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之梦-第5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们就走,退到咸海西岸去!”彼得罗夫斯基无奈地苦笑道,“我们要保住中亚的土地,首先就必须保住这支军队,如果没有了军队,土地是无论如何都保不住的。”
……
“大帅,俄军在我军正东百里之外向南转向了。”
就在彼得罗夫斯基带领俄军向锡尔河北岸转向后不到2个时辰,明军的夜不收就把消息报到了韩四的中军。
“呯!”韩四一拳擂在桌上,“传令!立即出兵!”
刘坤一道:“大帅,不等天亮了?”
“不能再等。”韩四道,“俄军转向锡尔河了!他们八成是想去费尔干纳盆地和太平军交战……就怕他们得到了太平军在浩罕城下受挫的消息,要赶去和三汗国的联军来个里应外合!”
法国参谋长特罗胥也在中军大帐当中,正在制定同俄军会战的计划。他不懂中文,刘坤一又将韩四的分析翻译了一遍给他知道。
“这种可能性始终存在。”特罗胥道,“那就提前出击吧,我估计俄人会先渡河再东下,这样比较安全,迂回的余地也大……可以让第二军出动一个骑马步兵师先行,争取在锡尔河北岸咬住他们的尾巴。”
“对!半渡而击之!”韩四重重点了下头。锡尔河可不是什么小河小溪,在中亚也算是有数的大河。在没有现成的桥梁和渡船的情况下,60000大军合着辎重还有大量的马匹,可不是说渡河就渡河的。所以现在出动一个骑马步兵师不惜马力赶过去应该能在俄军全部渡河之前咬上一口。
今晚上明军众将都没有休息,闻讯后都赶来了中军。韩四颁下将令,全军分为三部分:第四骑马步兵师在师长陈开和军团副参谋长刘坤一的指挥下,全速出击;韩四亲率军团主力稍后出发,沿锡尔河东下;土谢图汗世子那逊绰克图指挥随军的蒙古人留守克孜勒奥尔达要塞及周围明军阵地。
命令下达之后,草原军团就犹如一台战争机器,迅速运转起来。他们本来就是明军精锐,这两年又是打惯仗的,半个时辰就整军完毕。最先出发的是骑马步兵第四师,这个师是属于骑马步兵第二军的,比起石达开的骑马步兵第一军的部队似乎有些逊色。那是因为他们在这两年的战争中没有捞到什么能打出威名的硬仗,不过全师上下,可不认为自己比第一军的部队差到哪儿去。所以接到打头阵的命令,根本用不着动员,全师的士气就飙升到了极点。
5月7日凌晨,骑马步兵第四师的一万余人,每人配备双马,悄然离开大营,为了避免敌军发现,行军中没有使用火把,这些虎狼精锐仿佛一股黑色的铁流融入夜色。
……
几乎就在同一个夜晚,在楚河南岸的草原上,同样有一支大军,正在一片夜色当中沉默的向西南方向行军。他们是西清八旗军中的镶白、正蓝、镶蓝、镶红四旗,一共18000官兵,其中有马队约2000,其余都是步兵。他们同样没有打起火把,而是尽可能隐没在黑暗当中。但是他们的行踪还是被明军骑兵发觉,一条由火把组成的长龙,就尾随在他们身后。
忽然,几十道光芒流星般的从这些西清军后方的暗夜中升起,射向天际,然后拖出橘红色的尾焰,划破夜空直接飞向西清军的行军队列。
轰轰轰……
伴随着巨大的轰响声,几十团闪亮的火球很有气势的在西清军队伍周围炸开,瞬间就将暗夜保护下的八旗军将暴露在火光之中,甚至有几团火球是在西清军队伍当中炸开的,伴随着爆炸的气浪四散飞射的还有不少金属弹丸,好像雨点一样扫过正在埋头行军的八旗兵,将他们一片片的打倒在地。此起彼伏的惨叫声响了起来,原本还算严整的行军队伍顿时就有些混乱了。
望着不断划破天空的火焰尾迹,镶白旗的都统德兴阿皱着眉头道:“是明狗子在放火箭!真是讨厌……”
这些火箭就是康夫里格火箭,是配属于明军骑炮兵的武器,杀伤力不大,但是气势却不小,射程又远,用来骚扰是最合适不过了。
舒兴阿冷哼道:“这伙明贼不打堂堂之阵,却用火箭袭扰,多半是想动摇我军士气!等把他们引到俄兵的伏击圈里,有这些逆贼好瞧的!”
他扭头道:“咱们现在离开俄兵的伏击圈还有多远?”
德兴阿道:“黑灯瞎火的谁知道他们在哪儿啊?不如让大军列阵和明寇一斗。只要打起来,俄兵的游骑看见动静,他们的大队自会赶来的。”
奕裕诿钍嫘税⒋佑盏械氖焙颍⒚挥懈嫠咚肀木咛逦恢茫凰到骶娇ɡ咨轿鞅甭础�
“和明寇一斗?”舒兴阿举起马鞭四下指了指,“无险可守啊,要是俄兵几日不来,你我可就要埋骨于此了!”
德兴阿一笑:“大人,咱们有18000人呢,明寇不过20000人,哪儿那么容易分出胜负?”
舒兴阿摇摇头,“小心使得万年船,继续走吧……把明军引到锡尔河边再说吧。”
“锡尔河边?那可还有好几百里地呢!”德兴阿怔了一下。“要是让明寇再这样袭扰上几日,大军有没有士气都不好说,而且……而且咱们手头的粮草不多,能不能撑到锡尔河边都难说。”
“省着点吃吧,实在不行就把马杀了。到了锡尔河边离克孜勒奥尔达要塞就不远了,俄国人在那里储存着不少粮食。”
“那岂不是又要跟着俄人?”德兴阿摇了摇头。
“不跟着还有什么办法?”舒兴阿一叹,“咱们手里的军粮能让18000走到塔什干?就算到了塔什干,就一定能和皇上会师?你可别忘了,太平天国的20万大军现在就在离塔什干不远的费尔干纳盆地呢!”
第916章 数学题
从公元1855年5月6日深夜开始,在锡尔河——楚河一带的明、俄、清三军,都开始了大范围的机动。
如果从空中俯瞰,就能发现,机动中的几路大军,除了奕裕鬃月柿斓�21000多人,其余部队都几乎在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这是位于锡尔河中游岸边一片水草丰美的土地,距离俄国人的克孜勒奥尔达要塞不过100里到120里。哈萨克人管这里叫奇伊利,而后来的哈萨克汗国则将这片土地命名为红草原,意思是鲜血染红的草原。
“报告!西清鞑子约有20000人,服色有镶白、正蓝、镶蓝、镶红!”
“报告!又有一队西清鞑子离开楚河大营,人数不明,正往卡拉套山方向而去!”
明军的夜不收不断飞马而来,将最新打探到的军情报给了明军第一骑兵军军长李秋生。他原来是近卫骑兵军军长,不过在前年年底的作战中出现了指挥失误,所以被降了半级,被打发到草原军团当了骑兵军军长。
草原军团的骑兵军的人数和近卫骑兵军差不多,都是10000人,不过前者是轻骑兵,装备的武器以德莱塞后装枪和贝色麦来复枪为主。作战方式也和近卫骑兵不一样,讲究骑马行军,下马作战,比较轻视乘骑突击。和骑马步兵军倒有几分相似(区别是骑马步兵不会发起乘骑冲击)。虽然这个第一骑兵军凭着洋枪犀利,战斗力并不在近卫骑兵之下。但是李秋生却始终觉得这支部队还算不上一锤定音的力量,如果他现在指挥的是近卫骑兵的话,明天一大早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发起冲击,摧破眼前的近20000西清军,然后再调头去追击另外一支西清军。他是很有把握同时将这两部西清军彻底摧毁,多半还能把西清皇帝奕裕饺ツ暇┪收兜摹�
可是现在,他虽然得到了10000蒙古洋枪骑兵的支援,但还是没有把握同时歼灭分成两部的西清军,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支下手。
李秋生军服笔挺的坐在马上,头上戴着打磨得雪亮的钢盔,胸前还有锃亮的胸甲。一副重骑兵的打扮,就好象他还在近卫骑兵军当军长似的。
“没有正黄旗、镶黄旗吗?”蒙古人萨尔图克汗就在他身边,听到夜不收的报告连忙追问一句。
“没有发现。”夜不收答道。
李秋生挥挥手让这名夜不收退下,他的脸上也滑过失望的表情。“居然上了奕裕牡薄蠢此侵北伎ɡ咨蕉チ恕!�
蒙古人摇头,“他去卡拉套山干什么?难道想翻越卡拉套山去塔什干?就不怕撞上太平天国?”
“天知道奕裕窃趺聪氲模俊崩钋锷究谄翱蠢丛勖侵挥薪砭痛恚瘸缘粞矍罢夤汕寰恕!�
“也只能如此了。”萨尔图克汗恭谨地回答道。“军长大人,不如等天亮就让我的蒙古儿郎打头阵如何?”
“嗯。”李秋生点点头,“打起来的时候不要急,不做一锤子买卖,慢慢消磨他们的士气……到晚上再换我的人去攻打,等明天白天再一举解决掉他们!”
“不快些打完再去追奕裕穑俊�
“不追了。”李秋生淡淡地道,“现在最要紧的还是打败俄兵,等灭了眼前这个西清兵就去克孜勒奥尔达要塞和韩帅会师。”
……
锡尔河畔,奇伊利草原。5月7日下午。
枪声零零落落地响起,总没有断绝的时候。锡尔河畔的辽阔草原上,无数的俄军官兵正挥动着铁锹工兵铲,好像发了疯一样地在挖掘工事构筑浮桥,俄军上下,从两天前开始,就没有人休息过。80000大军已经全部到位,正在军官们的指挥下构筑防御工事和连接锡尔河两岸的浮桥。彼得罗夫斯基和手下的两个军长也不敢稍做休息,都戎装整齐的四下巡视,鼓舞军心。
大队大队的俄军已经开始集结,预备出击逐推正在靠近的一师明军。明军的主力虽然还没有抵达,但还是有一万多骑马步兵和俄军前后脚抵达了奇伊利草原。也不和俄军决战,只是进行骚扰性的攻击,不是施放火箭,就是远远打冷枪,试图牵制他们构筑工事的动作,毫无疑问,明军主力正向这里赶来,决战很快就要开始了。
两天两夜下来,彼得罗夫斯基和伊格纳耶夫还有霍尔卡特三人的眼睛都熬得通红。现在正围着由弹药箱搭成的地图台,讨论着将要开始的会战。
“总督阁下,第35师已经集结完毕,可以出击了!”
一个满脸胡子拉碴的俄军少将前来向彼得罗夫斯基报告。
彼得罗夫斯基淡淡地道:“好的,巴甫洛夫少将,这次是试探性攻击,也是最关键的初战!”
这位姓巴甫洛夫的俄国少将点了点头,行了个军礼:“请总督阁下放心,第35师不会让泛斯拉夫旗帜蒙羞的。”
“不,我想要你打一场败仗。”彼得罗夫斯基用手指轻轻敲打着地图台。
“败……败仗?总督阁下,我没有听错吧?”
“你没有听错。”彼得罗夫斯基皱着眉头道,“我需要一场损失轻微的失败,要让中国人相信他们有能力在野战中将我们击败,还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手头有足够的口粮,可以在锡尔河畔坚持很长时间。少将,你知道该怎么办了吗?”
“知道了!总督阁下!”巴甫洛夫已经知道这位总督阁下的意图了。对俄军来说,最怕的就是明军采取拖延战术,因为他们手头的补给物资实在算不上宽裕。因而需要一场小小的失败来鼓舞一下对手。
彼得罗夫斯基点点头,“很好,去办吧。”
……
“他们有多少人?似乎不止6万人啊!”
刘坤一站在俄军营地外的一处高地上,举起望远镜观察着这个巨大的宿营地。
“看来那个绵愉还是没有老实交代……这些鞑子果然都该挨刀!”天地会出身的师长陈开就站在刘坤一身旁,疲倦地眨了眨眼睛。“看起来,俄军至少有8万!真没有想到,尼古拉一世会那么大手笔的向中亚增兵。”
“快看,俄国人出来了!”刘坤一这时已经发现大队大队的俄兵已经列队走出刚刚开挖了一半的堑壕工事。
“看来是一个整师!咂咂,队列还真是整齐啊!”
刘坤一笑问:“能打败他们吗?”
“不好说,他们的洋枪射程远,我们的射速快,拼刺刀的话,毛子可比咱们强……这块头摆在那里!比大炮,他们这个师多半是加强过的。”陈开面色淡然地分析着双方的强弱对比。其实就是拿德莱塞击针枪去和贝色麦来复枪比,关于这两种武器的强弱,在目前的军事界还是各执一词。
“我觉得能赢!”刘坤一笑了笑,“是一定能赢!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数学问题。”
“数学?”陈开皱起了眉头。他是陆军军校第一期的学员,那个时候学校的课程比较简单,偏重于实践,没有什么理论课,根本不会教人用数学公式计算排队枪毙的命中率什么的。
“就是一道数学题!这道题目在陆军大学里早就做过无数次,不仅在纸上,而且还做过实验。”刘坤一笑道,“当5倍的射速和8分之一的受弹面积比上两倍的有效射程时,拥有5倍射速和8分之一受弹面积的一方总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陈师长,我想你的人演练过卧倒——冲锋战术吧?”
第917章 卧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