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初唐-第6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柱香之后,李治忍不住扯了扯我的衣襟:“俊哥儿,您还是说点正事,嗯,小治自然知道您天文地理、格物致知,总而言之这天底下还没您房二公子不知道的事儿,这点小治佩服得是五体投地,嗯,咱们还是说说关于这拼音字母的事儿先……”
看在李治服软的份上,我也只好坐了下来,毕竟太子爷都这么说了,再不给他点面子,也实在是说不过去。“其实这些字母,分为声母,还有韵母,这其中自然是有着区别,但是小治,这玩意,简单易学到了极点,除非是智商稍差的人,一般人嘛,大概也就十来天就能完全的掌握住。”具体后世我用了多久掌握住这些字母我忘记了,不过在我的印象里,这些小小的字母,对于我这种智商超群的人来说,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详细地咱也就懒得说了,嗯,不是我不想说,而是俺的漂亮婆娘程鸾鸾提着灯笼业已找上了门来,提醒本公子该回去就寝了,嗯,为了不让程叔叔有发飚的理由,咱得努力,天天努力向上来着。
第978章 演讲大会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在程鸾鸾的侍候下,穿衣着冠,去找李治这位太子爷,准备领着他一块前往官衙公干,就撞见了李治的侍卫。“你是说太子殿下今个一早就回长安了?”我怀疑地重复了一句。
“是的大人,太子殿下今儿一大早,就匆匆地出了门往长安而去,他担心大人问起他的去向,所以,特地命属下在此等候大人,以免大人误会。”李治的侍卫恭敬地行礼答道。
我咧了咧嘴:“既然如此,也罢,既是太子殿下交待于你,那我也就放心了,嗯,太子殿下若是回来了,你就让他到官衙来,就说本公还有好些事务需要他来处置。”十有八九这位好吃懒做的太子爷就开始耍死赖了,这种手段他已经用了不止一两次了,不过,还不算过份,每天晚上之前都能及时赶回来,也不知道他往长安而去,到底是为了回家与妻儿亲昵呢?还是为了回长安喝点花酒,泡点小妹妹。嗯,这些事儿我可没办法理会得了,毕竟我有自己的公务要干,总不能成天拿根绳索牵着李治四处溜达,毕竟他也有人身自由。
好歹人家也是太子爷,离开我的视线,干了啥子勾当这我管不着,不过,他只要在我跟前,出了事,就算李叔叔不找我的麻烦,我首先就得找李治的麻烦,毕竟我可不希望李治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出现什么意外,至于在长安出的,嗯,责任就不在咱的身上了。
前几日来了位青羊观的道童,交给了我一封信,嗯,是关于陆晨去进修医学知识的事儿,陆晨很聪明,学习医学知识相当的用心,这一点,很是得到了袁神棍和孙神医的好评,信中,袁天罡还特意叮嘱我,如果还有这样的优秀少年,多介绍几个给他们,也好让他们的一身医术不致失传,这一段时间以来,这二位大唐医学大师除了每天教授陆晨和着曲江书院医科的学生之外,便是与太医团的诸位著名医家一块儿研究如何制作针炙铜人。
……
在他们的眼里,针炙铜人如果能研制成功,其成就不亚于编撰出《新神农本草》,嗯,这套书业已由大唐国家机构购买了五千余套,自然是要交付于大唐各州县的医博士和医生们使用,作为他们诊断和治疗的标准医学图书。
很奇怪,或许是我没有注意到,曲江书院之中,专业从事四书五经学习工作的学生的数量只占到学生中的三成不到,反倒是格物致知、天文地理、数学几何、医药生物等学科很受学生们的追捧,就算是那些文科生,也同样喜欢去旁听其他学科的课程。
这让一些来校担任教员的老儒生很是有一种挫败感,因为他们发现,新学科的老师们在教学语言上,包括对待学生方面,其教学模式与他们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允许学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会尽量地解答,解答不了的,便共同讨论研究,或者组成一只兴趣小组,专门来研究和专研学术问题。
而那些老儒生,当初刚刚到了曲江书院任教之时,总觉得自己的权威不能受到学生的挑战,最不喜欢学生打断自个在那摇头晃脑地抱着一本书在那歪歪意淫。久而久之,学生们流向了本公子的高徒,原本那些学生总觉得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总以为我的学生们太过年轻,根本就不适宜当师长,可是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都被本公子那些强化教育的弟子的才华与口才所倾倒,渐渐地,我的学生们的课反而是上座率最高的。
而那些大儒倒也识趣,也有意无意地改进着他们的教学方法,不仅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样也能使得师生一块儿共同进步,学校的校训上便写得清清楚楚,三行人,必有我师。
学生们学得愉快,老师们也教得愉快,另外,学校里的兴趣科研小组,学术专业辩论竞技大赛,曲江坛论等各项活动使得本公子独资兴建的曲江书院的气氛可谓是自产生了教育这一行业以来最好的。
而外派到渭南希望义学授课的都是学院里边各门学科的优等生,另外,他们也是有志往教育事业方面发展的人材,这令我很欣慰,毕竟这样的人材越多,本公子的思想和学术就越容易获得推广,另外,激发着学生们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四大理念,让他们不以出身高低贵贱为卑,而以自身的品德和学识为荣,为国家创造财富和作为贡献为荣。
“你们要记住一点,出身好不好,这不是你们自己所能左右的,但是有一点,你们要记住,你们的命运,是掌握在你们的手里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你才能向成功迈出坚实的步伐,若是你总以自己的出身为傲或为卑,而随波逐流,那你,就枉自在这个世界上活上这么一回。
……当你老了,躺在自家的床上,临死的刹那,你或许会想,你这一生,做过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为大唐,为你自己,为你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什么值得他们为你而骄傲和自豪的资本,激励着他们,顺着你们的脚步,努力地向前进发!”我站在讲台上,对着讲台下,那挤得密密麻麻的学生们口惹悬河,大声地激励着这些个热血青年。
而我身后的黑板顶上,挂着一条横幅,上面正写着:“把握人生,做一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新一代大唐人”演讲大会。本公子身为书院院长,自然作为第一个发言人,表达了我对这些学生们的期望,还有对于他们未来的展望。
雷鸣一般的掌声,叫好声,口哨声,我很是潇洒地摆了摆长袖,抬手向这些热心的听众挥手表示答谢,翩翩地走下了演讲台,随后又接受了诸位学子的吹捧,嗯,很有点学术超男的味道,我很喜欢这种受人追捧的感觉,看样子当老师时间久了,在后世整天地开会作报告,引起的爱摆显后遗症。
接下来,书院里边相当出色的十来位学生陆续登台,一一地用激昂的语气,丰富的词汇,满怀激情地大放豪言,仿佛整个世界就被他们握在了手中,整个宇宙,只有大唐帝国的子民才适应生存,只有他们这些优秀的大唐子民才适合掌握整个银河系,指导人类的思想发展和科技进步。
鼓掌,我豪不吝啬自己的掌声,用我的掌声和微笑去激励着这些学子踊跃发言,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国家责任感和国家自豪感,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他们才是大唐帝国的未来精英,大唐帝国需要他们这些优秀的青年,需要他们去探索一切未知的领域,更需要他们去为国效命,为华夏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
……
整整持续了近两个半时辰,一场高质量的演讲比赛终于到了尾声,那些大儒们也似乎受到了学生们那种激昂情绪的感染,也都各自对学生们的演讲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鼓励和鞭策。
其中,又以教导主任骆宾王的总结里的一句话最为经典:“诸位,请大家都要记住一句先贤之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望诸君努力,打造一个大唐盛世千秋万载……”
终于结束了,很多的学生离开演讲大厅的时候,嗓子都已经嘶哑了,不过,依旧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心得,或者说今天所受到的心灵层面上的教育,甚至还有些学生和学报记者特别记下了某些经典语句,准备明天登载于大唐曲江书院的学报上。
而我,正与骆宾王缓步于水榭长廊之处,身边不时路过的学生都会向我们尊敬地施礼问候,我们也同样回礼,时不时还遇上一两个前来请求解达疑惑的学生,我们也总会不厌其烦地耐心作出解答,没有一丝的不耐烦。
“呵呵,这边总算是没人了。”骆宾王摇着手中的折扇,指了指前边那突入江水一处小岛的凉亭:“东主,咱们过去坐会如何?”
我笑着点了点头:“也好,今天可是吵吵嚷嚷好几个时辰了,总算是能偷得一时之闲,清静一些才好。”缓步随着骆宾王一块行去。到了地方,盘膝而坐,碧波荡漾着,极远处,偶有一叶轻舟泛过,而东侧,可以眼见到十来条标准赛艇从曲江江面上伴着口号和节奏略过。一袭轻风拂过,岛上的垂柳沙沙而娑,宛如西子。
第979章 恶俗称号
能在长江以北之地,看到如此风光,即使是我,也不由得拍了拍栏杆:“好景致,呵呵,这些日子以来,都没有好好的欣赏一番曲江的景致了。”
边上,骆宾王笑道:“谁让东主你俗务缠身,若您真愿意放下,怕是您想在此流连终老,也是可能的。”骆宾王望着曲江的水色山光,带着一丝丝伤感和惆怅,嗯,骆宾王虽然不过三十余岁,不过,却已然华发早生,两鬓沾霜了,看起来显得相当的苍桑,不过,同样充满了一种气质,或许,这便是这个时代的文化人的风骨吧?
“观光兄,怎么了?郁郁如此,非日常之洒脱。”我轻笑了声,缓缓地道。
骆宾王也学我一屁股就跌坐在亭中,摇晃着手中的折扇:“不过是有感而发罢了,想骆某年少成名,自负一身才华不逊于他人,岂料而立之年,却连科举都不曾中,若不是得公子看重,岂能有骆某之今日?呵呵,能以一身之本领传授以这些年轻热血之士,看着他们渐渐成材,倒也欣慰之至。”
“廉颇七十,尚能饭否?观光兄年纪未到不惑,何须如此?观光兄若是有意功名,怕是当个状元,也是成的。”我大笑道,对于骆宾王的态度,令我有些难过,这不能怪他,只能怪大唐过去的科举体制害人,至少,应试十余次,家财散尽,最后连个功名都未得的骆宾王,就是一个最典型的受害者,别的不说,凭骆宾王的才华,不敢说入阁为相,可是担当守牧一方的州刺史绝对是绰绰有余。
骆宾王摇头苦笑了两声:“造化弄人尔,若是早上三五年,说不得骆某也随天下士子一块儿踏上这条道了,可是如今,看得淡了,倒觉得为人之师,专研学问,反而更让自己觉得舒坦,当了官,光是那些人际关系,想着就头多疼上几分。”骆宾王说到了这儿,转脸冲我很是严肃地道:“要怪,都只能怪房二公子你诱骗骆某了。”
骆宾王此言一出,我与他不由得相视大笑了起来,说实话,凭骆宾王那孤傲的性格,实难以与那些勾心斗角的官吏相处,不过,他倒是一名相当优秀的教师,在学问的研究上,还有在教育上的耐心,是我见过的大唐人中,最具备教师才华的一位大才子。
……
说不定,后世评论的唐初四杰中对于骆宾王的介绍将会除了诗人之外,还加上一个教育家的称号,嗯,至于本公子,说不定到了百十年后,已经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人蹲一块吹牛打屁去了,至少这种普通用到耳朵起腻的唐初四杰、香港四天王、江南四才子一类的恶俗称号,咱不沾也罢。
“想想书院成立之初,咱们这些人,是让那些著名的大儒、学术大家牵着鼻子走,险些儿就顶不住了,可是到了如今,呵呵,这局面可就转了过来,那些个老夫子,反倒还是跟咱们学起如何授课,如何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起来,这一点,怕是骆某觉得最得意的事儿。”骆宾王一脸眉飞色舞的,我也感慨地点了点头,是这个道理,当初那些老夫子虽然属于是外来人员,可毕竟在大唐文坛学浸淫了这么多年,文学底子厚,威望够高,他们的课是最受欢迎的,使得这些老夫子一个二个一脸得色,甚至有些老夫子还在私下里言语,认为本公子不过是自取其辱,掏钱来干亏本的买卖。
可是几个月之后,数学、医学、天文物理方面由抽象结合实际,采用互动模式教学以来,渐渐地,学生们越来越觉得,学习原来也能如此快活,如此的轻松,而且,自己的疑惑总能得到解答,比起老夫子们来,这些年轻的教师给他们的帮助更大,于是,本公子的学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