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

第22章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第22章

小说: 世界列国史演义丛书--英国史演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风停雨霁,两派矛盾立时凸现。平等派认为,独立派如今一派专权,又不思改善大众处境,与昔日暴君无异,故而疾呼“打碎英国新枷锁”,鼓动军队,预谋哗变。
  又有较平等派更为激进者,认为政治平等尚嫌不足,财产方面亦应均贫富、等贵贱。而今穷苦之人上无遮身片瓦,下无立锥之地,食不果腹,衣不蔽寒;富人却个个华屋广厦,美馔佳肴,富累千金,良田万顷。端的如诗所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不公,莫此为甚!故应倡导以富济贫,以多补少,平均相等,天下致公。然而富人断乎不会主动解囊,捐资纾贫,须得穷人以自身苦行感而化之。于是这干人相约出走,寻得几处荒山野岭住下,结草为庐,垒石为灶,共食共耕,掘地开荒。冀以此行感动富人,让出多占田地,分与穷人耕种谋生。时人讶异其行止,称之为“掘地派”。可是事与愿违,非但没有富人因之感化,反诬掘地为“侵犯资产阶级产权”,上书政府,要求派兵镇压。
  克伦威尔为首之独立派,坚决维护富有资产阶级利益,一要保得政权独占,二要保得财产安全。故视平等、掘地两派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必欲拔之、除之而后快。1649 年春夏之际,克伦威尔率其嫡系突袭军队驻地,将平等派领袖人物一举擒获,或当众处死,或逮捕下狱,从而制服平等派士兵哗变。又于翌春出动军队,至各处荒山驱散掘地者,掘地行动遭到禁绝。下层民众争取民主与土地的运动从此失败,资产阶级欢欣鼓舞。克伦威尔班师之时,伦敦资产者摆设盛宴,为其接风。水陆杂陈,觥筹交错,共庆心腹之患消弭。又有一等豪富,感念克伦威尔劳苦功高,特地登门赠送纯金铸就、精雕细镂之全套饮食、洗器皿,以示谢忱。
  内患既除,克伦威尔马不停蹄,又发兵征讨爱尔兰。道是为何?
  这爱尔兰乃大不列颠以西又一大岛。两岛隔海相望,一衣带水,自古来往密切。爱尔兰居民与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同根同源,均为凯尔特后裔。不同之处,只在爱尔兰人信奉天主教。爱尔兰别称“绿岛”,盖因海洋暖流环岛而过,岛上气候四季如春,雨水充沛,林木终年葱郁,碧草青翠如茵,鸟语花香,风光旖旎,最是宜人。加之该岛民庶繁衍,物产丰饶,农耕畜牧,两业并举,颇为富足。这等洞天福地,难免一水之隔的英人时常生出些侵占、殖民的心思。早在12 世纪,金雀花朝开国之君亨利二世就曾兴兵征讨,当地居民战败之后被迫臣服。此后英人源源不断徙居岛上,占田夺地,英国君主更时时勒索搜刮,500 年来,爱尔兰不知吃过英国多少苦头!1640 年英国革命风起云涌,其派驻爱尔兰的总督和军队匆忙回国。趁此机会,爱尔兰人民揭竿而起,宣布从此脱离英国统治而独立。英国闻讯甚是气恼,却因内战正酣,一时无暇顾及。王党内战失败之后,其残部余孽多逃至爱尔兰,以“共同反对清教徒”的花言巧语,骗取爱尔兰天主教徒同情,准许他们在爱尔兰建立基地,招兵买马,伺机反攻。至1649 年,聚集绿岛的王党军队已有12000余众,对新生的英吉利共和国形成极大威胁,不予剿灭,难保无虞。再者,内战当中,新模范军所用军费少数来自捐赠,泰半来自大资产阶级贷款,如今借期将届,需得偿还。加之军队频频哗变,克伦威尔认定,此乃饷银菲薄所致,需得大笔金钱,方能平息士兵不满。据此可知,征讨爱尔兰,所为不过三者:一来弹压爱尔兰独立起义;二来剿灭王党残余;三来掠夺爱尔兰财富以补国内所需。1649 年8 月,克伦威尔提兵万余,登舟渡海,侵入爱尔兰。其时爱尔兰人及王党分守若干要塞,当中最大者,为德罗赫达、威克斯福德和克隆美尔数座。克伦威尔上得岸来,首先围攻德罗赫达。该地城墙高大坚固,守军3000,尽是骁勇慓悍的爱尔兰人。英军近万,数番攻城不果,克伦威尔气急败坏,调来9 个炮兵连队,架炮猛轰。9 月3 日,将城墙轰开一道缺口,英军自此攻入城内。克伦威尔传下命令:“不得宽恕任何人。”于是英军士兵见人便杀,手段残忍,耸人听闻。据克伦威尔自述:“仅圣彼得教堂一地,便有不下千人被诛戮,军官被砸碎颅骨,躲在钟楼上的100 人被活活烧死,德罗赫达3000 守军,幸免于死的不过30 人,他们都被押往巴巴多斯岛卖做奴隶。”岂止杀害守军,城中居民、僧侣也难逃活命,克伦威尔自己承认:“所有僧侣除2 人之外,头颅都破碎了。”“一个晚上,就有2000 余人作了刀下之鬼。”血腥屠城连续3 日,克伦威尔洋洋得意地宣称:“我们严厉的行动使敌人胆战心惊。我相信,这是上帝给予这些野蛮人应得的惩罚。”数星期后,威克斯福德城破之日,同样的兽行再次重演。
  王党见势不妙,纷纷逃离爱尔兰。爱尔兰人却无处可去,他们顽强抵抗,宁死不屈。英军费时3 年,方将全岛各地一一攻取。3 年当中,爱尔兰居民死去三分之一。还有约摸此数的人被运往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充作奴隶,昔日美丽富饶、人烟稠密的爱尔兰,如今满目疮夷,“往往走上几十英里也碰不到生物,没有人,没有牲畜,连飞鸟也没有”。以致诗人吟出这样的诗句:“爱尔兰,我为你哭泣!”
  爱尔兰战火未熄,克伦威尔便赶回国内,筹备征讨苏格兰事宜。
  那苏格兰长老派贵族起初支持英国革命,尤其支持英国长老派国会执掌国家权力。可是后来长老派被逐,独立派上台掌权,苏格兰人从此开始处处与英国为敌。查理一世匿居怀特岛时,他们曾与之秘密谈判,欲出兵助其复辟。查理一世被斫第五天,苏格兰就宣布尊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为国王。此时王党在爱尔兰失败,也寄望于苏格兰人。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查理二世仿效其父,答应事成之后在英国扶立长老派教会;苏格兰人则答应襄其登临英格兰王位,再行王政。1650 年5 月,苏格兰军队开始集结。与此同时,克伦威尔也募集操练一支15000 人的军队,向北方进发。7 月底,越过英苏边境。苏格兰军队26000 人在统帅列斯里率领下南下迎敌,双方相持于邓巴尔。情况看上去对克伦威尔不利:他在陆地上的退路以及在海上的补给线都被苏军切断,装备与粮秣渐渐耗尽,饥饿和疾病使英军迅速减员,到8 月底,他手下尚有战斗力的部队只剩1 万人。9 月3 日,双方大会战开始。面对两倍于己的苏军,连克伦威尔本人也不相信此战能胜。然而此公毕竟久经沙场,经验老到,擅长出奇制胜。麾下官兵,已知处境危殆,自忖不是阵亡,也是困死,莫若拚个鱼死网破,是以个个奋勇。当时双方摆阵,俱是传统模式:步兵居中,骑兵夹峙两翼。克伦威尔战前便已觑得敌军右翼骑兵薄弱,且背河列阵,调动不便,却故意在己方相应之左翼布些老弱病残,卖个破绽,骗得敌人大意,忽略其右翼不顾。他又将少量精壮骑兵排列于己方右翼前面,仿佛精锐主力尽在此侧,诱敌来攻。战斗打响,果然列斯里中了圈套,集中主力猛攻英军右翼。英骑却且战且退,引敌人阵形散乱。此时克伦威尔跃马挥剑,亲率后备主力骑兵自己方左翼突出,迅雷不及掩耳,直捣敌方薄弱右翼,一举将其击溃,随即转向苏军中央步兵掩杀过去。己方步兵亦自正面发起进攻。列斯里此时发现右翼不妙,火速自左翼撤回主力欲来驰援。然而河流挡路,岸上又有步兵壅塞,厮杀成一团,已是救之不及了。这一战克伦威尔以少胜多,歼敌3000,俘虏上万,实在是用兵如神。随即英军乘胜前进,直下苏格兰首都爱丁堡。苏格兰长老派贵族与查理二世仓惶出逃,躲入苏格兰西北高地。克伦威尔深知西北高地气候阴湿寒冷,地形崎岖,峻拔险恶,不利作战,于是故意围兵爱丁堡,让出西面通路,诱苏军南下英格兰平原地区决战。苏军果然中计,列斯里与查理二世率16000 名士兵南下,深入英格兰西南,克伦威尔紧随其后,一路补充兵员装备。1651 年9 月3 日,英、苏两军于伍斯特地方举行决战,苏军全军覆没,或死或俘,几乎无人幸免。查理二世爬到一棵老橡树上躲藏一天一夜,方才躲过英军追杀。此后他乔装农民,颠沛流浪6 个星期,终于找到船只,逃出英国,重新流亡欧陆。苏格兰全境早被克伦威尔荡平,此刻他又没收苏格兰大贵族土地,分给英国新贵,解散苏格兰议会,从而翦灭苏格兰长老派贵族势力,将苏格兰置于英国政府统治之下。大不列颠岛上南北两国,从此合二为一。大将蒙克奉命率军镇守爱丁堡,确保苏格兰人俯首称臣。
  克伦威尔征服爱尔兰、苏格兰之后,又将注意力转向海洋,意欲为英国建立海上霸权,这一事业早在伊丽莎白时期就已开始,然而现在出现了新的敌人——荷兰。
  这荷兰位于欧陆西北角上,是个滨海国家。其地势低洼,土质多盐碱,不宜农耕,居民多以养牛、捕鱼为生。资本主义兴起之后,商品贸易流通日益繁荣。荷兰人凭借地理之便,及时操起一桩赚钱营生:为各国商贾提供舟楫之利,专事海上中转运输。这营生顺势应时,极受欢迎,获利亦丰,不几年间,荷兰便拥有数千船只的庞大运输船队,劈波踏浪,来往于各洲之间,为荷兰赚回滚滚金元。时人皆以“海上马车夫”绰号称呼荷兰。英人看得眼红垂涎,想自家本是海上霸主,却只顾发展海军军备,忘了经商赚钱,倒让荷兰人抢了先!这荷兰人也恁精明!怎生变个法,抢他生意过来,方才称心遂愿。于是资产阶级业主商贩纷纷向政府进言,克伦威尔政府也自虚怀纳谏,1651 年颁布《舰海条例》,昭告天下:自今而后,凡与英国或英国殖民地有关之货物出入,产自欧洲者,只能使用生产国或英国船只运输,生产国若无运力,英国一概包揽;产自欧洲以外地区者,则必须使用英国船。显而易见,此举意在打击荷兰。兹事体大,利益攸关,荷兰人焉能束手就范?于是两国开启战端,自1652 年至1654 年。荷兰国小民寡,支撑不住,被迫求和,承认《航海条例》。从此海上运输霸权亦为英国夺得。
  10 年来,克伦威尔南征北战,人不解甲,马不卸鞍,为保卫共和国,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立下汗马功劳。随着个人声望日隆,他对权势的野心也越来越膨帐,不能容忍“残阙国会”对他的制约和与他争权。况且那些议员不自检点,贪污公款,受贿行骗,以权谋私,酗酒淫乱,几乎无恶不作,民众早已不满。1653 年4 月,克伦威尔率30 名火枪手来至议会,连骂带赶,强行将议会解散。这届议会存在13 年,初期首倡义举,反抗王权,也曾经人心所向,功绩斐然。孰料后期蜕变,招惹诟怨,以致自身难保,遭人谩骂驱赶。克伦威尔此举虽有践踏议会权利之嫌,却无一人为议会喊屈鸣冤,其不得人心由此可见。克伦威尔欲建立个人独裁,但为装点门面,做些遮掩,又组成140 人的“小国会”,议员都是他亲自遴选。谁知这些“钦点”的议员不知深浅,当上议员,便要为民请愿,竟提出一个激进的社会改革方案,其主张与昔日平等派似有关联。克伦威尔深感“失算”,忙施压力,迫“小国会”“自行解散”。从此克伦威尔赤裸裸地实行独裁专权。
  1653 年12 月,在克伦威尔授意之下,独立派高级军官组成的军官会议提出一份《施政文件》,宣布克伦威尔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护国主”,执掌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外交、财政、人事诸项大权。1654 年2 月,举行隆重就职大典,克伦威尔身披黑氅,帽饰金带,欣然接受象征权力的国玺和宝剑。至此“共和”名存实亡,护国主个人权力无限,有如昔日的专制君主,只是比君主少一顶头上王冠。
  正当克伦威尔高踞于荣耀与权势之巅时,一场恶性疟疾突然将他击倒。
  医生百般救治,终是无力回天。1658 年9 月3 日,一代风流人物克伦威尔命赴黄泉。9 月3 日正是德罗赫达、邓巴尔、伍斯特三大战役纪念日。这天从早到晚,伦敦狂风呼啸,撼树掀屋。人人畏而变色,纷纷议论说,此乃战死者的亡灵向克伦威尔追魂讨命。
  克伦威尔既殒,其子理查继任护国主。有道是“龙生龙,凤生凤”,谁知龙凤也会有谬种。这理查懦弱无能,既无乃父胆识才干,亦无乃父威望战功,是故难以服众。一年之后,被迫辞职归省。群龙无首,高级军官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眼见政局动荡,秩序混乱,资产阶级和社会各界亟盼一位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