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辛亥大军阀 >

第407章

辛亥大军阀-第407章

小说: 辛亥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其他人看来,这根本就是赤裸裸的投降。

而正是这份苏德条约让大量的俄国人对社工党更为不满转而加入俄国临时政府当中!

十月份,俄国临时政府正式把海参崴定位临时首都,随即以原俄国驻满洲部队以及远东地区的部分俄军为基础组建了俄罗斯临时政府国防军,高尔察克就任总司令,紧接着由捷克、奥匈等国战俘组成的捷克兵团哗变并控制了贝加尔湖到乌拉尔山脉的西伯利亚铁路,高尔察克从远东地区组建的俄罗斯临时政府国防军沿着铁路迅速向西推进,并准备抵达鄂木斯克和当地的捷克兵团进行汇合,与此同时,俄国境内的其他部分地区也是相继出现大规模的反抗势力,一时间,俄国内到处都是硝烟冲天,爆炸声不断。

1917年的世界局势基本上都是围绕着俄国的内乱而发展,而作为主要参战国的俄国所爆发的内乱已经不单单影响到了他们,更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参战国!

而最明显的就是苏联和德国在十月份签订了正式停战条约后,德国和奥匈两国开始把大量的兵力调往西线,一时间英法联军的压力迅速增加,而刚刚参战没几个月的美军登陆了欧洲战场后,也是首次尝到了世界大战中伤亡惨重的滋味!

在1917年9月份英法美三国联合发动的秋季进攻当中,英法联军一如既往的伤亡了好几十万人外,首次参加大规模战役的美军在短短一个月内的战役里伤亡高达十万人,而当时美军在法国登陆的部队一共也才五十来万而已!

巨大的伤亡加上冬天来临,更重要的是德军终于是在东线把俄国给逼降了后,奥匈和德国抽调了大量兵力往西线,使得英法美三国联军根本就无法取得寸进。

西线中双方战略对峙的局面在1917年并没有得到任何改变,哪怕是英法两国的坦克相继登场后,依旧没能改变这一局面,因为仅仅在英法两国的坦克登上战场不过两个月,德国人自己的坦克也是登上了战场,而如果仔细看看欧洲战场的这些坦克,那么就会发现,这些坦克的外形几乎是一样的,甚至连主炮的口径都是一样的。

而之所以又这样的情况出现,那是因为他们的坦克都是仿制自中国所研发的第一代履带式坦克T1式坦克。

中国坦克的研发始于1914年,同年参谋部也成立了装甲科并开始研发并试验装备坦克,芜湖拖拉机厂在引进的汽油拖拉机的基础上,设计研发出了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的一款坦克,重五吨,采用了一门1916年式47毫米二十五倍炮以及两挺重机枪为火力,同时正面有着高达十二毫米的装甲,侧面也有着六毫米厚的装甲,最高时速为十二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为五十三公里。

这是一款相当标准的原始步兵支援坦克,这款被正式命名为T…1式的坦克被研发出来后小批量的装备了装甲科下属的试验部队,随后装甲科下属的这支试验部队得到了来至于陈敬云的亲自批示支持,每一年都获得了大量的专属经费,装甲试验部队对这些装甲车进行了大量试验后,根据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重新开始设计了T2式坦克,那是一款重六吨,采用和T1坦克相同的1916年式47L25坦克炮,速度上所有提升达到了十四公里每小时。这个T2式坦克相对于第一代T1坦克而言,最大的进步就是采用了诸多成熟的技术工艺,减少了坦克的故障率,而其他的纸面性能倒是没有太大的提高。

随后T2坦克开始列装装甲试验部队,1916年陈敬云下令以装甲试验营为基础成立装甲团,同年底扩编为装甲旅,主要装备T2式坦克以及配套开发的M1式装甲车,M1装甲车乃是中福汽车公司所生产的货车底盘为基础改装设计而来,主要就是加装了部分装甲后利用其速度优势为部队提供侦察等力量。

而为了让装甲部队拥有步兵的支援,装甲旅内除了拥有两个坦克营外,还拥有三个摩步营,一个汽车拖拉的野炮营。此外还有众多的辅助力量比如:快速工兵营,快速辎重营等,这个装甲旅是一个合成快速机动部队的模式。

除了这个装甲旅外,参谋部还决定把一个步兵师改编为摩步师,准备大量装备汽车和摩托车,使其拥有快速机动的能力用以支援装甲旅作战,而这个摩步师的改编就是落在了第九师上面。

这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摩步师都是属于试验性质的部队,而且还是那种高度保密的部队,坦克这种东西陈敬云是希望别人越晚知道越好,不过这些大规模的部队编制改动只能瞒过普通人,根本就瞒不过那些外国的情报人员,英国人最先知道了坦克的事情,然后他们自己本来也是有在进行相关的坦克设计,只不过中国的T1坦克出来的更早而已,而且性能上比他们自己弄出来的要好一些,所以英国人迅速向中国购买了T1坦克的设计,并以次修改了自己的坦克设计,而德国人也是通过一些情报途径获得了中国坦克的一些情报,如此一来不用多久欧洲战场上就是出现了坦克的身影。

而这个时候的坦克并没有改变战局的能力,现在的坦克作用只是支援步兵作战,在西线当中的坦克就是用来突破敌军的战壕的,但是现在坦克的性能是无法有效的完成这种任务,所以双方的坦克投入战场上后,又是迅速的被敌军的炮火力量所摧毁以至于双方的坦克损失的速度都非常快,德国的坦克在11月份刚投入战场,等到1918年1月份的时候,德国人累计损失的坦克已经高达两百多辆。

而这个时候作为首个发展坦克并列装坦克的国家中国一共拥有的坦克也不过一百多辆而已,由此可见战争的刺激对于军备的发展而言是有多重要。

第〇五二九章 新技术涌喷

战争对于各国军备的发展刺激是非常庞大的,欧洲大战前夕也就是1914年下半年以前,各国虽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但是这些军备竞赛更多是对现有的技术装备进行数量的比拼,而不是战争爆发后,各国的军备竞赛不但比拼数量,更比拼创新和质量。

1917年底开始出现在欧洲战场上坦克就是如此,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对于坦克的竞争尤为激烈,时间到了1918年1月的时候,各国正式投入坦克参战的时间仅仅数个月,但是被击毁的坦克总数已经超过了五百辆之多,而大量的实战经验后暴露出来了众多问题后使得各国的坦克设计师们快速的制定了新式坦克的设计,并且新式坦克快速列装部队奔赴战场,英法等国就已经提出并设计了高达数十余种坦克的设计,并且从中挑选了数种坦克大量生产并参战,其中坦克的种类已经覆盖了超轻型坦克,轻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当最先列装坦克的中国都还只装备了两种T式坦克的时候,英法两国的坦克已经形成了全方位、成系列的坦克家族。

而去年开始参战的美国由于之前没有进行坦克的相关设计和研究,所以参战之初是采购的英法两国的坦克,随后中国的T1式坦克曝光后,美国采购了数十辆的中国T1式坦克,不过受限于中国的生产能力无法快速大量提供坦克,所以美国又向英法等国采购,因此由英国提供零部件,设计,法国提供制造场所,中国提供劳动力,美国自己提供汽油发动机的马克8型重型坦克隆重登场。

这是一款名副其实的国际坦克,中英法美都参与到了其中,该款坦克乘员高达十二人,重达三十七吨,装备了两门六磅炮和七挺机枪,拥有最厚达到十六毫米的装甲以及三百匹马力的发动力,最高速度为六点五英里每小时。

美国人在前几年里已经发足了战争财,所以财大气出的美国人一口气就下了高达一千五百辆的订单,要知道这款坦克的单价可是高达三万美元左右。而中国自产的T2式坦克是多少钱呢,只有一万三千元,也就是六千美元……换句话说买一辆马克8型坦克的钱可以买五辆T2式坦克了。

不过两者的价格相差巨大,其重量也是相差巨大,T2式坦克不过六吨,乃是名副其实的轻型坦克,而马克8型坦克高达三十七吨,可是正儿八经的重型坦克。

除了这款大名鼎鼎的国际坦克外,英军中还装备了型号众多的各式坦克,包括马克各型号的坦克,此外还有极为重要的A型中型坦克,这款坦克在19181年的1月份首次投入战争,这辆十四吨重的中型坦克装备了两台汽油发动机,能够提供八十五马力的动力驱动该款坦克以约13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前进,武器为四挺零点三英寸的机枪。这款坦克被证明设计的极为成功,德国甚至在俘虏了这款坦克后进行了复制生产,不过德国人把该款坦克的四挺机枪换成了57毫米的坦克炮而已。

实际上,尽管是英国在1916年的时候就开始引进中国坦克的设计思想,一度也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坦克设计,不过在1917年后的英法两国的坦克设计又是回到了他们自己的路子上,各种机枪坦克多炮塔坦克乱七八糟的坦克款式层出不穷,而他们的敌人德国却是要务实得多,尽管德国人的坦克设计也非常多,然而真正量产并参战的坦克型号只有几种而已,第一款是仿制中国T1坦克的1号轻型号坦克,而第二款则是他们自己研发生产,重达二十多吨的2号重型坦克,而第三款就是仿制并改进自英军A型中型坦克的3号中型坦克,第四款就是在1号坦克的基础上进行扩大化设计的4号轻型坦克。

德军的坦克发展由于是1917年后才开始,前期都是仿制设计为主,而且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和英法等国一样弄众多的乱七八糟的型号,而是专注于少数几款坦克。

而不管如何,这几个国家在坦克投入使用后,都是大量装备了坦克,到了1918年2月份的时候,英法美联军的坦克数量总数已经高达一千余辆,而德奥两国的坦克数量也是飙升到了六百多辆。如果算上之前被击毁的坦克,那么短短一年里各国累积生产的坦克总数已经超过了三千辆之多。

而这些数字让陈敬云看了是相当的郁闷!

要知道中国可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研究坦克,也是第一个列装坦克的国家,大概英军的坦克还在进行试验的时候,中国的T1式坦克就已经秘密装备了装甲试验营,当英军首次把坦克投入战场的时候,中国的T2式坦克已经是大规模列装唯一的一个装甲旅了。

这几年来中国的装甲部队算是发展迅速了,包括装甲旅、装甲科下属的各试验部队在内,中国现今拥有的坦克数量已经超过了一百五十辆,然而这个数字和那些列强们一比就是显得逊色了。

为了跟上列强的步伐,陈敬云一咬牙,就是给陆军拨付了五百万的装甲部队特别发展经费,用于支持研发装备新式坦克,并且越过了陆军的众多将领,直接找来了装甲科科长方大山少将,亲自向他交代了装甲部队的发展规划,要求设计生产出1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15吨中型坦克以及25吨以上重型坦克的规划。

为了避免那些设计师们学了英国那群设计师一样瞎搞,陈敬云亲自制定了设计指标,其中将作为主力使用的中型坦克将至少需要20公里以上的速度,装备一门50毫米以上的火炮,正面装甲厚度必须达到20毫米以上。

这些设计指标的制定就是避免那些设计师门一个脑袋发热就弄出来什么多炮塔坦克或者是和英国的A型中型坦克一样只有机枪没有坦克炮。

由于此时的中国乃是协约国的一员,某种程度上来说和除了日本以外的其他几个盟友都拥有良好的技术合作基础。在1917年的时候,中国就从法国人手中得到了他们的M1897式75毫米火炮的技术图纸,使得中国可以从M1897的基础上研发生产更先进的火炮。而中国也是向英法两国提供了T1式坦克的设计图纸。这一次中国要开始新式坦克的设计,同样也是花费了一定的代价后从英国获得了部分坦克设计的图纸,其中包括英军中现役的A型中型坦克等。

在参考了众多坦克的设计后,中国的新式坦克迅速定型,T3式轻型坦克,重八吨,为了让这款轻型坦克达到高速度,所以采取了极端化的设计,减弱了武装和装甲,并采用了更大马力的汽油发动机,使得了这款轻型坦克只装备了一门25毫米的小口径坦克炮,装甲厚度最厚也只有十毫米,但是速度却是成功的突破了三十公里,达到了三十三公里每小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款轻型侦察坦克。

T4式中型坦克,以英国的A型中型坦克为基础,重新设计优化后,全车重为十六吨,装备一门1918年式57L35炮,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22毫米,侧面也有十二毫米,最高速度为二十公里每小时,刚好达到陈敬云对中型坦克的速度指标。

这款坦克装备的火炮实际上还是榴弹炮,35倍的身管长度并没有太好的穿甲能力,不过现在的坦克设计也不是用来和对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