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混在五代当军阀 >

第128章

混在五代当军阀-第128章

小说: 混在五代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人的风采。

“不必了,此战你们尽避放心。”李昇按捺住去抚摸她秀发地冲动,看了英姿勃发的卓娜一眼,论起来卓娜若是随自己出战,其实也没什么不好,但男人的自尊让他否决了这个决定,他还没有让女人上战场的地步。

“你二人要好好照看孩子。”不知为何,李昇此时变得儿女情长起来,对紫儿和暇儿二人交待得显得有些绵长。

暇儿与紫儿对视一眼,坚定的点了点头。

“好了,我出征了!”

李昇深吸一口气,一挥披风大步的走了出去,忍住再回头看看地欲望一步不停的走向大道而去。

紫儿与暇儿两人站在当中,一股酸酸辣辣的感觉自鼻梁处升起,眼圈不由得有些红了,男人出征,女人持家,这本是天经地义,但在这一刻却是显得那么的不堪……

大军的开拔并非轻易之事,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幽州不仅府库充盈财力雄厚,而且久经训练的兵马也已有八万之众。

幽州物产丰富,且身家丰厚,铁矿、煤矿、露天油田应有尽有,在李昇的授意之下郑浑带了大量的人勘探,幽州的军工产业飞速地发展起来,兵刃、铠甲、车辆,箭簇等,比起原先地沧州可谓是天壤之别。

李昇将三万人留下与各城乡兵一起镇守,而带着二万轻骑、五千铁骑与五千重甲步军、二万轻甲步兵出征,不唯规模上较之以前多过数倍,军士的装备也甚为整齐,完全按照标准地军队建制来配置,甚至连井阑、冲车、投石车等大型的攻城器械都配有。

军队的规模越大,也就意味着后勤补济的难度越大,李昇令韩延徽、韩光嗣负责此事。韩氏一族为幽州世家,加上二人却是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历史上韩延徽是耶律阿保机建国的重要基石,曾经独立主持过契丹东楼龙化城的建立,内政能力可比三国之诸葛孔明。

韩延徽叛乱中虽略有犹疑,但最终还是站在李昇这一方,而且牵制住了等的兵力,为人又颇为谨慎,因此李昇这次委之以重任。他也果然不负李昇所望,粮草调度,井井有条。不唯如此,他尚且向李昇进言,却也容易损耗拖延。初期攻打易州尚可无虑,但如果突入了腹地,这漫长的补济就必需另寻他法了。

“明公,涿州与易州相邻,为交战前沿,与幽州相距不远,属下意已涿州为补给前沿,可行乎?”韩延徽如是进言,正与李昇、敬翔的战略意图相合,李昇大为宽心,笑道:“吃饭之事,有藏明在,我李昇便高枕无忧了。”

临行之前,李昇没有再回望一眼,虽然心中也觉得极为不舍,没有再望那两双殷切的眼睛。但若不怀有不胜则亡的信念,只是一昧沉寂在这平逸享乐之中,那就意味着十成输了九成。

对士兵与幽州百姓,习惯了安宁的生活早已忘却了血腥与凄惨,两年的时间足够磨灭一个人的奋勇之心,一头凶猛的狼是要时刻保持新鲜血液的刺激,两年的时间是该出击的时候了……

◇◇◇◇

王处直,字允明,京兆万年人也。父宗,善殖财货,富拟王侯,为唐神策军吏,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节度使,子处存、处直。处存以父任为骁卫将军、定州已来制置内闲厩宫苑等使。乾符六年,即拜义武军节度使。黄巢陷长安,处存感愤流涕,率镇兵入关讨贼。巢败第功,而收城击贼,李克用为第一;勤王倡义,处存为第一。乾宁二年,处存卒于镇,三军以河朔故事,推处存子郜为留后,即拜节度使,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处直为后院中军都知兵马使。

王镕(-921),祖先为回纥人,唐朝割据军阀-成德节度使王庭凑的五世孙,后称赵王。

远祖没诺干,在唐朝至德年间,曾在镇州节度使王武俊手下为骑将,被收为养子,便以王为姓,数代后传至王庭凑,在镇州节度使王承宗麾下为牙将。唐穆宗时,以原魏博节度使田弘正为成德军节度使,代守镇州。不久,王庭凑杀田弘正,自称留后,朝廷无法控制,只好承认事实。王庭凑死后,其后代世袭为成德节度使,形成惯例,中和二年时,王景崇死,由年仅十岁的儿子王镕继位。

第199章 角逐

大军一路不停的向前进发,数万大军齐齐聚集在涿州,涿州紧临易州,可谓前沿阵地,李存勖屡次攻燕都是攻破涿州之后长驱直入,直上幽州。

李昇站在城头之上,眺望着易州方向,敬翔、王处存紧随身后,李昇指着这茫茫平原感叹道:“这可真是一片好土地啊,土地肥沃,只要随便洒下种子,来年就可丰盈满库!”

敬翔微笑道:“此番明公可是志在必得啊!”

李昇哈哈一笑,摆了摆手道:“没那么简单,李存勖吃过一次亏,不会再次第二次,此次出兵也就是能图个温饱我就满足了!”

说完李昇望了一眼王处存,却面有异色,他突然想起一个问题,王处存一直没有将他的真实身份说给自己,他也从来没点破,历史上的王处存正是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哥哥,但明显年岁上不符,身份更是差的太多,难道是有所隐情?然而眼下正是要图谋义武节镇之时,会不会有影响?

最直接的办法是直接斩了,但他毕竟是跟了自己多年,从来没有出什么差错,且一直忠心耿耿,如何决断让李昇心中起伏不定。

王处存此时仿佛也感觉到了李昇的杀气,身子一抖索畏惧的避开了李昇那慑人的眼眸。

“允直,你怎么了?”敬翔见王处存额头不住冒汗不由的问道。

“哦……昨夜受凉,身体有点虚!”王处存忙不迭应道。显得颇为慌乱。

李昇问道:“先锋及使者派出去了吧?”

“早已出发!”

“嗯,那就好,传令下去,各营校尉管束部下,有乱民者,斩!”

“遵令!”

先锋骑兵是元行钦,这是当初刘守光地头号猛将。当初与李嗣源大战百余回合之后,力屈被俘。李嗣源见其勇猛过人,且气节不凡,留下他一条性命,李昇假借刘守光之名奇计夺幽州之后重新归附。

铁骑当先开道,走着走着熟悉道路的士兵便觉得不对,有校尉前来问道:“先锋使,咱这次不是去易州么。这可是去莫州的道路?”

“放心,我们没有走错!”元行钦哈哈大笑,士兵都被瞒住了,那么混入幽州的细作自然也会被瞒住。他一指北方,大声道:“这次的目标是整个河北!”

众将士先是一怔,然后暴发出雷鸣般的呼声:“喔,哦!”

这支前锋骑兵,是以幽州军为主,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就意味着军功,意味着荣华富贵,长期以来身体中沸腾的血液从来没有停息过。

丙子,王处直派往李存勖地求援密使刚刚出去,李昇派来的使者便抵达易州城下,早有校尉将其带了过来。

“你是何人。见了本帅守何敢不下跪?”王处直原本不是如此刻板之人,但见了来使那气宇轩昂似乎目中无物地样子,让他不由得生出给他个下马威的念头。

“在下单延珪,不知大人听过在下名头没。”单廷珪同样是在燕幽猛将,在李存勖大举攻燕之时与周德威大战龙头岗,由于轻敌,单骑想要生擒周德威,最后反被生擒,这让他视为平生奇耻大辱,发誓要与周德威再战一场。

“单廷珪!”王处直一怔。单廷珪之名他又何尝没有听过。没想到却投靠了李昇,如今更是做了一名使者。但见他如此蛮横,随即眉头一皱,心中原本对他的印象不由得减了一分,诚心要杀杀他的威风,冷哼道:“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李昇帐下,尽是如你这般人物么?”一个将领深明王处存心意,故意问道。

“哦,李节度帐下,有万夫莫胆之勇的猛将百名,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谋士千位。象区区之辈,不过是一先锋小吏罢了。”这一番话倒不是单廷珪狂妄,确实是他的肺腑之言,在军中见识过史弘肇等人地勇力,再见识过李昇独特的练兵手段他对李昇是彻底的服了。

“那就是李昇不会用人了,让你这区区小吏作为使者,只怕会落得个命丧声辱的下场。”那幕僚见单廷珪行为虽有些蛮横无礼,言语中却没有破绽可寻,便进一步迫道。

“此公之言大错,李节度深明用人之道,一向量才而用,处理大事便派有大才之人,处理小事便派小才之辈,至于处理可有可无之事,就会派象在下这般可有可无之人了。”单廷珪慢慢地道,似乎一点都不着急。

“想不到单将军嘴上功夫亦如此了得,不必多说,李昇令你来,莫非是要用你之伶牙利齿说动于我?”王处直心中不快,闷声喝道。

“不敢,此来不过是替李节度转达问侯之意。”单廷珪道。

王处直不由嗤道:“是吗,李昇率十万大军来问候我么,真是好大的面子!”

单廷珪也不恼怒,道:“李节度道,王大人大将之材,世代镇守义武,为何要依附与李存勖,不如与我联手,纵横中原大地,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王处直心中“咯噔”一下,李昇让单廷珪前来的说辞,本意并不在于劝降他,否则便不会如此傲慢,李昇敢于出此狂言,自然是因为不将自己这义武节镇放在眼中,但明知自己会拒绝为何又来此一招呢,激怒我吗?王处直摇了摇头。

“请回复李节度。”王处直言语中分外客气,甚至还向单廷珪拱手行了一礼,“李节度天地英才,短短数年之间崛起于行伍之间。以数千残兵纵横中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好不潇洒。然我王处直乃一介武夫,无德无能,不敢奢望天地逍遥,只盼能守住我这方寸之地,中原土地辽阔,李节度为何又偏偏执着于我这弹丸之地呢!”

单廷珪知道谈判也不能够在继续下去,劝降王处直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还是先回去早做准备为好。

……

当杨师厚再次得探马之报,说进入境内的不象是一支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地部队之时,而是全骑兵之时杨师厚立刻明白了:“是幽州的李昇的部队,这厮想干吗,反了不成?”

孙璋脸现狰狞,恨恨道:“都督,想来当初我们太过仁慈了,如今这厮现在是翅膀硬了,就想我等决裂,他也不想想当初是谁提拔他的,这个忘恩负的杂种!”

众将齐声附和,纷纷嚷道要出兵给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李昇一个教训。

见杨师厚不说话一名参军道:“都督,不如派兵先占了他沧州如何?”

“对,先占了沧州,我打听清楚了,沧州除了几千乡兵再没有什么兵力,吹灰之间便可夺了过来!”一名将领应声道。

杨师厚摆了摆手,那花白地头发散落在空中随着微风不断飞舞,这几天这位枭雄仿佛又老了不少,缓缓道:“你们还没看出来么,沧州李昇早已经放弃了!”

“放弃了?”

众将同时愕然。

“如果不相信的话你们就去抢来试试,保证里面的粮食不超过一万斛,李昇可谓鬼才,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你们都比不上的他。”

众人不服,同时喝道:“如何比不上他,他还不是靠都督的支撑才爬上去的么,如果两军相遇,还不定谁胜呢!”

“闭嘴!”杨师厚怒声一喝,顿时一片寂静,半晌之后,杨师厚徐徐道:“我看李昇的不会与我们直接翻脸,光凭他个人之力是不可抵御住李存勖的,更别说两面开战,我与他是友非敌,我猜他此举定有一番寓意。”

“寓意?”张彦小声问道:“莫非李昇欲借道?”

“借道?你是说借道莫州从背后绕到易州,夹而袭之?”孙璋自顾点头道:“那他为何不遣使者与都督通告一声,两相配合,李昇取易、定,我取镇、赵,岂不两全其美?”

杨师厚瞟了孙璋一眼,道:“岂有如此容易,两镇易守难攻不说,还有李存勖大军在旁虎视眈眈,一着不慎全盘皆输,是可为事不可为,一切还要看形势变化。”

“那李昇这边……?”

杨师厚道:“传令莫州守将,加强戒备,以我之名派人和李昇交涉,问其到底是何意图,另外整肃各军,准备随时开战!”

“遵令!”

第200章 强夺飞狐关(一)

高行周骑着匹烈烈骏马,看着这前后浩浩荡荡的队伍,心中既是激动又有些忐忑。

这是他第一次以率领如此多的兵马出征,就连大哥都没有这个机会,虽然说如今李昇的实力比起当初刘守光最为强盛时略有不足,但论个人魅力来说李昇比刘守光强过不知多少,自信跟随李昇绝对可出人头地。

他向沉静无语默然前行的姐夫李昇望了一眼,对这个年岁尚不足自己的节度使充满了信任与崇敬,李昇的崛起就犹如一个神化,出身行伍却在短短数年间成为雄踞一方的豪雄,这不但有其自身的勇武,其谋略智慧更不是一般人可比。

战阵严密如林。在经过几次小规模的接触战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