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南海风云录 >

第70章

南海风云录-第70章

小说: 南海风云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士兵看到山地师的官兵都穿着花花绿绿的作战服,头上顶着一个小锅,拿着明显很高级的步枪,显得很是威风。再看看左右和自己这些兵一比,自己倒像个叫花子,立刻就变得很是受伤,不光自信心,连男人的自尊心也很是疼。

刘小福看着这些破烂兵也很郁闷,本来还打算利用这次帮助海南岛训练士兵的机会,多让自己的山地师士兵学一些东西呢,现在看来,别说学优点了,能不学缺点就不错了。

按照刘芾的计划,这些海南岛的革命军将轮流被山地师训练2个月左右,主要是教会他们使用台湾产的新武器,然后再多少教一些战斗技巧什么的,不过刘小福看到这些兵以后,就已经吩咐副官去给台湾发电报了,在这2个月里,能学会武器的基本操作就不容易了,那些战斗技巧估计是没时间再教授他们了,另外,刘小福电文中还特意询问了台湾的国防部,那些以前换装下来的陆军服装能不能废物利用一下,这里的兵连军装都没有,这个整天在操场上训练一群叫花子,也太难看了。

国防部很快就来了回复,5000套旧式军装包括头盔都已经开始准备装船了,至于海南岛革命军的训练问题,国防部特意说明,能训练成啥样就算啥样,本来台湾方面就没打算依靠他们能守住海南岛,这只不过是给刘永滇的一个定心丸。

看完了回电,刘小福心中顿时踏实了不少,至少他不用去为训练操心了。当下,他把训练任务交给了手下的一个营长,并留下2个营在临时驻地,负责训练任务,剩下的部队开始整理装备和给养,准备开赴预定好的防御地点,开始接管海南岛的大部分防御。

正文 第四十二章 海南岛(四)

年12月7日,2艘基隆级驱逐舰和10艘海燕级鱼雷快艇来到了海口港外的泊位,这些台湾军舰全部换上了刘永滇的旗号,摇身一变,成了国民革命军琼崖守备舰队,虽然旗号和名称都变了,不过这些舰船上除了两名刘永滇的亲信作为联络官以外,全部都是台湾海军的人员,而且只听命于台湾海军部的指挥。

海南岛虽然比较封闭,来了几千几万的陆军外人可能一时半会还无法得知,但是海口港外停了2艘大军舰却瞒不过任何人,就在军舰停靠的第二天,广东军政府的副都督陈炯明就给刘永滇发来了电报,询问这2艘军舰的来历。

刘永滇按照当初商量好的说辞,给陈炯明回了电报,说这两艘军舰和10艘小炮艇是由刘永滇出资,向台湾采购的,目的是加强海南岛的海上防御,并且询问广东军政府保证,在确保海南岛安全以后,这2艘军舰将会捐献给军政府,以表自己心向军政府。

据说陈炯明接到这封电报的时候正在和几位广州当地的支持革命的富商在吃晚饭,看完电报以后,直接就掀了桌子,连饭都没吃完,怒气冲冲的回到了军政府里,给都督胡汉民打电话,要求发兵去攻打海南岛。

胡汉民不像陈炯明是粤军将领出身,而是一个文人出身,跟随孙中山在国内和国外各地筹款多年,多国内外形势比陈炯明这个军人看的要透彻的多。虽然他也对刘永滇这种明着投靠革命,暗中想保存实力,自占一地的做法深恶痛绝,但是他在看到电报上出现的台湾商人以后,敏感的觉出了其中的问题,马上阻止了陈炯明的出兵行动,把这件事向孙中山做了汇报。

孙中山此时正在欧洲各国与各国政府开战外交活动,争取各国的支持,无力顾及国内的具体事务,只是回电让胡汉民尽量与刘永滇商谈,暂不要采取军事行动,一切等他回国后再议。于是,胡汉民拿着孙中山的电报,压住了陈炯明的出兵建议,又在给刘永滇的回电中指出,刘永滇既然是广东军政府海南岛革命军的临时都督,那么一切行动都应该听从军政府的领导,至于这次的购买军舰事宜,等孙中山回到国内再行处理。

刘永滇自从答应了台湾的条件,也就没再把军政府放在心上,反正台湾陆军也已经上岛了,海军的军舰也来了,而军政府正忙着在大陆上收编地方呢政权呢,短时间内还顾不到海南岛,至于什么听从不听从指挥,再行处理什么的,刘永滇都没往心里去,只是把这封电报让师爷转交给山地师的长官。刘小福拿到电报,大概看了看就交给了内务部的人员,这些政治上的问题不归他管,他只负责执行**防部的的命令。

虽然广东军政府刚刚成立不久,很多地方的政权还未接收理顺,短时间内不打算去进攻海南岛,但是身边老趴着这么一支舰队,也挺让人难受的,于是胡汉民和陈炯明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还是派一支部队,驻扎在雷州县内,以防止海南岛上的部队跨过海峡。

双方就这样,隔着琼州海峡相互监视着对方的动静,台湾的舰队只在靠近海南岛的海域中巡逻,检查往来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之间的船只,并没有向北进攻的意图,而驻扎在雷州县的革命军队,也没法跨过海峡,只能封锁了琼州海峡北岸的几个港口,限制两边的民间往来。

海南岛上随着山地师的进驻,基本的防御体系逐渐建立了起来,再加上海峡中的舰队,可以说守住海南岛是问题不大了,抛开了军事上的威胁,刘小福按照国防部的要求,让刘永滇出面,以海南岛临时都督的名义,宣布海南岛全岛进入戒严状态,取消一切集会、游行活动,并由刘永滇的手下,配合内务部和山地师的士兵,从海口市开始,对所有激进的革命党人,进行抓捕。

这个命令其实不是国防部下达的,而是刘芾特意吩咐国防部的。虽然刘芾不打算掺合大陆上的革命,对这场革命也没有恶感,但是刘芾深知,在这场大革命的浪潮下,动用武力强占海南岛的行为,肯定会引起海南岛上的革命者的反抗,而这些革命者的手段和决心,刘芾不敢小看,所以,刘芾打算先下手,借着刘永滇的名义,抓捕这些人,并在海南岛上看押起来,尽量不伤害他们的性命,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把他们都送回大陆去。

为了减少这次行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刘芾特意让刘小福送给刘永滇一批以前缴获的日军军械,并由刘永滇把这批军械转送给广东军政府,以表示海南岛对革命政府的支持,当然了,这些在海南岛上被抓捕的革命者,也将和这批军械一起,被秘密送回大陆,这就相当于让刘永滇告诉胡汉民,我在海南岛扎根了,反对我的人我都给你送回来了,你爱让他们上哪里革命去都可以,海南岛上就别送来了。而且,这些人我不是白抓的,为了补偿,我送给你们一批军械,就算打一巴掌再给块糖吃吧。

不过还真别说,这个方法还真管用,陈炯明在广州接收了被送回来的一共200多名革命党,也一同接收了差不多两个团的日式装备和几门野战炮,然后广东革命政府对这个事情连提都没提,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一般,只不过在随后的几天内,陈炯明的嫡系部队就增加了1个团的陆军和一个营的炮兵。

就在刘芾为了保住石碌铁矿,忙着往海南岛上派兵派军舰的时候,大陆上的革命形势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就在10月份武昌起义的军队光复了武汉三镇以后,清廷摄政王醇亲王载沣重新启用了两年前被罢黜后一直在彰德老家养病的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及钦差大臣,统率北洋军向武汉进攻。

袁世凯带领着北洋军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把汉口打了下来,而这时,他已经逼迫清廷解散了皇族内阁,而自己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并负责组建新的内阁。在拿下汉口以后,袁世凯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停在了汉口,开始和南方革命党进行接触,并准备议和。

正文 第四十三章 革命(一)

月13日,袁世凯率领着卫队返回běi 精,正式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并开始组建内阁。并安排冯国璋接替禁卫军总统,然后把禁卫军以准备出征的名义,调出了běi 精城,从而牢牢的把běi 精城控制在自己手里。

不过这时全国已经有18个省都发生了武装起义,其中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江苏、贵州、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共十三个省宣布了独立。只有直隶、河南、甘肃、山东、山西5个省控制在袁世凯手中。

月2日,革命军攻克南京,至此,长江以南全部被革命军控制,而且原本打算进攻武昌的清朝海军也宣布反正,舰队统帅萨镇冰称病赴上海,舰队由黄钟瑛率领,开赴武昌救援。

年1月1日,从欧洲赶回国内的孙中山正式在南京宣布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就在第二天,清军将领姜桂题、冯国璋、张勋、张怀芝、曹锟、王占元、陈光远、李纯、王怀庆、张作霖的十五人致电内阁,誓死反对共和,并要求清廷各勋贵大臣们把存在外国银行中的存款提回国内,充当军饷,和南方革命军开战。

而就在这时,驻扎在汉口的北洋军队,却退回了孝感,不再向南进攻。就在南北双方打算坐下来谈判的时候,一颗炸弹却差点要了袁世凯的老命,不过老袁真是命大,十多名卫队包括卫队长都被炸死,而袁世凯基本连轻伤都没受。

长江以北的北洋政府很混乱,有的人支持共和,有的人反对共和,还有人希望皇族重新掌权。而长江以南的革命政府也不消停,眼看着革命取得了成功,而且建立了新的政权,那些在革命中出过力的革命先驱和元老们,内心就开始不平静起来,以前的各种理想、抱负都化成了对权利的无限渴望。于是,这些革命元老们就开始各自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各种争权夺利的斗争此起彼伏,就连光复会的创建者陶成章,也被人在医院中刺杀身亡。

虽然民国政府占领这南方的十多个省,看起来比北洋政府的5个省要大,不过实际上民国政府对这些省的控制力非常弱,这些省份一分钱都不给南京的民国政府,而北伐的军队军饷,这些省份也是分文不出。

云集在南京的北伐军队,基本是由各省的军队拼凑起来的,这些军队有些是原来的清朝驻军,有些是后来发展的革命武装,但是不管是原来的清军还是后来的武装,在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上,都比不上北洋军,南京政府中稍微有点眼光的人,就能看出来,这样的军队无法和袁世凯的北洋军抗衡,所以,他们从袁世凯一出山,就开始和他接触,从开始的策反到后来的议和,都是革命党人在努力避免和袁世凯正面交锋,所以,这次刺杀是南京政府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袁世凯一旦出事,群龙无首的北洋军很可能为了报仇和倒向清廷,如果那样的话,最后倒霉的还是南京政府。

但是虽然南方的革命党不希望袁世凯出事,北方的革命党们却恨袁世凯入骨。在武昌起义之初,不仅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头迅猛,北方很多省也都出现了革命起义,不过随着袁世凯的出山,很快,这些起义就被镇压了下去,原来宣布独立的山西、甘肃、山东都很快又被袁世凯控制在手中,所以北方的革命党把北方革命失败的原因,全都归咎于袁世凯这个军阀身上。

其实,当时各地的一起和独立大多取得成功,不是因为革命党的实力有多强大,而是因为当时清政府对各地的控制力已经非常弱小,各地的官员们其实早就有了独立的念头,只不过借着革命这个幌子,为自己立牌坊而已。但是随着袁世凯的复出,原本就很弱小的革命党,立刻就被北洋军镇压了下去,不过由于老袁当时正忙着逼迫清廷退位,还需要南方的革命党做标靶,才没有大举进攻南方各省。

虽然受到了刺杀,不过袁世凯并没有把怒气发在南京政府身上,南北和谈还是在继续进行中,而且在1月20日,正式通过了清室优待条件,作为清朝皇室自动退位后的生活保证。而且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发表声明,宣布只要袁世凯赞同清帝退位,并努力促成此事,那么在清帝退位以后,自己就立即辞职,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

袁世凯得到了这个保证,立刻加紧了逼宫的进程,不仅劝说清室中的亲王贝勒,还游说了各国使节,共同向清室施加压力。

在各方的重压之下,隆裕皇太后最终同意了清帝退位,以换取皇室优待条件。而南京政府也经过多次协商,同意了这个条件:

大清皇帝尊号不废,民国政府待之以外国君主之礼;

民国每年拨出四百万元供皇帝支出;

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

清王室的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并有民国派兵保护;

德宗崇陵所有产用经费由民国支出;

宫内执事之人,继续留用,唯不得招阉人;

皇帝私有财产,有民国派兵保护;

禁军编入民国陆军;

除了这8条皇帝辞位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