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133章

高科技军阀-第133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战中与旗舰同沉的杰利科海军上将的位置。

日德兰大海战使协约国的海上优势被彻底打破,损失巨大的英国海军无力阻止德国海军的进犯,德国海军频频光顾英国本土,德国舰队对英国海岸炮台、港口和城市进行了多次炮击,不但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英国民众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在此期间奉行“见敌必击”的贝蒂虽然率领残存的英国舰队主动出击,同德国海军交手数次,并取得了一些胜利,提高了英***民的士气,但却无助于扭转整个战局。

而在德军准备入侵英国本土的消息传来之后,英国政府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的向盟国求助,在得知美国为中国海军建造的六艘战列舰已然完工之后,英国政府先是向中国外交部提出重金购买,后又打算租借,中国外交部在海军部的压力下委婉地表示了拒绝,但同意派遣这六艘战列舰前往英国助战,由于在美国受训的中国海军官兵此前没有操纵大舰的经验,为了能让这六艘宝贵的战列舰能够早日发挥应有的作用,经中美英三国政府协商,最后达成了一个“海军合作”协议,协议规定由美国海军派有经验的现役军官上舰担任舰长,中国人担任副舰长,军舰主要由中国水兵操纵,美国海军技术人员随舰指导,前往英国对德国海军作战。

经过这样的一番折腾之后,中国海军的这六艘新式战列舰便在中美两国海军官兵的操纵下,离开美国,到达了英国,加入到了协约国海军方面作战。

“不光是这些海上巨兽,美国人为中国海军制造的轻型舰艇也非常有特色。”罗伊斯海军上校没有注意到丘吉尔话里的讽刺之意,他指着远处停泊的一艘中国轻巡洋舰说道,“据说主要设计也出自中国的设计师。”

丘吉尔和贝蒂不约而同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的是一艘漂亮的轻巡洋舰,和英国人的同类舰艇不同的是,这艘标准排水量3500吨的轻巡洋舰,配备有三座双联装主炮(口径150毫米)但布置的方式,却采用了另类的“前一后二”背负式,而尤为特别的是,其艏部防浪桥楼后有一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533毫米)一号烟囱与二号烟囱之后则均为一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

这样的设计清楚地表明,这是一艘以鱼雷为主要进攻武器的巡洋舰(重雷装轻巡洋舰)

“这不算什么,帝国的造船技师才是世界第一流的,帝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造船工业,只要我们能从这一次的危险当中脱出身来,用不了多久,帝国海军便会拥有更加强大的战舰。”丘吉尔自信满满地说道。

“这些战列舰比美国海军现有的战列舰都要强大,美国人竟然允许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超过自己,真是奇怪。”贝蒂看着出现在舰桥上的美国舰长,有些奇怪的说道。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丘吉尔笑了笑,说道,“美国人肯给中国人造这么强大的战列舰,是为了帮助中国对抗日本,同时也说明,他们将给自己的海军建造更为强大的战列舰。”

“中国人的战列舰主炮已经达到了十六英寸(406毫米)排水量也已经接近50000吨,美国人要是建造更强大的战列舰,主炮口径肯定将超过这个标准,吨位也将更大。”贝蒂说道,“我们也要建造更大更强的战列舰才行。”他转过头,看了看不远处的几艘飘扬着“菊花太阳”旗的日本军舰,发出了一声冷笑,“我们不能让日本人这么看帝国海军的笑话。”

听了贝蒂的话,丘吉尔和罗伊斯上校看着那孤零零的几艘日本军舰,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

对于中国战列舰“雪中送炭”式的到来,英国朝野上下莫不欣喜若狂,为了表示感激和友好,英国政府官员赶到中国劳工的家中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英国妇女纷纷穿戴起中国式的衣裙以示庆贺,连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都发出了“我们终于又安全了”的感叹,而已经因达达尼尔海峡作战失败而去职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则在下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盛赞“中国在协约国事业当中所起的伟大作用。”

而作为英国主要盟友的日本,在英国的强烈催促下,却只派出了“香取”、“鹿岛”、“筑波”、“生驹”、“鞍马”、“伊吹”等老式前无畏舰前来充数,对于英国政府一再要求的“金刚”级战列巡洋舰和“扶桑”级战列舰,日本政府却坚决不肯拿出来。日本人对待盟友的态度和同为协约国成员的中国相比,差距简直不可以道里计。对于日本人在战争中不肯出全力反而趁英国无力顾及东方而大捞好处,英国人感到屈辱和愤怒,尤其是遭受了日德兰之役惨重损失的英国海军。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丘吉尔冷笑了一声,“我想,等这场战争结束,也就是我们和日本人的同盟关系结束的时候。”

“在帝国海军重新拥有这样的新式战列舰之前,先让我们借着中国人的手,狠狠的教训一下德国人吧!”看着“共和”号战列舰高昂的主炮,贝蒂的脸上现出了一个恶狠狠的表情。

此时,在“香取”号战列舰的舰桥上,一位身着海军中将军服的日本将军,正用呆呆的目光,看着远处飘扬着“人”字旗的中国战列舰。

这个人,便是已经升任为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司令官的秋山真之。

“那是支那海军的战列舰,是么?”看着战旗飘扬缓缓开出港口的“共和”号战列舰,秋山真之轻声的问道。

“是的,司令官阁下。”一位参谋军官回答道,“是支那人在米国购买的最新式的战列舰,排水量接近五万吨,主炮口径是十六英寸。”

可能是为了不让身体虚弱的司令官感到难受,参谋军官在回答的时候,刻意强调了一下“在米国购买的”这一句。

“十六英寸……”秋山真之喃喃自语道,“这可是比‘伊势’号的主炮口径还要大啊……”

“是这样。”参谋军官有些不情愿的说道,“据说这些新式战列舰的速度更快,在测试时达到了31节的航速。”

“这怎么可能?……”秋山真之的脸上竟然现出了一丝惊恐之色。

“支那人一向愿意夸大其词虚张声势,这也许是他们在帮米国人的造船厂打广告。”参谋军官说道,只是在秋山真之听来,未免有底气不足之嫌。

“可‘伊势’号也只能达到23节的航速啊……”秋山真之握紧了拳头,象是在竭力要自己镇静下来。

看到司令官的脸色不太好,参谋军官理智地闭上了嘴巴。

“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钱来向米国人购买战列舰?我记得支那政府的外债一直很高,他们连盐税都抵押出去了,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的收入?”秋山真之向是在朝自己发问似的说道。

“听说是支那政府从海外移民那里募集到了大笔捐款,他们用这些钱购买的战列舰。”参谋军官回答道。

“捐款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不可能的。”秋山真之皱紧了眉头,低声说着。

不知过了多久,秋山真之举起了胸前的望远镜,向中国战列舰望去,而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那在舰桅上迎风飘扬的红黄蓝三色“人”字战旗。

“那是他们的海军旗么?怎么换了?”秋山真之自言自语的问道。“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支那人把旗子挂倒了,应该是个‘y’字。”参谋军官想不出来该如何回答,只好试着给出了一个驴唇不对马嘴的答案。

“不,那是一个字,一个汉字的‘人’字……”秋山真之缓缓的放下了望远镜,自己说出了答案,“蓝天之下,红色的土地之上,一个人站在那里,一个支那人……”

参谋军官有些不解地看着这位显得神神叨叨的司令官,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在日本海军内部的很多人看来,“第一天才”秋山真之的精神,从日俄战争结束时起,就已经有些不正常了。

在对马海战结束后,秋山真之因为承受不了这样的精神重压,变成了一个性格古怪的人。他在给军令部的总结报告里头四个字写的赫然是:“天助神佑”。曾经在对马海战当中为日本建立“旷世殊勋”的秋山真之,在日俄战争结束后便成了一个满脑子怪力乱神,成天吁吁叨叨的海军中将。很多人对于秋山真之竟然变成了这副样子而感到奇怪。

其实,在秋山真之身上出现这种怪象,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事实上,秋山真之从本质上说是个文人,他可以说是被他的哥哥秋山好古忽悠的从了军,其实他并不适合充满血腥杀戮的战场。日俄战争结束后,秋山真之曾经一再要求从海军退役,出家去当和尚,可是如果他真的那样做了的话,对日本海军来说,无疑会大失颜面,所以秋山真之的要求一直没有得到批准。尽管秋山真之的要求被日本政府拒绝,但为了安抚这位“第一天才”,日本政府反而还给秋山真之不断的加官进爵,一度任命他担任日本海军省最重要的军务局局长,军衔也升到了海军中将。

在欧洲的战争爆发以后,日本趁列强无力东顾,大举入侵中国,结果遭到惨败,由于秋山真之在战前的“先见之明”又一次应验,因而更加受到器重。在战争结束后,秋山真之又被任命为第二舰队司令官。此时秋山真之已经被诊断患了腹膜炎,但他却坚决拒绝去医院找医生治疗,而是不断的去庙里求神拜佛,并且立下遗嘱坚决要儿子代父出家去当庙里和尚!

在很多人看来,这位“第一天才”秋山真之将军,其实是被日俄战争累疯的,在日本流传有这么一句话:“日俄战争要去了儿玉源太郎的肉体,要去了秋山真之的精神。”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时中国战列舰汽笛长鸣,站在舰桥上迎风而立的秋山真之猛然惊觉,他紧握双拳站在那里,呆呆地注视着中国战列舰一艘接一艘的从面前驶过,略显单薄的身子在不住的颤抖着。

“这些战列舰的设计风格,和英国德国米国的战列舰都不相同……”秋山真之的脸上再次现出了惶急惊恐之色,“难道,是支那人自己设计的吗?……”

“好象是的,司令官阁下。”参谋军官小心地回答道,“听说设计图纸来自于支那福州马尾造船厂,由于支那本土现在还不具备自己建造大型军舰的能力,因此才将设计方案和图纸交给了米国的造船厂,由米国造船厂建造。”

“他们怎么可能做到这些?”秋山真之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难道……”

“不可能!这不可能!支那人的科学技术,不可能超过日本!这不可能!”秋山真之大叫了一声,突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然后身子慢慢的软倒。

参谋军官大惊失色,他上前一把抱住了司令官的身体,然后开始大声的呼救起来,几位军官手忙脚乱的上前将秋山真之抬了起来,下了舰桥,向医务室跑去。

“日本人的船上好象出事了。”

站在“共和”号战列舰舰桥上的徐振鹏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有些奇怪的说道,“象是有人受伤了。”

“很可能是日本人看到了中国海军拥有这样强大的战舰,嫉妒羡慕和仇恨交织在一起,因而病倒了。”担任“共和”号代理舰长职务的美国海军上校施奈德用不太流利的汉语笑着说道,“根据我们的情报,日本海军现在还没有吨位这样大的战舰,中国海军这一次,走到日本海军前面去了。”

第159章 贝蒂的计划

“听说日本人把他们的主力战列舰都开到旅顺去了”副舰长沈鸿烈上校看着远处的一艘艘日本前无畏舰,冷笑了一声。

徐振鹏听出了沈鸿烈话里的弦外之音,眼中也闪过一丝愤恨之色。

沈鸿烈1882年出生于湖北天门,自幼勤奋好学,19oo年,沈鸿烈府考即得中秀才,执教于府学。19o4年进入武备学堂,后参加湖北新军。19o5年,沈鸿烈以官费留学生身份赴日本海军学校留学,同年在日本加入了同盟会。1911年夏毕业回国,加入清朝海军,由海军“楚观”舰候补管带起步,先后担任清政府军咨府及参谋部海军局科员。1911年1o月沈鸿烈参加辛亥革命,曾任海军统领、宣慰使,参与策动长江下游清朝海军起义。1912年,沈鸿烈担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海军部军机处参谋。1913年调任北京总参谋部海军局上校科长。1916年3月,受海军部派赴美国任海军武官。

沈鸿烈作为一名曾留学日本的海军军官,又曾经参加过同盟会,对日本其实是存有一定的好感的,但这些仅存的好感,随着日本逼签“二十一条”遭拒随后大举入侵中国的炮声而彻底消失了。

在日本海6军大举入侵中国之后,在北京的沈鸿烈深知中国海军的实力不足以对抗日本,因而忧心如焚,但随后曹妃甸海战的捷报传来,让沈鸿烈的精神为之一振。作为在北京总参谋部海军局任职的军官,近水楼台的他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