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明-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司笑着举起咖啡杯要砸他,叶枫才看着开尔纳道:“开尔纳先生在哪里做事?”
“在威兹拉,49年成立‘光学协会’,51年开始做镜头和显微镜,比不上蔡司先生。”开尔纳道。
叶枫拧了拧眉毛,威兹拉?光学协会?那不是徕卡么!
第二集 影像传奇 040 光学理论
徕卡、蔡司、还有施耐德,这些都是梦里德国最有名的相机镜头制造商,世界上绝大部分相机,使用的都是这几个品牌,几乎成为品质的代名词。
在这次展会上,并没有施耐德的身影,想必还没有出生,徕卡和蔡司,也刚刚起步,从它们的身上,可以看到近现代光学制造业的发展过程。
与徕卡和蔡司一样,现在的光学制造业,还停留在工匠生产模式,造出怎样的产品,完全依赖工匠手艺。
这种方式跟中国传统手工业差不多,其实,在近现代科技大发展,也就是差不多十七世纪以前,全世界的手工业生产都是一样的方式,师徒传承,同样缺少有力的理论体系。
瓦特没受过系统教育,也不懂力学,他发明蒸汽机,和毕升发明泥活字,都是工匠发明的典范。
有人说火药在中国发展出焰火,在西方却发展成武器,以此证明中国文化的失败。
其实,十六世纪五十年代,戚继光也大力推崇火绳枪,赵士桢也写出了《神器谱》,未必落后西方多少。
中国近代的落后,不在于之前经验主义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那个时候,大家都一样。
经验主义是一切文明的发端,中国后来的落后就在于,没有将经验转化成更具有广泛意义的科学。
赵士桢写《神器谱》是经验的总结,西方人却要计算爆炸的烈度。
这是否便是文化的不同?叶枫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是需求的缘故。
在光学工场里,光学师原本用手指去感觉弧度,用凑配研究新产品。过去,他们就这样制造产品。
但随着摄影用的镜头、军事上的望远镜和瞄准镜、科研用的显微镜,对光学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品质,这种方式已经不行了。
光学制造到了现在的地步,就必须跟科学结合,用科学来指导光学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和以前很多新事物的出现一样,工匠在发明和发展的初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匠技艺的局限性开始出现,这时候就应该科学出现了。
通过对过往的总结,找出规律,然后推动产品和制造方式的改进,工匠和科学的结合,这就是近代生产力发展的常规方式。
需求迫使光学工场寻找科学的生产方式,推动了光学的发展。
还以火器为例,戚继光因为要打倭寇,所以催生了明朝火器的发展。
明朝的火器发展到那个程度,武器上已经遥遥领先于周围的敌人,明朝中叶更是取得一系列战争的胜利。
他们对火器的需求并不迫切,甚至更先进的佛郎机大炮就摆在眼前,因为没有迫切的需求,也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
只有到了明末,这种红衣大炮才有了用武之地,如果不是这个政权当时太糟糕了,明末的火器肯定会取得新的发展。
至于随后发生的事情,只能说是中国历史的悲剧,一个两千年里,不断重复的悲剧。
叶枫觉得自己想远了,笑了笑道:“其实我对光学的研究不多,只是觉得光学应该跟其他行业一样,需要和科学更紧密地联系。”
他的这番话让蔡司和开尔纳连连点头,确实说出了技术发展的规律,也符合玻璃光学的发展现状。
“是啊,现在玻璃的煅烧都精确到一定的温度范围,加工时却完全靠双手,发展已经很不平衡,我们要找到那个规律。”蔡司道。
“只是,现在光学理论的发展,还无法指导我们的生产,尤其是对玻璃光学的研究。”开尔纳摇头道。
叶枫笑了笑,物理学的书他看了很多,学术界还在纠缠于微粒说和波动说,他端起咖啡抿了一口:“其实光学的理论倒是够深度了,就是跟我们的生产没关系,教授们也不愿意研究我们的东西,我觉得啊,不如我们来研究,成立玻璃光学实验室。”
“光学实验室?好主意啊,我当初成立光学协会也是这么想的,可惜没找到方向,而且也没有人愿意过来工作。”开尔纳道。
“我也支持光学实验室,不过开尔纳说得也对,没人来的话,难道我们自己做?”蔡司道。
“我来我来,哈哈,我对摄影太感兴趣了。”路德维希叫道。
叶枫不理有点神经质的路德维希,他知道正确的发展道路应该是怎样的,玻璃必须进实验室,他考虑的是,如何以自己为主导,建立这样的实验室。
无非是钱和技术,他和蔡司、开尔纳定了一些原则,各自为这件事做些准备,等条件成熟了,就合作成立实验室。
回到住的地方,叶枫连夜开工,写了一篇论文《光学制造和光学研究的未来》,将三人的观点整理出来,又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署了三个人的名字,最后把路德维希的名字也加了上去。
没有电脑和打印机,相当不方便,叶枫只能将这份手稿给蔡司和开尔纳轮流看,两人对叶枫文章中表现出来的理论功底很是佩服,就算是他们两个,也无法用一个晚上,写出如此全面的文章。
更让他们惊讶的是,文章中对科技发展道路、光学未来,以及科学和生产相结合的一些提法,非常有见地和深度。
两人本想拒绝联合署名,但因为叶枫坚持,最后只好点头同意,在上面加了清华光学实验室的名字。
叶枫本想叫邮差送给杂志社,没想到被开尔纳拦下。
“这次博览会就有会刊,不如就投给组委会,再由他们推荐给学术杂志,我认识人,这事交给我好了。”开尔纳道。
叶枫想了想,这篇论文属于应用性的,专业的学术杂志未必接受,通过这样的途径递过去也好。
在蔡司和开尔纳这两位光学大师的帮助下,叶枫和路德维希两人又组装了三台观影镜。
过了几天,器材展观景镜组的决赛开始了,这是一次公开的展示,在一个可以容纳近百人的大厅里进行,偌大的会场坐满了观众。
大家一起进了大厅,蔡司和开尔纳在下面找了个位置,叶枫和路德维希走到前面的选手席,旁边一排贵宾席,韩雯和安娜都在,相互交换了几个眼神,竞标就开始了。
第一个出场的产品就让叶枫吃了一惊,那根本不是观景镜,而是一台幻灯机。
这时候居然有幻灯了?叶枫很惊讶,因为他知道这时候还没有电灯,怎么会有幻灯机呢?
大厅的门被缓缓关上,窗帘也被放下,突然的黑暗让下面变得热闹起来,人们议论纷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幻灯机打出一束昏黄的光柱,前方洁白的幕布上亮起一片圆形的光斑。
“那个埃德蒙在干什么?这也是观景镜吗?”路德维希低声道。
叶枫这才发现,原来这就是埃德蒙搞出来的玩具,如果说这东西拿了第一名,他还真没有话说,毕竟,幻灯机也是全新的玩意!
“你看好了,这东西以后用处不小啊!”叶枫说话的时候,幕布上已经打出了圣母玛丽亚的图像,黑暗的大厅顿时肃静,然后响起了齐齐的祷告声:“阿门!”
第二集 影像传奇 041 活动幻灯
埃德蒙的幻灯机是一个方形箱子,前端是一个圆筒,上面装着一块可滑动的凸透镜,采用油灯作为光源,光源后方安装凹面反射镜,光线反射后汇聚,通过透明的玻璃画片以及前面的镜头,形成光柱映在幕布上。
埃德蒙展示了几张静态的照片,都是一些翻拍的宗教油画,只是光线昏黄,看上去色彩有点走样。
他稳步走到幻灯旁边,朗声道:“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现在我给大家展示的,是一种全新的影像设备,我们称之为开放式观景镜。”
叶枫坐在旁边乐了,他这么解释,倒没人能说幻灯机不是观景镜,毕竟主要原理和功能,看起来都一样。
埃德蒙脸上挂着矜持的微笑,站在光柱旁边,倒真有几分贵家子弟的风度和气质,他接着道:“相信有人曾见过类似物品,1654年,犹太人基夏尔曾有过记述,是传教士们用来传教的,不过,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开放式观景镜,跟以前是不一样的,大家请看。”
顺着埃德蒙的手势,幻灯旁的操作人员开始动作,幕布上的画面发生了变化,一个男人侧身抡着高尔夫球杆,一格一格抡了出去。
活动影像!叶枫张大了嘴巴,他没想到,幻灯机并不是埃德蒙的产品,这活动幻灯才是他的杀手锏。
观众中间响起整齐的抽气声,数秒的影像一结束,下面立刻议论纷纷,看来,他们也没见过这样的东西。
“这就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最新产品:活动幻灯!希望它为您带来欢乐,谢谢。”埃德蒙很绅士地向观众鞠躬,末了对叶枫挑了挑下巴,似乎再说:这下你服了吧!
门窗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进来,大家才缓过劲,叶枫看到对面的评委席,那个熟悉却更加陌生的女人,就坐在那里,托着下巴,笑眯眯地看着埃德蒙。
是这个女人,她把自己推到了水里,但她真的是自己母亲?她当年又为什么要这么做?还有昨天,她有没有认出自己来?叶枫心乱如麻,不过已经比第一次见面时好多了。
“瞧他那得意劲,画面比我们差多了。”路德维希捅了捅叶枫,将他从纷乱思绪中惊醒过来。
叶枫拍了拍脑袋,甩掉那些无关的想法,埃德蒙的动画画面昏暗,很不清楚,照片的切换很生涩,画面间停顿明显,而且有长有短,略有波动,说明用的还是人工转片,不足之处很多。
但,这种用幻灯机表现出来的活动影像,却代表了未来的方向。
埃德蒙第一个表演也很有优势,先声夺人很重要,只要后面的产品不是很突出,也会失色很多,而且别的观景镜都不能让大家都看到,没看见的人更不会服气。
“路德维希,观影镜只能一个人看,先天不足,活动幻灯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啊,罢了罢了,这次是我们输了。”
叶枫心里很郁闷,自己辛辛苦苦读书,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事情不知道,俄国那地方,落后得很。
对于输给埃德蒙,他心里还很不服气,要不是自己轻视了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以为没有电灯很多事情没法做,他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叶枫端正了态度,接着看别人的表演,上来的是一个英国人叫丹赛,丹赛径自走到埃德蒙,嚷嚷道:“埃德蒙先生,请允许我表达对您的敬意,您的创造真是太伟大了。”
被竞争对手当众一夸,埃德蒙兴奋得满脸通红,勉强忍住:“哦,丹赛先生,您太客气了,我等着看您的精彩表现。”
“哦,不不不,我说的都是真心话。”丹赛道。
丹赛在上面啰嗦了半天,下面的观众以为他要弃权,没想到他将埃德蒙夸了一通后,却说:“您的产品非常好,如果用我的双镜头立体摄影机,那就更完美了,要知道,我这种摄影机,不仅可以拍摄立体照片,而且拍摄快,最适合拍摄活动物品。”
叶枫翻了翻白眼,这个丹赛够可以的,竟然将几十位观众晾在一旁,自己做起了生意,还好有埃德蒙提醒,他终于想起自己是上来干什么的了。
“哦,那我们等会再谈,我的摄影机真的很棒的,嗯,这个观景镜我就不竞争了,我能不能借您的机器用一下?我想让大家都看看我的双镜头摄影机拍摄的照片……哦,我没有跑题,我的观景镜就是用了这种照片才打进决赛。”
丹赛喋喋不休,终于取出他的立体照片底片,用幻灯机放了出来,虽然影像不好,但确实有一些立体的感觉。
立体摄影其实并不复杂,从1850年开始,立体摄影就开始风行,最早的杜保斯克摄影机,用单一镜头左右拍摄两次,就可以得到立体照片。
丹赛的产品无疑更先进,用双镜头拍摄,拍摄时跟一般的摄影机没有太多分别,一次就行。
叶枫敏感认识到,丹赛相机很快会变得非常流行。
看来初赛输得也不冤枉,这个世界从来都藏龙卧虎,能人辈出,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亏他还隐藏实力。
接下去的两个人,一个也用了立体照片作为观景镜的底片。
还有一个人照片没什么创新,倒是观景镜的设计别具匠心,可以很方便换片,而且装了两个镜片,可以用双眼观看。
叶枫特意留心这个年轻的英国人,这些人性化的设计,确实更符合这次比赛的主题:观景镜。
轮到叶枫他们了,他看到韩雯投过来一个鼓励的微笑,他点点头,和路德维希自信满满地走上台子。
在桌面上放好观影镜,路德维希大声道:“这是我们兄弟俩发明的观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