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玩唐 >

第278章

玩唐-第278章

小说: 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制滥造的铅笔。小时候他用铅笔不觉得,到他自己制作时,才知道制作的艰难。

可他没有说,这铅笔也能写字的,不过随着有人用来画图,早晚会发现用硬笔写字的好处。

虽然他似乎用了心,可他还不是一个当老师的好材料,教导速度很快,这些小屁孩们到后来都听得不太懂,但听懂的人太多了。更多的学者发现了这种新数学的妙用,无疑王画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窗户,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暂新的世界。

他们不但用笔将王画讲解记下来,而且细细的领会分析,然后又对以前的算术经义作补充。或者撰写新的算术书籍。

直到这时候,国子监当初的几位博士才放出风声,伪《尚书》就是王画发现的。

这让更多百姓忽然才想起王画的另一个身份,一个几乎无所不能的才子。

王画身上另一件事件,也引起了谈论,制作九州之鼎。

不过让很多人感到奇怪,开始时,王画只是召集了自己家中几个瓷窑上的大师父,这一点也能理解,他说过有瓷器的东西在里面。同时也让朝廷下旨召集了一些铸铜能工巧匠,也能理解,主要就是铜器嘛。

但更让人感到奇怪,所有工匠加在一起,也不过二三十个人。这不是制作一件普通的铜器,而是九州之鼎,而且他自己也说过是器中之王,固王权,定疆域,扬教化,禀正气,弘文学,开思路。

不用说,这一项工程不小,可只召集了这几十个工匠,能制作什么东西。其至王画在朝廷特地划下的一块制鼎的地方,只去了几次,然后几乎不管不问。

这引起了许多猜疑。

天气热了起来,王画从昭文馆回来,可是家中来了一个客人。

这段时间王画几乎处在一种隐居状态,早朝是没有上过,平时也没有与任何一个官员交往。李显还问过一次,让他用话语搪塞了。

不过李显问也会问的,毕竟从王画少年时,就受到各方关注,可他心里面有没有想过王画这样做,是不是有点浪费人才了,估计很有问题了。或者他本人对王画这种态度还很欢迎。

毕竟王画对他母亲忠心,不算是一件坏事,做臣子的不忠心主子,难道想造反啊。王画也不会造反的,这一点他同样也知道。可是他就怕王画太忠心他母亲了,忠到最后,看自己母亲困在上阳宫,想让她再次上位,那就有麻烦了。

他将王画看得太低了,不过一个人的能力,所能看到的问题都是有限的,比如一只麻雀能知道大雁的眼际与志向么?王画才不会犯这个傻。这时候大局已定,扶佐武则天重新上位?〖TXT小说下载:。。〗

他也没有活得到了不耐烦的地步!

可是他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后,也愣了一下。

正是李隆基!

现在他与相王水火不融,李隆基前来有何贵干?

王画带着狐疑,来到客厅,参见李隆基,王爷了,礼节要做到的。

李隆基苦笑了一下,说道:“我们还是朋友么?”

王画这样做明显生份了。

王画也笑了起来,说道:“我们还是朋友,不管政见上有没有分析,我做事是对事不对人的。”

李隆基说道:“那就好。”

可这也是一种嘲讽,张柬之政变时,因为血字营对皇宫的拱卫,不但对王画本人,就是对王画的家人都产生了杀机。但到现在,王画只说张柬之他们政变是悖逆行为,五王是一群挂着正义之名的大奸之臣。至少在武三思打压五王时,并没有落井下石。

不管王画有没有过杀机,可比张柬之他们做得要磊落一点。

李隆基与王画重新落坐,他说道:“二郎还将我当作朋友,那么今天我就能与二郎沟通了。”

很实袒诚地说明来意,没有遮遮掩掩的。

王画让李红上茶,然后说道:“世子有何来意,请说。”

李隆基说道:“我只想说其实张相公他们非是你所想像的那样,他们都是一群忠臣。”

王画哧声一笑,说道:“我也没有说过他们是一群奸臣,但他们办的事也许出于本心,可做的却是奸臣之举。还有两句话,我申明一下,第一我对事不对人,第二我不会夜郎自大,多大力气挑多大担子,与我无关了。”

这句对事不对人,重申了一遍,就有玩味了。后面也不纯是推托之辞。实际上他当初如果成功的话,也不会杀掉这些人,当然只有李湛他是真正动了杀机。现在他在退,也如宋璟所想到的那样,何尝不是一个提醒,这些聪明睿智的人应当能看到一些苗头。

《论语》与《易经》里面也说到一些这样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退是明智的。

王画能这样做,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再让他进一步,他也没有那个肚量。

李隆基会意,听了默然。

沉默了一会儿他又说道:“还有我九妹失踪的事。”

王画立即勃然变色,但没有说话。

李隆基也看到了他的脸色,其实这件事的演变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错误。

当初自己父王做得太急切了,逼迫王画太紧。特别是那次变向的悔婚,事情从那次悔婚时,就发展到一个拐点。一开始时,王画没有恶意,二张之所以灭亡,之所以引起公愤,还与王画那个计策有关。如果不是让二张产生了骄横的心理,他们也不会让群情激愤。

可当王画一天天地位变得重要了,父王也想伸出橄榄枝,王画却不想信了。他还不知道,之所以这样,还与太平公主那次裸体沐浴,出言相逼有关。

王画这次回到洛阳后,低调,而且一些做法再次将他名声扭转。实际上这种扭转,也让张柬之他们的政变变得被动起来,许多百姓对政变产生怀疑了。也等于对父王他们产生不利的影响。

虽然王画现在低调,可随着岁数的增加,名声的增加,上位很容易的。早晚有一天,他将会对朝野还是产生重大的影响,甚至都能达到狄仁杰那种地步。

关健王画有这才能!这才是最可怕的。

对于这样的人,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彻底击杀。但他身手高强,家中护卫森严,现在想刺杀很不容易,而且这样的一个能臣,刺杀了,对国家也是一个损失。

那么只有笼络。但这种笼络不是父王那种虚情假意。与这个聪明人玩假的,反而适得其反。最主要王画有一个特点,敬他一尺他会敬你一丈,有祖母与王画的例子现成的摆在面前。但对他不轨,同样他也不会顾你是什么身份,同样很反感。

这种黑白分明的人,却是最好对付的。然而父王他们却一个也没有注意。

李隆基又说道:“但这次九妹在丰州失踪,真的与我们无关。”

王画只是用手捧着茶杯,没有说话,眼里面怒火更胜。

李隆基摇了摇头,他也在奇怪,这到底是谁做的?当然了,他也不能怪王画,在小九失踪后,王画从丰州到六胡州,都差点将天捅破了,那是真心着急。

他又说道:“我们还在暗中派人调查此事。”

王画还是没有答话,李隆基只好继续说下去:“不过我很感谢二郎,听说了你到上阳宫探望大母的事,我很感动,前天我也去了上阳宫。”

王画终于忍不住问道:“世子,你前来有何贵干,直接说吧。”

不要兜圈子了。

李隆基脸上没有露出表情,可心中在叹惜,虽然王画似乎还是承认他是朋友。事实上一开始交往时,他与王画相见甚欢的,相反,王画与李裹儿的关系还没有自己亲密。

可现在呢?

他说道:“我来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是解释一下,二郎,你也是一个明理的人,任何人都有做错事的时间,也有判断失误的时候。小九现在生死不明,我知道不能怪你。可这件事你也要相信,与我父王无关。而且当初我就写了一封信,让云秀道长带给你了,并且安排了人手,与你配合调查此事。”

信?王画愣了一下,他可没有收到李隆的信,不过他也没有想到,李雪君同样也进人间烟火的,当时也让王画气昏了。因此忘记此事。

“而且铲除二张的计划,我也在信上与你说了,但这件事没有第二个人知道。”说到这里,他叹惜一声,可没有想到王画还是误解了他。

王画愕然,如果此事属实,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第十三章 代面

如果这么重要的事情,李雪君没有通知自己,这就让怀疑了。

或者是李隆基故意说的假话,那么他一定知道自己没有办法与李雪君联系了,才敢说出这谎言的。这更麻烦了。

因为李雪君知道他很多秘密,这些秘密一旦张扬开来,自己有可能万劫不复,或者最后只好逃到大洋洲,象虬髯客那样,在海外老死一生。

想到这里,他看着李隆基的脸色,但李隆基的脸色很袒然。他一点东西也看不出来。

于是说道:“那天我与云秀道士争辨了两句,她就离开了,我没有收到你的信。”

王画一边说着一边怀疑地看着李隆基,当时李雪君与他见面时,才是正月十几,如果自己将这封信用快马送到洛阳后,这就是证据,武则天会立即布置,由张柬之出面,李旦与太平公主安排了许多年的这一计划就会立即破灭。

李隆基会有这么笨?

李隆基也看着王画,说道:“不用怀疑,我相信你的品性。”

然后惆怅地说:“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如果那封信到了你手中,也不会发生这么多事了。”

但他心中奇怪,这个美丽的冷美人离开王画后,到了什么地方,自己也没有听说。如果是旁人,还能说她遇害了,但她的身手,李隆基是清楚的,同样王画也是清楚的。

这又是一个谜团了。

王画也陷入沉思。

两个人沉默了好久后,李隆基才再次开口道:“第二件事是为国家而来。二郎,你也应当知道,现在朝廷在梁王主政下,有许多地方不是很好,我不求你原谅张相公他们,但以国家为重,不能消沉下去。”

说完一拱手离开了。

话点到为止,虽然两个人都没有否认这个“朋友”关系,可明显李隆基感到王画浓浓的戒备之心。

果然李隆基离开后,王画立即将李红与沐孜李喊过来,作了无数的安排与调整。只是有一点李隆基不知道的是,王画现在手上潜在的力量,远远超过他的想像,而这种力量还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

当然说到底,还是一个钱,九州之鼎需要钱,王家现在也需要钱,小琉球那边更需要钱开造大船队,还有招募更多的亲信人手,血字营需要钱,不过这些布置,都是不能放在台面上的,最少这几年内不能向世人泄露。

这要到大洋洲船队的回来,才能为王画提供这些巨大的经济收入。

但王画并不急,因为不能放在台面上,所以必须要稳妥。

不过这一次船队的回归,将会为王家带来惊人的收入,这一点是无疑置问的。

花了两天,王画才将所有的安排理清楚,交待下去。

然后这些安排通过一条条线,传达到更远的地方。至少现在王画已经不需要李红她们到江南坐镇指挥了。

但李隆基离开王家后,脸色终于变得沉重起来。王画没有看到信,产生了种种不解的想法,但他自己清楚,不可能会给王画一个“证据”的机会的。

他在信上说得很含糊,也以为正是自己的含糊不清,诚意不够,王画才继续南下洛阳的。但他也错了。王画根本没有接到信!

这意味着什么?

远在几千里之外,王画凭借蛛丝马迹,落后的一点点信息,就判断出政变的必然发生与大约时间,不然他的兵力不会那样调动的。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洞察力。

可是父王与姑姑却一手,一步步将这个天才推向敌对的一面,到现在也不知道悔悟。

或者找到小九,情形会变好一点吧,但到了现在了,他对此也不抱着太大的希望。

最主要在他心中,王画应当也算是直臣,特别是他听到王画到上阳宫的故事,还有他写的那首词,都是对他祖母的怜惜,这是赤诚之心。然而现在他最大火拼对象,同样也是清流。

那一方错了?

李隆基糊涂起来了。

这时候上官小婉派了人到了王家,带了一封信过来。信函用了秀美的益州黄麻彩笺,散布着淡淡星星的小梅花。上官小婉最爱的就是梅花,因此用这种彩笺纸,很正常。

王画将信打开一看,上面也用秀丽的小字写下几行字。王画还是第一次看到上官小婉的字迹,与武则天的大气相比,上官小婉的字体妩媚到了极点,可以说是极得王羲之书法中妩媚的真髓。

王画叹惜一声: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随着自嘲,不要说她,现在自己也在做贼,政治本来就是肮脏的东西,只要沾过后,谁能干干净净地脱身?

他看了下去,上面写道:

槐雪已失,香荷始妩。六月将去,新裳着无?

予于雒滨坊新置一第,后日晚修毕,请君一赏,有意与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