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1908大军阀 >

第144章

1908大军阀-第144章

小说: 1908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会的同志,何须在下浅薄自论呢?”吴绍霆说道。
    他越来越觉得岑春煊有些小题大做了,上海是远东国际中心城市,要想知道国内革命之势的消息简直比广州更容易了。更何况他是革命首义者,还能说出什么新意的见解,无非就是陈腔滥调,相信岑春煊早就听得耳朵长茧了。
    岑春煊呵呵笑了笑,直言道:“吴将军似乎没有听懂我的意思。我是想听吴将军你个人的见解,而非市面上那些泛滥之言。吴将军是明白人,我也不是一个糊涂人,所以我们明人不说暗话,以吴将军革命首义元勋的身份,却做出了称霸广东、欲图自立的事迹,可见吴将军你绝对不是一个没有预见的人物。”
    吴绍霆脸色变了变,眉宇微皱,他沉声的说道:“云公,你这么说岂不是在诋毁吴某人了。绍霆是为中**人,一心追随革命救国的步履,云公你却在隐晦的指责绍霆欲独占广东、行军阀割据之事,难道就因为绍霆意欲统一广东全省就做出如此推断吗?”
    岑春煊与龙济光对视了一眼,两人相机而笑。
    “吴将军这么说,我情何以堪?”岑春煊叹了一口气,“我愿意向吴将军开诚布公,无奈吴将军却不信任。那好,我就换一种方式来说,吴将军你确实怀有救国大义,只是吴将军你的行动方式显然与同盟会的主张大相径庭。这其中必然有原因,所以我很想听一听吴将军你眼中的革命大业。”
    吴绍霆稍微有些窘迫,他觉得自己刚才做作的痕迹太明显了,想来龙济光和岑春煊阅人无数,他们早就一眼看破自己实质。他不得不佩服岑春煊先前所说的那几番话,确实针针见血揭露了自己的目的。
    看来,我在广东做的事太招摇了一些!他心道。
    话又说回来,吴绍霆看得出来岑春煊显然没有生气,也就是说岑春煊是真正想听取不同人对国内革命动态的见解。或许这是一次机会,如果能说动岑春煊相信吴氏革命救国方式,那就能争取岑春煊这个大佬站在广东这边。别看岑春煊现在寄宿在郑孝胥家中,这位大佬要钱有钱,要势有势,绝对是一位重量级人物。
    “小陈,你先去附近找一家酒楼订一张桌子,今天中午由我做东,宴请云公和紫宸兄。”吴绍霆对自己随从吩咐道。
    随从犹豫了一下,随即遵命而去。
    吴绍霆这才收拾了一下情绪,舒展脸色说道:“云公见谅,先前在下自大了。云公果然慧眼识人,只是时事所趋,在下不得不带着面具装腔作势。”
    岑春煊微微怔了怔,随即开朗的笑了笑,说道:“吴将军有政客的资质呀。哈哈!”
    吴绍霆听得岑春煊这句话有点刺耳,岑春煊是刚烈的人,厌恶虚情假意、假仁假义的人是情理之中。他接着说道:“不过有点在下要事先声明,救国兴国的理想是我吴某人一辈子不会忘记,也是吴某人毕生的奋斗目标。”
    岑春煊颔首,脸色很平静,并没有急着说什么。
    吴绍霆说道:“云公问在下对革命之势的见解,实话实说,在下没有见解,只是目睹事实而对未来堪忧罢了。从元月起义至今业已五个月的时间,全国上下响应革命的省份已有多数,革命浪潮波涛汹涌,看似前途一片光明,实则……暗步危机!”
    最后四个字,他下意识的加重了语气。
第223章,一隅之见
    岑春煊脸色微变,露出了若有所思之态;而一旁的龙济光却古怪的笑了笑。
    片刻过后,岑春煊吃疑的问道:“吴将军所谓暗步危机何解?”
    吴绍霆从容不迫的说道:“革命所谓目的是推翻迂腐无能的满清政权、建立自强民主的共和民国,以目前国内之势来看,前一目的不难实现,可后一目的困难重重。”
    这时,龙济光插嘴道:“吴总裁,你此次来沪,不就是为了参加孙中山先生于南京组建国民政府之事吗?建立共和民国已然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之事了。”
    吴绍霆轻蔑的冷笑了道:“我只问紫宸兄一个问题,假设二十三镇还在你手上,此时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你会遵照中央的命令接受整编吗?”
    龙济光和岑春煊齐齐一怔,吴绍霆的话宛如一道闪电,清晰而又激烈的打在了他们心头。
    吴绍霆继续说道:“全国已独立的省区都已组建了各自的军政府,而且这些军政府能控制的省内城镇只是少数。紫宸兄应该明白,上次军事协商会议所请来的各县军事代表,少数也有十多人,如果我手里没有革命粤军第一师这支部队,紫宸兄你认为这些人会服从广州革命政府的命令吗?”
    龙济光不得不承认的说道:“我第一个不服。”
    岑春煊感慨的点了点头,喃喃自语道:“原来如此。”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强调的说道:“不管目前国内革命形势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我大中国目前的局面就是省无完省、国无完国。常言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正是如此。满清政权一旦垮台,中国将会是群雄并起的时代。回顾我中华五千年历史,每一个朝代政权的变更都会发生如此情况,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岑春煊这段时间确实接触了不少上海的革命党人,纵然他有高瞻远见,可是三人成虎是在所难免。他一直相信孙中山有能力收拾这个残局,等到中央政府成立之后,只要有部分省区全力支持,再遵循美国统一的路线来完成国家一统的大业。然而现在听了吴绍霆的一番言论,省无完省,权欲之人都巴不得自立门户、争夺名权,国家统一根本不是指日可待的事。
    吴绍霆缓了缓,又说道:“在下敢断言,南京国民政府即便成立也不会存在太久,很快正统政府会北上而移。”
    “北上而移?”岑春煊惊讶了起来,“此话何意?”
    “云公是明白人,当此乱世之际,人人都想争权夺利,人人都不服彼此,以我中华五千年历史变更之规律,要想结束乱世只有以暴易暴。正如在下于广东的实例,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就能横扫宇内的鬼魅魍魉,建立统一完整的政权。然而在下有自知之明,以在下目前的力量应付广东尚且勉强,出省只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吴绍霆坦白的说道。
    “我明白吴将军的意思了,”岑春煊缓缓的说道,脸色很不好看,“吴将军之所以会推断中央政府北上而移,是因为吴将军认为国内目前最有实力的军事集团,当属于袁世凯的北洋派了。”说到这里,他不自觉的捏紧了拳头。
    岑春煊与袁世凯虽然称为“南岑北袁”,其中也包含有“南北不相容”的意思。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岑春煊就意识到袁世凯崭露头角对朝廷的危险性,所以岑、袁二人一直以都不和睦。虽然岑春煊最终没能遏制住袁世凯的掌权,但直到1915年袁世凯病死之前,他都没有放弃与袁世凯作对。
    不能说岑春煊对付袁世凯完全是出于国家大义,早年时岑春煊同样是为了争权夺利,直到后来才融合了为国除害的因素。
    所以此时此刻,岑春煊明白了吴绍霆的意思之后,心情十分不好,他知道袁世凯有野心,却没料到袁世凯会背叛朝廷。
    “袁项城是野心家,但是我不相信孙文的革命派会轻易妥协。北洋派纵然人多势众,在我看来完成国家统一这项重任,这些武夫是不合适的!他们只会乱国而不会兴国!”岑春煊咬牙切齿的说道。
    吴绍霆无奈的摇了摇头,苦笑道:“孙先生不愿意妥协也没办法。云公你以为各省代表急着拥戴孙先生组建国民政府是何用意?在我看来,各省代表只是希望借助国民政府这个政治资本,好与北方进行谈判。资产派、立宪派,甚至大部分革命派人士,都希望尽快停止战乱,推翻清政府。而只有利用国民政府这个资本,他们才能挺直腰板跟北洋派坐下来协商停战和倒台清廷。”
    岑春煊神色凝重,问道:“吴将军何以见得?”
    吴绍霆笑道:“因为这些人不是笨蛋,他们都知道孙先生没兵没权,根本不可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任,他们只信奉实力派。资产派是商人,他们想要一个稳定的环境经营利益;立宪派是政客,他们最想在新生的国民政府谋一席之位;革命派只求推翻清政府,其中部分人也会跟前两者一样。”
    他顿了顿,接着又道:“全国独立各省都是军阀,北洋派也是军阀,但是他是大军阀。以上这些人的利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国一统。现在摆在这些人面前有三个选择,一个只图眼前利益,支持各省军阀;一个是高瞻远虑,站在大军阀一边期待其能统一中国;另一个就是以理想主义来催眠自己,认为孙先生能建立完整的民主政权,因此而力挺孙先生。如果是云公,您会作何选择?”
    岑春煊恍然的点了点头,却默然不语。他心里已然有选择,如果是自己,自己也会毫不犹豫选择依靠大军阀来武力统一全国。但是如果是选择北洋派这个大军阀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他抬头看了一眼吴绍霆,眼神渐渐认真了起来。
    “吴将军,那你会如何选择?”他郑重其事的问道。
    “我相信云公你心里已经有答案了。”吴绍霆没有说得太透彻,只是用一种隐晦的方法来表达了自己的心意。
    岑春煊当然知道吴绍霆的选择,这个年轻人能雷烈风行的一统广东,又能对中国未来做出极有见解的分析,已经说明他早就做好了准备。
    “今日与吴将军一谈,犹如隆中之对。想不到吴将军年纪轻轻,有这般深远的卓见,让我不得不佩服呀。”岑春煊感叹的说道。
    “云公客气,并非在下有深远的卓见,而是太多人无暇顾及长远的打算。乱世之中大家都会想着如何先生存下去,哪里还敢有其他的打算?”吴绍霆淡然的笑道。
    龙济光自嘲的摇了摇头,他现在才知道自己输在哪里了,不可不谓服气。他承认吴绍霆刚才的话其实就是自己的写照,全国大革命爆发之后,他最先考虑的就是二十三镇当如何筹集到更多的军饷,只有先维持二十三镇的存在,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
    “吴将军让我受益匪浅呀。”岑春煊喃喃的又说了道,神态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自己在这场大漩涡中当立足何处,虽然吴绍霆分析的有模有样,可在他的内心中依然还残存着几分希冀。未来还没有发生,那也意味着什么情况都有可能!
第224章,共和国成立
    孙中山于四月二十七日抵达南京,当晚召开了同盟会高层干部会议。会议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然而当晚就国家政体的讨论却产生了极大的分歧,孙中山认为以中国目前现状当仿效美国施行总统制,而宋教仁却坚持执行内阁制。孙中山与宋教仁发生严重争执,不过最终还是妥协执行内阁制,一番周折之后,推选黄兴为内阁总理。
    次日,孙中山率领同盟会高层在两江总督府召开全国代表选举大会,十七省代表共计五十一人参与此次大会。然后代表大会一致否认内阁制,最终又复改为总统制。第一轮选举各省代表各一票,结果以孙中山十四票、黄兴三票(历史上孙十六票、黄兴一票),毫无悬念的决定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当天正午,南京发出全国通电:“本日在宁开临时大总统选举会,到会者十七省。孙中山先生当选为临时大总统,特此通告。”孙中山也在选举会议之后,向各省都督发出专电:“广州举义,四海云从,列国舆论,歌诵民军,无微不至,而尤钦佩公之艰苦卓绝。文于中国革命,虽奔走有年,而此次实行,并无寸力,谬蒙各省代表举为总统,且感且愧,惟有勉为其难,以副诸公之盛意。武汉为全国之枢纽,公之责任维艰,伏维珍重。”同时还以同盟会总理名义,特发了一份加急电报到上海,向吴绍霆专程致意。
    吴绍霆于当晚在前往南京的船上复电致孙中山:“顷接各省代表会蒸电称:临时大总统之任,先生当选,曷胜欣贺!先生识高千古,虑周全球,挽末世之颓风,复唐虞之盛治,使海内重睹汉官威仪,不独四万万同胞之福,即东西各国亦莫不景仰高风,为中华民国庆!专此电贺。中华民国万岁!中华民国大总统万岁!”
    这番话原本是黎元洪复电给孙中山的内容,只可惜广州首义夺取了武昌首义的光辉,而黎元洪本人还在武昌苦苦与北洋军鏖战。
    在二十九日与三十日这两天,南京两江总督府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再度发生争执性意见,就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的人选,众人各执一词,两天下来都未曾谈拢。历史上辛亥革命之后选举的临时副总统人选,应当是黎元洪,只可惜现在黎元洪已经让大家淡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