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史-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陈豫的这个缺点表现得并不突出,甚至有人认为这不是陈豫的缺点。特别是在日本战场上,陈豫的很多次表现都让人觉得他是个很有主见的将领。不过,这却忽略了一点。在日本战场上,朱祁钰是很少约束手下的,给了手下将领大量自由发挥的机会。而且,当时陈豫是由陈懋指挥的,参加的都是西部战区的作战行动。其实,陈豫这个表现得不算太明显的缺陷。正是他无法步入最优秀将领行列的一个根本原因。可以说,在朱祁钰时代,如同邓茂,杨天奉,顾成林,胡沱,谢正卿这些最优秀的,或者是在某一方面做得最好的将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从来都只把战役计划当作参考,而在实际作战的时候,绝对是首先考虑战场情况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眼里,战役计划其实只是确定了最终的战役目的,如果能够达到同样的目的,而且所付出的代价,所消耗的时间更少的话,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改变计划,采用新的战术安排。
当然,不管陈豫这次决定延迟进攻的判断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他最终都完成了任务。第二天,第二军与第九军的炮兵团赶到了摩苏尔城外,虽然两个团所带的弹药并不算充足,不过在数轮炮击之后,摩苏尔城的城门打开了,而奥斯曼军队通过投降的方式来结束了这场战斗。而这也是这次战役行动结束的标志。
在此之前,东部战场上的战斗可以说是最为激励的,而且第三军与第五军,还有第二十二军的配合进攻可以说是无坚不摧的。当然,这对于处于防线前面的数万奥斯曼帝国的军人来说,这只能是他们最为悲惨的一次战斗。
第三军利用强大的炮火撕开了奥斯曼军队的防线之后,步兵向前推进了二十里,随后,步兵转向两翼扩大突破口,并且压缩奥斯曼军队的防区。而第三军的炮兵部队也迅速的跟了上来,虽然重型炮兵团的转移速度很慢,不过也基本上跟得上步兵的推进速度。而轻型野战炮团完全可以配合骑兵作战,就更能够轻易的跟上步兵的速度了。
在第三军想两翼扩张的时候,第五军与第二十二军也迅速的完成了突击。两支骑兵部队在向奥斯曼军队的纵深防区推进了五十里,而没有遇到顽强抵抗之后,也按照战役部署,开始向奥斯曼军队的后方穿插迂回,完成包抄行动。
当时第五军是向东北方向迂回的,他们的任务是切断这个方向上两万多奥斯曼军队的退路,然后与第三军的步兵与炮兵部队配合歼灭这股敌人。对第五军来说,这样的任务太简单,太轻松了,就算没有第三军步兵与炮兵部队的配合,第五军都可以轻松的干掉这两万多敌人,要知道,在第五军征战奥斯曼帝国的这几年中,歼敌超过三万的战役就打了十多次,要对付两万多敌人,这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也正是如此,第五军也是最先完成组站任务的。从上午开始突击,到歼灭最后一股敌人,仅仅花了五个时辰不到,而战斗结束的时候,天色还没有暗下来呢。而当时,第三军的步兵根本就没有跟上来,大部分的作战行动都是第五军单独完成的。用第五军第一师师长高瞻的话来说,这简直是在拿第五军开涮,这样的战斗,对第五军来说,连热身活动都算不上。
相对而言,第二十二军这边的战斗就要艰难得多了。第二十二军的任务是包围战场西南方向上的敌人,而这边的奥斯曼军队的规模在四万人左右,整个战场的宽度也要大得多,显然,作战难度自然增加了不少。
第二十二军与第五军几乎是同时转向的,不过到下午的时候,第二十二军才完成了迂回行动,切断了奥斯曼军队的退路。不过,战斗并没有迅速结束。在黄昏时,奥斯曼军队开始有组织的突围,战斗进入到了最关键的阶段。在第二十二军的防线上,虽然压力并不大,不过官兵们仍然需要尽量挡住突围的奥斯曼军队。
夜间,第三军的一个步兵师,以及两个跟上来的轻型野战炮团歼灭了断后的奥斯曼军队,开始协助第二十二军歼灭这股最后的敌人。不过,因为受到夜晚的影响,双方的战斗虽然激烈,不过却都没有达到目的。明军没有能够完全歼灭敌人,而奥斯曼军队也没有能够成功突围。不过,这对奥斯曼军队来说,他们已经失败了,如果无法在夜间突围的话,那么在天亮之后,他们就将彻底完蛋。
天亮之后,第三军与第二十二军对最后残余的近万名奥斯曼军人发动了最后的进攻。战斗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结束了。这要比第二军与第九军攻占摩苏尔城早了大概三个时辰,而距离第三军发动全面进攻,差半个时辰就到一整天。
此时,提前完成了作战任务的第五军也已经按照计划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一百五十里,兵不刃血的攻占了第比利斯,阿哈奇赫,查尔迪兰这三座城市,完成了战役推进的任务。随后,第二十二军也赶了过来,而最后到达新的战线的则是速度最缓慢的第三军。
可以说,这是当时明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进攻行动,整个战役分别在六个战场上进行,参战明军达到了二十三万,而其他的非战斗性部队超过了十五万(主要是提供后勤保障的联合军团)。奥斯曼帝国参战的军队超过了七十五万。结果,明军仅仅以不到五千人的伤亡代价歼灭了七十三万敌人,夺取了大马士革,贝鲁特,安条克,摩苏尔,第比利斯,阿哈奇赫,查尔迪兰等七座城市,将战线向前推进了一百五十到两百五十里,并且成功的打通了前往地中海的地面通道,与顾成林的大西洋舰队取得了联系,完全实现了战役目标。
这是明帝国在与奥斯曼帝国宣战之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当然,这绝不会是最后的一场大型会战。明军用战役的结果证明了,当两支军队的实力相差太悬殊的时候,战斗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确实,好几次战斗,都是明军在屠杀奥斯曼军人。可以说,在这场战役中,已经彻底的证明了,技术上的巨大差距,足以对战争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五十四节 扬帆出海
战役结束之后,朱祁钰进行了防御性的部署。当时,大部分将领都主张继续进攻,甚至连杨天奉都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利用奥斯曼帝国阵脚大乱,后方防御部署完全没有到位的机会,派遣骑兵向伊斯兰堡发动进攻,一举消灭奥斯曼帝国。不过,朱祁钰却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些将领的意见,直接下令,让部队在新的战线上转入了防御状态。当然,朱祁钰这么安排,有很多理由。
让朱祁钰放弃继续进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战役目的已经达到,而要实现战略目的,进攻不是最好的选择。二是军队需要休整,几支主力部队都连续作战数日,已经达到了官兵体力极限,必须停下来休整,而且补充弹药物资需要时间。三是,完成新占领区的控制,调遣其他国家的军队也需要时间。正是这三个原因,让朱祁钰决定暂时转攻为守,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朱祁钰没有说出来,不过他会用行动告诉手下的将领。
这次战役的三个目的,分别是:大量歼灭奥斯曼军队的有生力量;扭转战场局面,迫使奥斯曼军队转为战略防御;将战线推进一百到两百里,将东部与南部战区衔接起来。从战役的结果来看,这三个目的都达到了。显然,战役已经获得了胜利,也取得了成功。而战役是为战略服务的,而在针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战略目的自然是要彻底消灭奥斯曼帝国,而要做到这一点,歼敌有生力量是关键中的关键,只要消灭了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那么就消灭了奥斯曼帝国,如果没有消灭奥斯曼帝国的主力军队,就算攻占了奥斯曼帝国的首都,那也算不上是完全的胜利,奥斯曼帝国的势力仍然可以在其他的地方死灰复燃。为了达到这个战略目的,那么通过有效地战役部署。并且利用每一次战役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这就是最为重要的了。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明军继续进攻的话,以众多骑兵军的快速突击能力,以及骑兵部队在得到了炮兵支持后的强大阵地战实力,要攻打伊斯兰堡,甚至是打下伊斯兰堡,确实不成问题,也许就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朱祁钰就可以到伊斯兰堡去庆祝胜利了。但是这个胜利是不完全的。奥斯曼帝国在欧罗巴那边还有着广袤的土地,而明军在攻占了伊斯兰堡之后,还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来控制住奥斯曼帝国在亚洲地区的领土。因此不可能在短期内进军欧罗巴,这就给了奥斯曼帝国喘息的时间,导致的结果就是战争时间延长。显然,与其让奥斯曼帝国被迫退到欧罗巴去休养,还不如引诱奥斯曼帝国将更多的兵力投入到亚洲战场上来,耗干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力量,以此来获得彻底的胜利。
对于明军自己来说,在经过了这场大规模战役之后。六个参战军的官兵已经非常疲惫了,特别是近卫军,第一军,第二军以及第九军,几乎都连续作战好几日,官兵几乎没有得到休息的时间。而这四支部队都是主力,其中三支是骑兵部队,如果让他们继续进攻的话,显然,这只能拖垮他们。除了官兵的体力之外,作战物资的补充也需要时间。当时第一军就已经出现了物资短缺的情况。而且第二军与第九军在攻占了摩苏尔之后,也没有立即得到所需要的全部物资。而等待下一批物资运抵白羊王国,这更需要时间。
战线推进的一个结果是压缩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活动空间,而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新出现的战区需要花时间来稳定。当时,负责前线地区。也就是战线后方地区的控制任务的是白羊王国的军队,以及联合军团,而主力就是白羊王国的军队。而这次明军一次性地将战线推进了一百五十里到两百五十里,白羊王国的军队需要充足的时间来稳定新占领区的局势,控制住这一地区地居民。当然,在明军承担了主要的进攻任务之后,白羊王国地军队基本上已经从一线战场上抽调了下来,不再需要他们去守卫防线了。
这三个原因是朱祁钰用来说服手下将领的,当然,就算他不给出理由来,只下一道命令,那些将军们也自然不敢多言了。当然,转入防御状态只是暂时的,而且朱祁钰也保证,将在军队恢复了精力,作战物资得到了补充,以及新占领区的局势稳定下来之后,立即发动下一轮进攻行动。不过,在此之前,防御任务还是要安排下去的。
当时,负责战线防御的主要是第三军与第一军。其中,第三军负责守卫东部防线,第一军则负责守卫以安条克为核心的南部防线。除此之外,朱祁钰还将第八军调到了前线来,将第八军部署在了摩苏尔,负责第一军与第三军防线的结合部的防御工作。摩苏尔的安全直接决定着明军整条防线的安全,让第八军来负责这里的防御工作,自然是最为稳妥的了。当然,第八军在后方的工作也全都移交给了联合军团。
除此之外,第五军撤回去继续休整,这次是迫不得已才让第五军参战的,本来第五军的休整工作就没有完成,而杨天奉又一直闹着要进攻,结果,朱祁钰就很干脆的把朱祁钰派到了白羊王国南部去接受全面休整。第二十二军回到了大不里士,与第九军一起担负起了为第三军提供支援的任务。第二军进驻大马士革,为第一军与第八军的预备队。
只有之前没来得及参战的第二十一军分到了一份美差,那就是以摩苏尔为根据地,对奥斯曼帝国的腹地进行袭扰,拖住奥斯曼军队重新部署防线的速度,为下一次进攻打下基础。
对于皇帝的这番安排,大部分的军长都感到满意,可能意见最大的就是杨天奉了。在杨天奉看来,第五军已经得到了几个月的休整时间,这已经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进行休整。结果,皇帝却把第五军给调到了大后方去,直接就把第五军给安排在了离战场最远的地方。显然,杨天奉心里是很不满的。他可做梦都在想到第一个进入伊斯兰堡呢。不过,杨天奉不满归不满,还是得乖乖的带着第五军南下了,这是他没有办法抗拒的事情。
当然朱祁钰也对战区的指挥权限做了安排。卫平负责东部战区,谢正卿负责南部战区,胡沱负责两个战区之间的协调,而陈豫则负责总协调工作。另外,张国煮,马寿成,李天长三人也都有各自的位置,只有杨天奉一个人被皇帝凉快到了一边去,大概是朱祁钰要他好好反思一下吧。或者说,是让杨天奉不要光想到作战的时候,去专心安排第五军休整的事情。
做完了这番安排与部署工作之后,朱祁钰宣布了另外一件事情:他将前往顾成林的大西洋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