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陕西也就完蛋了。权衡利弊一下,实在不划算。咱们不如各回岗位,把住城池关隘,继续养精蓄锐,以待时变。
见此情形,身为前沿最高指挥官的杨彦一时无言。这是他首次坐镇指挥大兵团,他倒是不怯场,雄心勃勃要建立奇功。可现在女真人不给他机会,一路撤回京兆府境内去了。如果追过去吧,谁也不敢保证获胜,但同样,谁也不敢保证就必败。
九哥常说,为将者,切忌功利,每作一个决定,务必从战局出发,不可混杂个人私心和政治考量。我们这次主要任务,就是防守,现在目的已经到达了,而反攻陕西东部,收复失土不在此次用兵考虑之列,且条件也不成熟,为谨慎起见,还是不冒这个险。
一念至此,拍板定案道:“罢!不去!我立即就此事上报制置司,听制置相公最后裁夺!”
十月下旬,杨彦请示秦州的制置司和帅司,徐卫支持他的决定,并作出指示,杨彦、张宪、姚必隆等,自还府城,徐胜吴璘仍驻朱记关,徐洪引军回大散关,李成梁兴等降将,率部北渡渭水,进入凤翔府,等候整编任命。
在武功磨刀霍霍的赤盏晖,见西军探个头出来张望几眼,又缩了回去,好不失望。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在京兆府整顿部队,再寻战机。
至此,陕西战场暂时趋于平静。环庆境内,张俊被徐原一记老拳打在心窝上,一时半儿缓不过劲来。秦凤境内,韩常赔了数以万计的部队,也没能前进半步。赤盏晖费尽心计,西军却原路返回。
这怎么看,此次宋韩在陕西交战,金军韩军都没有讨到好处。西军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依托城池关隘坚守,最大限度消耗敌人。连西军中最擅长野战的虎儿军,也放弃了在平原地区跟金军捉对厮杀的机会,“保守”地退回防线。
但显然,战事不可能就这么结束,这回对宋用兵,虽是由伪韩挑的头,金军只是配合。但在陕西,金军可是动用了六万!这放在哪个时期都不是小数目!六万金军啃不动一个凤翔府,这叫女真人如何甘心?
第五百二十三章 战机闪现
嘉定三年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陕西战场陷入暂时的平静。徐卫不敢大意,因为他知道这种平静,往往是下一次大战爆发的征兆。他命令凤翔诸将,密切注意京兆府的举动,指导思想仍旧是一个字,稳。
这一阶段的作战,徐原在环庆击败了张俊,徐卫在凤翔逼退了韩常赤盏晖。远在四川绵州的徐处仁接到报告以后,十分欣慰,这是他上任以来经历的第一次战争,到目前为止,用后世的话来说,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他以宣抚司名义,行文陕西制置司,祝贺西军将士取得的胜利,并勉励将帅们再接再厉。
同一时期,在襄汉战区,情况却没有那么乐观。张仲雄率领的御营司神武后军一部坚守襄阳城,抵挡韩军数月猛攻,陷于内外交困的局面。何灌的长子何蓟,张仲雄的兄长张伯奋,以及韩世忠数次往襄阳地区进攻,都被高孝恭挡回。没奈何,神武后军是以张家兄弟的西京兵,何蓟的常捷军,以及原东京留守司残部组建而成,兵力不足,与十几万韩军相比,相差太过悬殊。
十一月,驻江南西路的折家军在折可求率领下,从江西出发,渡江西进,到达襄阳东南角的郢州。何灌急令张伯奋率军前往配合,并将韩世忠部数千人划归他指挥,而何灌本人也赶赴军前,与折可求共商军事。
折可求何等人?西军元老!正因为他离开了陕西,才让徐原成为西军中资历最老的泰山北斗级人物。此次入两湖,他带来了以折家子弟兵为主力的三万步骑,在与何灌商量之后,决定兵分两路救襄阳。
一路由张伯奋率领,进攻襄阳正东面的随州;一路由折可求亲率折家军,沿汉水北上,直取襄阳!
十一月上旬,张伯奋军首先打响。盘踞随州的韩将名唤荆超,这个人原为宋将,且履历辉煌,因为他曾供职于殿前司禁军“班直”之中,班直那是皇帝的近卫军,除西军以外,只有它敢称精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荆超和徐卫一样,干过“带御器械”,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御前带刀护卫”。此时,韩军主力都在围攻襄阳,荆超率七千人扼守随州。张伯奋挥师猛攻,激战四日未能破城。
十一月十六,折家军进抵襄阳所在的襄州。早已探到消息的高孝恭,派遣自己的儿子高进引步骑四万前来阻击。
在折家军支援徐卫救平阳一役中,一枪搠中金军名将银术可面门而威震军中的折家小帅折彦野,引七百骑为先锋,趁高进布阵未成之际猛冲。韩军依靠优势兵力,打打张家兄弟的西京兵还成,但面对来自西军阵营的折家精锐,很快暴露了自己杂牌军的本质,四万人,被七百骑冲乱阵脚,折彦文随后引军助战,高进大溃!放弃了襄州地区的重镇,宜城,致使襄阳南面门户大开。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折家军有了宜城这个落脚点,虎视襄阳!
高孝恭深知韩军根本不是西军折家的对手,去十万也白搭,火速请出蒲鲁浑,让他带金军万余,并以五万韩军协助,前往迎战折家军。
一场骑兵的颠峰对决在宜城开幕。
面对金军韩军混编的近万骑兵,折可求派遣儿子折彦野引折家马军四千前往迎战,临行前对儿子言明,就算打一万个回合,只剩下你一人,也不能后退半步,否则,我先取你项上人头。
金军尽管并不是出生于草原的游牧民族,但他们的骑兵部队可以说是天下精锐。女真人自己也对此非常自负,自称不能打一百回合,何以谓马军?金军骑兵,非但有着与生俱来的剽悍,更兼后天的训练有素,极其骁勇。而最让敌人胆寒的,则是这支骑兵的顽强。女真人自吹的“打一百回合”,不是炫耀自己的战力有多强,而是表明有敌无我的气概!
折家世居府州,不但自产良马,还卖给内地,因此其骑兵部队在宋军中首屈一指!如果说宋军中,只有一支骑兵能和女真人对抗,那么非折家不可!
折彦野引四千精骑,拉开了血战的序幕!两支当世高水平的马军,在宜城之外,苦斗三十多个回合,无论金宋两军,都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战至黄昏时分,韩军沉不住气,抢先发动总攻。
折可求亲率主力出城接战,天未黑,金韩联军溃败。折彦野身被十数创,仍挥军掩杀,致使联军伏尸四十多里,死伤无算!折家军夺得战马七百多匹,军械难以计数!高孝恭闻讯大惊,慌忙引军撤走,放弃围攻襄阳,退到了唐州。打算重新积蓄力量,卷土再来。
高孝恭主力撤走后,折家军先后拿下随州,光化军,邓州等地,逼得高孝恭再次后撤,退到颖昌府。折可求见进展顺利,认为机会难得,建议何灌火速增援,把何灌长子何蓟所率常捷军开上来,合师一处,在中原地区,跟伪韩军决一死战!
十二月,陕西和襄汉两个战场都没有大的战事,宋韩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最后的对决。
但这个时候,对宋军非常不利的事情发生了。这一年气候,重演了靖康年间的故事,进入十一月,天气转冷,而到腊月时,气候暴寒!陕西方面,因为徐处仁的用心经营和大力支持,还扛得住。而在襄汉,因为宋军急于解围,事前没有万全的准备,士兵们还穿着单衣。襄汉战区的宋军士兵,竟有被冻死者!
折可求本打算在十一月下旬挟胜利之威高歌猛进,却回为气候的突然剧变不得不转攻为守。请求朝廷迅发冬装。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全面负责抗金的徐绍,排除万难和各方阻力,给予前线极大支持。十一月当月,一万套冬装火速送到襄汉前线,晋升折可求为太尉,其子弟多人受到重赏超擢!徐绍还秘密指示折可求,尽你所能,能打到哪里算哪里,朝廷全力支持你!如有必要,我会另辟战场!
徐绍的表态,就是政府的态度,而政府的态度,则代表了朝廷。折可求底气十足,信心满满,准备率领折家健卒,立不世之功!
腊月初一,凤翔府。
时间到了腊月,距离中国传统的春节也就不远。这一个月,在汉人来说,是应该喜气洋洋,置办年货的时候。但在陕西,尤其是西军来说,基本上没有过年这个概念。从金军第一次进犯陕西开始,西军将士们经常在年关之际,还与敌浴血搏杀。
而今年,凤翔驻军尤其不敢大意,赤盏晖虽然引军退入了京兆府,但他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眼下天气如此恶劣,对女真人来说,却是小菜一碟,敌人很有可能趁着气候的剧变发动袭击!
“杨都统,制置司银牌!”信使飞奔入凤翔总管衙门,带来了制置司的紧急军令。
杨彦正在烤火,听到这声喊,掀了身上大氅,快步上前接过。打开一看,立时变了脸色。张宪见状,步上前去问道:“都统,何事?”
杨彦没有回答,直接把银牌递给了他。后者接过一看,却是制置司收到密报,金韩联军将于近日卷土重来,其进兵方向大异于前。他们不会再直接攻打朱记关或者府城,而是分兵北上,去进攻泾州!制置司命令,若敌真来,凤翔之军要果断吃掉北上攻泾州之敌!
张宪看着那块银牌,眉头就没有舒展开过。这是什么意思?借道凤翔去进攻泾原?难不成敌人以为,徐经略支援环庆,泾原就兵力空虚了?莫非他们不知道泾原一路是陕西四路中兵威最雄的么?
又把银牌看了一遍,他忽地吸了一口凉气,惊道:“对方这是打算攻我必救!搅乱战局!”
杨彦神色凝重,点头道:“不错。泾州紧邻渭州,攻泾州则直接威胁到泾原一路的中枢所在。徐经略若得知消息,以他的性格,不管环庆面临何种局势,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回师救自己的后院!这也是为什么制置相公命令我们要迅速吃掉北上之敌的原因!”
张宪听后,摇了摇头:“不对,对方若想逼徐经略回师,大可从咸阳出兵,沿泾水而上,经邠州去攻泾州,必定奏效。为何反要借道凤翔?一来地形复杂,不利于彼,二来我军还可阻击!”
杨彦看向他:“你有什么想法?”
“这是敌一石二鸟之策,遣师借道凤翔北上攻泾州,一来是逼徐经略回师,最主要的,还是诱使我凤翔驻军出兵救援,离开城池关隘,跟他们在野外决战!”张宪的语气非常肯定,不容置疑。
杨彦听罢,盯着地图看了半晌,又到沙盘之前比划了好一阵,忽地击掌道:“对方要借道凤翔北上攻泾州,无论如何都要经过歧山境内,若果真如此,那战机就来了!”
第五百二十四章 歧山伏击
张宪恰好也有个想法,听了这话,试探着问道:“哦?都统请示下?”
杨彦梗着脖子望他一眼,皮笑肉不笑道:“大帅常夸你勇而有谋,遇事不慌,我不信你没看出来。”
张宪嘿嘿一笑,拿手往沙盘上一指,正是歧山所在。
杨彦点点头:“嗯,歧山,那又如何?”
“伏击。”张宪沉声道。“既然我们预先洞悉了对方的进兵路线,那么在歧山伏兵是最好的办法!歧山南接终南,北倚千山,‘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还有比这更适合伏击的么?”
杨彦抱着膀子,在沙盘上看了半晌,承认道:“伏击却是可行之策。但要注意一点,对方往攻泾州的部队,必是偏师,其主力当屯在歧山县和扶风县之间,这里地势开阔就不说了,距离歧山也不远。一旦我们伏击开战,其主力可以迅速作出反应!你也知道,对方拥有马军优势,要不了半天就能赶到!如之奈何?”
张宪摸着嘴唇上的短须,一时无语,良久道:“那伏兵就只能先顶着,一直顶到我军主力开到为止。当然,前提是都统愿意冒这个险。”
杨彦也陷入沉默,九哥一再交待,我军主要目的是求稳,就算出现战机,也要慎之又慎。可九哥没说就算有战机也不用吧?既然我们预先刺探到了对方的进兵路线,如果不干他一伙,实在心有不甘!
“我们分头行事,你负责派人把歧山地形实地摸个遍,把适合伏兵的地点弄清楚。我立刻向帅司报告,请大帅定夺。”杨彦郑重地说道。
腊月初三,杨彦正估摸着帅司应该有回音了,陕西制置司“参谋军事”吴玠就赶到了凤翔府城。然而吴玠此来,虽然代表徐卫,却并不是代替杨彦指挥。他此来,是为传达徐卫的命令并协助参谋。徐卫同意凤翔驻军的请示,并经过商议,拟定方略如下。
由凤翔府出偏师,在歧山设伏,吃掉敌北上之师。若敌军主力北上驰援,伏兵务必依托地形坚持住!为了不让对方生疑,府城驻军和朱记关驻军,在伏击开始之前,都不出来。反正府城在歧山西面,朱记关在歧山西南,相距都不到一百里。敌主力北上之后,凤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