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朝第一公子 >

第139章

明朝第一公子-第139章

小说: 明朝第一公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中暗道今日真是邪门了,一个个都忙着给女儿定亲,张灏心中不悦,他对于萧家姐妹基本是势在必得,早已有心尝尝姐妹花的美妙滋味,哪舍得放走一个?

一见张灏沉默不语,萧妈妈心中忐忑,她性格酷似姐姐,眼界底不说,性子软又没主意的,原本打算把女儿们都嫁给灏二爷,但多日生活安定富贵,这心思又活泛起来。

说到底,哪个母亲都不想把一双漂亮女儿嫁给一人,何况还是同时做小,自觉吃了大亏的萧妈妈,思来想去,就跑过来求老祖宗。

老太太原本不喜,不过一想到对方寄人篱下的难处,心肠立时软了下来,话说做小也实在是委屈了人家,正左右为难呢,恰好瞧见孙子进来,就忙着出言询问,干脆把难题扔给当事人。

“这个,倒是令我有些为难。”张灏似笑非笑的说道,听的萧妈妈眉头一皱,叹气道:“灏哥儿,妈妈是过来人,这爷们贪图新奇的性子,自是有所体会,她们姐妹长得好看,唤作任何一个男人,恐怕都不愿意放弃任何一个。”

语气委婉,萧妈妈打算以情动人,面带凄苦的道:“但她们姐妹,怎么说都不是寻常百姓家的闺女,就算咱家乃是小户出身,但孩子到底算是个小姐身份,送你一个做小,妈妈那是由衷开心,但还请二爷手下留情,就让另一个嫁出去,给个富贵人家当个少奶奶吧,也算让妈妈求你了,让咱一家三口今后有个依靠啊!”

这番发自肺腑的大实话,萧妈妈真是竹简倒豆子,竟然没有半点隐瞒,不说老祖宗听的悚然动容,就是张灏也连连点头,这将心比心,萧妈妈已经是诚恳之极了。

只不过灏二爷心中偷笑,看来萧妈妈这是把自己当成了气血方刚的好心人,会立时大手一挥,忍痛割爱,成全你们吧?

不过张灏虽然喜欢萧家姐妹的姿色和性子,但也不喜逼迫谁人,他自问萧家姐妹对于自己有一些好感,话说两位佳人都被吃过无数此豆腐了,恐怕也嫁不了谁了,但这话,自然不敢当着人家母亲面前说。

口是心非的,张灏故作一脸不舍,但还是内心挣扎一会儿,方抬头正色道:“那就依着妈妈心意吧,假如两位妹妹都不喜欢灏,那就都嫁出去吧,灏没有半句怨言。”

老祖宗听的眉飞色舞,大感自豪,附近偷听的丫鬟,无不面色激动,尤其是紫莺心中高兴,心想以灏儿今日之地位权势,萧家母女还不任由他欺负到底?这男子汉大丈夫,能如此坦然放手,实乃难得之极了。

老人家就希望孙子争气,这天底下美女多了,何必一副窝囊样子,对人家姐妹舍不得放手,那可太丢人现眼了。

人人知晓张灏言出必践的性子,知道此事已成定局,不过今后到底会不会变故,那就不是此时能预料到的了。

唯有萧妈妈心中大惊,赶紧用心观察张灏脸色,她就是怕灏二爷因此翻脸,那一家母女可就算是完了,不过这么多日相处,倒也知道张灏并非无情无义之人。

萧妈妈捉摸不透张灏是否真的生气,不过她为人老实,诚恳说道:“还请二爷可怜天下父母心,原本受张家大恩无以为报,今日这话,实在是说的令妈妈汗颜无地,唉,反正左右她们年纪还小,倒也不急于一时。”

假如对方小肚鸡肠,忘恩负义的话,那张灏还要手段对付,可萧妈妈越是诚诚恳恳,反而令灏二爷大感无奈,竟生出措手不及的感觉。

面对老实善良之人,很多时候更是令人头疼,张灏为难的和老祖宗对视,真不忍直截了当的道出实话,说你姑娘都被咱欺负过了,您也就死了这条心吧!

无法可想,张灏只得勉强点头,算是答应等过段日子再说,喜得萧妈妈由衷开心,老祖宗神色间满不在乎,原本人家诉说的要求并不过分。

心中郁闷,张灏百无聊赖的陪着萧妈妈闲话,看着远处互相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姐妹们,尤其是一双并蒂莲花般妩媚艳丽的萧家双株,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无比温柔可爱,惹人心痒。

第171章 皇家诗会

园子里百花盛开,绿意盎然,拱门矮墙间,爬满绿油油的藤蔓,假山流水,把个各处点缀的美不胜收,更有秀气典雅的亭台楼阁,掩映在山水之间。

一条人工开凿的小河流过,两岸都是整片整片的芳草菲菲,这番大气布置,已然显露出主子家的不凡。

此处乃是明朝开国功臣,赫赫定国公府,就是徐达徐王爷的府邸,故去的皇后徐娘娘的娘家后花园。

张灏无趣的走在一条游廊中,脚下一汪碧绿幽静,清澈见底的池水,无数锦鲤在明镜般的水面下游来游去,只是上面的张灏选择无视。

并未有朝拜名人的那种悸动,或许是张灏天生粗线条,或许是历史人物见得多了,或许是旁的原因!

原本一方宁静天地,此刻已然被各家公子小姐流连到此,而被一一打破,张灏独自一个人在远处溜达,他一身书童打扮,毫不起眼,就是怕被人认出,从而招来麻烦。

今日一早,应大姐张婉儿相邀,张灏陪着姐妹们赶到定国公府,参加所谓的四月诗会,与会的都是京城各大世家的公子小姐们,在家闭门造车,成立的所谓各个诗会团体。

类似此种豪门小姐间的聚会,其实很多,只不过这次却是打着诗会幌子,名为交流诗词歌赋,实则是趁机结交安东侯张灏,谁让张灏主事本次皇家大选,已然成了京城众矢之的。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飞来横祸?张灏苦笑,这盛会的牵头人身份贵重,乃是堂堂的太子朱高炽夫妇,用意更是明显,就是让各家小姐在几位皇孙面前远远露个脸,仅此而已。

不过此种聚会,倒也是各个家族之间彼此联姻的惯用手段,通过女孩间的交流互动,谁家姑娘人品端庄,长相不凡,才华出众,都能通过暗中观察得以了解一二。

不然任凭你媒婆舌灿如花,到底是隔着一层,另外就是大家闺秀也得有些手帕交,也得经常出门散散心,即使是古时,人际交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

穿过湖中游廊,张灏走至一座九曲桥前,旁若无人的踏上木桥,立时刺激无数人朝他看来。

张灏同样举目望去,小河对岸,一群公子哥聚在亭中,或是坐在岸边草地上,故作斯文的吟诗作赋,或是彼此低声说笑,只不过那道道火热目光,总是朝河岸对面扫去。

只可惜,两岸之间的距离有些远,各家小姐身边又有多位丫鬟陪伴,彩缎香衣,各色长裙,令人眼花缭乱的漂亮春衫,要想分辨出哪位才是正主,委实有些不大容易。

一大群青年此刻神色羡慕的盯着九曲弯桥上,随意走动的书童,其中一位春风满面的白衣公子,疑惑的揉揉眼睛,总是觉得那书童背影有些熟悉。

他身边一位表情轻浮的贵族子弟,同样疑惑的道:“怎么那家伙如此眼熟?张林兄长,你说呢。”

这二位正是张林和安平伯李安,都是应邀陪着女眷而来,张林刚刚定亲,他未婚妻吕小姐才华出众,一纸香帖送来,自是欣然赴会,而李安先不说好色如命,此种群芳聚集的难得机会怎会错过?

何况张宝钗听闻此事,立时一大早的上门请求,李安虽隐约听说宝钗姑娘与皇孙们纠缠不休,但还是欣然应允。

被众人簇拥在最中间的,自然都是些皇族子弟,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皇太孙朱瞻埈和小胖子朱瞻墉了,此外还有一些藩王家的世子,几位郡王,不过这些青年年纪相仿,家世都非比寻常,彼此之间也没有太多讲究,嘻嘻哈哈的聊在一起。

面对李安低声询问,张林早已吃惊的认出那书童身份,不过他为人深沉,不着痕迹的笑道:“是嘛?或许和那位兄弟相像而已吧。”

张林心中吃惊二爷穿着下人衣服,不过他反应极快,马上明白过来,他早得知灏二爷负责此次大选,这盛会如何能不来?不过却与自己没甚关系了,反正未婚妻子来此,也只是慕名而来凑热闹的,至于其她国色天香的豪门贵女,以自己的身份,那是高攀不上的。

而李安心中疑惑,还待继续说下去,却被一位身材略胖,身穿紫色蟒袍的青年打断,那青年笑嘻嘻的指着他,笑道:

“李安这小子号称包打听,但凡京城有名的姑娘,就没个他不清楚的,快,说与咱们听听,对面都有哪些姿容绝世,才貌惊人的大家闺秀?”

李安一抬头,急忙站起,这皇族青年可是不能得罪之人,其人乃是圣上胞弟,太祖皇帝第五子吴王朱橚的第二子,祥符郡王朱有爝,惊得李安赶紧上前见礼。

两人小时候有些交往,李安倒也并不拘谨,当下笑道:“两位王爷回京多日?还未打探出合适人选?”

话说吴王朱橚乃是朱棣胞弟,当年建文皇帝继位后,立即着手削弱藩王,而其时燕王势力最强,这同胞弟弟就成了牺牲品,被一道旨意贬为庶民,而后朱棣登基为帝,对于代已受过的弟弟深为歉疚,不但恢复王爵,还增加俸禄五千石,而其几个儿子,都在永乐二年时封为郡王。

今日来此的,就是吴王第二子朱有爝和第三子朱有熺,他们哥俩的身份在这里仅次于皇太孙了,按理说还有两位亲王的后代,只不过都以跟随父亲拘禁在封地,早已不复自由之身了。

其他贵族子弟立时来了兴趣,纷纷七嘴八舌的出言询问,两位皇太孙平日管束严厉,今日出宫虽说心中兴奋,不过却少年老成的含笑不语。

祥符郡王朱有爝手里拎着一把贡扇,上面有当今万岁的亲笔赐字,名贵异常,不时一开一合,惹得其他青年神色羡慕。

得意的合上纸扇,朱有爝指着李安笑骂道:“咱兄弟一直远离京城,这才进京几天?哪比得上你李安整日寻花问柳的,赶紧说,这次本王要亲自选出一位侧妃,定要是位绝色美人不可。”

众人哄笑,人人神色暧昧,李安眼珠一转,笑道:“对面都是京城最有名的大家闺秀,王爷亲自过去瞧瞧不就得了,这各家小姐都藏在家中,我如何得知?”

这朱有爝长相憨厚,实则心肠果决狠辣,但他就算贵为郡王,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堂而皇之的走过去,何况如今各地藩王地位如同风雨飘摇,时刻受到严密监视,这堂堂天子脚下,哪敢胡作非为?

他笑嘻嘻的不说话,神色间显得高深莫测,但身边的弟弟新安郡王朱有熺忽然说道:“把那桥上的书童唤来,看样子是徐王爷家的下人,命他过去打探一番,不就行了。”

“妙,妙啊!”

众位青年顿时高声叫好,纷纷朝朱有熺伸出大拇指,这郡王长相英俊,为人最是自命不凡,实则才华处事比之哥哥远远不如,面上得意,指着远在桥上的书童,喊道:“那个小子,你过来。”

好一声爆喝,别说桥上的张灏听的清清楚楚,就是隔岸的小姐丫鬟们,人人同样听的清楚,立时惹得一位坐在软凳上的黄衣少女一跃而起,指着对岸骂道:“何人大声喧哗,都给本郡主闭嘴。”

这边贵族子弟心中一惊,立时鸦雀无声,今日此地藏龙卧虎,摸不准对方身份,还真不敢造次。

朱有熺面色一变,紧接着就是一脸苦笑,他身边哥哥同样摇头长叹,惹得众位青年来了兴趣,皇太孙朱瞻埈再也忍耐不住,问道:“皇叔,莫非认得人家?”

虽说朱瞻埈贵为皇太孙,不过他毕竟辈分小年纪小,又是个庶出,将来顶多是位亲王而已,朱有熺并不如何尊重对方,反而很有长辈风度的笑道:“哈哈,那位就是你皇姑姑,本王最小的妹子,刚刚被陛下封为宜安郡主的就是她。”

众人恍然大悟,暗道难怪敢当众骂人,原来是两位王爷的亲妹妹,此事自然就这么一了了之。

“原来是皇姑姑,呵呵,姑姑倒是个爽快人。”朱瞻埈故作斯文的说话,立时惹来几位青年的赞扬。

相视苦笑,两位郡王怎肯在大庭广众之下自爆家丑?全都闭嘴不言,这一番变故,等有人想起那书童来的时候,却发现早已没了踪影。

众人使劲望去,就发现书童已经溜到姑娘们身边,羡慕的一个个立时指着对岸,纷纷出言笑骂,但声音压得极低,显然是生怕粗俗孟浪之语,被对面美女们听见。

不提这边一众贵族子弟笑骂完事后纷纷饮酒作乐,那边随着张灏过来,立时引起骚动,好在一见他年纪不大,又是个书童,似乎乃是滕国公夫人家的下人,遂没人在意,自顾自的说笑。

张灏后背双手,走到离沐怜雪不远处的草地间席地而坐,今日除了二房两位妹妹外,就只有沐家姐妹过来,而两位胞妹都以定亲,没有经过夫家允许,自是不能轻易出门。

岸边青青绿茵,鲜花烂漫,周围早已用五彩帐幔围了一大圈,里面铺着锦缎,架设香炉,瓜果时鲜,点心水酒,琳琅满目。

众位大家闺秀,或是端端坐软凳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