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215章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215章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边的高密维持不动,而因为招远和高密的距离近,重叠的范围多,所以此次调整,招远分基地也开始向东挪到了栖霞的东南地区,二级分基地的直辖范围可以直接控制威海港烟台港和龙口港,另外文登、海阳、乳山等地区也统统覆盖在内。

至于原来的建筑物,留在直辖范围内继续运行,最多有的建筑更改了控制的分基地。比如微山湖上的造船工厂由菏泽分基地来控制。因为距离不足,菏泽的分基地还特朝着成武县的地方挪动了一次。同时也是为了弥补沛县地区的防守空缺。

分基地的每一次调整都需要花费大价钱,相当于回收再建设。回收是半价,只收回五十万,再建设却又要花费一百万来扩展升级。建筑物更是耗费巨大,回收半价,还需要加上建造和升级,像造船工厂一次调整就需要重新多花费一百万。

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调整。虽然孟享现在有钱了,但如此的花法也是心疼的。

“南洋的两座基地功能有些重叠,同样也应该重新调整的!”孟享看着正在建设的苏门答腊岛的分基地,摇了摇头。巴东地区的分基地的交易功能暂时不能缺失,只能先这么留着,以后再调整吧。

至于南洋分基地,在先锋军的海军主力向着胶东一带挪动的时候,失去了它最初的价值。虽然需要考虑南洋华人的影响和发展,但设置一个根据地,利用巴东的武器补充也可以做到。虽然那些油井也能提供不少钱,但在中东油田随着孟享等级的提高产量又有所提高的时候,这里的石油可以暂时搁置了。孟享已经把这里当做自己以后的自留地,能留的还是留一下。

若是回收建造的四座船厂需要亏损四百万,加上其他的建筑物,来来回回的需要让孟享亏损七八百万。

“再等一等吧!先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多生产一些武器,作为库存,并把周围的华人组织发动起来!”在没有实施新的进攻计划前,南洋基地也不急着调整。

现在急需要调整的是国内的那几座。一番调整后就可以多出了三座,加上以后调整的济南,还有新生产的13号基地就是五座了。用来应对不久后的进攻计划也暂时够用了。不过在实施进攻计划之前,需要把内部调整好。

每一次调整,各管理直属建筑都停止了运作,需要等到基地展开升到二级后,重新控制。这期间,容不得一点马虎。

在调整期间,全体先锋军一直处在戒备状态,先锋军内部挂出了红色的警戒标识。负责护送的克隆兵更是十二万的小心,沿途也进行了布置和警戒。那些失去了控制的建筑物和失去了警戒的堡垒、雷达站更是戒备了起来。天上的侦察机也在不断的侦察巡视,战斗机也时不时的飞到空中实弹训练并警戒。已经破译了部分鬼子密码的情报破译组,也在时刻的对日本人的电台异样信号进行监控。

内部控制的一些鬼子的特工也用各种方式支开或者监控了起来。

虽然挪动基地不需要这么夸张,但这也是一个演习,勾动的日本人紧张兮兮的,周边的军队立即提高到了最高的戒备状态。每次先锋军的袭击太突然了,鬼子不得不抓紧了每一个先锋军异样的动作。

此次,先锋军大动作使得日本人不敢有一丝马虎,准备向武汉方向压迫的第6师团和留守的第三师团立即朝着陇海线一带聚集,唯恐先锋军突然袭击再打掉鬼子一个师团。其他地方的防空武器也都抽调到了这附近,虽然一些老式的防空武器对付先锋军的飞机装甲和高速不大管用,但有了总比没有强。

14师团也收住了进攻的步伐,第10和16师团演练的新兵也都紧急戒备,严守开封、商丘一带,徐州的13师团和淮阴的101师团更是打起了精神,注视着对面先锋军的一举一动。

北边新调遣的20师团也布置到了黄河沿线,同116师团一起日夜警戒着黄河上的异样情况。华北的大小防空火炮也慢慢集中到了黄河一线,企图封杀先锋军的飞机。

对内,孟享自然不会说出基地转移的事情,他只是说了一个军事演习并为下一步行动做准备的借口,就瞒过了众人。有关基地调整的事情都是克隆人来负责,别人也绝对想不到有基地这种超出他们想象的东西。

“鬼子就像是惊弓之鸟一样,多来这么几回,他们也就疲惫了!”孟享笑呵呵的对范种说道,范种此时却在埋头对未来的攻击计划不断的做着修整,没有做声。时局变化莫测,随时都有意外发生,需要从新调整,但支架却已经确定,到时候只需要修整一些枝枝叶叶的事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唐药师在旁边摇着纸扇笑呵呵的说道。

孟享看到了他又重新摇起了纸扇和心情不错的神态,知道鼠二所说的他的家事处理好了,也没多问,只是笑道:“这东风需要我们自己借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东北风了。”

特区内的低保政策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同时随着进入了十月份,秋收工作也开展了起来。

特区内一直都是忙忙碌碌的,鬼子们却是不敢掉以轻心,又不敢对先锋军主动发起进攻,只能干瞪着眼看着。

直到武汉那边传出了两件大事。

106师团被中央军包围了起来,被打得屁滚尿流。但同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一样,眼看着就要被灭了,鬼子的空军利用老蒋调集空军保护武汉的机会,突了进来,伴随着各路人马的积极救援,最后还是破开了重围,逃了出去。

当然这一次106师团损失的更大,历史上在这里丢下了四千多具尸体,这一此因为鬼子空军力量被牵扯,以及地面救援队伍的不足,丢下了近八千具。106师团的师团长松浦淳六郎也晕迷被抬着带走了。

这一次的胜利是中央军十万将士的浴血奋战换来的,同时还有为国捐躯的近三万名将士的英魂萦绕在青山绿水之间,守护者这块土地。

万家岭大捷虽然没有消灭鬼子的106师团,让老蒋深感遗憾,但此番大捷却也给了他一个机会,同时在双十节前后对着一些蠢蠢欲动的势力展开了反击。

这样的结局就是汪精卫在鬼子不断拉拢许诺下,提前出走了。

当孟享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有些吃惊。这个时空,有了先锋军这个变数,再怎么说,此时已经没了多少快速亡国论的市场了,老汪也不应该再去急着报日本人的大腿。

但世事难预料,从来就没有不能改变的事情,有时候只是诱惑不足而已。

日本人被先锋军打得没了脾气,提前意识到了治理华夏就需要用华夏人对付华夏人。这让他们更早的联系到了汪精卫,提出了更诱惑人的条件。老蒋趁着双十节的空当借助着万家岭大捷开始了清理,逼迫的汪精卫更倾向了日本人提出的优厚条件。

于是在日本人的帮助下,10月13日,汪精卫潜逃了。

第0301章 低保的影响

汪精卫这个国家第二领导人的提前逃亡使得万家岭大捷的光芒失色,带来的一系列反应就是很多前线杀敌的官兵深受打击,失去了信心。武汉防线不断的崩溃,被鬼子连克数城。

最关键的是富池口和田家镇的陷落,彻底的把武汉的大门给打开了。

“娘希匹!”对于老汪的出走,老蒋百感交集,但作为一个领袖,他还是站了出来,痛斥汪精卫的行为。此时汪精卫已经逃到了越南,但始终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很多国人还对他寄予了希望,认为这只是他的一时冲动,并没有明显的投靠到日本人那边。

但这全部是因为前景不明朗,日本人的承诺没有兑现所致。汪精卫以各种借口拖延着。

前线在老蒋直接出面的干预下,很快稳定了下来。虽然田家镇失守了,但中央军却一直堵在附近,试图再重新夺回。

此时,长江南岸的波田支队也被阻挡于阳新。

南边江西的阵线趁着万家岭大捷的士气也没有被动摇,依旧守在了德安附近。

北边的鬼子14师团也被挡在了信阳,被胡宗南的部队挡住了脚步。

但鬼子也因为田家镇被攻克而看到了进攻武汉的希望。连续的调集人马朝这边扑过来。因为攻克田家镇的鬼子是第六师团的牛岛满的旅团,所以第六师团也从不见有丝毫动作的先锋军这边撤了下去,去支援牛岛满的36旅团,顺便多抢些功劳。

随着武汉战事的进展,日本人兵力紧张,就连本土近卫师团也打算抽调出来。此时围绕在先锋军周围的鬼子军队,在观察到先锋军没有什么异样后,也在陆续抽调。

“不能让鬼子这么轻松了。也适当的敲打敲打鬼子了。老蒋也都来命令催促了。”孟享来回翻看着手中的青天白日勋章,这是他的第二枚类似的勋章了,其他的人也都有宝鼎、忠勇、云麾勋章等一大堆。

老蒋这一次下了不少本钱,不仅仅这些,孟享的军衔也提升到了上将了。他或许是华夏最年轻的上将了,但黄海海战的胜利让所有指责他年轻的话语全都消失了。

孟享本来还指望着有一枚刚出来不久的国光勋章的,但国光勋章的重要意义使得老蒋也需要琢磨一下其中牵扯的关系。

不过,孟享也不在乎,他手中已经有了一大堆的勋章,但他从来没有戴过。他自认没有亲自上阵杀敌,只是凭借了基地金手指,面对着前线以命相搏的将士们心中有愧。至于他的功劳,自然有民众评说。当面说的不算,百年以后的评点才是真实的勋章。

“现在我们的精力已经集中到了一号计划中去了,可以抽调的人手并不多。”范种皱了下眉头,趴在图纸堆上的身子挺了起来。

“他们大打,我们小打。三天两头的打,鬼子才被拖得疲乏。如果我们安安静静的,鬼子的警惕始终不会放下,但小打变成大打,因为打习惯了,一般人的戒备反而会降低。这就是人的惰性使然啊!”孟享摸了摸下巴留出的胡茬笑道。

“顺便也练一练兵,用鬼子这块磨刀石,磨亮我们的军威。”

当天下午,先锋军在周围的已经准备好的部队就开始行动了。没有大规模的飞机、坦克的攻击,只有各类武器的分队演练。先锋军以团为最大单位,一个个的轮番调动着上阵,并不断的磨合老兵和新兵的配合。

鬼子一开始见到先锋军攻击也吃了已经,急忙把调动的人马往回调集。但经过了一天的战斗后,才发现战斗并不激烈,耐心等待了三天后,终于确认了先锋军并没有大规模进攻的意图。人员又开始调往武汉。但这一耽搁,给了武汉中央军以喘息之机,调集人马死死地把鬼子挡在了外围。

前方打仗,特区内照样按照往日的节奏运行着。各处的警示牌显示的也只是黄色警戒,即使临近战场的地区也不过是橙色标志而已。这个标识就连日本人都知道了。正是明白了这个标识的含义,日本人才对先锋军的进攻放下心来。

孟享这些天的日子也是轻松了许多。秋收结束后,过年的粮食算是有了着落了。特区内的旱涝之灾在全民兴建的水利工程下,得到了最大的缓解。虽然也有些损失,但并因为旱涝之灾的规模不大,损失也有限。

尤其是黄河没有决堤,两淮之地顺利丰产,不仅补给了鬼子,也减轻了特区的粮食压力。

有了粮食,尤其是低保顺利的执行了下去,特区的秩序才彻底稳定了下来。一些不稳定的苗头也被掐灭了。相对于遥远的承诺,抓在百姓手中现实的东西才是最实在的。老百姓得到了切身的实惠,在事实面前,再多的风言风语也不起作用。

有了这个做基础,社会改良相对的就轻松多了。

“你得给加班费。特区有规定,八小时之外,必须给加班费。每周必须有一天假期,任何工作不得连续工作超过12个小时。法定节假日,我要休息。”魏大牛一口气把街头那些学生军们宣传的话语都背了下来。

“好好好!”程桂生一边点头答应,一边心中苦笑道:“我这是招工啊,还是招祖宗啊?”

但这些条件不保证,用工招人都不好招收。如果条件苛刻了,很多人直接撂摊子不干了。反炒老板鱿鱼的事情多了去。有了低保打底,工人们的底气更足了。大不了不在这里做,先锋军的社会建设也需要很多的劳动力,虽然薪水稍低一点,但那里的条件都是按照特区的劳动者保护法的规定严格执行的。

虽然条件要求多了,但特区的优惠条件却不少,投资环境稳定,安全有保障,也没有其他的乱七八糟的费用摊派。任何人一算计,都是觉得还是先锋军这里合算。为了保护特区内的工商业主,外来的商品需要征收税费,一番调整后,还是在特区内生产合算。

“那家伙偷税漏税,真丢人!”一个粮店老板灰溜溜的跑回了空荡荡的粮店,本来想像以前那样偷税漏税,但克隆兵的纳税官没有人情可讲。羊战士或许战斗力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