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宋私生子 >

第296章

大宋私生子-第296章

小说: 大宋私生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郎……

天上一片轻云遮住的明月,楼边掩映的翠竹在夜风中簌簌轻响,朦胧的阳台上,琴操那洁白的衣裙随风飘拂着,她跨坐在杨逸身上,柔韧的纤腰款款摆动,如春风吹动的柳条,被刻意压低着的吟唱声和着楼下的蛐蛐儿,组成一曲动人的夜歌。

快要三更时分,杨逸抱着琴操那柔软的娇躯刚刚睡去,木楼梯突然传来一串脚步声。

接着听到有丫环唤道:“大官人,大官人,门子传进话来,宫里来了位李公公,说朝中出大事了,要大官人赶紧进宫议事。”

第四卷 第398章 交趾入侵

杨逸穿戴整齐,急步往外走,心中却是非常疑惑,到底发生什么事,使得刘清菁竟连夜召开政事堂会议呢?

首先杨逸就排除了辽国和西域,若是辽国或西域发生突变,杨逸接到消息的速度绝不会比皇宫慢。难不成又是水灾或地震?

前厅里,内侍李映焦急地等着,在厅中来回溜着弯。

“李公公,到底发生何事?”

“哎哟,杨大学士你可算出来了,快快快,太后急诏杨大学士进宫议事,咱们边走边说。”

刘映拉着他就往外走,俩人上了车,刘映才答道:“杨大学士,咱家也知之甚少,据传是交趾国起兵来犯,都快打到柳州了。”

“交趾?”

杨逸大讶,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竟是南边这只猴子又来到搅事,大宋周边的国家不少,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之间无大战。但还有两根搅屎棍,一直搅得大宋不得安宁,一是西夏,二便是南边这只猴子了。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前黎朝左亲卫殿前指挥使李公蕴趁黎朝帝死后,太子年纪幼冲,黎朝帝弟弟黎明提、黎明昶起兵争位之机篡位,建立李朝。

大宋与交趾李朝的恩怨要从真宗大中祥符七年算起,当时李公蕴借口大宋包庇交趾逃犯,引兵犯境,此后李公蕴及其继位者屡屡犯境,对大宋领土也多有蚕食。

双方最大的一次战争发生在熙宁八年。

熙宁六年(1073年),沈起因及继任刘彝先后两任桂州(桂林)知州依保甲法点集士丁,勤加练习。交趾君臣因而感到不安,认为宋将来攻,李朝大将李常杰建议先发制人,得到允许。

熙宁七年十一月,李常杰和宗亶分兵两路,水路并进攻打广西。为师出有名,李军四处张榜称中国做青苗、助役之法,穷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救。

李常杰在12月30日和次年2月1日连破钦、廉二州,杀8000余人。最后李、宗二人合围邕州。

邕州知州苏缄率众坚守。当时邕州兵力仅2800人,苏缄设法募兵,勉强有4000人。敌飞梯以临城,苏缄施以火炬,飞梯不能近;敌以毒矢射之,城上人马死者相枕。苏缄以神臂弓发,敌之象军多有殪者。敌众十万,攻之四十余日不能下。

期间桂州刘彝命都监张守节率军救援。然张守节却在与李常杰交锋时被斩。

邕州绝援,成为孤城。

久攻不克之下,李常杰用投降的张守节部下善于攻城的特点,堆积土囊登城,邕州陷落。

熙宁9年3月1日。邕州城从被围到破城共经42天。

城破之后,苏缄先叫他的家属三十六人自杀,然后他本人也纵火自焚。城中百姓感苏缄之义,无一从贼。

李军找不到苏缄,便大开杀戒,杀邕州军民5万8千余。加上之前所杀的钦廉二州人,交趾所杀获不下十万,苏缄率邕州军民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给李军造成很大伤亡,杀伤李军1万5千余人和大量战象。

熙宁九年,神宗命郭逵为帅,起大军南征,十月攻入李朝境内,宋军至决里隘,李军列象阵阻击,宋军持强弩猛射,以长刀砍象鼻,象受惊向后回奔,反而殃及李军,李军溃退。宋军乘胜向富良江进军。

十二月二十一日抵富良江(红河),两军决战。李军战船四百余艘在江南阻住水路,宋军不能渡河,郭逵和赵卨便分遣兵将伐木制造发石机攻打。

又依燕达建议,暗自遣军设伏山间,逐步减兵,示弱诱敌。李常杰中计,倾数万众渡江出击,宋军伏兵尽发,步骑合击,趁其帆折樯摧之际,选精兵乘大筏猛攻,大败交趾军,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战死,左郎将阮根被俘。

富良江之战后不久李乾德便奉表求和。此时宋军多为北方禁军,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死者大半。郭逵上表“愿以一身活十余万人命”,请求朝廷下令撤兵。神宗无奈,只得同意与交趾议和。

想起这些,杨逸心中感慨万千,或许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苏缄”这个名字。

杨逸认为他的功绩不下于岳飞,以临时拼凑起来的四千人,拒十万敌军42天,因叛徒献计于敌,才至城破。

城破之后,苏缄已负伤,仍率领士兵进行巷战,大呼:“吾义不死贼手!”

巷战中寡不敌众,苏缄返回州衙纵火自焚,其次苏子明、苏子正、孙苏广渊、苏直温及一家三十六口自杀殉国,其壮烈程度更不下于岳飞。

杨逸心中有些压抑,他挑开车窗向外望去,虽已是三更时分,街上仍灯火处处,人来人往。好在景明坊就在宫城东边,车子很快就驶进了宣德门。

杨逸跳下车时,刚好见到蔡京也从另一辆车上下来,俩人招呼一声,便急步往政事堂赶去。

政事堂里灯火通明,朝中高官一到齐,刘太后便让郝随将一份来自广南西路的急报念出来。

奏疏不长,但却听得坐中大臣怒火中烧,杀气腾腾。

四月十八日,交趾国以钦州知州张项侵犯交趾为由,命大将阮志顺率军八万,入侵广南。

二十三日,阮志顺破钦州,屠掠百姓六千余人。

二十七日,破廉州,屠掠百姓三千余人。

五月四日,破邕州,屠掠百姓两万八千余人。

现在钦州知州张项已死,钦州百姓被屠掠一空,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张项先侵犯交趾,还是交趾为了出兵有名,捏造事实。

但不管如何,交趾敢连破大宋数州,杀掠数万百姓,这无异于给了大宋一个狠狠的耳光。

是可忍,孰不可忍。

政事堂的执宰们听完广南路的奏疏,个个目光沉冷,冰凌四射,大宋去年才平定西夏,正威震天下,如今南边却突然跳出只猴子来赏大宋耳光,若不惩治,大宋何以面对四夷?还怎么让吐蕃诸部、黄头回鹘等听令行事?

坐在上首的刘太后问道:“军情如火,众位大臣说说,该当如何处置?”

吏部尚书张商英性格刚直,立即答道:“且不论张项有否先犯交趾,交趾未经交涉,悍然兴兵连破我数州,此举是将我大宋视若无物,若不征讨,何以对得起数万死难的百姓,臣以为,明日当立即颁布讨伐诏书,发兵南征!”

尚书右仆射苏颂沉吟道:“此事还须商议妥当才行,自我大宋立国以来,交趾时常犯境,掳我边民,这已是不争之事实,然自真宗朝以来,我大宋多采取忍让之策,这并非无因。交趾非西夏可比,广南之地,多有瘴气,而我朝可战之兵多为北人,南征交趾则水土不服,未战而先失其五六,因此才不得不一再忍让。如今若要证讨,须得妥善计议才行。”

张商英立即答道:“苏相公所言虽有道理,但也不尽然,以前我大宋一再忍让,除了顾忌水土不服外,更因北有契丹,西有党项,因而无暇南顾。如今党项已灭,契丹自身难保,此时交趾竟敢犯我大宋,自应伐之!”

李清臣接口道:“讨伐自不在话下,但苏相所言也该认真考虑。广南山多林密,道路难行,补给困难,加上瘴气弥漫,北人多有水土不服。仁宗时狄青征讨侬智高,虽得胜,但因水土不服折损者十之四五。熙宁九年神宗派郭逵、赵卨征讨交趾,禁军因水土不服,疫病流行,死者大半,不得以同意交趾求和。可见瘴疫不可不防啊!”

瘴气一直是中原朝廷南征的最大阻碍之一,南方山多林密,动植物腐烂后生成的毒气,加上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是导致瘴气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南征就算获胜,损失往往也极为惨重。

大宋刚刚荡平西夏,天威凛冽,南方那只猴子仍敢跳出来兴风作浪,大概也是认为大宋顾忌瘴气,难以大举南征,这才肆无忌惮的来摸老虎屁股。

章惇目光沉冷的望向杨逸。

其他人也不由自主地望向他,在坐的重臣中,唯有杨逸擅长医术,他不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外伤缝针术,还有办法医治败血症,因此对于瘴气,众人难免抱以厚望。

杨逸见大家望来,立即说道:“本官倒是知道一些可防治瘴疫的药物,一种是薏苡仁,久服之后,可以轻身辟瘴。还有一种是槟榔子,亦可胜瘴。其余如雄黄、苍术之类,时常拿来烧熏,亦可除瘴。另外,初染热瘴一、二日,可以针刺其上、下唇,发瘴过经,病已入里而濒死者,刺……咳。”

说到最后,杨逸突然记起刘清菁在场,不禁轻咳两声,因为热瘴重症者需以针刺阴茎方能治愈,这话自不好说出来。

在坐的大臣也没有追问,因为这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防,就已经足够了。

章惇立即对刘清菁说道:“太后,交趾百年来屡犯宋境,以前朝廷顾及辽夏及瘴毒,一再隐忍。今南夷再犯宋境,破城掠池,残害百姓,罪行累累,不伐,不足以安天下!不伐,不足慑四夷!”

刘太后望向坐中大臣:“众位大臣以为如何?”

“伐!”

一个杀气腾腾的伐字,在政事堂中回响着,今日之大宋,不是只会婉转承欢之大宋。

犯我者,虽远必诛!

第四卷 第399章 讨交趾敕谕

交趾攻陷广南钦州、廉州、邕州,屠掠百姓数万。

此事一经传出,京中顿时风云激荡,杀气漫漫。

文昌二年五月十一日。大宋皇帝赵捷颁布《讨交趾敕谕》:

朕自登极,唯恐德才菲薄,日必三省吾身……用贤能,外平党项之叛,内修仁德之政……

大宋自定鼎以来,眷惟安南,世受王爵。抚纳之厚,实自先朝,函容厥愆,以至今日。而乃攻犯城邑,杀伤吏民,干国之纪,刑必无赦;致天之讨,师则有名。

已差翰林大学士杨逸充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经略招讨使、兼广南西路安抚使,昭宣使、嘉州防御使。内侍省都知焦守充马步军副都总管,顺时兴师,水陆兼进。

天示助顺,已兆布新之祥;人知侮亡,成怀敌忾之气。然王师所至,弗迓克奔。咨尔士庶,久沦涂炭,如能谕王内附,率众自归,执俘献功,拔身效顺,爵禄赏赐,当倍常科;旧恶宿负,一皆原涤。朕言不渝,众听毋惑。

诏书一经颁布天下,万民沸议,讨伐声盈溢京城。自平夏败辽以来,国人气概昂然,睥睨四夷,岂甘受辱于南边一只毛猴?

这份《讨交趾敕谕》用“讨”不用“伐”,这其中有讲究,虽一字之差,却含大义所在。

“伐”通常是弱势一方对强势一方用兵的语气,如武王伐纣,就像人立于大树下伐木。至少对方也是与自己平起平坐,比如对辽国用兵,就可以用“伐”。

“讨”是主人对从属问罪,比如出兵攻打一伙山贼,你就不能用“伐”,只能用“讨”,否则你就是把对方的地位提高到与自己平起平坐的高度。

南边那只猴子一直接受大宋的册封,为大宋蕃属国,“伐”之一字,他不配!

五月十二日,大宋分别遣使赴大理、占城、真腊。

五月二十日,翰林大学士杨逸率三万精锐禁军,自京城誓师南征。

六月十六日,过衡阳。

二十二日,抵桂州(桂林市)。

大军急行,用时整整一个月,兵将俱疲,杨逸只能下令在桂州稍事休整。

桂州是广西治所,城在山中,山在城中,清澈妩媚的漓江绕城而过,入眼处尽是奇山异水,说不尽的秀丽风光,韩愈有诗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

这诗生动地描绘了桂州的山水姿貌。因为山青水秀,桂州也是广南西路唯一没有瘴气的地方,但杨逸仍不敢大意。

出兵前朝廷按杨逸所述,准备了大量薏苡仁、槟榔子、雄黄、苍术之类的避瘴药物,一路南来,杨逸每天让士卒服用,进入广南,杨逸更是每天巡营,督促士卒定时服药,丝毫不敢大意。

这次随杨逸出征的有刘武、包毅、刘奉明、韩铮等将,杨逸交待他们管好军营好,才与焦守一同前往府衙。

桂州帅司里,经略安抚使程节、知州梁利、广西第五将蓝继隆、录事参军张平、司户参军胡亚权、司理参军文英等大小官员皆在。

除些之外,在场的还有一个大名人:黄庭坚。

杨逸高坐上首,望了黄庭坚两眼,向程节道:“程大人,如今前方战况如何?”

程节四十多岁,容貌消瘦,如皮包骨头,身上一套官服仿佛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