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走私大明 >

第324章

走私大明-第324章

小说: 走私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使得人力与原材料都有了,所以当海贸对棉布的需求扩大后,北方许多地方的人都开始搞起了棉布纺织,不少地方还形成规模数千人的大纺织作坊,使得北方的棉布产量激增,所以在北方的一些港口里,运输的货物有大半都是棉布。

棉布仅仅是海贸众多货物之中的一个代表,另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产品,这些产品远销海外,大大刺激了大明国内的工商业,而工商业的兴盛,又使得大明的百姓嫌到大量的钱财,大明的国库也同样收到大量的税收,可以说真正的实现了初步的民丰国富。

表面来看,大明的各个方面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绝大部分百姓都已经没有了冻饿之忧,但是在这种繁华兴盛的表面下,大明其实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特别是大明腐朽的统治集团,对于国内的工商业非但没有任何促进,甚至还严重的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其实大明的统治本来就有问题,特别是吏治的腐败和律法的不合理,再加上军队的腐朽以及不断的天灾,使得整个大明是内忧外患,统治也是岌岌可危,毫不夸张的说,只要一不小心,大明上百的统治就会坍塌掉,几十年后的张居正也正是看到大明的危局,才发动了万历新政,硬生生的使得大明的统治又延长了几十年。

不过现在由于周重穿越的影响,使得大明海贸发展起来后,带动了大明各个方面的发展,特别是百姓的富足,使得整个大明看起来繁华无比,之前的各种弊病,也被这种表面的繁华给掩盖了下来,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

周重一手造成了大明现在的改变,他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表面上繁华兴盛的大明其实并不牢靠,甚至只要揭开这表面的繁华,就会发现大明的内部其实已经腐朽不堪,若是不想办法把内部的腐朽给清除掉的话,那么用不了几年,周重苦心经营出来的局面就会被内部的腐朽侵蚀一空,整个大明将会变得比以前更加黑暗。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周重早就想要对大明进行一些针对性的改革,特别是律法和吏治这两大块,更是大明腐朽的根源,只要将这两块给医治好了,那么大明才会更加健康的发展。〖TXT小说下载:。。〗

大明的律法是朱元璋一手包办的,而且朱元璋这个人很有问题,他认为自己可以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铁打的江山,所以他用律法把大明各个方面的事情都束缚在一个条条框框里,甚至还规定的十分详细,甚至连什么人穿什么衣服都有规定。

更加可怕的是,出身低微的朱元璋有一种朴素的人生观点,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他又用律法限制了户籍的问题,比如军人的儿孙肯定还会是军人,工匠的儿孙肯定还是工匠等等,于是就有了军户、匠户等奇怪的人群,而且他们的子孙后代都被限制在某一职业上,想要改变的话,那就要供出极大的代价。

也许在开国之初时,朱元璋的这些律法条文对恢复国力起到了相当的作用,但是等到一百多年后,他定下的这些律法条文已经成为大明身上的枷锁,若是不把这些枷锁除掉的话,那么只会把大明这头刚刚觉醒的巨龙给勒死。

除了律法之外,大明的吏治也是个大问题,吏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贪污腐败上,整个大明官场上下,几乎无人不贪,区别只是贪多贪少的问题,甚至哪怕一些青史留名的官员,他们也照常拿过贿赂,这些贿赂有些并不是别人送给他们的,而是他们职位上灰色收入,若是不拿的话,那就会被整个官场所排斥,成为官场上的异类,比如几十年后的海瑞,他应该是大明唯一不贪的清官,但是却把自己的家庭搞的四盼五裂,不但饿死了女儿,三个老婆也是休的休死的死,最后连个儿子都没有留下来。

吏治的败坏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注定了,这位出身贫农的皇帝对官员有着天生的仇视,但他又要靠着官员帮他治理国家,所以他就把大明官员的俸禄定的极低,每级官员都经过严格的计算,刚好够官员一家吃饱,却又不会剩下任何余钱,而且他又制定了严酷的刑罚,以为这样可以杜绝贪污的发生。

可是朱元璋却忘了,物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后来大明国力增强,物价也就开始飞涨,于是官员们的俸禄也就相对越来越不够花,甚至连饭都吃不饱,在这种情况下,官员们为了自己的肚皮,就只能冒险贪污,毕竟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家人跟着自己挨饿,结果这也就造成了大明的贪污之风盛行,无论如何也无法杜绝。

第四百七十三章 撤消总督府

不合理的律法像是一条条锁链一样把大明这头巨龙牢牢锁住,而吏治的败坏则像是病毒一样,一点点的侵蚀着大明的身躯,之前整个大明已经被这个死敌折磨的快要死了,幸亏有了周重的到来,才让他恢复了一点元气,只是想要完全恢复的话,就必须把这两个病根给除掉,否则永远也别想让大明跳出兴盛语衰亡的怪圈。

正德虽然也同意周重的看法,但他却不想把自己全都捆绑在朝政上,所以他告诉周重,想要改革的话,那就自己去改,他会给周重相应的权力,至于他自己,则要去过他从小都想要的生活去了,于是也就有了后来的事,现在正德离开了京城,整个大明的权力也就暂时交到了周重的手里,至于他会怎么使用,那就不关正德的事情了。

说起来也好笑,正德才是大明的皇帝,整个大明其实就是他的,可是正德却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在他看来,大明的江山远不如自己的游玩打仗重要,所以他虽然明知道大明的江山问题很多,但却根本不在乎,反倒是周重这个做弟弟的对大明十分在乎,这样说也有些不太准确,周重在乎的其实并不是大明的江山,而是天下百姓的福祉,他可不想等到几十年后,整个中国再次沦为野蛮人之手。

想要清除大明的弊病,除了要掌握大明的最高权力外,最重要的还是需要有一批忠心的手下,所以周重在成为监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再次提拔焦芳为内阁大学士,然后焦芳又暗中与王琼达成协议,如此一来,内阁中就有两人供他驱使,再加上王琼和焦芳他们联络的官员,这就使得周重在朝堂上拥有了一支不小的力量。

本来以焦芳的年纪,周重也有些担心他不能胜任,毕竟内阁的事务可是出了名的繁重,焦芳都已经八十多岁了,虽然老当益壮,但这个年纪再入阁就实在有些太老了。不过焦芳却是信心百倍的向周重保证,他虽然年老,但却精力充沛,绝对不会因年纪而误事。

看到焦芳如此热切的想要再次入阁,周重也没有办法,毕竟这几年也多亏了焦芳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算的上是劳苦功高,所以最后周重只能向正德请求,让焦芳再次入阁。不过周重也没把所有的赌注都压在焦芳的保证上,他已经给南洋的王守仁和张彩下了命令,让他们安排好四海总督府的事务后,立刻赶到京城,到时有新的任命给他们。

说起来自从大明的海军击败了入侵的葡萄牙舰队后,整个印度沿海也落入到大明手中,虽然葡萄牙人还占据了非洲的东海岸,但却根本无力与大明的海军争锋,毕竟两国的国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别的不说,光是人口这一点,葡萄牙就与大明差着上百倍,更别说大明的国土更是广阔无比,小小的葡萄牙却还不如大明一个布政使司大。

也正是因为上面这些,周重知道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明的海军应该不会再受到什么太大的威胁,哪怕是葡萄牙王国能够再次派出一支海军到达印度洋,恐怕也不敢与大明开战,毕竟以葡萄牙人的国力,之前组织的两支舰队全都被歼灭,想要再组织一支更加强大的舰队,以他们的国力根本支撑不起来。

既然海上暂时没有了威胁,那么四海总督府那边也就不需要王守仁和张彩这样的大才盯着了,其中王守仁是周重心中内定的内阁大学士,毕竟这个人不但才能出众,而且也最能理解自己的抱负,有他在内阁中,周重的改革才能顺利的推行下去。至于张彩,此人的才能还在王守仁之上,但可惜却是个十足的小人,周重把他放在四海总督府十分不放心,以前还有王守仁监督,现在既然要把王守仁调回来,那么张彩也就不能再呆在海外了,还是在自己面前才更放心一些。

至于王守仁离开后由谁接管四海总督府的问题,周重为此也是十分发愁,毕竟海上事务繁多,又关系到现在大明的财政命脉,再加上总督府又统领着三大舰队,可以说有钱又有人,若是交到一个狼子野心之人的手中,那大明恐怕会发生内乱,所以必须要选一个忠心之人担当,不过光是忠心还不行,想要胜任总督一职,还必须要有过人的才能。

忠心的人很多,能够胜任总督一职的人也有不少,但是两者兼备之人却不太好找,特别是周重不但需要接任总督的人不但要具备以上的两个条件,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听从自己的指挥,这也是他的一点小私心,毕竟总督府是他一手打下来的基业,也是自己立足的根本,他可不想平白给别人做嫁衣。

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总督人选,周重为此苦思数天,最后忽然一拍脑门,哭笑不得的暗骂自己糊涂,既然找不到合适的总督人选,那就不找好了,无论是台湾还是南洋,那里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大量的汉人居住,大明在那里的统治也趋于稳定,如此一来,就没有必要再设总督来代管了,而是可以直接将那里划为大明的正式领土,设立布政使司管理政务,至于海军,则直接由皇室统领,待遇与禁军相同。

想到这里,周重也是精神一震,总督本来就是一个临时设立的职位,主要是管理那些偏远的边疆之地,那种地方经常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必须有一个主管军政的大臣便宜行事,现在南洋的统治已经稳定,也是时候撤消四海总督一职了。

周重身为监国,只要不谋反,所有政务他都有处置,所以在两天后的朝会上,周重就正式把撤消四海总督府的想法提了出来。其实内阁对于四海总督这个军政一把抓的职位也颇有微词,毕竟这个职位有钱又有兵,万一造反的话,恐怕整个大明都得遭殃,只是四海总督府是周重一手创立的,所以他们若是直接提出来的话,很可能会引起周重的不满,而以周重现在的权势,除了那些没一点脑子的人,否则没有人会轻易得罪他。

不过现在就不同了,周重主动提出要撤消四海总督一职,这也正合了内阁的意思,所以杨廷和那些人根本连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而且他们可能是怕周重反悔,所以对这件事十分上心,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把四海总督府治下的地方划分为数个布政使司,分别是台湾、金洲、爪哇、婆罗洲、马来五大布政使司,虽然这些布政使司下属的百姓数量不多,但是物产却是极为丰富,特别是香料和贵重木材等物,更是大明十分紧俏的商品,所以若是论到人均财富上,这些海外的布政使司在大明都是在排在前列。

就在周重忙着在海外划分布政使司的时候,王守仁与张彩也终于来到了京城,对于这两个自己用起来十分得以应手的部下,周重也十分重视,其中王守仁老于兵事,所以被周重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成为王琼的副手,至于张彩,他在刘谨专权时,就已经做到了吏部尚书一职,只是现在的吏部尚书是杨一清,对于这个能文能武的杨一清,周重也十分敬重,而且也在积极争取他加入自己的阵营,所以张彩是不可能再去做他的吏部尚书,而且他现在的名字也不叫张彩,而是叫张余,所以他最后就只能用张余的名字,与王守仁一样成为左侍郎,只不过他还是在吏部任职,毕竟张彩对于吏部这一块比任何人都熟悉。

王守仁与张彩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这点可以从他们入京后的表现就能看出来,比如张彩再次回到京城后,他就立刻拜见了周重,不但送上来许多贵重的礼品,同时还在话里话外表示,他一切都会以赵王殿下马首是瞻,甚至还赤裸裸的说,自从周重监国之后,大明的风气为之一变,天下百姓也都大呼赵王英明,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对于张彩这种表忠心或是鼓动周重篡位的话,周重根本就当他是在放屁,甚至还厉声斥责张彩,让他管好自己的嘴巴,对此张彩却是嘿嘿一笑,看样子他是认为周重骂他只是在做做样子,免得日后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不好。

张彩这种小人行径周重也早有预料,相比之下,王守仁的表现却更让周重放心,因为对方刚一进京,就立刻来到赵王府,然后直接询问周重成为监国后的打算,对此周重也没有隐瞒,直接指出大明繁华外面下的腐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