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

第360章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第360章

小说: 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锦,你要朕如何处置与你呢?”赵祯哑着嗓子问道。

“皇上,您说怎么处置便怎么处置。”

“如果你能告诉朕,你是如何得知太庙誓碑上的祖训的话,朕可以考虑饶了你性命。”赵祯忽然道。

苏锦一惊,这赵祯确实心思够细,上回在京中他的话里话外便怀疑太祖托梦之事是自己捏造的,此刻又旧事重提,看来他的疑心始终没有消失,这事可不能说,难道跟他说,你那点破事我全知道,你哪年死的我都知道;这话一出口赵祯必将自己当妖孽给斩了。

“确实是太祖爷托梦告知的,皇上,这种事臣可不敢捏造,请皇上明鉴;虽然我也想活命,但是臣可不敢当面欺骗皇上。”

赵祯终于叹了口气道:“也罢,这事朕不问了,你可以去了,一时半会儿没想到如何处置你,你这颗脑袋暂且寄存在你脖子上。”

苏锦暗吁了一口气,果然赵祯只是要控制自己,而并非是真要杀了自己,可是自己又怎么能空手回去,既然自己死不了,那晏碧云之事还是要解决的,可是现在赵祯正在气头上,该如何开口呢?

第567章 献策

赵祯自顾拿起一本奏折看了起来,却发现苏锦半天没挪步,当下瞪眼问道:“还站在这里怎地?还嫌气的朕不够?”

苏锦挠头道:“皇上,您还有答应微臣的事没给办呢。”

赵祯放下奏章道:“朕答应过你何事?你可不要得寸进尺,朕对你已经宽容的过分了,朕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对你格外的宽容,但你若真的不珍惜自己的脑袋,朕便成全你。”

苏锦轻声道:“皇上一片眷顾之意,微臣岂会不识抬举的;不过这件事确实是皇上亲口答应我的,当日您若不是在上书房答应了臣这件事,臣根本不会去办这个差事,又怎会惹上这么多的麻烦。”

赵祯沉下脸道:“是你自己行事乖觉,却又将责任推给他人,好没道理!朕答应过你什么事?”

苏锦道:“皇上,当日我曾请求您,若我办妥粮务,便请皇上为我玉成一件美事,皇上可记得么?”

赵祯仰脖子想了想,点头道:“确有此事,不过你粮务办妥了么?捅了天大的漏子也叫办妥?”

苏锦急道:“起码饥荒的危机解除了,臣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吧,这么点小要求皇上都不能满足么?”

赵祯皱眉道:“你这人当真惫懒,你的脑袋都暂且寄存在脖子上,还有闲心说这些事情,真不知道你到底心里在想些什么。”

苏锦道:“只是有始有终罢了,不管皇上将来如何处置微臣,这件事皇上答应了我之后,我又答应了别人;皇上失信于我,我也会失信于人;诚信二字那是断不能失的。”

赵祯啐道:“谁说朕失信于你?你说,玉成什么美事?”

苏锦赶忙一五一十的将晏碧云和庞家的婚约之事说了一遍,最后道:“臣答应了晏小姐,要帮她解除身上的这道枷锁,还她自由之身,还请皇上能够出面帮臣了结这个心愿。”

赵祯越听越奇,看着苏锦眼神中满是讥讽之色,道:“人家晏家女子的事要你操什么心?晏三司都不急你倒是急的不可开交,真真的好笑。”

苏锦正色道:“皇上莫要取笑,实不相瞒,原本微臣是要求皇上给我和晏小姐赐婚的,臣所说玉成的美事,便是臣和晏小姐的婚姻大事;现如今臣自身难保,婚姻之事自然是作罢,但晏小姐跟庞家公子并无一日夫妻之实,又何苦用婚约束缚住她,大好年华却蹉跎老去,实在是不太合适。”

赵祯忽然哈哈笑了起来,起身负手围着苏锦踱步一圈,道:“好笑,好笑,朕可算是长了见识,没想到你苏锦还真是个人物,居然跟晏家女子勾搭上了,这倒出乎朕的意料。”

苏锦道:“男女相悦出自天然,皇上别用勾搭这个词好不好?”

赵祯语气转冷道:“不是勾搭么?那该叫做什么?私通?勾引?偷汉?”

苏锦涨红了脸道:“皇上万乘之尊,怎能如此说话。”

赵祯道:“你倒教训起朕来了,人家晏家女乃是庞家妇,你跟有妇之夫相约婚姻,倒怪朕说话刻薄;在你眼中礼教为何物?你告诉朕,还有什么事是你不敢干的?”

苏锦抗声道:“皇上,臣和晏小姐之间清清白白,只是两情相悦,故而才求您玉成;若我和她真的私通,又何须求您玉成?臣是真心实意要娶晏小姐为妻,可不是随便玩弄一番,难道就该让晏小姐一生都背负着个不实婚约终老一生么?礼教人伦自然该遵守,但这种迫害人性的东西,不遵也罢。”

赵祯呵呵而笑道:“看不出来,真的看不出来,苏锦啊苏锦,你真教朕对你再一次的刮目相看。”

苏锦期待的道:“您答应了?”

赵祯冷笑一声,忽然变脸道:“你做梦!想让朕帮你做这等事,亏你想得出来,你自己不怕背负骂名倒也罢了,还将朕给拉进来,你的算盘打得也未免太精了。”

苏锦被赵祯的喜怒无常弄一惊一乍,听赵祯的口气,这事怕是泡汤了,心底里暗暗的发愁,没想到自己忙活了大半年时间,到头来落得如此的结果,连晏碧云的婚约也解除不了,真是窝囊透顶。

“你给朕听好了,从今日起,你若再跟那晏家女子来往,朕便治你有伤风化之罪;晏家女也会受到连累,会被当作淫妇拿问,赤身裸体骑着木驴游街,到时候这一切罪责都是你一手造成,你不自爱,同时也害了人家的清白,晏三司也会因此事而贻羞天下,便是他也绝不会饶了你;还不给我出去,朕不想再听你胡言乱语。”

苏锦看着赵祯白皙的变态的面孔和翕动不休的嘴唇,恨不得冲上去照着那张嘴巴狠狠的抽上几巴掌,打他个香蕉萝卜嘴;但同时他又告诫自己:冲动是魔鬼,此刻一冲动,万事皆休。

“怎么还不出去?”赵祯怒斥道。

苏锦缓缓道:“皇上,我们做个交易如何?”

赵祯又好气又好笑,喝道:“谁同你做交易,人来,叉出去!”

几名内侍赶紧进来,挽起袖子便要拉苏锦出门,苏锦忙道:“皇上,微臣献策,解国之危难,您难道不关心社稷江山的安危么?”

赵祯一怔,挥手命内侍退下,静静地道:“苏锦,朕今天对你的容忍已经到了极限,你的所作所为朕便是杀你十次也不为过,朕本想饶你一命,因为你毕竟立了大功,又有些本事,将来或能改邪归正为大宋效力;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朕的忍耐底线,朕绝不能饶了你,你放心,朕会赐你个全尸,毕竟你有功于朝廷,你的家人亲眷朕也不会牵连,这对你可谓是仁至义尽了吧。”

苏锦能感觉到赵祯平静的话语中隐藏的真怒,这回是真的惹火皇上了,越是这个时候,自己越是要竭力求生,稍有惧怕之意,只会死的更快。

“多谢皇上,臣死不足惜,但臣不是在说笑,臣确实有关于整饬朝纲的办法上奏,国家大事上罪臣岂敢胡言乱语,臣又不是有九条命,怎么能在这件事上胡乱出主意。”

“你能对朝纲有什么好的办法?即便有,也非良策,否则还要朝中老臣有何用?”赵祯冷笑道。

苏锦肃容道:“容臣奏明之后,皇上在下结论,要杀臣也不在乎这一刻。”

赵祯见苏锦说的一本正经,倒有些像听听这小子胡说些什么?反正杀他也就是一张嘴的事,倒也不在乎多花些功夫让他说说看。

“好,朕便再容忍你一次,你若是言之无物或者是胡言乱语的话,朕即刻将你轰出去,在宫门外枭首示众。”赵祯的话中带着森寒的杀气,他是真的动了怒火。

“多谢皇上。”苏锦抹着额头上的虚汗,竭力的回忆后世带来的记忆,搜索到关于宋朝朝政弊端的那一部分,仔细地将支离破碎的记忆碎片整理出来;即便是这些弊端,也需要婉转的组织言辞,既要戳到赵祯的痛处,又不能戳的太痛;这个时候一定不能说一句错话,否则便再无机会了。

“启奏皇上,臣这次受命办理粮务,耳闻目睹之间,见到了许多状况,臣午夜梦回之时,对这些事情也曾细细地想过,后来臣渐渐发现好像摸到了一些端倪,但臣阅历尚浅,不能分辨斟酌,所以现在臣便将这些想法统统告诉皇上,请皇上定夺。”

赵祯点头道:“好坏不论,但求有见地,拾人牙慧或者是空洞无物的糊弄朕,那可不成。”

苏锦点头应是,继续道:“臣所要说的第一件事便是从这场大饥荒得到的启发,臣一直搞不懂,为何南方仅仅一次大旱,便影响整个大宋的吃饭问题;我大宋立国日久,百姓升平安居,虽不能称之为万国来朝,也可算是国富民强之盛事;可是一场旱灾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国库空虚若此,钱银周转不灵,甚至臣都听说连边境将士也差点便断了粮食,而去岁的科举虽皇上下诏说是因战事吃紧无暇举行,但臣斗胆猜测乃是因钱银捉襟见肘才权停贡举;这些事为何会发生,我大宋这几十年累积的财富去了何处?这些事皇上您的心中有答案么?”

苏锦开门见山的第一个疑问,便如一柄利剑直透赵祯的痛处,这些问题也是他夜不能寐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难之处;大宋朝经历数十年的经营,如今盘算盘算,家底实在太薄,甚至都经历不住一次天灾,怎不叫人揪心不已。

第568章 糜烂(上)

赵祯被说中痛处,不但没发火,反倒打起了精神,本以为苏锦说不出来个一二三四来,却不料他一下子便抓住了重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朕也知道我大宋确是取之既殚用之却无度,一遇到突发的天灾祸事,便有些力不从心;朕曾多次问计于诸臣,可建议颇多,可行者却寥寥;朕认为当年宋子京上书‘三冗三费’之论算是其中颇为中肯的意见;但我大宋沿袭祖制至今,对士人本就宽恕为怀,更因是礼仪之邦,不愿废止,以至于如今竟有积重难返之势,便是想变革也变革不了了。”

赵祯说的是心里话,自打太祖建立大宋的时候开始,大封后周望族,赏之以良田食邑,待之以厚俸,在天下人看来,自然是博得了一个好名声,说太祖爷慈恕,大宋官家将人情味儿;由此引发后续诸朝效仿为之,逐渐形成了规矩;以至于官多兵多费用多,却一直为了这个好名声扔不掉这个包袱。

朝中并非没有有识之士,宋祁上书所言的三冗三费之说便是点到了要害之处,可是积习难改之下,这件事却很难办到。一改便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一大群人便要上书吵闹不休,有的不惜跑到皇宫面前上吊,痛哭流涕的历数先皇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弄得赵祯烦不胜烦。

赵祯又是个不喜欢杀人的皇帝,他的政治理念便是无为而治,绝不想弄的天怒人怨,久而久之,这件事几个反复之后,便无人再提及,从而不了了之了。

苏锦明白这里边的道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在后世,自己也处在一个大变革的世纪,政府也在搞改革开放,但很多变革措施听上去很美,但一旦执行下来便沦为一纸空文,无他,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神经,便会被集体抵制。

“皇上,您说的臣能理解,但臣认为既然正面推进有难度,为何不换个思路进行呢?”

赵祯睁大眼睛问道:“怎么个换思路法?”

苏锦道:“如今这些难题,从根本上来讲是财税制度出了问题,据臣观察,皇上一直奉行的是轻赋税轻徭役,想藏富于民的政策,是不是这样呢?”

赵祯点头道:“果然你能猜透朕的心思,朕总认为民富方能国强,所以朕采取的正是轻税之策,减轻百姓的赋税,让百姓们能富起来。”

苏锦道:“皇上的思路是对的,但是效果却很一般,百姓们并没有富起来,贪官墨吏倒是富得流油,以至于灾祸一到,百姓无自保之力。”

赵祯叹道:“朕也很是纳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苏锦道:“微臣认为,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皇上的官买财税制度的问题,我大宋各州每年官买物资何止巨万之数,除了钱银运达之外,一切用度衣食住行之物资均由各州采买,朝廷允许各州府截留采买资金在当地采购之后,然后再统一调配到需要的地方,这在臣看来既滋生腐败,又不合时宜;说的粗俗一点这是脱裤子放屁,多费事。”

赵祯没有怪苏锦言语不敬,而是饶有兴趣地问道:“何以见得?”

苏锦道:“举个例子来说,西北将士每年换装两次,将士的甲胄自不必说,一般两年也换不了一次装,臣之说盔甲里边的军服,朝廷每年都是任由山东、河北以及各产棉州府截留钱税采买,臣不必求证,也能猜出每年为了这两批采买军服的差事,各产棉州府定然是争得不可开交吧。”

赵祯道:“果真是如此,这有什么不对么?他们积极争先为朝廷采买,难道也有什么不当之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