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百度宅男当崇祯 >

第169章

百度宅男当崇祯-第169章

小说: 百度宅男当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婺郑植皇峭芬换亍�

李若涟本来就很晕的脑袋,再次晕了。皇帝可真的有担当啊!李若涟原本打算自己出来牺牲自己,不使这件事牵扯到皇帝,没想到,皇帝居然有这样的担当,远超李若涟的想象,李若涟心目中的那个皇帝,变得高大起来。跟着,也落下了眼泪。

“罪臣……呜呜呜……”李若涟想哭,自己为了自己的私心,为了自己的前途,把这件事办砸了,现在,皇帝为自己收拾善后,实在是让李若涟感动。

“好了,不用哭,也不用自称罪臣了,记住,这件事,是朕授意你做的,你回去之后,开一个银行,就是钱庄,以钱庄的名义借贷给举人们银子,然后和户部的毕自严对一下说辞,这样,就不会穿帮,这件事,就变成了朕授意下的改革试点,方便士人借贷,方便户部收账,这件事,也就不算什么了,明白吗?至于国子监的那两头猪的事……,先暂时别管了,等国子监新官上任之后再说吧……”杨改革已经想通了怎么把这件坏得不能再坏的事变成好事。对于国子监的那两头猪,虽然杨改革看不上,不过,在国子监这件事上面,确实帮了自己的忙,准备晾一段时间再说。

杨改革一直想推行的票据业务,一直想推行的纸币,一直想搞的中央银行,现在给这件事一闹,提前出世了,杨改革以前虽然有这个想法,但是,却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现在给这件事一逼,算是正式启动这中央银行的工作了,有了中央银行,有了汇票,有了银票,有了票据业务,有了银钱的存储、放贷功能,有了黄金,白银储备,自己差不多就可以发行纸币了,发行纸币这种超级的金手指,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

想到这里,杨改革的嘴角又笑了起来,这金手指一出,自己对大明朝甚至整个世界的银钱掌控能力,又会加强很多,一想到这明朝的GDP可能占整个世界的70%以上,杨改革心中,又乐开了花。

“……臣遵命。”李若涟也不再哭了。这件事皇帝给自己担了下来,看皇帝的样子,带着自信的微笑,知道这件事,皇帝已经有把握了。

“好了,李若涟,以后办事,记得不要这样鲁莽,不是每次朕都能有好办法解决的,有什么重大的事,记得上报,明白吗?这次,你的功劳是功劳,朕会奖励的,但是过错,朕也不会轻饶的,还有,朕授意你们办这件事,你们依旧得保密,仅限你们几人知道,知道吗?……你先下去吧,把额头上的伤好好的医一下,不要落下病根。”杨改革也在反思自己的用人之术,自己可能心太软了点,没有什么杀伐果断之气,这可能和自己在二十一世纪生活的太久有关,过惯了平和的日子,再来过这种勾心斗角,费心思,需要果断杀伐的日子,十分的不习惯,看来,自己还得适应这明朝啊!杨改革不住的检讨自己,自己不是每一次都有能变坏事为好事的办法的,这次,纯粹就是瞎猫撞上死老鼠了。

“臣遵命,谨记陛下的教诲。臣告退……”李若涟告退就出去了。

房间里,王承恩道:“启禀陛下,国子监的监丞和主簿,陛下还见不见?”

那两头猪?杨改革觉得再见那两头猪已经没什么意思了,那两头投靠自己的猪,自己既不想招揽他,也不想惩罚他,对他们的怨气,怒火,如今,已经变成了无所谓了。

“不了,朕累了,就不见了,时候也不早了,准备回宫吧,今天这件事,朕还得想想,是谁在背后指使,坏朕的大事!这个,大伴,锦衣卫和东厂可有什么消息?”杨改革发觉,自己今天办的事实在是太多了点,时间也不早了,该回宫了。但是,那个背后打冷枪的家伙,自己是不会这样容易就放过他的,我靠,暗地里使坏,下绊子,这种人,最是阴险,狠毒。这种猪一般的队友,不及时的清除,会害了自己的。

王承恩带着愧疚的神色道:“回禀陛下,奴婢让人查了,不过,时间实在是太短了点,所以……,暂时没有任何消息,也可能这线索是断了,如果这个家伙不再出手,估计,很难找到是那个人指使的……”

“连东厂和锦衣卫也没有一点线索?”杨改革有点失望了,如果在明朝,连东厂和锦衣卫也没办法搞定这件事,那这件事,怕还真的就成了无头案了,也知道,这时间,确实太短了点,从自己发现这件事到现在,怕也就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锦衣卫和东厂就算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抓住那个指使的人来。

不过王承恩显然也不是一点头绪没有,道:“回禀陛下,虽然没了线索,但是,大致还是能推断出一些东西出来的。”

“哦?那些东西?大伴说说看。”杨改革现在的脑子一片乱麻,脑子里不光装载了判断谁是主使者的资料,更是装载了怎么搞中央银行的资料,更是装载了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手下的资料,脑袋中,混乱得很,同时运行几个程序,没有当机,已经算是及其强悍了。

“回禀陛下,根据奴婢的推断,这主使这件事的人,很可能真的是朝中的某位大臣,甚至是重臣,这个,奴婢已经基本可以肯定了。”王承恩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推断还是不少。

“朝中的大臣?重臣?那一位?有什么根据吗?”杨改革也是心惊!这朝中,暗流汹涌啊!这猪一样的队友,还真的存在啊!如果是“猪友”潜伏在自己的队伍里使坏,那自己可算是倒了大霉了。

“回禀陛下,这能拿施阁老的帖子的人,想必对施阁老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才敢大着胆子冒用施阁老的名义,所以,这个人,必定是对朝廷十分的熟悉,所以,必定是朝中的大臣……”王承恩说着自己的推测。

“嗯,大伴,你这个推测,十分的有道理,不是对朝廷熟悉,不是对施阁老熟悉的人,怕是不敢冒用施阁老的名义,更不可能冒用朝廷高官的名义,否则,是骗不了同是朝廷官吏的那两头猪的。不过,你如何肯定,可能是朝中重臣所为呢?这个根据又在哪里?”杨改革赞成王承恩的推断,但是这朝中大臣和重臣是有区别的,大臣,基本上,三品以上,都算得上是朝中的大臣了,甚至有些四品,品级更低的人,都可以算得上是朝中大臣行列,但是要说到重臣,这个明显分量就不一样了,称得上重臣这两个字的,不外乎内阁大学士,尚书,皇帝身边紧要的人,这个,数量有限得很。

“回禀陛下,奴婢之所以敢说这事涉及到朝中重臣,怕……这……”王承恩的话,也说了个半截,这件事,已经涉及到了大明朝权利颠峰的争夺了,要说王承恩没一点顾忌,那是不可能。

“怕什么?这什么?有什么不敢说的?只管说,朕不会怪你的。”杨改革最信任的人,就是王承恩,不管怎么样,杨改革都相信,王承恩不会欺骗自己,不会害自己。

“回禀陛下,这件事,怕还和您准备换阁臣有关……”王承恩的声音越来越小,说完这句话,就闭嘴了。这件事,起源还是权利的争斗。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谁没事去动皇帝的蛋糕,谁没事把主意打到一位帝师负责的项目上,这种得罪人不讨好的事,没有足够大的利益,谁会去干?

“换阁臣?”杨改革失声的问道。和这个有关?杨改革想了想,忽然明白,忽然间发觉,这件事如果真的和换阁臣有关,那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也就可以解释得清了。一切都是为了权利啊!为了权利不择手段。

“大伴,你是说?有人为了内阁的位置,所以把枪口对准了负责举监这件事的徐师傅,顺带牵扯到施阁老的身上,再把朕牵扯进来,等坐实了国子监放高利贷的事实,一旦这件事爆发,变得不可收拾,那么,这内阁,一下子就会空出两个位子来?”

杨改革准备换内阁的事,王承恩是知道的,一些人,估计也能从这蛛丝马迹当中,看出一些端倪来,所以,早早的为了内阁的位子,布局谋略了。

杨改革思量着,徐光启是被自己称为师傅的人,估计被人看成是入阁的热门人选,但是徐光启的根基太浅,又是朝中的另类,所以,被一些人看成了可以清除的挡路石,欲除掉而后快。而这个首辅,估计也被人看成是可以清除的挡路石了,怕是在有些人看来,这次换内阁,这位首辅怕是撑不住了,所以,也是可以清除的对象。

第208章 唱双簧科技院成

“大伴,你是说,有人为了内阁的位子,把枪口对准了徐师傅,牵扯施阁老,然后再把朕牵涉进去,这样,一旦这件事爆发,这内阁一下子就会空出两个位子来?”杨改革听王承恩如此一说,也明白为什么自己躺着也中枪了,一切都是为了权力啊!

“回禀陛下,是的……”王承恩低着头,回答一个是,算是肯定了这件事。

“……”这样?杨改革无语了,这人心的险恶,远超自己的想象啊!自己耗费的大量的精力,不惜借国子监来敛财,保证朝廷有银子去赈灾,为大明朝,想尽了办法,可是,在有些人心里,怕这赈灾的事,还不如自己的官位重要啊!连举监这个能为朝廷聚集大量钱财的事,也成了他们斗争的工具。

“大伴可猜到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

“回禀陛下,这个,奴婢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了,也没有什么依据,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人的心计十分的深,做的事,是没有留下什么线索的,所以,想在这件事上找到他,估计是很难了,这就不可能推测出是谁从中作怪的了,不过,陛下,如果从这次换内阁可能的人选中推敲一番,怕是有些收获。”王承恩对这个坏皇帝的事的人,恨极了。

“这次换内阁可能的人选?”杨改革对这次换内阁,还没有什么人选,也不知道该换谁,心里是一点眉目也没有,只是纯粹觉得目前的内阁不给力,决定重新寻找一批人来代替这些人,那里知道,自己这个无意间的举动,居然会对有些人造成这样大的影响。暗中下手,搞阴谋。

杨改革思索了半天,也没想到是谁可能进自己的内阁,会去破坏国子监的事。

“……算了,这件事,怕是查不出什么了,反正现在这放贷的事,也解决了,查不查也就算了,估计这个人,是不会再露面了,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算了……这件事,就让他过去吧……”杨改革想了半天,觉得这件事,还是就这样让他过去算了,这深藏在自己内部的猪友,经过自己这样一搅和,怕是不会再出来了。要抓抓他,怕是不可能了。

“奴婢遵命……”虽然王承恩嘴上答应下来,可是,心里却极不服气,准备把这件事一查到底,这件事,已经可以看成是有人对着皇帝“开枪”了,这件事,如果不查出来,日后,敢对皇帝呲牙咧齿的家伙,怕是会更多。

“时间也不早了,回宫吧。”杨改革今天可是累得不行,现在一松驰下来,立刻感觉到疲倦席卷而来。

“奴婢遵命,这就回宫了。”王承恩答应道,这天色确实不早了,该回宫了。

一行人,马车叮叮当当的朝着紫禁城而去。

杨改革坐在马车上,虽然疲倦得很,却怎么也睡不着,这马车的减震措施,实在不咋地。翻来覆去的滚了几圈,最后,还是把思绪转回到今天的事情上来。

今天的事,可谓极多,看了城墙,对这和野猪皮的大战,心中有了一个数,看热气球,对这日后军事上的运用,有了一些了解,看了国子监举监的情况,算得上是火爆,这国子监的问题,自己也及时的处理了,没有酿成大祸。一切算起来,还算不错。

杨改革掀开窗帘,对着王承恩说道:“大伴,派人到琉璃斋那里去一趟,给丽娘捎句话,让她立刻开始收羊毛的工作,收得越多越好!朕有大用,不等南边的工匠了,先收吧,羊毛,棉花什么的都行。”杨改革总结今天的得失,这军装,作训服,直接关系到士兵们的训练时间,训练时间,则关系到士兵的战斗力,士兵的战斗力,则直接的关系到战争的成败,自己如不改变这士兵们作训服的问题,是没有士兵会认真训练的,因为认真训练,他就会没衣服穿,所以,自己得想办法,给士兵们搞一套衣服穿一下,这样,什么加强训练才可以谈,否则,一切都是不可能。

“遵命,陛下,奴婢这就去办。”王承恩就在马车外面,听见皇帝的吩咐,立刻找人去传话了。

马车依旧叮叮当,叮叮当的往前走。

……

五月初九。

又是早朝的日子。

杨改革一大早就起了个早。早早的来上朝。

太和门大殿里,大臣们已经等候多时了。

皇帝到来,一切照旧开始。

首先,是大臣们唱歌,然后是正式的议事。

杨改革今天的心里,装了不少的事。用目光扫了一眼下面的大臣,似乎要从这群人当中,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