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鳞开-第2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先呈报大都督府,看能不能批吧。”曹宁心思不在这上面,指着前面的阵列道:“你发现东虏有何不同了不?”
“不任是一群土鸡瓦狗?”萧东楼大手一挥,毫不介意道。
“他们的阵列。”曹宁道:“这几天打下来,明显是从最初的横阵在转向方阵。他们在学咱们。”
“给你这么一说倒真有点那个意思,但他们的方阵也太好破了吧。”萧东楼呵呵笑道:“我都没认出来他们就散了。”
“我说你装什么装!适可而止吧。”曹宁转过头去,啐了一口,回过头来看着对面似是而非的方阵道:“他们没有火炮火铳,战意又不坚定。你看,前排还没死完,后面就有人逃了……啧啧,这方阵还没跟咱们相接呢,就被自己人砍散了。”
打着正白旗的清军的确在研究明军的战术,并有样学样地列成了方阵。方阵并不比横阵难列,问题在于方阵也是需要训练的。如今明军的方阵可以做到行进时脚步同一,丝毫不乱,而清军临时组建起来的方阵只要往前驱动,登时就有快有慢,阵型变形。
而且横阵冲锋后就如同散兵,包衣有足够的空间装死、磨蹭,但在方阵之中,一眼就会被后面的督战队发现。督战的甲兵可不会怜惜这些冲在前面的包衣,当然是一手一个砍翻在地。
往往明军一个排射,清军方阵就溃散了。
“你没想过?如果东虏脑子反应过来,不用包衣顶在前面,改用甲兵,甚至是白甲兵,到时候组成的方阵是否能跟咱们的拼一拼了?”曹宁略有忧虑道。
“我觉得你这个想法很有道理。”萧东楼点了点头:“但是狗能改得了吃屎么?他们抢包衣是干嘛的?是为了保住包衣性命的?”萧东楼摇头道:“除非把他们逼上绝路,他们肯定不会自己站在前面的。”
“他们跟我们不一样。”萧东楼最后总结道。
曹宁没有反驳,他现在更希望想找到一个攻破东虏大军的“点”,彻底结束这场伏击战役。对于一个万人级别的战役,持续时间越长,对于人数少的一方就越发处于劣势。就算明军的战斗力是东虏兵的五倍,但人体的生理、精神负重却没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实际上这支东虏展现出的战斗力已经让萧东楼和曹宁刮目相看。他们的将领非但想到了学习明军的方阵,甚至还在劣势中寻求战胜的机会,发动夜间佯攻,想用人多的优势拖垮眼前这支明军。
这位虏将正是多尔衮在军中的心腹,武拜。
武拜虽然声名不彰,却从父亲身上学到了用兵之法。
其家族本属于海西女真。当时奴儿哈赤起兵后,武拜之父武理堪前往投奔,屡立战功。初定八旗制度时,武理堪被任命为正白族第一甲喇所属第八牛录额真。武理堪死后,长子武拜袭管本牛录,次子苏拜成了奴儿哈赤和黄台吉的侍卫。
入关之后,武拜留在多尔衮身边,兼领正白、镶白两旗军务,授巴牙喇纛章京。苏拜则跟着阿济格一路往西,现在已经退到了关外蒙古。
相比鳌拜拥有的勇悍之名,武拜和苏拜更善于用兵打仗。
第470章 沙场昼夜多风雨(6)
“明军的方阵的确有比咱们横阵更为有力的地方。”武拜对身边的多铎道:“只是,若没我诸申勇士的坚韧之心,恐怕不能成此阵。”
多铎知道武拜想组建全甲兵的方阵,甚至巴牙喇方阵,但是入过关之后,人口过少的压力已经一览无遗。这时候每个满洲人都是格外珍贵,焉能放在阵前当马前卒?非但自己做不到,就是摄政王说出这话都会被族人群起攻之。
“这些奴才都怕死,多练练自然就好了。”多铎道:“从今天开始,尽量不战,在营中先将方阵练好。到时候闻鼓不进,闻金不退的,先鞭笞,再犯便斩首示众!就不信那些个奴才学不成!”
武拜只好退步,言不由衷道:“王爷所言极是。”
……
曹庄驿可谓实至名归,最初只是个驿站,因为临近曹庄而得名。
于是也就可想而知此处的地势了,实在无甚险要之处,乃是位于通衢大道之侧。清军在此扎营,本意是想渡河攻下宁远,但是被萧东楼突如其来的一记侧勾拳打得发闷,哪里还能渡河,只能沿着官道列成一条长达二十里的东西向营垒群。
萧东楼不跟满洲人拼数量,执意用尖兵突破曹庄驿,逼迫东虏溃散。
多铎作为一根筋的进攻猛将,旋即用大军包住了第二师第一营,还颇为自得,觉得明军活生生送上门来给他吃。谁知战况却不是多铎幻想的那样——清军如同一个布袋包住了明军这块石头,最终演变成瓮中捉鳖……功成名就……名垂青史……
但是残酷的事实是:近卫第二师如同放入囊中的锥子,锋芒不可抵挡!
如果不是武拜最终受不了多铎的乱来,请了多尔衮的军令,硬生生将包围明军的部队撤回,巩固大营防御,此刻近卫第二师的先锋营多半已经刺破了多铎的包围圈,占领了曹庄驿。
多铎也发现武拜果然还是有那么点点领兵能力的,索性也放开了手,让武拜处理这个烂摊子。
武拜对明军从未小看过。他在天聪八年与多尔济、图鲁什二人从大同寇边,遭遇过明将曹文诏的部队。三人各领一军,最终虽然击败了曹文诏,但损失也是不小。当时曹文诏是明军中罕有的悍将,给武拜带来的震撼自是不小。
故而在明军越发不堪一战的情况下,武拜仍旧存了一分警惕。
正是这分警惕,让他有了今日稳住局面的大功。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武拜对多铎道:“只是我军亏在军粮不堪久耗,明军亏在兵少不能久战。若是决定与明军持久攻防,就要看谁家的心志更为坚定了。”
“我诸申勇士,自然不会输给明军。”多铎自信满满道。
……
“虏兵固守不出,这是想跟咱们耗啊!”曹宁见清军攻势越来越像是走过场,心中已经明白了大概。
萧东楼却不担心,道:“最近训练好的新兵马上就要上船了,两个整营,最好他先消停两天。等我手里兵够了,直接踏平他们!”
曹宁只是摇头,不愿见萧东楼永远都是一副天真乐观的样子,便道:“我看这两天湿气略大,或许是要下雨。我去查一下营中防雨。”
“关外两年都没下过雨,还能让咱们碰上?”萧东楼脱口而出,突然觉得自己受伤的眼睛发痒,忍不住用手指摩挲眼罩。
曹宁撇嘴,不跟他啰嗦,自去忙了。
萧东楼见曹宁不跟他斗嘴,颇有些无聊的感觉,想着坐下看两页书,谁知刚打开就听到有人疾步奔来,转眼就到了大帐门口。
“报将军!鞑虏五百骑冲击河渡寨,我守军请求支援。”
萧东楼抬起头道:“上船撤过来,这有什么好硬抗的?”
“卢训导说,要将军手令才能弃寨撤退。”
“卢训导?”萧东楼抬起头,终于想起来:宁远发现东虏之后,他曾授意常志凡让卢翘楚去守河渡寨,避免发生危险。
只是这卢翘楚为何如此倔强!这种小寨随时都可以重建、夺回,清军也不会固守,又不是什么战略重地,守它作甚?
……
“即便守之无益,但是我辈武人,就算战之一兵一卒,也不可无令自撤!”卢翘楚站在一堆粮食上,振臂高呼。
在寨子之外是五百不知来历的鞑虏骑兵,似乎满蒙混杂。而寨子里只有一个局一百六十人,其中战兵一百二十人,辅兵四十。原本驻扎在这里的另一个局,之前渡河运粮还没回来。
渡口里也只有小船三两艘,不足以让所有人安全渡河。
这才是卢翘楚下定决心要死守的真正缘故:她无论如何不肯抛弃自己的袍泽,独自逃生。
战士们被训导官如此激励,顿时士气高涨,高喊杀敌。
这一局的百总正是常志凡安排的人。他见军心思战,卢翘楚又是亲临前线,自己若是硬要卢翘楚渡河,别说卢翘楚不同意,就是这些兵士也未必能够理解。而且他在军衔、军职上都低了卢翘楚一头,如何能够以下犯上?
——且等一等吧,说不定宁远一发兵,鞑虏就退了。
百总心中暗道。
他却不知道,宁远此刻实在分不出兵来。
这五百骑兵正是喀喇沁和黄旗马甲兵组成的小股人马。他们的任务是渡河去寻找多尔衮的大军,以求合力攻克宁远。为了掩护他们渡河,索海和图赖不得不发起攻城战,拖住城里的明军。
常志凡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难以分出足够人马去救援河渡寨。要对付这五百骑兵,起码也要等量的人手,而他手里的战兵总共也不过千余。于是他只能寄希望于卢翘楚安然渡河,等日后有需要时再夺回河渡寨。
骑兵攻打寨堡并不甚得力,只是满洲人本来就是标准的骑马步兵,就是冲锋的时候也更乐意步战。几个勇悍的满洲甲兵当即翻身下马,带动了数十上百的甲兵跟着冲击河渡寨简陋的寨门。其他骑兵则仍旧在马背上射箭,为他们压阵。
砰砰砰!
随着明军火铳响起,冲在最前面的甲兵倒下一排。
后面的东虏甲兵都知道火器的威力巨大,足以破甲,同时也知道每次放完一铳,到下一铳的时间间隔不短,正是冲上去破门的大好时机。
杀手队换下了火铳手,冲到门前,搁着寨门朝外捅出长枪。东虏喜欢用刀,当下只能硬挺着被打杀,拼命用大刀砍寨门的木条。
卢翘楚听着寨门之外野兽一般的嘶吼声,心中一阵发憷。她咬了咬舌尖,努力平复下呼吸,脑中抑制不住地冒出了个念头:伯父就是死在这些禽兽手中的?
这便是国仇家恨!
“门破了!”
简陋的寨门旋即在一阵噼里啪啦的乱响之中被砸开,身形高大的东虏甲兵冲进了寨门,嘶吼着挥动大刀,想扫出一片空地来。
两个明军藤牌手毫无惧色,在那虏兵立足未稳之际已经冲了上去,一个抱腰,一个扯腿,无比熟练地将这虏兵放倒在地,显然是经常玩枣核球的高手。身后的长枪如影随形,刺入这虏兵的身甲,带出蓬蓬血注。
百总大吼一声:“列鸳鸯阵!守住门口!”
两个藤牌手抽身而退,戴上盾牌,与其他旗队的藤牌手一并组成了人墙,堵住了寨门破口。
火铳手装填完毕之后,列队射击,目标却是那些骑在马上放箭的鞑虏。
“杀他娘!”百总暴喝一声,手中的斑鸠脚铳发出一声暴喝,木质的枪托重重后撞,被他的肩窝死死顶住。
随着这声特殊的枪声暴起,一个身穿铁甲的鞑子头上爆出一蓬血花,栽下马来。
百总暗道一声好险,他刚才瞄准的是旁边那鞑子的胸口,没想到竟然误中副车,还是爆头如此稀罕的一幕,正好可以提升士气。
果然,士兵们以为自己长官神射,纷纷叫好,士气果然大振。
鞑虏那边却不自觉地朝后又退了三五步方才止住,再次开弓的时候却谨慎小心了许多。
步战的鞑子又打了一会儿,方才退了回去了,算是结束了这第一波攻势。
“伤兵速速下来包扎!”卢翘楚的目光在几个挂彩了的伤兵身上飘过,早就关注多时了。
局里只有随行的医务兵,此刻在训导官亲兵的帮助下紧张地给伤兵创口清洗消毒,上药包扎。
卢翘楚对于医疗急救之术属于“看会的”一类,只能帮着指点,要自己亲自动手却是不能。尽管如此,士兵们仍旧是感恩戴德,战意盎然。
外面的东虏见了寨子里有人运来木板修门,登时就要发起第二波攻击。他们沿河走了一路,都没发现渡船,好不容易看到个渡口,还被明军修了寨子,如何能够不攻打下来。再看看背后的宁远城只有二里不到,说不定什么时候重炮的炮弹就落在头上了,更是不能不用全力。
“报,瞭望手消息。”
常志凡站在城头,取过竹筒,打开一看顿时心凉了大截:河渡寨正在拼死抵抗!
第471章 沙场昼夜多风雨(7)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是要上战场。
这句话的出处已经难以考证,本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训导官说的一句大白话。只是这句话大白话实在太白,剥夺了一切的逻辑论证,直接给出结论。如此完美的洗脑词,自然被写在墙上,印在纸上,挂在宿舍、食堂、操场等等各种能够看到的地方。
总训导部请来的各种戏班子,如果不用自己特有的唱腔将这句话唱上几十遍,那他们的演出就是不完整的。
所以河渡寨的战士没想过这一仗该不该打,或是否能不打,因为这个道理不用讲。
常志凡也没想过河渡寨的拼死抵抗会死多少战士,有多少条人命化作烟尘……那是文人们的事,作为厮杀出来的军官,自己的生死都早已抛诸脑后,部队的伤亡也只是数字。做不到这点的人,只能送他“慈不掌兵”四个字,去读书考状元吧。
河渡寨守兵没有撤退,要么是有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