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高科技军阀 >

第120章

高科技军阀-第120章

小说: 高科技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的优待条例,只是到那时,恐怕条件就不会象现在这样的优惠了。”徐树铮的声音一时间充满了浓浓的杀气,“敢有反对者,本使格杀勿论。”

听了徐树铮说出“格杀勿论”的话来,胖胖的巴特马多尔济竟然直接从椅子上瘫倒在了地上。

看着蒙古总理的那副熊样,徐树铮在心里暗暗好笑,他摆了摆手,两名卫士上前将巴特马多尔济从地上拎了起来,放到了椅子上。

“我要面见活佛,再做决定……”巴特马多尔济哆嗦着说道。

“可以。”徐树铮点了点头,他看了看腕上的手脚,沉声说道,“你们最好快点商量,我等不了那么长时间。”

巴特马多尔济连连点头,然后飞也似的逃出了屋子。

“他不会就这么跑了吧?”方文林注意到这位身形圆胖的蒙古总理竟然跑得比兔子还快,不由得好笑地问道。

“所有的寺庙宫殿和官邸我都派上人了,有谁敢跑,就直接开炮轰平了他。”徐树铮冷笑道,“只怕他们没有那个胆子。”

“城内尚有俄军3000余人,日军1000余人,要是他们和那些蒙古鞑子勾结起来一起对付咱们,怕是有些麻烦。”方文林提醒徐树铮道。

听了方文林的话,徐树铮和楚向征的脸上都现出了惊奇之色。

“看样子你们没少在这边儿下功夫啊!”徐树铮看着方文林,意味深长地说道。

“杨督办不止一次说过,商战兵战,道理都是一样的,必须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方文林笑了笑,说道。

现年三十三岁的方文林,本是英国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对银行业务极是捻熟,曾上书财政部要求中央政府统一全国币制,引起了梁士诒的注意,将他聘请到交通银行任职,由于在交行内未获更多重用,方文林一度想要辞职另谋高就,直到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那个主管全国实业的年轻督办,他的人生轨迹才发生了变化。

对于杨朔铭交给他的在蒙地完成金融改革的任务,此时的他,充满了志在必得的信心。

“方总裁说的不错,蒙古之所以欲图分裂,皆为俄日所怂恿。”楚向征说道,“如今俄国内乱,无暇顾及东方,已经不足为虑,所虑者,日本耳。”

“杨督办虽去军职,但于国事仍极为关注,我们这些人来之前,他不止一次的告诫我们,哪怕在蒙古站稳了脚跟,对于日本人也不可以疏忽大意。”方文林说道。

“杨瀚之做事处处留心,又不计私利,顾全大局,仅这一点,就非常人能及。”徐树铮点了点头,“这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

“日本素来有吞并我国北部领土之意,为掩人耳目防止列强干涉,日本又多方伪装其侵略计划,我出兵之前,杨瀚之为我军置办军械,就托人捎来情报,说日本有个什么‘大蒙古国’的计划,假如让这个计划成功,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徐树铮想起了在北京的时候,一开始袁世凯要求他在蒙古撤治后便立刻撤兵,只留兵6000驻扎时,他据理力争的情景。正是由于得自杨朔铭处的情报,他才得以据此说服袁世凯改变计划,将这三个原本用于平定南方叛乱的精锐师留驻蒙古。

而此时的徐树铮并不会想到,正是这份情报,使袁世凯同意增加蒙古驻军,保住了这塞外广阔的土地,还有那被俄国私下强夺的唐努乌梁海地区,一并留在了中国版图,成就了他一生当中最辉煌的功业,有了“左文襄公第二”的美名。

1918年2月17日清晨,外蒙古“撤治”的请愿公文终于被递交到了原中国驻库伦都护使衙门。

“外蒙自前清康熙以来即隶属中国……自道光年变更旧制,有拂蒙情,遂生嫌怨,迨至前清末年,行政官吏秽污……外人乘隙煽惑,遂肇独立之举……迄今自治数载,未见完全效果,追念既往之事,令人诚有可叹者也。……自俄内乱以来,红俄白俄,频繁骚扰,又有布里亚特蒙古背信弃义,勾结匪徒,破坏侵掠,官民困顿,苦不堪言。……蒙地土旷民贫,生计向来薄弱,财政支绌,枪乏兵弱,无法自立。如今内政外交危困已达极点,因此召集诸王公会议,决议取消自治,恢复前清旧制,受华夏册封,重归版图,共享幸福……此前同外国所订之约,一概无效……”

看着请愿公文上面巴特马多尔济本人的签名和后面依次联署的外蒙各部总长次长的长长签名,徐树铮lu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呈递公文仪式结束后,立刻便举行了取消蒙古独立自治的典礼。

在这个清凉的早晨,从图勒河北岸的绿宫到大库伦黄宫门口的“呼尔迪”(庙门口设立的转经鼓)一路排列着荷枪实弹的中国士兵。而从库伦东南方郊外直到黄宫正殿的中央门口,则除了站立着的全副武装的中国士兵,还有数辆炮口高昂威风凛凛的坦克。

在接到信号之后,这些钢铁怪物突然发动起来,紧接着炮口喷出了道道火焰,所有的坦克鸣炮三响,宣告典礼正式开始。

炮声响过之后,哲布尊丹巴和他的大臣以及宫廷侍卫们骑着马,缓缓从绿宫中走出,经过中国士兵的队列,当“日光皇帝”一行人来到黄宫门口时,并不是象以前那样的从中门进宫,而是穿过中国士兵的队列,从边门步行进入宫中。随后,徐树铮一行人乘座挂有五色“x”字国旗的汽车,伴随着军乐驶来,在黄宫正门前停下。徐树铮等人下了汽车,中国士兵随即把中华帝国“弘宪皇帝”袁世凯的画像放在了轿子上,抬进宫去。随后徐树铮等人也步行进入宫中。

此时在黄宫的宫门和正殿大门前,交叉飘扬着巨幅的五色“x”字国旗,而双目失明的哲布尊丹巴并没有看到,此时的他脸色显得有些不自在,他摘下了用来遮挡眼睛的水晶墨镜,有些手足无措的站在那里。此时徐树铮等人也走进了正殿,抬着袁世凯画像的中国士兵将画像放在了正中原来属于哲布尊丹巴的“皇位”上。

“请活佛向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行三鞠躬礼!”一位中**官挥动手中的指挥刀,朗声喝道。

哲布尊丹巴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唯唯诺诺的在侍卫的搀扶下,面向袁世凯的画像,规规矩矩的弯腰行了三个九十度的鞠躬礼。

第147章 帆樯重现

哲布尊丹巴向袁世凯画像礼毕,徐树铮将中华帝国政府颁发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金印和委任状授予哲布尊丹巴,接着举行外蒙古各盟王公和原自治政府官员向袁世凯画像行礼的仪式。在典礼结束之后,外蒙古各官署衙门全部被封闭,门前设立了中国武装警卫队。徐树铮随后以西北筹边使的身份,下达解散和复员蒙古一切军队的命令。蒙古当局随后向徐树铮交出了9000余支步枪,5门大炮,10挺机关枪,以及大量的炮弹和枪弹。徐树铮只给哲布尊丹巴留下了60名卫士充当侍卫。至此,外蒙古的最高主权和所有的政权,全都转入到了西北筹边使行署中。

而杨朔铭则是在南行的飞艇中,从报纸上看到外蒙古取消独立和自治的消息的。

“蒙古重回我中华版图,真应该好好庆贺一下。”

坐在杨朔铭对面的全国实业督办处首席工矿顾问丁文江笑着放下了报纸,“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过去勘查一下。”

丁文江15岁时东渡日本求学,1904年由日本赴英国留学,攻读地质学和动物学,回国后历任工商部矿产司地质科科长和矿产地质调查所所长,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是啊!有机会,我也想去见识见识这蒙古大漠,到底是怎样一番景象。”杨朔铭的目光望向了窗外,“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走遍我中华的锦绣山川。”

听到眼前的年轻将军竟然一副老气横秋的语气,已经是中年人的丁文江不由得笑了起来。

“有了这飞艇,去那里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报上不是说了,徐又铮将军之所以得成大功,这飞艇出力甚多,瀚之造出了这空中飞舟,当真是便捷无比啊!”丁文江望了望窗外,感叹道,“我以前根本都没想到,现在竟然能够坐上咱们中国人自己造的飞艇。”

“这飞艇的设计制造,其实本来也不算什么。”杨朔铭微微一笑,说道。

“瀚之此言差矣,此等飞艇,连西国航空界人士观之,皆交口赞誉其性能先进,”丁文江听了杨朔铭的话不由得愕然,“丁某自登艇后,对其构件之复杂,也是咋舌不已。以我国现在之技术,能制如此飞艇,简直可以说是奇迹。”

丁文江当然不知道,这种先进的硬质飞艇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横空出世,完全是因为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的一双“鬼眼”。

“丁兄可知,如今我中华和欧美诸国相比,最大的差距是什么?”杨朔铭知道丁文江没有明白他的意思,笑着问道。

“瀚之这个问题,最近常常见诸报端,国内学界争论也是异常激烈,丁某十五岁留洋求学,后遂立志工业救国。”丁文江回答道,“依丁某所见,我国同泰西诸国乃至最大的差距,是工业技术。”

“丁兄其实只答对了一半。”杨朔铭叹息了一声,说道。

“瀚之说的另一半是指什么?愿闻其详。”丁文江扶了扶鼻梁上的圆形眼镜,脸上现出了关注之色。

“所谓科学技术的差距,其实只是表象。”杨朔铭说道,“因为技术的载体,是人。如今咱们中华和欧美诸国的差距,是人才。”

听了杨朔铭的话,丁文江不由得连连点头。

丁文江并不知道,杨朔铭现在最为担心的,是他不能尽快的将自己“超级电脑眼”中所存储的高科技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国人。

技术对他的眼睛来说,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现在除他之外,并没有人能够真正的掌握它们。

“瀚之所言极是,如果缺少某项技术,可以想办法从外国引进,但如果是人才的话,是不可能总依靠引进的。”丁文江正色说道,“受教了。”

“龚自珍有诗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人才从来都不是自天而降的,”杨朔铭说道,“所以我希望,在探查矿务之余,希望丁兄能将胸中所学,尽数传授于我华夏聪颖子弟。”

“瀚之放心,新建之中华地质大学,小小教员,当有丁某一位。”丁文江明白杨朔铭说这番话的苦心,当即答应道。

“那我在这里,先谢谢丁兄了。”杨朔铭郑重地说道。

“不过,看着瀚之给我的这些宝图而不去把这些好东西找出来,我这心还真是……”丁文江指了指身边不远处的一个厚厚的文件包,眼中再次闪出了兴奋之色。

在这个厚重的文件包内,装着的,是杨朔铭根据“超级电脑眼”的资料绘制的中国石油分布图。

“要知道,咱们国家煤多油少,要是真能找到了大油田,那可是抱了金娃娃啊!”丁文江看着杨朔铭说道,“我实在是想不出来,瀚之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些价值连城的资料。”

“资料的来源出处,丁兄就不必深究了,能找到油就行。”杨朔铭实在是懒得再向这些国内的知名专家再解释关于他的这些图纸的来历,故意莫测高深含糊其辞的来了一句。

象把自己眼中的东西变成图纸送给国内有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这样的事,他已经做了不知有多少次了。

而从现在开始,丁文江们得到这样的宝贵资料,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福州,马尾港。

“这个家伙还真是创意无极限啊!”

史选侯打开了一张画着辅助巡洋舰的图纸,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这张画得极为精确的所谓“简图”上,描绘的是一种用货轮改装的辅助巡洋舰,根据用途的不同,有三种型号,从外观上看,这种辅助巡洋舰和外国同类舰艇最大的不同,就是在舰体的中部,一种型号搭载着两艘小型鱼雷艇,另一种型号则搭载着两架水上飞机。

而图下的说明,则是“仅供阁下参考”。

“我有时候在想,要是他来管这个造船厂,是不是咱们就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的稀奇古怪的东西?”史选侯的得力助手——马尾造船厂的设计师茅雷在一旁说道。

“怎么?你是不是说我连这种改装的东西都设计不出来?”史选侯佯怒似的瞪了茅雷一眼,自负的说道。

“茅兄难道忘了?这两天试航的‘海瑞’号,就是带着飞机的啊。”在史选侯身边的一个年轻人笑着说道。

“是是是,这‘海瑞’号将飞机置于舰上之设计,开我国造舰史一代之先河,实出于史公之手。”茅雷呵呵一笑,小小的捧了史选侯一句。

“咱们国内,还是缺少相关的人才。”史选侯看了看身边的年轻人——“人和船舶重工”飞行器工程处主任巴欲藻,叹息了一声,“要不是蕴华归国来助我,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完成杨瀚之的这个设想。”

听了史选侯的话,巴欲藻微微一笑,说道:“瀚之将军要巴某回国报效,巴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