兵马赶紧南下对付刑天军,什么他都可以不顾了。

于是他立即召见陈新甲,令陈新甲主持,和建奴赶紧达成和议,另外立即筹措银两,一部分先给建奴一些,拖欠他们一点,另外筹措来的银两要分出一部分充当军饷,立即调取辽东总兵吴三桂和宣府总兵王朴、山海关总兵马科等将,令其率部速速南下,前往顺德府,暂归孙传庭统驭,同时令洪承畴退出锦州,撤往宁远,坐镇宁远和山海关,防备建奴背信弃义再攻大明。

同时再授孙传庭尚方宝剑,督师猛击刑天军,先杀入河南,取刑天军腹地,阻止刑天军攻打南直隶,在河南和刑天军决一死战,争取一举将刑天军给彻底干掉。

于是陈新甲虽然不情不愿,但是也没敢坚持说不行,毕竟他也看到大明已经到了灭亡的边缘,现如今皇上为了保住江山,答应这样屈辱的条件,和建奴议和,也可以说是事出无奈之举,所以便再派马绍愉请旨北上,去和建奴达成和议,同时崇祯想尽了办法,筹措了一批银两,调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等人,马上便日夜兼程南下顺德府,归入孙传庭麾下,对付刑天军。

所有这一切动作都少有的快,当风声走露的时候,京城之中是一片哗然,大批民众甚至当官的都破口大骂,要求废止这次的议和,总之所有人都认为,不能也不应该跟建奴议和,要不然的话,这么多年来,朝廷投入到辽东的巨资还有几百万辽东死难的将士百姓们就都白费了,而且辽东就这么割让给建奴,是不可以接受的。

但是虽说消息走露之后,朝野是一片骂声,可是毕竟崇祯还是签署了这份和议文书,基本上是木已成舟了,不管官民愿意不愿意,都可以说是已经无法挽回了。

而马绍愉在义州和建奴签订了和议之后,告知建奴方面,说现在大明一下还拿不出那么多金银给他们,要缓上一年时间,对此奴酋皇太极,也立即便答应了下来,毕竟年初多尔衮领兵退还关外的时候,掳回了大批的金银财物,还掳回了二十几万奴隶以及近十万头各种牲畜,够他们折腾一阵子了。

而且皇太极是个极为聪明的人,通过多尔衮等人回来之后陈述的在关内遭遇刑天军的事情,皇太极也了解到了关内出现了这么一支可以和他们建奴军正面相抗的力量。

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