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极品闲人 >

第807章

大唐极品闲人-第807章

小说: 大唐极品闲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试想一下,若是匈奴人不是游牧民族,而是也建个城墙什么的,那汉军的骑兵还能如此轻松的去作战吗?

六天穿越五个匈奴王国的大汉骑兵还能扫荡河西吗?

这次战役的模式几乎就是汉军北方战场的基本模式,全部使用骑兵,狂飙突进。虽然使用骑兵具有作战力强和机动的优势,但在攻城拔塞的战争中骑兵几乎成了废物。

而汉军虽然在打败匈奴后也发动了多次对西域的战争,但依然是大量的动用骑兵,汉军在西域的作战模式也只是打败对方后骑兵撤离,偶尔留下一些步兵屯垦。

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只要西域国家臣服既可,而汉帝国也没有灭亡他们,更没有强有力的军事存在,这种征伐的战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

大汉内部的矛盾却在对外战争的胜利的同时越来越激化。同时,汉帝国也没有对西域大肆掠夺,当时条件下丝绸贸易也是有限的。

而大汉皇帝还对内附蛮夷优厚待遇,国内矛盾必然更加激化,国内财富则不断减少。就是在这样的对外战争中,汉帝国在征伐三百年后走向分裂。

而对大唐帝国,他的战争模式与汉是不同的,虽然汉帝国在南方战线上也使用了步兵,不过这只是因为南方战场没办法用骑兵而已。

而唐帝国呢,每次征战,大唐帝国首先的征伐,都是使用内附异族的士兵,而后才会动用了真正的正规军,汉人的军队,大量使用藩属国的军队是唐帝国作战的一大特色,这样将直接减少本土军队的损失,而付出的也只是一些掠夺来的金钱而已,因此不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根本的稳定。

而汉武帝时期由于汉军的大量伤亡已经使得人口停滞增长,汉武帝西征大宛,阵亡十万,这在大唐帝国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唐军装备和训练都是胡兵所不能相比的,太宗皇帝甚至说,对付一万突厥骑兵,唐军只用三百人就够了,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当时唐军的作战能力。

唐军作战虽然也有像霍去病指挥的那支汉军一样六天内突进两千里,但那只是战术层面,在战略层面上,则是以占领土地为目的,于是就有了安西四镇,有了西域的两百一十七个州县。获得土地和臣服蛮夷的区别就是获得土地等于获得财富,而让蛮夷臣服,只意味着远扬天威。大唐帝国对西域实施的是有效的统治,财富源源不断的从西域流入中土,大唐帝国在西域也有重兵把守,这样,西域成为了大唐帝国的固有国土,而不是名义上的属地,这也是区别与大汉的。

说到大汉民族历史上的对外战争,不能不提到秦大将军蒙恬,这位被称为笔祖的大将军,开创了征伐北方强敌的先河,秦始皇以并吞宇内之势一统东方六国后,开始着手解决北方的匈奴问题,在吞并六国战争中,一直无所建树的蒙恬,终于在河套草原让自己名垂千古。

三十万虎狼之师的秦军,纵横匈奴间,凶悍的秦骑兵战马上挂满了匈奴人的人头。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匈奴就被秦军击败,退出河套,而蒙恬也在这里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防御工事一一万里长城。

匈奴人做为一个游牧民族,其韧性也是很强的,虽然他们被赶走,但是他们并没有被彻底消灭,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彻底消灭匈奴人恐怕比现在让老鼠灭绝还难。

于是匈奴人后来又卷土重来,乘中原内乱再度占领了河套。在随后的八百年时间里,汉人与北方蛮族反复争夺着这片水草肥美的土地。即使是强大的汉军也没能彻底的解决河套的防御,一直到李唐帝国的出现,这一问题终于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李唐帝国的对外扩张战争,其实也就是从对突厥人的战争开始的。突厥在大唐帝国建立后不久就开始走向分裂,而同时的李唐帝国却正在走向空前的繁荣。

贞观元年,也就是西元六百二十七年,太宗皇帝即位,从此拉开大唐帝国对外征伐的序幕。第一个挡在征伐道路上的就是匈奴人的后裔一一突厥人。

突厥人之凶残让其周围各部落均恨之入骨。贞观二年,薛延陀、回纥、同罗、拔野古、浑等国最成联军开始了与突厥的战争,突厥人被击败。

贞观三年,突利上表太宗皇帝,请求入朝内附,东突厥分裂。而同时,太宗皇帝册封了夷男为真珠比伽可汗,统治铁勒诸国,也就是回纥各个部落。从此铁勒诸国成为大唐帝国的属国。

一年后,也就是贞观四年,大唐铁骑真正开始了对突厥的战争,太宗皇帝采纳了杜睿的建议,命李靖率铁骑十二万,兵分六路,深入大漠征服东突厥,惊才绝艳的天才将领李靖在阴山仅用三千精锐骑兵就大破突厥,迫使突利可汗归顺。

贞观五年,唐军再度大破突厥军,俘颉利可汗,东突厥败亡,突厥的土地从此成为唐帝国的领地,征服突厥对整个帝国后来的一系列战争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征服突厥后占领了广阔的草原,为维持强大骑兵打下基础。其次,突厥降军的作战能力在获得唐帝国的物质支持后,发挥到了及至,也成为唐帝国征服西域的急先锋。

征服突厥,意味着大唐帝国首次远征就获得了如此完美的胜利,这也极大的鼓舞了这个帝国在随后百余年里继续向西征伐的决心。

东突厥的灭亡,让西方的各个部落都感到了唐帝国的强大,纷纷臣服,表示愿意成为帝国的一部分接受唐帝国的保护,大唐帝国也开始在这些地区设置行政机构。

就在灭亡东突厥的三年后,杜睿为大唐帝国夺取了高昌,伊吾,焉耆三国。有了这个基地,大唐帝国又计划开始更大规模的向外扩张。

贞观九年,西突厥内乱进一步扩大,刚刚重新统一了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被部众攻击,兵败康居后自刎。西突厥另立咄陆为可汗,然而西突厥使各部均已经拥兵自重,咄陆为求自保,遣使请求内附,表示愿去可汗号,太宗皇帝认为北方基业未稳,西方除伊州一个桥头堡之外,其余凉浑、及天山南路西突厥各属国还没有内附,故暂时未对西突厥用兵。太宗皇帝封咄陆为西突厥可汗,赐旌旗、财物表示支援,名义上接受西突厥为唐帝国属国。

贞观十年年,咄陆可汗死,他的弟弟弟垤利失可汗继位。垤利失可汗分西突厥为十部,每部酋长一人,称十设,每设授箭一枝,故又号十箭。垤利失把十部分为左右厢,以碎叶川为界。左厢五咄陆部,居碎叶川以东,首领称五大啜,右厢称五弩失毕部,居碎叶川以西直到里海东岸,首领称五大俟斤。此后,西突厥两厢各立可汗,互相攻击。

而此时的唐帝国开始了新的征服,贞观十一年,太宗皇帝以太子李承乾为行军大总管,大破土谷浑,国王自杀,部众皆降。

贞观十三年,王玄策击破帝那伏帝国,活捉其国王,王妃,王子等,虏获牛马两万多匹,送长安宫阙,同年昆山道总管阿史那杜尔攻破龟兹五十城,生擒龟兹王。

贞观十四年,区区契丹竟然在大唐国力如日中天的时代横行河北二十余年,又趁着长孙皇后病逝之时,大举南下,这是大唐帝国无法容忍的,杜睿率军北征,屠尽契丹。

贞观十四年,杜睿率军兵进三韩,杀戮无数,三韩丧胆,大唐设安东都护府,分别置四十二州。

贞观十七年,大将苏定方攻破西突厥沙钵罗可汗贺鲁,俘获人畜四十多万,斩杀突厥首领阿史那伏念及贵族五十四人,突厥被迫西迁,大唐北疆再无祸患。

至此,大唐帝国首轮西征完成,西域中亚自此全部落如大唐帝国控制之中。在灭亡突厥后,西南高原上的吐蕃成了对李唐王朝的最大军事威胁。

或许让后世之人费解的是,吐蕃这样一个游牧民族的国家,人口不过五十万,而且在经济和后勤补给上,根本不可能与无与伦比大唐帝国相抗衡,可是却是最让大唐帝国最为头疼的麻烦,一代天骄,太宗皇帝都不能在有生之年,解决这个大麻烦,只能留给后背儿孙。

要知道当时的大唐帝国的军队经过多年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作战能力是极强的,几乎创造了不可战胜的神话,而却对吐蕃军队,却始终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

无论是士兵素质,作战理念,还是武器装备,大唐帝国的军队都远远领先吐蕃。而终贞观一朝,最终也没能像灭亡其他所看到的国家一样彻底消灭吐蕃,唯一合理的解释恐怕就是由于吐蕃地处高原,大唐骑兵及弩兵均难以发挥其速度与攻击距离的优势,以至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始终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但这一切并不能成为这个帝国停止征伐的理由。

吐蕃在松赞干布完成统一后借助高原优势,也垂延大唐帝国的西域之地,贞观二十三年,吐蕃趁太宗驾崩,大唐国内不稳的机会,开始攻击西域大唐帝国属地,在一年的时间内,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西域四镇数次易手。

与此同时,阿拉伯帝国也开始崛起,加入到了争夺西域的战争中来。大唐帝国也在历次掠夺式的战争中获益非浅,首先磨练了自己的军队,也增加了管理和协调骑兵的经验,其次掠夺式的战争也增加了帝国的财富,对西域的绝对控制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大唐帝国能源源不断的从丝绸贸易中获得西方野蛮民族的黄金,同时大唐兵威迫使西方蛮夷必须对大唐皇帝朝贡,永徽年间朝贡的珍宝,竟然用了两个几乎和国库相当的仓库才装满,而最终这些财富都在国家消费中成为国民财富,因此当时的大唐帝国可谓是富甲天下,经济总量超过了世界的一半。

阿拉伯帝国崛起后,也开始了向东方扩张的步伐,同时,吐蕃人在与大唐帝国的对抗中也始终处于下风,共同的敌人让阿拉伯人和吐蕃人走到了一起。

在争夺安西四镇的战争中,席君买给吐蕃以毁灭性打击后,吐蕃人忙着舔伤口,而阿拉伯人还忙着和中亚人打仗。

此时的大唐已经完成了从贞观道永徽的过度,政权稳固,国力也达到了鼎盛,大唐帝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可以说,在永徽初年,即使整个世界联合起来,也会被不可一世的大唐帝国的军队击败。

而那个时候刚刚继位的李承乾也是一个志存高远的皇帝,李承乾并不满足守成,于是与吐蕃的战争就迫在眉睫了。

永徽元年,李承乾拜杜睿为行军大总管,率军征伐吐蕃,河湟一战,吐蕃精锐尽是,连云堡一战,松赞干布授首,拉萨一战,芒松芒赞屈膝投降,吐蕃彻底为大唐所有。

吐蕃灭亡,大食失去了在东方的盟友,可是他们却依然不死心,在永徽三年和永徽五年,大食对大唐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大食人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

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那个时期正在忙着向大海进军,开拓海外,无暇顾及中亚,大食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大唐原本在中亚的属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

为了对抗阿拉伯在西域扩张,大唐利用突骑施给了阿拉伯相当沉重的打击。永徽六年大食将军加拉赫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大唐领土,但是被突骑施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大食战败,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大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永徽七年,对大食已经忍无可忍,而且又渴望能够建立远超太宗皇帝功勋的李承乾发动了西征,以苏定方为主帅,率军数十万人,大举西进,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大唐要扩大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大唐。

虽然这次西进,大唐帝国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但大唐帝国的军队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勇,是值得后世的汉人学习和敬畏的。

战争起初的时候,所向披靡的唐军可谓一路势如破竹的长驱七百里,翻越葱岭,杀到了恒罗撕,与大食人形成了对峙。

此时,阿拉伯人的主帅伊布拉西·默罕默德开始调动其精锐骑兵四十万人,以及其他中亚附属国军队总计近败万,赶往恒罗撕,试图与大唐帝国的军队决战。虽然在兵力上唐军只有敌人的三分之一,但是当时唐军根本就是无所畏惧。

因为在那之前,唐军几乎是不可战胜的。因此也从来没有过对战斗的畏惧,更不会把任何对手放在眼里,哪怕是三倍于自己的敌人。

由于在战斗中,军官是允许士兵掠夺的。因此,唐军对战争的渴望是超过汉朝军队的。在武器上,拥有强弩硬弓和玄甲重骑的唐军绝对是当时世界第一。而在士兵素质上,也不可能有那个国家的军队能比的上无敌盛唐的强大骑兵。

当战斗开始时,唐军利用强弩的远程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