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龙起苍茫 >

第14章

龙起苍茫-第14章

小说: 龙起苍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瑞兴等人不知道来了多少革命党,吓得草木皆兵,哪有抵抗的心思,一路溃退。

吕公望乘势倒戈,大肆劫杀了一阵。瑞兴仗着手下本部人马兵精马壮,武器犀利,硬是冲出包围。光复军也不知道章法,只知道一通乱战,等到秋瑾等人收拢部队的时候,已被瑞兴走得远了,只留下些小鱼小虾。

也是瑞兴命不好,带着数千残兵刚逃出包围不久,就被李秉衡等迎面赶上一阵痛击。瑞兴部早就没了战心,四处乱闯,谁知道遇到了铁桶阵,只能纷纷投降。瑞兴与逃在军中的绍兴知府贵福等全数被擒,辎重粮饷截获不少。

押着俘虏往绍兴去的半路与光复军王金发部相遇,双方见到都是革命军的旗帜,纷纷上前握手拥抱,激动万分。后面的秋瑾等得到消息,纷纷赶来相见。

徐锡麟等见到秋瑾,不由大喜,想到这段日子惊险万分,时刻为对方担心安危,犹如见到亲人般欢喜。

将双方没有见过面的同志一一介绍,又是乱纷纷一阵见礼、寒暄。

徐锡麟将李秉衡拉到秋瑾面前,郑重介绍道:“竞雄,这位便是同盟会的李光华,我虽与孙文宗旨不合,但和光华却是说不出的投机。”

秋瑾闻听是李光华,连忙爽朗笑道:“陶副会长在南洋筹饷时闻听光华诸事,大为敬服,上门拜访时,你们已经去了安徽。谁知道竟闯下这番声势,此番若不是你们相助,前途委实难料,祸福未知。”说着,朝着众人郑重鞠了一躬。行动间毫不扭捏,落落大方,眉目间英气勃发,让人眼前一亮。

李秉衡见她虽娇小,但气势雄壮,谈吐磊落,想到原来历史上对她的推崇,果然名不虚传。两人寒暄片刻,在附近追击清军残部的竺绍康与吕公望等人也都陆续赶到。

熊成基等连忙提出边走边谈,先回杭州再作计议。于是两军合流,连忙退入杭州休整。

待得安定下来,众人纷纷问起彼此起义情节,诸事历程,讲到惊险处又是感慨又是唏嘘。取安庆,下杭州,眼下浙江半壁已光复,这一切仿佛尚在梦中。

目前光复军正在各地动员,起义人数已有五、六万人,形势一片大好,光复军上下对光复浙江全境势在必得。看着光复军高层普遍自信满满,李秉衡等人不便提出入川建议,只能过后另找机会。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六节 山雨欲来

随着驻杭将军瑞兴与各路浙军的覆灭,浙江各地的革命形势开始扭转,清廷在浙江范围已经没有强大的抵抗力量,整个浙江光复在即。

在秋瑾与徐锡麟共同发布成立光复军浙江军政府的通电后,光复会上下大受鼓舞,起义重要人物云集杭州。

而清廷则电令张之洞、端方等迅速调集两镇新军以及巡防营、缉私营等旧军赶赴浙江平乱,已有五万人在南京集结,不日就要南下。

针对这一形势,秋瑾与徐锡麟商议抓紧整编光复军,并加以操练,分发杭州军械局的武器弹药,准备应对清廷的镇压。

军政府公推徐锡麟出任都督兼光复军总司令,总理浙江军政事务;由秋瑾出任浙江军政府省长。本来徐锡麟坚辞不受,但以大通学堂学生为核心的光复军高层都以为徐锡麟在浙江的威望无人可比,故再三恳求,徐锡麟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并提出委任他以往亲自提拔的王金发与竺绍康为副司令。

光复军虽然也编了四镇,但人员庞杂,大部分为浙省各地山堂会党,另有许多以往起义后据山结寨的农民与各地士绅以保卫地方为名兴办的团练。这些人的整编问题一直让徐锡麟头痛不已,由于这些人观念保守,成分不同,始终无法彻底整合。无奈之下只能委曲求全,以王金发组织的乌带党为一镇,由王金发任统制;以竺绍康组织的平阳党为一镇,由竺绍康任统制;以起义农民与团练为一镇,由裘文高、张云岳分别任正副统制;而自己统领的一镇兵马更加复杂,以大通学堂学生为主干,加上安徽、浙江两地招募的新兵、几次战斗招降与反正的清军,由吕公望与朱瑞出任协统。

由杭州军械局以及各地军械所起出的武器弹药远远不能武装四个镇的军队,所以有许多人仍然使用着原先使用的老式枪弹,甚至大刀长矛。因争抢物资引发的纠纷也时有发生,甚至为了饷银发放频频闹到徐锡麟这里,弄的他不甚其烦。除了留守杭州的徐锡麟一镇,其他几镇都按照原来的势力范围活动,但经常为了抢地盘闹出矛盾甚至武力相向。徐锡麟自上任以来一直充当着和事老的角色,为各派协调矛盾疲于奔命。

除了徐锡麟的一镇兵马有李秉衡与熊成基等人帮着进行系统的训练,其他几镇都是过过场做做样子,可以说毫无战斗力可言。

李秉衡眼见形势不容乐观,自己从南洋带来的弹药也所剩不多,经不起一场大战的消耗,由于要去南洋的人数众多,只能致电张振勋让他速派船只以商船的名义赶来杭州湾,让手下这批人可以提前撤离。

熊成基等几个行伍出身的同志也是对目前的恶劣形势忧心不已,但眼下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关系很微妙,他们根本说不上话,没有受到排挤就很不错了。虽然王金发等高层还能听取他们的意见,但部分的光复军中下层军官不想同盟会介入浙江地方事务,眼下到手的权力如到嘴的肥肉,是无论如何不愿意分人一口的。

随着清政府调兵遣将的完成,几路大军即将入浙,一场狂风暴雨眼看即将来临。

经过十多天的训练,徐锡麟的一镇驻杭光复军勉强有了点军队的气象,但离真正的作战,还差了许多。李秉衡适时的向秋瑾与徐锡麟提出让熊成基等入赣的建议,眼下江西与湖南等地零星的起义活动需要有人去组织起来,加上一把火。如果能在江西首先打几场胜仗,既能寒清廷与南京平叛清军的胆,又能给浙江有力的支持。入浙的清军要时刻提防革命军从赣侧击,既牵制了兵力又有战略威慑的意义。

这个建议得到了所有光复会所有高层的赞同,这个时候于杭州等地死守并没有意义,不如开辟第二战场。

徐锡麟将安徽带出来的巡警学堂学生交给熊成基带领入赣,又将手下拨出一部分人,连同安徽新军本部共五千多人。入赣的兵力不能多也不能少,这么多人刚刚好。

李秉衡让温生才带上二十几名南洋的兄弟一起跟着熊成基他们入赣,并交给他五百万日圆(日圆在当时中国很多地方都是“硬通货”),充作军饷并作不时之需。将来入川后补给不易,只能靠四川同盟会组织帮助在日本洋行购买。日本武器商为了占领中国市场,在各地都有洋行,而且武器质量还不差,这也是李秉衡这次带上日圆的原因。

因为跟熊成基与倪映典等人交厚,所以反复交代入赣后保存实力为上,只为造声势。

熊成基等都真心敬服他,所以也不觉得他多事,反而记在心上。

最后是李燮和跳出来大叫受不了:“光华,从没见你如此唠叨,我耳朵里茧都听了出来。不就是那十六个字嘛?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好记的很。”

熊成基笑着说道:“听着是简单,用起来就不简单。如今我等势弱,用此战法再为合适不过。等入了赣入了川,我就用它好好跟敌人玩玩。”

听他说得轻描淡写,众人纷纷笑了起来。此去江西,既要帮助浙江牵制清军,于要保全自己安然转入四川,任务不可说不艰巨。但熊成基等人举重若轻,安之若素,正应了李秉衡心中还没说出的一句话: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对手。

这段时间的相处与并肩战斗,让众人都生出了依依不舍的深厚感情。正在上海的陈其美发来电报说已经与张家船队会合,即将赶往杭州湾。船上有一批药品与粮食等物资,另有一批喻培伦等人加班加点赶造出来的07式步枪四千多支,子弹一百八十万发。在黄仲涵聘请的外国工程师的帮助下,子弹厂顺利投产。目前日产子弹六万发,等以后改良工艺与机器设备,工人技术熟练后,产量将成倍提升。

听到这个消息的李秉衡惊喜万分,留在南洋的那数百名“徒弟”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这也让他欣慰无比。也让他对张家船队的到来充满了期待,熊成基等人听到有大批物资可以补充,尤其是他们眼馋已久的07式步枪,也是大为振奋。

第二章 初露锋芒 第七节 豪侠英士

第二天傍晚,陈其美便带着张家船队抵达了杭州码头,正在等候的李秉衡等人早已是对这位传说神通广大的同志望眼欲穿。

船还没靠岸,陈其美已经在船头大笑着朝众人拱手示意,又朝李燮和挥手道:“柱中,别来无恙乎?”

船刚靠岸,便迫不及待的从跳板上蹭蹭而下,与众人一一见礼,指着李燮和爽朗笑道:“你从湖南闹到江苏,本以为这次要在南洋安分些教书,谁知又闯到安徽、浙江,干下这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我甚不服,下次得想法盖过你的声势才行。”

李燮和连连摆手,笑道:“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徒居其列罢了。倒是你陈英士此次回上海受孙先生之命联络会党参加革命,今后大有前途。”

李秉衡见他虽然戴着眼镜长相斯文,但豪迈奔放,言行甚有霸气,暗自心折,上前笑道:“此次幸亏英士到此雪中送炭,多谢此前为我等奔走联络之举。如今到此,还得请教外界消息,四周形势。”

陈其美早就注意到了李秉衡,笑着迎上来,拱手笑道:“此前多次听说我同盟会出了位了不得的少年英雄,实在仰慕已久,日日思慕一见。如今到得眼前,果然名不虚传。”又扭头朝着熊成基等人笑道:“众位兄弟都是劳苦功高,可有接风酒,少不得我今天要敬光华以及诸位英雄几杯。”

众人见他热情果决,哄然应诺。

当晚在杭州巡抚衙门摆了几桌酒,由徐锡麟等作陪。

陈其美甚是海量,酒到杯干,敬酒时有酒量小的也不勉强。席间熟识与不熟识的都攀谈几句,并不讲革命道理,只是随意说些人生至理,言行甚入人心。

等到散了席,陈其美召集同盟会众人,郑重说道:“日前由各地的哥老会、孝义会、三合会、三点会首领及部分同盟会员在东京齐聚,准备成立共进会。宗旨不同,那是有的,但革命不能旁观。任何党派,只要为了革命,便都是同志。什么时候各个党派放下成见,谁来主导革命都能出力襄助,那么革命才有成功的希望。眼下孙先生准备提前发动广西起义,我是不同意的,但是正因如此,我才敬重孙先生。黄兴先生提出攻取镇南关,经略广西,以此为跳板拿下云南,为你们在四川的活动开出一条路来。以后从南洋的补给就能从镇南关直入四川,这也是孙先生等人的良苦用心。”

熊成基激动的说道:“如果真能如此,我等定不负众望,在四川好生干出番事业来。”

李秉衡也点头说道:“此番若能成功,我等在西南几省数年间就可有根基,到时北伐,全国革命同志当一呼百应。”后世的确是共进会等团体发动武昌起义,同盟会在后鼎力相助无私奉献,最终才成就了中华民国,陈其美的眼光的确独到。

陈其美又望向李燮和,说道:“柱中,此次陶成章快到浙江,到时必定找你,你该何去何从?”

李燮和毫不迟疑的说道:“我虽然分别入了三党,但如今只要能为革命效力,并无党派之别。他来了,我仍然跟着光华,南洋那片基业,是为革命最有力之后盾。”

李秉衡心想,这才是真正的革命同志的觉悟,于是说道:“此番环环相扣,味根等入赣声势越大,对浙江光复军对抗清廷的帮助越大;浙江这边坚持越久,孙先生等在广西的行动也越容易。若是浙江这边能坚持一二年,我等集中力量在广西云南发展,对味根等在四川经营越有助益。”

陈其美鼓掌笑道:“的确如此,光华此言深入我心,此前我还埋怨孙先生太过大度,光复会现在想分裂,我们反而还在西南为他们造势,如今我是明白了这其中的关联。”

“此时我们当尽力相助浙江的反清行动,既是表明我同盟会的态度,也是对自己有利。”

“之前南京新军第九镇新军中我同盟会兄弟说新军中普遍同情革命,统制徐绍桢对革命同志多有维护,其人英武有大才,与我同盟会同志也有多次接触,如果能争取过来倒是一件震动清廷的大事。“陈其美说道。

李秉衡却摇头说道:“如今第九镇倒戈对局势并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还是不要暴露的好。什么时候我们有进取南京的实力,第九镇当为奇兵,此乃埋葬清王朝半壁江山的一招杀手锏,不可轻易使出。”

众人也都赞同,觉得没到决定性的时刻的确不能这么草率暴露同志,造成无谓的牺牲。

陈其美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