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回到秦朝当皇子 >

第1章

回到秦朝当皇子-第1章

小说: 回到秦朝当皇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几字微言

【由文】

秦陇事

第一章:魂归大秦 公子扶苏

夜深了,空旷的宫殿外,扶苏一人独坐庭中。四周的宫女压抑着脚步不敢发出声响,挑着宫灯,寺人则是立于四方,随时等候这位普天下第二尊贵人的命令。

庭中的这个人,身穿深衣,面带苦色。脸色线条不似一般秦人的坚毅硬朗,反而更多似中原人,要柔和许多。本就俊朗的面庞看起来更多几分温柔,浑身透出一股儒雅的气质。但这并不让他的父亲,那位普天下最有权势令天下颤抖的始皇帝所喜。他认为长子太过懦弱,缺乏决断。因此更喜欢更能迎合自己的胡亥,几次出巡,而他并未得到随行的机会。

此人,便是扶苏。

但扶苏这个秦帝国继承人的灵魂早已易位,此扶苏非彼扶苏,至少已经不是单单原先的扶苏。这具帝国太子的身躯中藏着的是来自二十一世纪那个时空一个名叫萧羽的普通二流大学生的灵魂。

前世的萧羽,不堪回首,即使满腹才华但却无施展之地。诸多不堪回首之事如今烟消云散,前世的萧羽已经死去。今日,只有扶苏留存这片天空。

伸展下手臂,扶苏还是有点不适应现在自己的身子。原本的身体说不上十分强健,但对付个把蟊贼却是不成问题。可眼下这副身体,却着实文弱了些。虽说继承了赢氏一族的优秀血统,但身体这块只能说勉强。

忽然,一个寺人急匆匆跑了过来。扶苏微微皱眉,心中有点不好的预感。这个寺人名理是扶苏的心腹,负责管理扶苏手下诸多寺人,而寺人也就是太监,只不过这时的寺人也有部分良善人家子弟,并非全是阉割之人。而另外暗地,理还有传递消息的工作,这时以前扶苏就布置了的。

“公子,今夜陛下召见丞相和蒙毅将军在咸阳宫议事。陛下召公子前往”丞相就是李斯,去年丞相李斯即进言始皇帝,愚儒“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趋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开始了史称焚书坑儒的焚书事件。而今夜……

事情由不得扶苏再想下去:“来人,去咸阳宫。”

“诺。”宫女寺人训练有素,引路,举灯各司其职。让扶苏心中一阵感叹。随即想到现在的处境,扶苏并非专修刑律之学,对儒学多有喜爱,更是喜欢研修诸子百家。所以向来为李斯所抗拒,朝廷中多有不和。不过,蒙毅……扶苏心中叹息。不在想其他,在肩舆上闭目沉思。

咸阳宫中。

皇帝居上,竹简平铺。面上隐有怒火。

蒙毅居左,李斯居右。两人皆是沉默不语,进来的扶苏看到眼前的场面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丞相乃百官之首,权势可谓顶尖,但始皇帝的压制下,心腹将臣蒙毅居然能居左而做,说明事件未必没有转圜之地。

而此次也是新扶苏第一次认真审视这三位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三人。

嬴政看了眼进来的扶苏,身子依旧孱弱,略有不喜。但很快掩盖过去,挥手示意扶苏在左边坐下。

这位父亲,天下最尊贵的人。着玄端,上下皆玄色。鼻梁英挺,眼神锐利得似乎能刺破所有人的心房。身量魁梧,一眼望去,气势逼人。只在扶苏盘膝坐下时在收敛许多。

而居左的蒙毅,位列上卿更是秦帝国的将门世家之子。蒙毅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著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兄,更是有中华第一勇士之称的蒙恬。

扶苏细细审视,蒙毅身着朝服。见扶苏看过来,微微一笑以示回应。笑容温和,须臾间让人产生好感。但扶苏却感受得到蒙毅眼中的坚毅。这是一个一旦决定绝不悔改的人。让扶苏心中微微一凛,这个蒙毅可不简单。

而另外一位,丞相李斯。则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而根据扶苏所掌握的信息,这位秦帝国的丞相,一举一动皆有章法,尺度把握精准,既不冒犯始皇帝的威严,又保持自己的丞相的尊严。这样的人物,让扶苏压力颇大。

始皇嬴政这时道:“朕信侯生、卢生有加,珍宝美人皆允诺。”说道这里停顿一下,蒙毅还是那样沉默不语,面色不变。而李斯则是微微邹眉,扶苏则是眼观鼻,鼻观心,只是认真听着。

“朕与此二方士约定仙药之日将近,却不想。竟双双叛逃。朕大恨!尔等以为,此二人该当何罪?”

扶苏心中一颤,知道戏肉来了。

“依秦律:诺而不兑者,当斩。欺君犯上,当枭首示众。”李斯为丞相,自然首先回答。按照他的意思,依照秦律,许下诺言不能兑现的,需要斩首。至于后面一句,欺君犯上是否是秦律中的就不得而知了。

“蒙毅。”

“卢生,侯生自然罪不可恕。丞相所言,微臣以为甚是。然,此二人品格卑劣,与诸生妄言陛下。当严查。”

“善,扶苏。”

“儿臣在。”

“依你,当如何?”

这显然是考校扶苏了。卢生侯生因为始皇帝的宠幸,在诸生中地位颇高。眼见谎言将被戳穿,索性骂一顿始皇帝来博取声名。好让自己逃之夭夭,却给了城中诸生带了泼天的祸事。

所谓诸生,解释起来就有来历了。初统一全国时候,在文化领域上,始皇帝并不想采取强力手段,始皇帝作为一个杰出政治家在政治智慧上是绝对顶尖的。自然不会迷信武力,所以,始皇帝召集天下有学识有名望的知识分子来到咸阳。在六国宫廷和民间搜取了大量古典文献,聘请了七十余位博士。让他们管理这些书籍,为帝国所需要的书籍做出甄选。又诏令两千余名学生在博士手下干活。

这两千余名学生就是所谓诸生,始皇帝对这些人也是十分厚道的。正如他自己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因此,秦政权不仅对70位博士优礼备加,而且对于诸生也“尊赐之甚厚。”

不过,始皇帝施恩下来,人家未必领情。这些本是东方诸国的知识分子,本着读书人的高傲和矜持,将这些视为理所应当,对秦文化根本看不上眼。在行政权力压迫下来了咸阳,却管不住自己的嘴。时常对始皇帝的政策议论是非,本来也不算错。始皇帝的心胸广大容得下。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按秦始皇的本来设想进行,这些博士和诸生都是旧时代的学者,满脑子都是旧文化和复古思想,认为复古周礼的儒家思想都是好的。所以,他们不但对加强专制统治思想没有帮助,反过来对秦始皇的所为指手划脚,说三道四。

偏生,这时候侯生卢生二人眼见谎言将要破灭在诸生中鼓动,说了什么呢:“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于是乃亡去。”这些都是什么话啊,一堆骂人的话,且不说其中大多不符实际,极端偏见。但偏偏遇上东方诸国的学子,这些都是亡国印象深深不去的人。自然跟着大加议论,三人成虎下,将始皇帝的名声搞臭不少。

然后卢生侯生逃之夭夭,留下被士卒严加看守的诸生。

这些扶苏都是清清楚楚知道的,身为皇帝的长子,消息灵通远远胜过许多人。甚至其中细节隐秘都有了解。

现在始皇帝让扶苏发言,不乏考校意味。顿时让扶苏陷入两难,因为,跟着卢侯二人议论非非的不仅有大量方士,处死就处死,扶苏不心疼。但关键其中更有不少儒生!想到这里,扶苏就一阵头疼,儒家势力是支持扶苏的一股重要力量。扶苏在继承权上最大的优势就是嫡长子;按照周礼或者儒家的思想;自然继承人在法统上非扶苏莫属。再说皇帝陛下并非对扶苏失望透顶,只是不喜欢扶苏的怯弱而已。在立储上,皇帝陛下还没有表示过什么。这样不少暗地里中意于胡亥的人失望不已。

但正因为如此,扶苏才更不敢在这样敏感的情况下表现出不符合帝国未来太子的言语来。

“儿臣认为,此事,当严查。查非议今上的狂生,追捕侯生卢生二人,逮捕与此二人有直系亲属之人。严惩不贷!”扶苏微不可查的叹了一口气。静静等待皇帝的回应。

扶苏心中还是有小心思的;将严查卢侯二人作为重中之重;而对那些起哄的儒生则只是严查而已。偷换概念转移始皇帝的注意力。

始皇帝听毕;瞄了一眼扶苏;沉默不语。

第二章 焚书坑儒  焚书坑术

始皇的沉默让扶苏心中惴惴不安。扶苏自己脑海中也猛然的闪过关于扶苏在这片历史中的表现

。按照原先的历史轨迹;事情发生后,始皇长子扶苏进谏道:“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也就是说;扶苏本是个马后炮;事情完了上台的角色。现在却被始皇帝召集议事;加以考校。这实在让扶苏费解;思索到底是史书正确还是历史本身如此。

亦或者;扶苏这个小翅膀轻轻扇动下;历史已经微微偏离了原先的轨迹。这让扶苏心中微微窃喜;他可是知道扶苏最终的下场的;被胡亥逼死在军中。而被贬到上郡监军就是因为在坑儒事件上触怒了始皇。

虽说自己耍了点小心思;始皇帝肯定能看得出。但至少算旗帜鲜明的表明了严查的态度。想来;历史在这里将要出现分岔口了吧。

果然;始皇看了眼扶苏;略带赞许的味道;心想自己的长子心肠总算硬了起来。

“好。来人;着令御史大夫冯劫彻查此事。凡涉案;严惩不贷。另;公子扶苏;从旁协助。”始皇语毕玩味的看了眼扶苏;转身归去。李斯蒙毅扶苏起身;一番礼节下。留下满头雾水的扶苏。

李斯站定细细看了眼扶苏;扶苏见李斯望来也友好笑笑回礼。李斯用他略带沙哑的声音对扶苏道:”望公子依律严查歹人。李斯告退。”

“丞相慢走。”扶苏回礼。

蒙毅则是依旧从容不迫的气度:”毅归去。公子若有不解之处;可来蒙府。愿与公子挑灯夜谈。”

“定去叨扰。将军慢走。”扶苏回礼。

等回了居所。扶苏头脑还是晕乎乎的。刚才发生的事情实在太超出扶苏的想象了。尽管心中已经猜到什么;但当事情猛烈的冲击过来时;扶苏还是有些发懵。也许是前任的性格发作;但这样牵扯数百千人性命之事;让扶苏心中忧惧之时;血脉中一种狂野的;对权力掌控的欲望在燃烧。

稍许;扶苏心中已经宁静。迅速镇静下来。开始思索眼前的局面。

毫无疑问;嬴政看穿了扶苏的小心思。并让扶苏进入此事;辅助彻查。这是狠狠的将扶苏往诸生中的反面推过去。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次机遇。儒生不可取;这是诸国血的教训;儒家的治国主张在这个时期并不适用。扶苏需要的是他们的支持;在继承法统上的合理性。而非真的想让他们参与帝国政策的更改施行。但不可否认;诸生中有杰出的人才。

这天下英才集聚咸阳;给了扶苏丰满羽翼的机会;可以在这次事件中扩张实力。举荐贤能;让他们参与朝廷。影响局势。

这更是扶苏开始在军国大事中露面的契机。扶苏必须去做;更要做的完美。

翌日一早。扶苏即来了蒙府,面见蒙毅。

蒙毅听到扶苏到访,领着家人在门口相迎:“公子到访蒙府,寒舍蓬荜生辉啊。”

“将军多礼。”扶苏回礼,不骄不傲。态度谦和有礼截然不同与始皇帝的强硬刚烈。”今日前来,多有叨扰。还望将军莫怪。”

“好说,毅不敢藏私。请”说着蒙毅稍稍让了一步,让扶苏前出半步。

“请。”扶苏心中微动,步子放缓。随即莞尔,大步前去。

蒙毅书房内。两人对面而坐,蒙毅挥退了奴仆。正视扶苏。

扶苏亦对视蒙毅道:‘昨日父皇名我协查这等大案。扶苏心中惶恐,全无头绪。还望将军教我。”

蒙毅也不矫情,直接问道:“公子,所问何事?”

扶苏旋即回答:“自然是如何协查。”

蒙毅:“此事因卢生侯生二人起,此二奸人妖言惑众,使百姓诸生非议。诸生不变真相,乱加咆哮。结症所在,公子可知?”

扶苏心中一凛。忽而想到,历史上在焚书坑儒事件过后。两位罪大恶极的人都没有被逮捕归案,卢生侯生二人表面上欺君犯上罪不可赦。但一直以来自逃离以后都未归案。难道其中莫非还有隐情?

想到这里,扶苏微微摇头:“不知。还请将军教我。”

蒙毅伸手,拿出酒盅。食指蘸水,在桌上写了两字,随即沉默。

扶苏看见两次,恍然大悟。面上表情丰富,心中后怕之余。起身向蒙毅行礼:“谢,将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