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第10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区在前两天召开作战会议,这个会议只有四个总指挥参加,汤恩伯、宋希濂、杜聿明,还有便是原本在平汉线以西作战的卫立煌。对中线,庄继华最关心的便是能不能按时拿下廊坊,特别提醒,在进攻之初,一定要切断廊坊与固安的联系,而后集中力量拿下廊坊。
宋希濂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孙震,二十二集团军十万兵力,配以暂编十九军,先以猛烈的攻势压住固安守军,切断固安与廊坊的联系。
“放心吧,四十五军,加强集团军坦克团,突破口选在曹家务。”孙震很冷静,日军部署已经全部被战区掌握,曹家务正是固安121师团和廊坊41师团的结合处。
宋希濂点点头,他扭头问冯圣法:“冯军长,71军和72军负责切断天津和廊坊的联系,你们能不能完成任务?”
“放心吧,司令,”冯圣法的回答毫不犹豫:“我们将突破口选在豆张。”
豆张是廊坊以东的一个村庄,紧靠武清,这里是天津守军27师团和廊坊守军64师团的结合部。
结合部往往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攻击方大都是选择这样的地点,任何将领都知道这点,要改善这个问题,只有靠结合部两边的将领的协作。
负责正面进攻的是三十六集团军和独立坦克第三第四旅,在这次进攻中,宋希濂一反常态,将独立坦克第二师和第二集团军留作预备队,无论冯圣法和孙震都感到奇怪,可庄继华却批准这个计划。
“所有部队在两天内运动到位,进攻将在2月20日,凌晨五点。诸位回去准备吧。”
宋希濂在开会,东线主帅杜聿明也在召开作战会议,杜聿明麾下有五十集团军,第一集团军,五十二集团军,青三军青四军,112军,新八军,108军,独立坦克第六旅,火箭炮第九团,总兵力高达五十五万,由空军第四师负责空中支持。
杜聿明的任务是占领静海,突破日军独流河防线,切断天津与塘沽的联系,如果可以攻击并占领塘沽。
杜聿明面对众将,语气很平静,似乎没有考虑静海:“蓝司令,你的第一集团军是我军右翼,负责团泊镇极其以东,一直到大海,高树勋将领的108军配属你部,要注意塘沽方向,塘沽守敌为独立混成16旅团,兵力五千人,塘沽外围地形复杂,沼泽众多,不利于大兵团作战,所以你的主要注意力还是要集中在天津,突破独流河后,迅速北进,占领中心桥,军粮城,切断塘沽天津联系。”
“潘司令,你们的任务是从左翼迂回,攻击区域为台头到调河头,突破日军防线后,急速北上,攻击西青,从西面包围天津。独立坦克第六旅青三军配属你部行动,要注意与中集团军友军联系,同时切断北平天津联系。”
“五十集团军负责正面进攻,首先攻克静海,设前敌总指挥,由集团军副司令,七十七军军长司徒非将军担任,配属青四军。112军和新八军为预备队。”
“诸位明白了吗?”
“明白!”诸将轰然答应。
围三缺一,作战计划中规中矩,没有丝毫出奇取巧之初。不过天津守敌横山勇是个从未出现的对手,冈村宁次能选择他来守御天津,其人必有过人之处。天津守敌六个师团一个混成旅团,总兵力八万余人,城墙高厚。从情报部传来的情报,横山勇的部署也同样中规中矩,三个丙种师团在城外,三个乙种师团在城内,独立混成第8旅团在城北。
杜聿明的打算先立足于不败,而后看横山勇的变化,112军和新八军是缅甸回来的远征军,新八军军长戴安澜,112军军长李天霞。在密支那会战后,戴安澜升任六十六军军长,俞济时要整军,庄继华趁机将黄伯韬和余程万陈明仁等庄系将领调到五战区,可没想到由于调动的军官太多,引起新八军和112军军官不满,认为俞济时排挤原庄继华提拔的将领,其中新八军反应最为强烈,军官们私下串联,要拒绝施中诚担任军长,俞济时察知后,立刻作出变化,将戴安澜从六十六军调回,施中诚接任六十六军军长。同时,庄继华也去电,要求各级将领必须服从命令,不准有军阀思想,李天霞这才顺利接任112军军长。
这两个军是经过缅甸作战洗礼,是远征军主力,史迪威虽说对庄继华不满,对这两个军却很欣赏,指定他们为远征军第一批整训部队,全军团以上均派出顾问,全军更换装备,火力比起四十九集团军还强。
杜聿明将这两个军留着预备队,显然是留手了,他不想在进攻刚开始便让横山勇摸清他的底牌。
“会议结束,进攻发起时间定为2月20日,凌晨五点。诸位回去吧!司令部不管饭。”
停在村口外的吉普车纷纷开走,叶絮菲心情有些怅然,登车的将领几乎都认识,粗算兵力便有四十多万,以她的目光判断,整个南线,中国军队集结了超过百万大军,天津方向有四十万,可以算是主攻方向。
“叶,”叶絮菲扭头看,却是福尔曼正向她招呼,她勉强笑笑,福尔曼显然看出她有心事:“叶,在想什么呢?”
叶絮菲深深叹口气,稳定下心情,先露出个笑容:“我在想刚才走的将军们,看来平津会战就在这几天就要打响了。”
福尔曼赞同的点点头,随军记者干久了,对军事也变得敏感起来了,上一次庄继华在德县召开作战会议,记者们便在打赌,赌十天之内展开进攻,可没想到日军主动撤离,进攻自然就搁浅了,这一次他们再次强烈感觉到,进攻要开始了。
“可是我很奇怪,邱清泉将军怎么还停留在容城地区?距离前线足足有一百多里。”叶絮菲皱眉问道。
邱清泉的第一机械化集团军停留在容城以北,并没有靠近前线,甚至没有展开。记者频频到部队采访,邱清泉也多次接受记者访问,照片都登上了战区自办的《前进报》,别说记者了,恐怕冈村宁次都知道他在那。
福尔曼耸耸肩,抬头望着南面的原野,那边又过来一队支前队:“我不知道,我不是将军,我只是记者。”
“山东会战,邱清泉将军消灭了日军第一战车师团,突袭德县,一举击溃日军主力,而且从欧洲战场看,坦克是主要打击力量,他们怎么会在战场这么远的地方呢?”叶絮菲皱起眉头,似乎是在自言自语。
“可能庄司令有什么想法吧,”福尔曼想了想:“不过在我看来比较正常,你看啊,我们去过第五集团军,他们在高碑店地区,第一机械化集团军也在高碑店地区,只不过稍微远点,从这里沿平汉路可以直接冲到北平。”
叶絮菲点点头,可随即又摇头:“即便如此,他们距离前面也太远了,要是有什么变故的话,来不及增援。”
福尔曼噗嗤一笑,叶絮菲有些愕然的望着,似乎不知道这有什么可笑的。福尔曼边笑边摆手:“NO,NO,叶,你这样很不好,我们只是记者,只报道事实。将军们指挥作战,我们报道新闻。我们不能拿记者的薪水,干将军的活。这不公平。”
叶絮菲噗嗤一笑,白修德一边抖着脚上的泥,一边大声嘟囔着:“我这靴子足有五十斤!老天,我居然还能走!”
第三部 血火抗战 第十章 狂澜 第四节 决战前奏(十)
铅色的云大遍大遍的压在空中,阳光很吝惜的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寒冷,雪地泛着白光,枯干的树枝上立着两只黑色的老鸦,偶尔发出呱呱的叫声。
“未来两天天气状况怎样?”
这已经是白崇禧第N次询问了,徐祖贻微微摇头,庄继华轻轻叹口气,两百多万人的决战,让白崇禧这样强大的神经也变得有些患得患失。
“王主任报告,明天放晴,阳光灿烂。”庄继华的语气放得轻松,气象室主任王博淳是燕京大学教授,哈佛大学毕业,是竺可桢的学弟,有二十多年气象研究经验。
白崇禧轻轻的哦了声,似乎察觉自己的紧张,白崇禧略微尴尬的笑笑:“老了,老了,不如以前了。”
庄继华笑着打趣道:“那有,那有,白副总长气宇轩昂,风度翩翩,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爆胎,迷死人不陪命,……”
“哈哈哈。”徐祖贻忍不住大小起来,白崇禧开始还绷着,后来也忍不住乐了。三人的笑声吸引了周围的军官,这些军官们纷纷将目光投过来,可当庄继华三人的目光过去后,他们又慌忙将目光移开。
不过也有人不怕,韦伯和梅悠兰却闻声而到,俩人没有像其他记者那样,去各个战场,而是留在战区司令部,当然留在德县的记者不少,不过可以进入战区司令部驻地的只有他们两个,即便在这个时候,庄继华也不隐瞒他的爱憎。
韦伯穿着件黑色短大衣,脚下的黑色长筒靴子沾满了泥;梅悠兰则是件红色的昵子大衣,脚下的短靴也同样是红色的,飘扬的长发用一条白色的丝带束着,挺立的双峰间挂着款最新的美国相机。
看到兴致勃勃的梅悠兰,徐祖贻大有深意的一笑,白崇禧却微微皱眉,他不喜欢在这个时候还有记者在司令部驻地出没,可他也知道,这两人不简单,梅悠兰就不说了,韦伯能在南京那种情况下,依旧留在庄继华身边,其人胆色过人,而且据说他的文章很受罗斯福重视。
“大哥,什么事这么高兴?”梅悠兰似乎没有注意到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白崇禧,和在旁边暗笑的徐祖贻。
“还能有什么事,”庄继华现在似乎在躲着梅悠兰,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与梅悠兰的关系:“韦伯先生,怎么没出去看看?”
韦伯一边跺脚,将靴子上泥跺掉,一边说:“已经看过了,庄将军,我们都在议论,进攻什么时候开始。”
“开始的时候就开始了。”庄继华的回答很圆滑。
韦伯也没指望庄继华透露什么,庄继华没有回答梅悠兰的问题,梅悠兰也不以为意,自顾自的抱怨道:“这鬼天气,什么时候能晴下来,大哥,这天气不会影响作战吧?”
“怎么不会呢。”庄继华的语气依旧有点淡:“就这天气,空军便不能起飞,骑兵的移动速度便会受到影响,另外士兵的冬装很厚,影响他们的战术动作。”
庄继华细数冬季作战的困难,冬季作战确实没有夏季作战方便,困难要多很多。梅悠兰却似乎没听进去,她只是呆呆的望着庄继华,有些掩饰不住自己的神态。
白崇禧这下发现俩人之间的奥妙,心中微微叹息,刘殷淑去世,庄继华变成了鳏夫,以他的才干身份地位,连梅悠兰这样地位和知识的女人都被深深吸引。白崇禧当然不知道梅悠兰与庄继华的渊源,只是简单的将她与其他女人相比。
“小妹,这北方天气还是适应吗?”庄继华见梅悠兰的样子,忍不住微微皱眉,将话题转开,梅悠兰感到自己有些失态,连忙笑笑:“没什么的,去年我就去了太行山,在那呆了半年多,这北方的冬天干冷干冷的,不像南方那么湿润。”
几个人慢慢的沿着村子的路向运河边走去,封冻的运河上,有群孩子正欢快的在上面游戏,欢乐的笑声在原野里回荡,庄继华看着他们有些发呆。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徐祖贻漫吟道:“从鸦片战争到现在,战乱已经持续一百年了,希望这场战争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后一场战争。”
从滇缅边境,到白雪黑土的东北,从东海岸边,到黄土高坡,大半个中国卷进战乱,血流漂杵,尸横遍野,整个民族走到亡国灭种的边沿,历经六年,千万中国人洒热血埋忠骨,将国家民族从悬崖边拉回来。
“燕谋兄,说得好,”庄继华慨叹,沿河吹来的风,呼啦啦的,从袖口领口灌进他们的身体:“河南、山东、河北,湖北,安徽,在田组织了六百万支前民众,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因为我们进行了社会改革,因为他们希望赶走日本人,这两个是重要原因,可还有个原因被忽略了,就是委员长提出的抗战建国,通过这个宣言,民众看到平息战乱的希望,所以他们支持我们。”
风,依旧很大,孩子们带有稚嫩的笑声随着风声传来,白崇禧默默无言的望着他们,他也被那声音吸引,他见过很多孩子,在广西,这样大的孩子就要进童子军,接受简单的军事训练,早早面对战阵的严酷。
滑车倒下了,坐在上面的两个孩子摔在冰上,他们爬起来冲着同伴大吼大叫,很快两个小女孩被推上滑车,一群孩子追着滑车欢闹。河对岸,马铃声响,一队支前民众打着旗帜,赶着马车,推着独轮车,向北艰难迈进。
为了赢得这场战争,整个民族已经动员起来。白崇禧在华北战区这两个月,比以前十几年受到的震动都大,庄继华的话一个字一个字的刻进他的心里。
“庄将军,我认为,贵国要想消灭战争,还要过国共两党这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