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初唐-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报怨,以诚待人,……仁道为剑,方可定天下,必能让四夷臣服啊……”
“放屁!放屁、放屁……”突然间一声愤愤然的低吼声在原来就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回音阵阵,久久不绝于耳。
孔老头方才得意洋洋的表情瞬间凝固在了脸上,眼角都给气的抽了起来,猛一扭脑袋,大家都坐得稳稳当当的,唯一移动的,只是脑袋部份。
所有的目光全落到了我的附近,我赶紧作好奇状扭头,左看右望,似乎也在寻找着那个声音的源头。“房俊,给朕站前边来!”李叔叔蕴怒的声音喝来。
靠!他妈的,又是我?!不就是气愤不过小声地骂了句吗?也不知道哪个王八蛋故意害我还是啥的,我坐的那个位置似乎有点像是个回音壁的源头一般,我刚才那一声低吼绝对不会超过五十分贝,可是一直在空旷的含元殿里回荡,殿内的朝臣全听得一清二楚。
垂头丧气地朝玉阶方向走去,然后向李叔叔行礼:“微臣房俊,见过陛下。”
借着行礼的掩饰,很隐蔽地瞄了一眼四下,娘哎,老爷子已经气的脸都绿了,恶狠狠地朝我瞪圆了眼,手指头指着我,在掌刀和鹰爪之间变幻莫测。瞧老爷子的架势,让我脊背上的汗毛都立了,等会散朝的时候,咱得先溜了,好歹也爬回家,挤娘亲屁股后头,怕是才能躲过这个大劫难了。
“房俊!你胆敢在朝会之上大放厥词!成何体统!”李叔叔很是威仪地道,虽然李叔叔同样觉得孔老头的话跟人体排泄气体极为相似,但是总不能当面就打击人家的积极性,好歹孔老头也是国学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的校长兼教育部长。
……
“陛下!老臣恳请陛下治这黄口小儿咆哮朝堂之大罪!”孔颖达气的直跳脚,人老心倒是不老,整天就知道在人前叽拉鬼叫。
“孔爱卿稍安勿躁,房爱卿想来也不是有意而为之,不过,房俊,你好大的胆子,你可知道含元殿是甚子地方,岂能容你胡乱叫嚣!”
“微臣知罪。”我乖乖地作悔过状,心中暗骂李叔叔这个老人渣,明明我替他说出了心里话,还有龙椅上故意装啥子吊,靠!
“陛下,房俊不过从四品下,如此公然藐视上官,还出言无状,老夫要……”孔老头还不想放过我,就站到了我的跟前,唾沫星子差点喷我脸上。
程叔叔很是嬉皮笑脸的看热闹,老爷子气呼呼地在那练肺活量,至于李叔叔,表情很是保持着皇帝的威严,可咋看都觉得这老人渣是在看热闹,还好意思在把眼皮子耍得像是犯病一般地乱跳。
第360章 舌战胜大儒
孔老头还在那跳脚,先人你个板板的,你惹毛了房府之二男,你以为有好果子吃吗?我闷哼一声,完全无视这个身高怕才是高到我下巴的小老头,朝着李叔叔恭敬地行了一礼:“陛下,微臣虽然有罪,但是微臣倒是有事相问一问孔老大人。”
“哦?”李叔叔挑挑眉头,很不正经地斜倚在龙案之上,拿手撑着下巴,很是兴致盎然地道:“好,朕也想听一听爱婿的高见。”
孔老头一听我的话,拿鼻子哼了一声:“哦?不知道这位小房大人有何事要询老夫,不要以为向老夫道歉,就能让陛下免你攻讦大臣之罪。”
他妈的,老家伙,还吊上来了。我嘿嘿嘿干笑数声,朝着这老家伙挤挤眼,很想一大脚就踹过去,但是,我是大唐封建社会主义的优秀新青年,正人君子的典范,你既然朝我翻嘴皮子,咱就跟你来打打嘴仗,当然,绝对不会向程叔叔那种恶货学习在朝堂之上泼妇骂街,本文豪要以彼之矛,攻已之盾,让你这个嘴皮子占了全身三分之一重量的老家伙尝尝厉害。
“敢问孔老大人,照你所言,我大唐就该以德报怨,放归那十余万俘虏,让他们日后再来袭扰我大唐边界,杀掳我大唐之百姓不成?”我立于朝堂中央,朗声问道,今个,好好让大唐的高官显贵们见识见识,不学无术,混吃混喝的纨绔子弟房府之二男房俊房遗爱,是咋个收拾孔颖达这个老书呆子的。
“你!哼,老夫何曾言说要让他们来扰我边界,杀我百姓,我大唐以德报怨,必能让薛延陀等部心中羞愧,无以为容,只要他们稍有廉耻之心,对我大唐感恩涕淋,自然会知我大唐盛世之威,不敢再轻易犯边。”孔老头斜了我一眼,一副胸有成竹之状。
“嘿嘿嘿嘿……”我笑了,笑得很诡异,很阴森,跟盘旋在荒野坟场上空猫头鹰似的,把距离我跟孔老头不过一丈多距离的李叔叔吓了一跳,撑着下巴的手一滑,差点儿就戳进了鼻孔。
至于孔老头,看样子也被我吓着了,退了两步才稳住身形。
“房大人不得无礼,此乃朝堂之上,国家机要之地,岂能如此放肆!”长孙阴人也站了起来,朝着我怒哼一声道。
“陛下,臣以为,孔老大人所言甚为有礼,我大唐泱泱中央之大国,就该德被天下昌生,便之四夷臣服,万国来朝”长孙阴人看样子也就跳上来戳本公子的腰眼了。
“不知道二位老大人为何非要以德服人?”我很是恭敬地作请教状。
长孙阴人昂首淡笑:“孔圣人曾有云,以德报怨。我大唐照此而作,难道还错不曾?!”
……
边上,孔颖达赶紧作点头认同状,仿佛他被孔老二神临了一般。
“哼,断章取义,怪不得……”我高傲地抬起了脑袋,拿鼻孔对准了孔颖达冷哼了一声道。
“你!”齐刷刷的两根哆嗦的手指头指着我的鼻子尖,长孙阴人第一次失去了常久保持的斯文人形象,鼻子都被气的歪了,很是气极败坏的模样。
“你啥你?!难道我说错了吗?我且问二位大人,以德报怨,出自孔老夫子的哪一句话?那一本书?”
“《论语宪问》!全句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怎么样?还想考老夫?”孔老头果然很能吊书袋子。
顿时,朝堂之上一片嗡嗡之声。“好!好好,多谢孔大人为我解惑。”我很是真心诚意地朝着这位还没明白过来的孔老头拱手为礼。果然,还得多谢我家老爷子,这段时间以来,整日里的逼迫我学习文化,整天大本大本的书让我抱着啃,还要检查进度,说是既然是房府子弟,书香门弟世家,若是连这些个名著都没看过,哪有脸见列祖列宗。害的这段时间每天晚饭之后我最希望的一件事就是从天灵顶上边掉下一根棒子直接把我给砸晕了去,可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只得每天晚饭后灰溜溜地随老爷子去书房接受再教育。不过也因为这样,让我明白了不少东西。
以德报怨?这话就是放屁,放屁!所以刚才本公子才会那么恨恨地骂上一句,就是因为这话误异了无数国人,无数代的华夏民族!
再后世,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做人嘛,想开一点,以德报怨嘛,反正咱们老祖宗都是这么说的。”人们自然就理解为,孔老二教导了我们大家,别人欺负你了,你就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这就让人感觉很有点肃然了。想想看,如果我一巴掌呼过去那个被打的人还笑笑说打得好啊,你越打我我就要对你越好……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感动到傻眼,这多好一孩子,多伟大的情操啊……根本就是放屁!
事实上,我们根本就是曲解了孔子的原意,当初在老爷子的书房里瞎乱翻看的时间,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句“以德报怨”的后边还有另一段话,而且,这句以德报怨也不是孔老二所言,是他的弟子。
看完了全句之后,本公子气的当场拍案而起,破口大骂,然后害的我被吓得抖手拔掉了数根长须的老爷子踹了一黑脚,当场罚跪,被老爷子唾沫星子横飞一顿臭骂,后来才在娘亲的解救之下逃出了老爷子的魔掌。
原本,后世的广大群众们都是被某个恶意地、喜好断章取义的所谓儒学大师给耍了,《论语宪问》里的真实意思是这样的:有一天,有个鼻青脸肿的青年人连滚带爬地窜进了孔老二家的后院,遇上了正在晒太阳打瞌睡的孔老二,孔老二被自己弟子的狼狈样给吓了一跳,就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这位弟子很是洋洋得意地道:“师尊,刚才有人打我了,可是我并没有还手,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教养,用我的品德与羞死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您说弟子以德报怨之举做得对不?”
孔老二给气的当时就七窍生烟,直接挽起袖子就把这个弟子痛打了一顿,一面打,一面骂:“老夫让你以德报怨,来,老夫瞧你拿啥来回报为师,你不是说要以德报怨吗?报啊,为师看你咋报……”直接揍人揍到一身臭汗,神清气爽为止,孔老二满意地收了手,清清嗓子,很是正人君子地板起了一副师长的脸孔道:“那我问你,你拿什么来报德?少给为师放屁!你分明就是打不过别人,来我跟前狡辩。告诉你,给为师好好听着,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打不过,就拿起板砖飞他,打闷棍耍石灰都成,就是少给我说什么以德报怨的屁话!不然,为师见你一次打一次!明白吗?!”
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后世人民群众所认知的那个温婉贤良的受气包形象。
所以,自从被某位儒学大师给忽悠了天下百姓以后,与西方文化相比,东方文明就被曲解为是谦逊坚忍的,同样是被人欺负,西方的带头大哥耶稣在圣经里就叫嚣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小弟们!别人瞪了你一眼,你就要瞪回去,别人咬了你一口,你就要咬回来!而东方呢?也就是天竺那帮子外来货,佛家的精神领袖释迦牟尼说的:“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副逆来顺受的样子。而且他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大鹰来欺负他,要吃他的肉,他也真从自己身上一刀刀帮大鹰割下肉来,嗯,很以德报怨的典型,典型得变态了,应该作为反面教材来批评才对得起情性刚烈、嫉恶如仇,噬齿必报的华夏先民。
……
所以,我对于天竺的外国体系宗教的反感就由此而来。而孔老二的这句话为什么会被别人有意地曲解呢?根源还是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需要,他们的心思,无外乎就是要信仰孔子的万千民众成为“以德抱怨”的顺民,只有“以德抱怨”的民众,才会老老实实地服从他们的剥削和压迫。我们再来看看影响吧,孔老先生这句被曲解了的“以德抱怨”,在中国文化史上起的压迫作用,可真是大到了天上。皇帝残暴,我们要“以德抱怨”,地主剥削,我们要“以德抱怨”,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了,还是要“以德抱怨”,要卑躬屈膝,要割地称臣,要想尽一切办法彰现自己的“德”,要“量中华之物力,结大国之欢心”……就是没想过反抗。试想,如果中国的文化里,没有这种把正确的思想东篡西改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恶习,如果孔子这句原话没有被刻意地曲解成这样子,我们中国人会养成这样一种懦弱的思维惯性吗?有人说西方人的骨子里本性是狼性,而东方人的骨子里的本性是羊性,不知道躺在棺材里的孔老二是不是会气的三尸神暴跳。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变成了这样?如果我们从古以来信奉的是西方那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训诫,近代史上的中国,会给世界留下那么一个任人鱼肉的印象吗?
汉代虽然独尊儒学,但是他们理解先贤,结合实际,不曲解,不像后世的朝代自傲得近乎自卑。那时代的大汉就像是一头丛林之王,凛然不可侵犯。而唐代,各族大融合的大时代,这时候,儒家文化对于华夏民族的影响正是降到了最低的时候,同样,大唐骨子里的野性就像一头四处挑衅的恶虎,比之汉时还要凶残。这个时代的华夏民族骨子里头的血性依旧没有消亡。直到了数百年后……呸!想起来就觉得恶心,恨不得打残那些个曲解先贤典故的小白们。眼前就有俩个。
整句话全读出来之后意思,再加上本公子添油加醋的一番解释之后,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活跃了起来,至于一干老兵痞乐得看笑话,李叔叔也一个劲地理个胡须,很是悠然自得地模样,看来,我的解释很合李叔叔的胃口。
这下好了,俩位儒学吊人实在尴尬,站在那呆愣愣地,吭哧半天放不出个屁来,最终的结果,以孔颖达和长孔阴人的完败而告终,本公子很是谦虚地谢过了二位失败者的精彩指教。
“陛下,老臣仍然认为房大人朝堂之上的无礼举动应该按律制罪!”孔老头恼羞成怒之下,揪着我刚才犯的小错误不放。
“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