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唯我独裁 >

第251章

唯我独裁-第251章

小说: 唯我独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中华帝国海军打造六六舰队,日本海军也跟着打造六六舰队。三年前中华帝国海军扩充了三三舰队案,如今日本海军得到批准后,也计划着组建三三补充舰队,要求日本海军在主力舰数量上保持跟中华帝国海军的舰艇一致,因为资金不富裕,因此单舰吨位上面略作缩水处理。

中华帝国的三三舰队补充法案是三艘建威级战列舰,三艘捕风级大型装甲巡洋舰,三艘海圻级巡洋舰和三支西北风级驱猎舰队。

日本海军于是针对中华帝国三艘建威级战列舰向英国订造三艘香取级战列舰,分别是香取(Katori)、鹿岛(Kashima)、香椎(Kashii)三舰。

香取级战列舰因为资金问题,设计排水量只有16000吨,航速18。5节,装备双联装305毫米45倍伸主炮两座,254毫米单装副炮4门,152毫米单装副炮12门,76毫米单装速射炮16门,47毫米速射炮3门,水中鱼雷发射管5具。

虽然香取级在排水量、航速和装甲方面不如建威级战列舰,但是英国人为了满足日本人的心态,增加了4门254毫米45倍伸的副炮,其威力自然比建威级战列舰的全152毫米副炮强大的多。日本海军对此很满意,以为他们用少于中华帝国海军的经费打造了一艘性价比极高的战列舰。然而,他们却没有想过,中华帝国的建威级战列舰18000吨级的排水量使得该舰得以全面重装甲防护,280毫米厚的中华特种钢是连305毫米炮弹都难以摧毁的,日本香取级的254毫米副炮简直就是鸡肋,实战时根本就是不划算的。当然,如果日本海军用香取级战列舰去攻击大型装甲巡洋舰的话,254毫米副炮的确能够派上用场,不过用18。5节的战列舰去追击至少23节以上的装甲巡洋舰实在更鸡肋了。

当然,造成这种情况也不能怪日本海军目光短浅,实在是他们的经费有限,不可能像中华帝国那样奢侈的建造全面重装甲防护的战舰。

事实上,日本海军很清楚,他们的海军经费主要是被挪用来支付给中华帝国的战争赔款了。每年125万英镑的战争赔款,其实就是扣掉了日本海军的造舰预算。而这笔钱却反过来被中华帝国用来补贴海军的造舰预算,令日本海军上下官兵们每想及此都咬牙切齿。

第二卷 经营北洋 第295章跻身世界海军强国

第295章跻身世界海军强国

在大型装甲巡洋舰方面,由于中华帝国的三艘捕风级排水量达到13000吨,几乎相当于日本海军的战列舰水准。日本海军经费紧张,只能建造三艘8000吨级左右的大型装甲巡洋舰。

用八千吨级去对抗一万三千吨级,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差距了,二者的等级差距已经太过悬殊,是不对等的。

因此,日本海军最终选择建造两艘一万四千吨级的装甲巡洋舰,放弃最初建造三艘八千吨级装甲巡洋舰的计划。

三艘改为两艘,经费富于了。考虑到中华帝国已经实现了自建两万吨级的神弓级战列舰,而日本海军工业还停留在建造六千吨级战舰的水平上。为了实现海军国产化,海军部为了讨好大隈重信内阁,于是将两艘战舰交给三菱重工建造。

三菱重工得到了订单自然高兴,于是拿出了设计图纸,并定级筑波。两艘舰分别为筑波号和生驹号。

按照日本海军部计划,为了对抗中华帝国的捕风级和猎人级大型装甲巡洋舰,要求建造的这两艘战舰具备压制对方火力的能力。三菱重工一开始高价从英国购买了猎人级战列舰的一些设计参数,准备依葫芦画瓢进行仿制。但是此举很快被中华帝国的特工发现,中华帝国外交部紧急照会英国方面,要求英国海军给出解释。

受到中华帝国巨大压力的英国海军部立即要求三菱重工不得仿制猎人级战舰,不过英国人拿了日本人的钱,总得表示一下,于是英国设计师给了日本海军一个折中方案。

按照折中方案,英国海军建议日本海军的这款大型装甲巡洋舰增加主炮口径,即搭载四门254毫米主炮和16门152毫米副炮。但中华帝国的捕风级搭载的是243毫米主炮,二者差距不大。因为是2:3的数量弱势,日本海军不喜欢这个方案。于是英国又拿出一个折中方案,建议日本建造二等战列舰,即4门305毫米主炮搭载16门152毫米副炮,不过要牺牲一部分装甲防护和航速。装甲只有179毫米,速度只有20。5节。

日本海军最终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将筑波级定位为二等战列舰。

筑波号和生驹号由三菱重工负责建造,从设计那天起,二舰就注定了是一个鸡肋角色。原因是日本海军还以为中华帝国海军的舰载火力没有变化,还是使用甲午战争时期的栗色火药或者棉火药,因此他们将筑波级战舰的装甲厚度放在了179毫米上面,以为可能挡得住捕风级243毫米主炮炮弹的攻击。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英国人吹嘘他们的179毫米表面碳化钢装甲可以抵挡254毫米炮弹,实际上仅仅能够抵挡210毫米炮弹。而中华帝国捕风级战舰的243毫米主炮可以轻易撕开筑波舰的装甲,而且中华帝国海军已经换装了黑索金高爆弹药,152毫米副炮也足以重创筑波舰其他地方的装甲防护。

而日本海军更缺乏全钢制战舰时代的海战经验,二等战列舰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舰种很快就被印证是鸡肋舰种了。

在五千吨级巡洋舰方面,由于中华帝国继续使用海圻级作为主力舰补充火力,因此日本海军有这方面的应对经验。日本海军在新高级巡洋舰的基础上加以升级改进,有三井重工负责建造三艘升级型巡洋舰,此即为阿蘇级巡洋舰。阿蘇作为日本自建的巡洋舰,除了改进新高级的缺点外,船型更加紧凑,速度快了两节,防护能力也大有提高。不过日本自建能力太弱,80的零部件还得从英国进口,成本高昂使得阿蘇级没有更多的资金用来升级。

在驱猎舰方面,日本海军受到中华帝国的蒸汽轮机出口管制制约,而英国也因为没有蒸汽轮机专利无法帮助日本。这样一来,日本只得在原来的往复式蒸汽机基础上进行改进升级,以此来建造高速鱼雷艇,用来对抗中华帝国的快速驱猎舰。

不过,日本政府也试图跟中华帝国进行谈判,希望中华帝国可以放宽出口限制,将北洋科技旗下的帕森斯蒸汽轮机出口给日本。

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此时的帕森斯蒸汽轮机技术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代,蒸汽轮机已经完成了大型化的工业量产,配备给了神弓级战列舰使用。蒸汽轮机技术很快就会因为神弓级战列舰的完工而被全世界各国所重视,与其出口管制让日本自行研发成功,不如出口低级蒸汽轮机给日本,既可以影响日本驱猎舰的性能,又可以赚钱。

如此两全其美之计,最终令中华帝国国会放宽了对日本的蒸汽轮机出口限制。而北洋科技重工因此首次对外出口蒸汽轮机设备而开始赚取外汇,同时也打击了日本国内关于动力系统的相关研究项目,日本自研受到冲击,从此蒸汽轮机方面依赖从中华帝国进口,给日本国防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日本海军的扩张步伐自然受到中华帝国海军的高度关注。原本海军部计划向国会申请经费,建造新舰以替换本土第一舰队的老旧过时战舰,同时作为压制日本海军之目的。

然而,此时中华帝国总参谋部的重点放在对俄国的战争积极准备之中。由于俄国远东海军的覆灭,远东海上已经没有了来自俄国的海上威胁,因此原本调配给海军部的经费大量被转移给了陆军和空军。

帝国海军部申请经费用来压制日本海军,但国会以各种理由搪塞。最终海军部不得不从各项经费中挪用一笔总计133万龙币的资金,将缴获的俄国远东舰队的战舰和沉没于蔚山湾的俄舰打捞出水,并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使其可以快速服役中华帝国海军,以此来增加海军的战舰数量和总吨位。

其中俄国远东舰队被俘战舰包括:

战列舰六艘,分别是1898年下水的奥斯利亚比亚号,1894年下水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和波尔塔瓦号,1895年下水的塞瓦斯托波尔号,1900年下水的胜利号,1900下水的美国造列特维赞号;

铁甲舰一艘,1875年下水的爱丁堡公爵号;

大型装甲巡洋舰三艘,分别是1884年下水的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1885年下水的亚速纪念号,以及1890年下水的十二使徒号;

装甲巡洋舰四艘,分别是1897年法国下水的顿斯科伊号和科尼洛夫号,1899年法国下水的斯维特莱那号,以及1893年下水的三圣徒号;

炮舰两艘,雷鸣号和英勇号,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产品;

沉没战舰当中,有打捞价值的只有两艘战列舰,一艘为1896年下水的斯季斯拉夫号,另一艘为1898年下水的佩列斯韦特号。其他如伟大的西索亚号、瑞塔斯罗夫号、御前侍卫号、甘古特号等战舰损毁严重,没有修复价值,因此打捞出水后将被当做废铁出售给各大造船厂。

根据中华帝国海军部条例,这些俄国被俘战舰将更名后配属给中华帝国本土第一舰队使用。出于打击俄国的政治目的,这些战舰全部名称均以女子名字命名,用以羞辱俄国海军的战舰只是花瓶不堪一击。

奥斯利亚比亚号EX(更名)素琪号,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号更名为思楠号,波尔塔瓦号更名为娜蕾号,塞瓦斯托波尔号更名为鸿瑾号,1900年下水的胜利号更名静岚号,1900下水的美国造列特维赞号更名为婉茹号;斯季斯拉夫号和佩列斯韦特号更名为羽馨号和依娜号,爱登堡公爵号更名萦妤号,纳希莫夫海军上将号更名紫珊号、亚速纪念号更名雨薇号、十二使徒号更名檀雅号,顿斯科伊号和科尼洛夫号分别更名为翎萱号和璐菲号,斯维特莱那号和三圣徒号分别更名紫璇号和伦瑛号。

本土第一舰队原来只有九大远作为主力战舰,舰龄普遍达到二十年,尽管经过了多次维护,但舰体依然老化严重。这批俄国俘获舰正好填补了第一舰队的空白,而且令第一舰队短时间内增加了八艘战列舰,一艘铁甲舰,四艘大型装甲巡洋舰和三艘装甲舰巡洋舰,令第一舰队的实力猛增数倍,成为一支强大的舰队。

婉茹号战列舰成为本土第一舰队旗舰,这艘美国为俄国建造的战列舰各项性能是最好的,因此有资格做本土舰队旗舰。然而,国会否决了婉茹号作为本土旗舰的建议,国会认为虽然本土舰队只是防御性舰队,但也不应该用一个缴获的战舰来担任本土旗舰,更何况这艘战舰被命名为女子名字,有损天朝威严。

因此,经过讨价还价,最终国会批准将妲己号大型装甲巡洋舰列为本土舰队代理旗舰。妲己号率领一群“女战士”负责本土安全,倒也歪打正着的勉强合适。只待神弓号战列舰舾装完工后,届时将由神弓号战列舰担任本土舰队的旗舰。

这样一来,妲己号大型装甲巡洋舰被编入本土第一舰队担任旗舰,而且很快最强大的神弓号战列舰也将编入本土第一舰队,这使得本土第一舰队的实力在未来几个月内猛增五六倍,只是略逊色于第二舰队太平洋舰队。

经过重新编排后,本土第一舰队拥有主力舰数量便达到了二十七艘。包括神弓级战列舰一艘神弓号,前神弓级战列舰八艘(素琪号、思楠号、娜蕾号、鸿瑾号、静岚号、婉茹号、羽馨号、依娜号),铁甲舰四艘(萦妤号、威远号、定远号、镇远号),大型装甲巡洋舰五艘(妲己号、紫珊号、雨薇号、檀雅号、翎萱号),装甲巡洋舰九艘(璐菲号、紫璇号、伦瑛号、济远号、经远号、来远号、致远号、靖远号、平远号)。

整编后的本土第一舰队变得异常的强大,总吨位升至25万吨,仅次于太平洋舰队的37万吨,但也因为中华帝国夺取了俄国远东地区,使得本土舰队的防御海区和海岸线延长了两倍。从以前的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四个海域扩大增加了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东西比利亚海。

中华帝国实际控制的海岸线长度有原来的43828公里(包括琉球群岛、加罗林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等海外群岛),增加至58250公里。领海面积从1700万平方公里,扩展至2120万平方公里。

如此一来,本土第一舰队的防御海岸线和海区也急剧扩大。为此,本土舰队又被细化分为极地舰队、北海舰队、黄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其中极地舰队负责白令海和东西比利亚海两个海区的防务,北海舰队负责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防务安全。其中日本海更名吉林海,鄂霍次克海更名北海。黄海舰队负责黄海和渤海湾防务,东海舰队负责东海防务,南海舰队负责南海防务。

本土舰队五大分舰队实行轮训换防制度,各分舰队所属战舰每隔一年轮流换防,以此来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