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官商 >

第65章

大明官商-第65章

小说: 大明官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院子若是拿到市上出售,又是如此急迫,能卖出个六七十两已是难得了,冯虞出到二百两,自然是变着法子要帮林泮交输罚米。原本林泮还要推拒,冯虞只说是望林泮能一心办起文社来,便是为桑梓乡亲造福,身外之物,无需顾忌太多。如此费了番口舌,总算是将林泮说服。

对冯虞来说,几百两银子的花销,便笼络了一批能员宿将作智囊,在八闽士林的声望也必会水涨船高,日后不必再为班底薄弱而坐困愁城。如此算来,今日送喜帖送出的这笔买卖确实是划算得离谱,没事偷着乐便也在情理之中了。只是碍于林泮如今这般境地,却不宜在冯家喜宴上抛头露面,那张帖子,却是省了。

此间事了,下一站便是林瀚居处。林瀚祖居位于福州府南门外南台岛上。坐渡船过了闽江,一行人来到濂浦,远远的便看见镇口竖着一座高大的木牌坊。身边亲兵点指着那牌坊说道:“大人,这牌坊便是福州府去年为林瀚家新建的,当地人称‘世尚书’牌坊。哪知今年那林瀚便倒了。”

冯虞催马上前细看。只见那牌坊全为木构,单门,高约三丈,面宽近四丈,用两根木柱立架,下部安着夹杆石,再由四根木柱支撑。木架上覆以单檐庑殿顶,檐下斗拱重叠,层层出跳。坊额悬挂一块木质红底横匾,上头墨书:“进士正德丙寅福州府为永乐辛丑进士林镠元美立”横楣上又镶嵌木匾,记载牌坊建造缘由及濂浦林家累世登科盛况。

细细一看,原来这林瀚一家竟是一门三进士!林瀚老父林元美乃是永乐十九年进士,官至抚州知府。林瀚自个儿是成化二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次子林庭昴,弘治十二年进士,现任云南布政司左参政。冯虞不禁慨叹,人家这门风家教,果然是不同凡响。

进了镇子,不远处便可望见林府门脸。冯虞正待上前,却听有人呼唤:“冯兄!你怎来到此处?”

  第一百二十八章 无巧不成书

听着有人似在呼唤自己,冯虞赶忙四下观看,却见街边立着一人,原来是去年在大食堂结识的林炫。“哎呀,林兄,多日不见,别来无恙?”

林炫紧走几步来到马前,“多日不见,冯兄倒越发是英姿勃发了。小弟却还是老样子,正要去访几个文友。不知冯兄今日怎么有暇来我濂浦?”

冯虞跳下马,冲着前方一努嘴,“这不,听说德高望重的林瀚林大人致仕回乡,特特前来登门拜望。此外还有一桩事,便是上门来访访林兄你了。”

说完这话,再看林炫,神色竟有些怪异起来,先是面皮微微抽动,不一会儿工夫竟然是捧腹大笑,腰弯得快要以头抢地了。

“嗯?林兄,笑什么?莫非有何不妥吗?”

“哈哈……哈哈哈,冯兄当真不知,林瀚便是在下的祖父啊!你还打算分两家看么?”

冯虞听了也忍不住哑然失笑。“林兄,这个你又不曾说与我,我去何处知晓。既然如此,今日便更加省事了。如何,头前带路,替我引荐一番吧?”

看见孙子去而复返,还带了一帮子锦衣卫进来,林瀚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待孙儿引荐之后,林瀚一下子来了精神。“冯虞?啊——前年开元寺铁佛殿前那楹联便是你的手笔了?好字!好字!不想两年工夫,你已是一省显贵了。锦衣卫里竟是些打打杀杀,要不就是听墙根的,出了你这号人却也稀奇。诶,炫儿,你如何与冯大人结识的?人家那可是一手好字,你得好好的学着点儿。”

冯虞心道,看来这满面红光的小老头绝对是外向型的,给人逼着致仕还如此开朗无忌,实在是难得了。嘴上连忙应了:“您过奖了。不论学识书法,晚辈与您比起来可是差得远了。便是您这孙儿,也是满腹经纶,学识人品俱是极好的。当是晚辈多多求教才是。”

落座之后,冯虞问起此番致仕的缘由,林瀚嘴一撇,说道:“刘瑾这人嘛,要说见识、眼力么,也还是有那么一点,也不是不想正经做些事业来。只是有两条,一个是太贪,再一个便是好恣意胡为。太贪,则行事必然有偏,加上有人投其所好,上行下效,自然是污秽官场,恶名昭彰了。恣意胡为,则行事离谱乖僻,一旦心血来潮便胡言乱命,连强令寡妇改嫁都出来了,令百官无所适从,朝政自然是一塌糊涂了。老夫看不过眼,上了个折子,将刘瑾那老虎屁股摸上一摸,这便卷包袱走人了。”

林瀚说来轻松,冯虞听着却是字字心惊,不由得替林瀚捏着把冷汗。依着林瀚的性子,那奏折哪里是“摸上一摸”,只怕是大段冷嘲热讽骂人还带拐弯的。刘瑾没把他往死里整,只怕也是听说过这老爷子是块滚刀肉,不值得较真罢了。

看冯虞那神情,林瀚“嘿嘿”一笑,“你这后生,人倒是不错的。自打你上位,福建的锦衣卫象是套了辔头,踹寡妇门刨绝户坟的腌臜事少了许多。不过人在官场,身不由己。你还是大好年华,正是往上走的时候,有些时候做些违心事也是难免,情有可原。如今这世道,只要心系百姓尚有廉耻便是难得了。至于我这糟老头子么,官瘾也过足了,吃也吃不动,喝也喝不动,没什么顾忌,讲两句真心话痛快痛快又能怎的?无非是摘去乌纱回家报孙子。呃,我这孙儿如今也抱不动了。喂,炫儿,早日娶个媳妇,整出个小的来让爷爷抱抱,省得老来无事吃饱了撑的闲得慌。”

冯虞与林炫相视苦笑,这老爷子,未免有些太过为老不尊了。

“诶,冯大人,单听我这遭老头子东拉西扯的,忘了正题,今日登门有何指教?”

冯虞今日来原打算呈帖子的,如今这情势,总不好一家发两帖吧。“噢,今日过来,一则是听闻您老致仕返乡,晚辈早慕您老大名,今日特登门拜望求教。也看看您老这里可有用得着晚辈的地方,乐效犬马之劳。再则,廿一日家姊出阁,家中置办喜宴,晚辈与林炫兄弟也算至交,递帖子来了。”说着,冯虞将林炫那份喜帖取出,递上前去。

林炫瞅了老爷子一眼,看林瀚点了点头,这才双手接过喜帖,收在袖中。

这时却听林瀚说道:“炫儿,如今你还年幼,虽说这些年勤做学问,也过了县试,乡试、会试的火候却还不够。这是一条,再有,咱们林家家训,先为人后为学,求取功名非是为了升官发财,实为上报皇恩下安黎庶,这经济学问,在书中是学不全的。非得经历世事历练一番才知世情冷暖时事之艰。如今,既然你与冯大人相识,便是难得的机会,正该虚心求教。”

说着,他又转向冯虞:“冯大人,今日说不得卖卖这张老脸,恳请大人给炫儿在幕府中留个位置,倒不是要赚些花用,只求跟着大人长长见识,知道如何做人做事,免得日后成个寻章摘句老雕虫。”

冯虞忙不迭应承下来,“林兄能助一臂之力,虞求之不得。定当委以重任。”

林瀚却正色道:“诶,冯大人可不能放纵了他,还是个半大小子,懂得什么,该打便打,该骂则骂,该杀……那个,嘿嘿,看在老夫薄面,嘿嘿。”

冯虞与林炫相视大笑,这老爷子……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冯府嫁女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婚礼前一天,沁园便闹腾开了。灯笼囍字是昨日便弄好了。当晚,慧梅生母与冯家一干女眷依着规矩到慧梅闺房中“劝嫁”。教女子做针黹,懂家事。冯虞也笑嘻嘻跟来凑热闹。

众人进门便唱劝嫁歌:“劝女出嫁当新人,夫妻恩爱感情深。要学鸳鸯同偕老,莫象斑鸠‘雨来无亲晴有情’。要学春燕双飞舞,莫象乌鸦‘心善口噪被人嫌’。要学莲藕污泥心不染,莫象明日黄花抛路边。要学连理花枝相亲爱,莫象寄生靠着大树才发枝。要学齐眉举案相礼敬,莫象日吵夜闹浪荡人。千言万语劝女心上记,出了娘家就要当人新妇,不象在家女儿自在人。”接着众人将冯虞推出屋外,房门一关,里头说的什么便听不清了。

廿一正日,沁园处处披红挂彩,满眼喜庆。冯虞一早便站在府门前迎候来宾。婚嫁之际,接到请柬或口信的亲友、戚属和乡邻,都要赶到府上馈礼贺喜。一般而言,女家的宾客多以衣物为贺礼,男家的宾客多以喜钱为贺。不过冯虞这边下帖的多是达官显贵,出手的多是红封。

陈行恩搬了桌椅坐在一边,还有两个家丁打下手,每当冯虞收下贺礼,便用红纸按人头一一记下,这是为着日后逢对方有婚嫁之事,自家回报贺喜有个底谱。再有便是曾有恩惠于自家之人,待婚礼结束后几日,再分别登门退还贺礼致谢。

至于冯母、采妍、忠叔,都在院内操持。采妍今日更是重任在肩——新娘伴,这会儿正陪着慧梅梳妆呢。至于惠娘生身父母,早已是不知所措,只在厅里候着。

进得院内,只见三十六杠妆奁什物早已扎束妥帖。箱、橱、桌、椅、凳、服饰、衣料、鞋袜、被帐、盆桶等日用之物齐备,且俱是上好用料。其中有几样是比不可少的——马桶、澡盆、灯、镜箱。马桶俗称“子孙桶”、“花盆”,澡盆俗称“祖先盆”、“脚桶”,福州话“灯”与“丁”谐音,皆取意早生贵子、人丁兴旺。至于镜箱,福州有句俗语:“有办无办,镜箱便桶铁铁硬”。此外冯家还备下几样特别的嫁妆:两名陪嫁使女,加上一叠田产契书、两盒金银细软,还有二百两纹银的“压箱钱”。

按着时下规矩,妆奁多于嫁娶吉期前一日发出。不过那些达官显贵嫁女,则多选在婚礼当日陪嫁挑送,要的便是那阵势、喜气。

到了巳时,一般宾客已来了个七七八八。一些低阶官员更是天刚放亮便赶到冯府,自告奋勇打下手,显然是要在上官面前露个脸面。冯家更是阖府齐动员,别个不说,单单太平面便已下了二十几锅,眼见得还不够上的。算算人头,这会子只有梁裕与三司主官未到了。这些个都是要到喜宴开场时才会冒头的。

这时候,候在街口的家丁匆匆跑来禀报:“爷,催妆的来了!”所谓“催妆”,便是男方于迎亲之前,专派一支队伍备礼送来女家,专为催促新娘出阁。冯虞抬头张望,领队的是岳海长兄,后头还有十来个锦衣卫校尉旗兵,扛着催妆的盘担,什么猪肉、活鸡、海味、线面、白粿、大米、酒水、香烛喜炮等等。两人一见面,岳海那长兄赶忙递上礼单,“烦着小舅子通传一声,家父、小弟可是等得心焦呢。”

冯虞笑道:“这事我却做不得主了。我这就进去催问着。您先请进来少坐。”催妆礼按着规矩应是家长收纳,早有人进院通报,冯母此时已打扮一新迎了出来。与岳海长兄见过寒暄几句,冯母引人将催妆礼送到家祠,祭拜祖宗、神灵,之后收下盘担,又将每种礼品挑出部分送还。冯母笑道:“亲家人稍安勿躁,慧梅已更衣开脸,只待新郎倌了。”

正说着话,只听得院外鼓乐齐鸣,接亲队伍掐着点过来了。古代迎亲必在黄昏以后,甚至深夜。不过元明以来,更讲究吉时迎娶,午时便要迎回男家方好。

冯虞连忙赶到府门处,这时迎亲队伍已到门前。只见当先的是十二人的鼓乐队伍,各个身着大红曳撒,喜气洋洋。后头是八名锦衣校尉,打着六只火把、两盏大红灯笼,灯笼上写明男家姓氏,称作“高照”。原本灯笼火把之前还要打出执事牌,上书族内最高功名。只是岳家几代也没出过一个吃官俸的,岳海这百户衔职又低了些,只得省去。

跟在人群之后的便是岳海了。岳海今日头戴簪花乌纱,身着大红团领束带公服,胯下一匹枣红马,马头上还扎着一朵大红花。人靠衣裳马靠鞍,这么一身打扮起来,还真有些个顾盼神飞了。岳海身后便是一具四人抬的花轿。这花轿披红结彩,鎏金饰银,金碧辉煌。一见冯虞,岳海笑吟吟跳下马,上前行了个军礼。一只手,实在没法抱拳了。“大人,如何劳您亲迎,折煞小的了。”

冯虞哈哈一笑,握着岳海的手说道:“姐夫,今日大好日子,不兴什么官场尊卑,只叙亲伦。你当叫我一声小舅子才是。来来来,赶紧的红包拿来,要不我可不放你进去哦!”

岳海憨憨一笑,赶忙从兜里掏出个红封塞入冯虞手中,颠一颠,当有一两银子。忠叔带着几个家人,迎了上去,迎亲队伍每人一个红封。放过炮仗,冯虞拉着岳海进了府门直入正厅。往日里岳海可没少在冯府呆着,本是熟门熟路,可今日却连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搁了,只由着冯虞摆布。慧梅父母与冯母已在厅内端坐。冯虞看岳海发愣,在背后踹了他一脚。“还不快见过岳父岳母。”

“啊?噢。”岳海赶忙跪倒在地,规规矩矩行过大礼。慧梅生父起身搀起岳海,上下打量这岳海,连连点头,却不知说什么好。还是冯母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