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甲申天变 >

第199章

甲申天变-第199章

小说: 甲申天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只有在太祖洪武皇帝前期才有过的大动作,可见兴武朝廷是真的要兴武了。

民间本就把决战的口号喊的震天响,如此一来,就如在腾腾烈焰上再浇了一桶油,民间和士林立刻就沸腾了。还真有不少读书种子毅然投笔从戎,去往军前效力。

杨廷麟方面,首批增援队伍已经到达,朝廷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军饷也按时到达。再过不了多少日子,大军即可云集,只等着他杨廷麟一声号令可以全面大反攻。

朝廷那边直接就把魏国公的名号和爵位悬了起来,明打明的告诉杨廷麟,只要这一仗能打胜,你杨廷麟就是魏国公,就是兴武朝的徐达。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杨廷麟越的谨慎,时时刻刻都是忙碌之中,每天都在各营中奔忙,本就不怎么健壮的身子也再瘦下去一圈儿。

朝廷的这点兵力要是到齐了,拿下淮安甚至是进取山东应该没有什么悬念。但是杨廷麟已经吃过一次这样的大亏了,知道几万王师地致命缺陷:来自四面八方地队伍分属不同的营头,各自之间缺少协同和统一的指挥,真要打起来,这里头扯皮推诿的事情多的数不过来,完全是就一盘散沙。

好在这回有京营悍将卢九德和黄得功亲自坐镇,两员兴武朝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将才也都拍了胸脯子:就是亲自披挂上阵,也要先把淮安拿下来再说。

尽管民间催战地呼声如火如荼,杨廷麟还是不敢轻易下手。

这一战太重要了,不仅关系到朝廷的脸面,更是新朝正式表态之后的第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而且这已经是兴武朝全部的家底儿了,要是不打出个样子来,这个朝廷就真地只有缩在江淮看赴死军唱大戏的份儿。

无论朝野,催站地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接连好几天都不见动静,杨廷麟这个“新娘子”的名声也响到了天上去。甚至已经有人弹劾杨廷麟惧战,声泪俱下的恳求朝廷换帅。

这一切都被兴武小皇帝和老派学官弹压下去,就是说下大天来,也绝对不催杨廷麟。

要说心思热

有年少的小皇帝心思热切?可他也知道杨廷麟的难~的重要,除了压住朝野上下地各种呼声给杨廷麟稳下阵脚之外,还得时时刻刻安抚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家伙。

现在地杨廷麟攥着朝廷的全部家当,又被圣上如此信赖,要是还有半点儿天良,就应该立刻把淮安给拿下来。可杨廷麟倒好,一直窝在前线上就是不开打,后头骂他地吐沫星子都能让长江水涨三尺。

又等了十二天,前方战事终于开始。

从一开始,杨廷麟就把全部力量使了出去,卢九德和黄得功都亲上前线,就是杨廷麟自己也把中军给填了上去。

“王师右翼已下高良,节帅卢九德亲冒弓石,已提兵前进至经河沿岸!”

“好!”淮安大战的开门红算是实现了,虽然不算什么大胜利,小皇帝还是击掌大赞。

“王师左翼逼近刘台……”

“黄部报捷,刘台已下!正和杨廷麟部汇合途中……”

两天之内,就是两个捷报,这可是朝廷地军队单独作战,拿下这两个不大的镇子,虽然有点巨锤砸蚊的架势,终究是完全依靠自己取得的胜利。

皇帝激动的在暖阁里头走来走去,脸色都是潮红的:“将士用命,王师披靡,我大明中兴已然开始,列祖列祖有灵……”

皇帝激动归激动,那些个老学官可不象这个少年一般沉不住气。这次大战的核心就淮安,外围的战斗虽然是胜利了,可淮安是主攻方向,杨廷麟的中军要是没有报捷,就不算是什么胜利。

硬攻淮安这种城池,才是战斗真正意义上的开始。

杨廷麟屯兵淮安城下,引而不发,确实是让人揪心。

“王师中军开始攻打淮安,初战不利……”

凌晨十分,终于传来了杨廷麟的消息,已经正式开始攻打了。

整整一宿几乎没有怎么合眼的小皇帝披上衣裳就跳了起来,赶紧询问:“初战不利?到底是如何不利?”

“就是……就是王师伤亡上千,依旧未曾攻破!”

这么一说,小皇帝的心思登时就沉了下去,脸色也变的分外难看。

“圣上不必心忧,仰攻坚城,伤亡必大,此为预料之事!”强攻坚城的时候,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伤亡肯定是特别大,老学官们虽然不通战事,可这最起码的常识还是知道的。何况淮安这种大型城池也不是说话就能打下来的,只要杨廷麟的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就没有什么利与不利的说法。

传说中赴死军一个昼夜取开封的那种情形不具备普遍性,王师也没有必要和赴死军在这种事情比较。何况一个昼夜取开封也仅仅是市井传闻,大家都知道赴死军围困开封都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真要是一上去就能打下一个大型城市来,可不就真成了天兵天将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有什么大事小情,小皇帝就患得患失,要不是身边有那些老成持重的学官们,说不准还要发出干预前线指挥地命令。

“若是左右清军席卷,王师岂不危矣?”

“若是杨廷麟指挥不了前方将士……”

很多以前想不到地古怪念头,在这几天里头,小皇帝是钱都想到了。

一直到赴死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曹州,兵锋直接甄城的消息,小皇帝才算是安稳下来。好像刚刚记起朝廷的王师是在和赴死军协同作战,两个虽然没有任何直接接触,可也算是在一个大的战场上了。

在山东地面上,尤其是鲁西南地区,走就有赴死军的渗透力量,也有许多不大成气候的义军接应。曹州不过是一小小县城,就是很多官员也和赴死军早就有了默契,拿下来其实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

这不算什么战果地战果,却让兴武君臣放心不少。

有赴死军这样的战友身边,确实是一件很有安全感的事情。

尤其是在第八天的时候,杨廷麟“终于”夺取淮安地捷报传来,小皇帝虽然极力做出沉稳的圣君模样,却再也抑制不住激奋之情:“朕早就知道是这样了,朕早就知道!我大明王师天威赫赫,小小清军焉能当我天兵一击?传令杨廷麟,一鼓作气……”

拿下淮安不过是朝廷北伐战略中地第一个任务,根本就不必小皇帝这画蛇添足的命令,杨廷麟早已挥师向北了。而许多军政琐事,都是这些老学官在处理。

皇帝本人就是个脾气温和性子坦诚的,再加上这些大事确实需要沉稳的学官们,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大明兴武天下已经被他信赖的学官给架空了。

这里头还牵扯不到关于皇权的那些东西,而是学官们在履行他们地本分,而小皇帝也足够信赖这些跟随了这么多年的学官,所以才会形成这种局面。

无论是少年皇帝,还是老派学官,都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妥,也不把这样大事决策权地转移看成是越俎代庖,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忠诚臣子的分内之事。

这些学官们从十年前就开始教导太子,又是一路辗转,忠诚之心不必怀疑,虽然没有做出什么出彩地事情,可所有的决断都是中规中矩。尤其是小皇帝登基以后,这些学官们自然而然地把持了中枢和各部的要害职位,很多朝廷里的旨意都是由这些学官集体商议解决,有了结果才提交小皇帝最终确认。

就是如刘理顺、姚明恭这些人,虽然职位上没有干预军事的可能,可这种大事上,依旧有很大的发言权,而且小皇帝对他们也多是言听计从。

还远远说不上皇权旁落,可从小皇帝登基开始,大权的重心确确实实是在转移,从皇帝一样个的手中开始转移往这些学官手里。

至于皇帝本人的职责,在很大程度就是用玺确实一下而已。

杨廷麟的淮安大战,各色军需和后续的给养,还有各地后续的军队,都是老学官们兢兢业业的打理着……

在兴武小无意中把权利下放到阁臣手中的时候,另外一个比他更年轻的皇帝则在及其所能的把权利收到手中。

满清的娃娃皇帝福临每次都早早的上朝,其实也做不了什么主张,大部分事务还是要遵从太后的意思,“垂帘训政”的手段再加上打击异己安插亲信等等一系列作为,终于稳住了清国中枢。

自从换了九门提督之后,基本就杜绝了多尔衮参与势力的反扑,阿济格虽有大军却远在千里之外。等英亲王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询问关于多尔'一切事宜的时候,中枢这边大局已定,甚至还准备给阿济格安一个不遵圣命的罪名。

仅是个罪名而已,不可能就真的加罪了。就是福临也不对那两道防线抱多大的希望,真能能够派上用场的也就是京城附近驻守的八旗兵和汉军旗,再就是阿济格的满洲战兵了。

京城附近的驻军是不能动的,现在局面还没有稳定到不需要军队的地步。尤其是各地风起云涌的义军,揭竿而起造反的都数不过来,京城的重兵要是一动,失去武力保障的话,满洲朝廷都有颠覆的可能。

但是赴死军摆开地架势更具备攻击性,尤其是在明锣明鼓地打出光复北都的旗号之后,手上缺乏足够武力的孝庄不得不对阿济格保持一个拉拢的姿态。

济尔哈郎方面的强硬是孝庄始料不及的。

本以为济尔哈郎会承认眼前的既成事实,低下头和朝廷取得妥协,也只有这样朝廷才有足够地时间和力量与阿济格取得礼仪交换或者某种妥协。

在孝庄等人的预想当中,只要在旗务中做出让步,阿济格就会就范,最多是把两白旗中的一个给了阿济格。

但是济尔哈郎快人一步,同时和满洲的各个旗主取得联络,达成一种类似于同盟地关系,然后又和阿济格勾勾搭搭。

当阿济格和济尔哈郎甚至是远在满洲的几个旗主王爷同时提出八旗议政地时候,就是傻子也看出这些人是联合起来和朝廷作对。

按照阿济格的本意,是要取代和继承多尔衮的权势地位,但是现在看来,这已经完全不可能。除非是彻底推翻孝庄和福临,然后册立一个傀儡皇帝。

但是福临若是倒台的话,第一顺位继承人绝对是豪格这个先皇长子,豪格和多尔衮系人马的仇怨不是一天两天了,豪格若是上台,大伙儿的日子更不好过。

而济尔哈郎地主动靠拢,让阿济格看到了希望:八旗议政。

让大清国回到建州女真以前的状态,有什么事情都是由八旗地旗主王爷协商办理,无论是现在的太后皇帝,还是统兵地亲王,都必须服从议政的结果。

这看似是一个公平地不能再公平的互相妥协,其实已经是把皇帝已经太后彻底傀儡化,得到最大利益的还是阿济格这样的大将和济尔哈郎这样的满洲老派权贵。

“八旗议政?”孝庄冷冷的哼了一声,慈宁宫大佛堂的***好似一黯:“哼,不知进退的睁眼瞎,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年景。当还是在关外么?当大清国还是只有八旗的那几十万子民么?”

“再不能行八旗议政的调子,老路是不能走了,”孝庄的老师,当年的皇太极极为器重的人物,范文程,很清楚大清国要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大清入关以前,太宗皇帝就已经看到了八旗议政的坏处,所以才不遣余力的整顿旗务,集政、旗、军、民大权于一身。为的就是集中权利做大事,也只有这样才能令出一门如臂使指。尤其是现在大清国统御关内,更需如此,否则几十万八旗子弟如何驾驭千万汉人?以少数统治多数,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万万不行。只可惜天妒英才,先皇英年早丧……”

贯穿整个皇太极执政时期,范文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器重,也算是展布经济一施胸中锦绣,把后金的综合实力一升再升,远非努尔哈赤所能比拟。满洲人之所以能够入关,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大清国,最大的功劳不是属于吴三桂,更不是属于多尔衮,而是属于皇太极这个奠基人。

若没有皇太极奠定的基础,满洲人还在关外如土匪一般抢掠呢,只要大明这边的情况稍微缓解,随时就能出关作战。

“若是先皇再多活十年,八旗已如一亦……”范文程还要感慨几句,却被孝庄打断:“范先生也不必多言以前,还是说说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吧。”

其实孝庄也有点后悔了,后悔皇太极死的太早,若是皇太极再晚死几年,焉能有今日的困局?又怎么会让多尔衮得势?

可当年叶克舒死的太过突然,皇太极也要面临选择继承人的急迫局面,所以才会和多尔衮联手。现在想来,皇太极之死,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多尔衮,然后就是那些面临实力被削减的老派满洲勋贵,而不是孝庄母子。

范文程也算是皇太极的近臣了,至今也不清楚皇太极到底是怎么死的。可市井坊间的风言***流传的不是一天两天,包括范文程在内的所有都灌了满满一耳朵。再结合当时和后来的局势,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皇太极之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