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2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初儿俏脸若有所思,轻声说道:“难道公子也觉得这名字不错?”
“何止不错,简直是妙名天成,西林印社……朗朗上口,真的很好,以后就用这个名字吧。”楚质笑道,要知道世间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形成了路。同理可证,既然人家已经认同这个名字,可能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在某种程度上说可谓深入人心,贸然更换的话,或者反而让人不满意。
初儿自然没有异议,立即答应下来:“既然如此,那待会初儿就去让良匠做个匾额……”
“不急。”楚质温和的笑了笑,轻轻站了起来,说道:“待我拜访一人回来,再做此事也不迟。”
在范仲淹的主持下,开湖工程进展十分顺利,除了长堤还有少部分修筑没有完成之外,其余大部分的浚疏工作已经做完,近五万民工已经遣散四万多人,只余下三四千在修筑长堤,
相对来说,填泥筑堤并不难,难的是堤上的石桥,既要考虑到石桥一但建成,不仅要受到湖流的冲击。还要经得起诸多行人路过的重力负担,同时也要保持舟船穿越东西的畅通顺行,种种因素综合起来,其中的技术含量,岂是一个难字能道尽的。
还好沈括不愧是传说中的天才,在楚质的协助下,可谓是绞尽脑汁,终于将上述困难一一克服,据楚质的估计,再有几天时间,长堤也将修筑完毕,到那个时候,开湖工程才算正式完成。
杭州州衙衙门,还欠差一些收尾的几道工序,自然不用再时时前去巡视,范仲淹也逐渐把精力集中在其他公事上面,刚批了几道文书,听闻楚质求见,立刻吩咐衙役请他进来。
“见过太守。”走入签押房,楚质拱手行礼,见到范仲淹现在的模样,一抹类似悲伤的情绪油然而生。
或者是天气转冷的缘故,多穿两件厚衣,但是范仲淹脸色依然显得有些苍白无血,提笔的手背呈青乌之色,有几道深深开裂的伤口,结着一层薄痂,隐约可见丝丝血迹,这都是在开湖时候遗留下来的伤痕。
旁人知道范仲淹的性格。不敢劝他休息,只能让大夫为他施药包扎伤口,但是因为受伤的是右手,要批阅上下传承的文书,范仲淹只是涂了些药汁,执意不肯用布包扎,就是怕造成行动不便,难以动笔处理公文。
有的时候,楚质也在怀疑,自己当初提出开湖,转移范仲淹注意力的办法,到底会不会弄巧成拙,变成了好心办坏事,然而,每当见到范仲淹虽然操劳辛苦,但是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散发出喜悦之色,心中又觉得自己做得没错。
挥手让楚质坐下,范仲淹微笑问道:“怎么,长堤是否又遇到什么困难?”
“太守放心,长堤工程一切正常。”楚质犹豫了下,径直说道:“下官这次是为私事而来。”
嗯,范仲淹扬眉,如果是换成几个月前。楚质敢说这句,他怕是立即翻脸赶人,但是经过几月的接触,范仲淹对楚质的好感日渐月增,不仅可以用欣赏来形容,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青眼有加。
谁都清楚,只要看一个人顺眼,哪怕对方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只要不太过份,都能容忍得下,此时的范仲淹也是如此。以为楚质有什么学问上的事情向自己求教,当下和颜笑道:“何事,但说无妨?”
楚质不敢怠慢,连忙将自己的诗词呈上,谦恭说道:“太守,前段时间,老师说要考校下官的功课,却没定下个章程,圣人有语,吾日三省吾身,下官揣摩,觉得老师或许就是要下官反思自己的学问得失,加以总结。”
“如此,下官便生出了版刻出书的念头。”楚质一脸的惭愧之色说道:“诗词虽非大道,然,下官自知才疏学浅,只是粗通经典学问,不敢献丑,只能以此来卖弄,希望能博老师欢心一笑,历经几月,书已成稿,但下官却不自信,今日前来,只求太守予以指点。”
诗词才入手,随意翻开,未读内容,却如同初儿一样,范仲淹立即被书籍的色彩所吸引。
自然,作为一朝宰相,朝廷的重臣,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基本的本事,心中固然惊讶异常,表面上却不动声色问道:“这书你是托哪家印社版刻的?”
“城中西林印社。”楚质微笑解释起来:“才开张不久,但是实力非同一般,短短两三个月已经成为杭州数一数二的大印社……”
虽然有自卖自夸的嫌疑,但是话里也没有多少虚浮。
范仲淹轻轻点头。不置可否,对于商业方面的事情,他没有成见,但是也不会太过关注,自然不了解印社的底细,更加不会感兴趣去查探,出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也不可能知道彩印技术的进步意义。
“书籍印制得倒是不错。”仔细翻阅片刻,范仲淹淡淡说道:“只可惜,内容却不怎么样。”
很正常,楚质一点也没有感到失望,或者不服,毕竟经常受到何涉这样的打击,早就已经习惯成自然,况且范仲淹是什么人物,如今的文坛领袖,宋学的奠基人。
像那些闻名后世、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流,比如欧阳修、王安石,现在就算文声已显,但却被范仲淹压得死死的,冒不出头来,直到范仲淹逝世,才开始为世人所知,而成就他们名声的古文运动,其实在他们之前,范仲淹已经开始推广提倡,只不过被欧阳修等人发扬光大而已。
人家是做大学问的,像诗词这种供人嬉玩游戏的旁枝末艺,岂能入得了他的眼,对此楚质心里也有了些准备,自然能够直面惨淡的打击,一脸的不为所动,颇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模样,落入范仲淹的眼中,对他的评价又悄然高了几分。
“万望太守赐教。”楚质诚恳说道。
“从书中的注释可知,这本诗词集你也费了不少心血。”范仲淹说道:“然而,看似首首精品,但却主次不分,显得过于杂乱、凌散,没有点精之笔……”
这本诗词集,楚质按照现代编书的习惯,以时间为顺序,哪年哪月哪日,写了哪首诗词,基本就是一个流水作业,不像人家出版的诗词集,紧扣书中的主题,非常有条理。
其实这个问题,印社负责校对的伙计也发现了,向初儿反映情况,可是初儿却以为楚质是故意这样别出心裁,也没有向他说明,见上面没有动静,伙计自然不会多提,这事就不了了之。
而今听到范仲淹的提醒,楚质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怪不得总是感觉有些不对,才知道这不是自己过于担心而产生的错觉,原来真的有问题,也不怪楚质疏忽大意,毕竟关心则乱,对于在意的事物,总是容易钻牛角尖,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是这个道理。
“依太守之见,此书应该如何定题?”楚质恭敬请教起来。
范仲淹也没有推托,从竹筒内抽了枝毛笔,沾上朱墨,翻开书册,在上面或圈或勾或叉,过了片刻,才将诗词集还给楚质,淡声说道:“你所作诗词佳作非少,但依老夫之见,也不必尽选,分成述志与抒怀两类即可。”
“其一以雁邱词为首,其二……,则以爱莲说为先。”范仲淹似乎有些叹惜道:“不过才得半阙,却显得美中不足。”
“既然得太守之言,那下官将爱莲说下半阙补上又有何不可。”楚质笑道,站了起来微微一礼,从旁边的桌案取出笔墨纸砚,挥洒之间,便在洁白的纸上留下几行飘逸的文字。
“水陆草木之花……”须臾,上阙写完,重点却在后半阙,这时,范仲淹也忍不住上前两步,仔细观看起来。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范公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新工作,新环境,要慢慢适应,更新也是这样;见谅啊
第三百四十一章 转机
与江南温和天气不同。十二月份的汴梁,已经下起了小雪,片片如同柳絮一般的雪花缓缓从天而降,落于光滑的街面上,寒风吹拂,结成一层薄薄的冰片。
晨光初现,在这种天气下,大部分的居民百姓都躲在被窝之中不愿早早起来,街道上显得有些冷冷清清,偶有几个行人商客经过,都是行色匆匆,想尽快到达目的地取暖,相对而言,朝中的文武百官就比较悲剧,天还未亮就要出现在宫殿门前,忍受着风雪的摧残。
当然,权贵重臣待遇自然没有那么不堪,在皇帝没有升朝的时候,还能到偏殿的房屋内等候,自有小黄门内待在旁奉上热气腾腾的茶汤,烘烤着温暖的炭火。这就是差距,也是诸多官员梦寐以求的目标。
然而,这些官员只看见权贵重臣在人前的风光得意,却忽略福祸相依的道理,就以文彦博为例,前两月还是政事堂相公,满朝文武百官巴结奉承景仰的对象,却不像风云突变,刹时间就被罢去相位,让皇帝责令其在家悔过。
有人倒霉,自然有人得意,至此,唐介声名大振,坐实了真御史之名,不过他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居然敢指责皇帝牝鸡司晨,赵祯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下将其贬去最著名的指射之地,广南路春州。
幸好赵祯是出了名的无隔夜之怨,况且还有些官员进谏,心中怒气消去,第二天就顺水推舟改了旨意,不过朝令夕改面子也挂不住,固然气消得差不多了,还是将唐介改置发配到英州,自然。那里环境条件相对要比春州好上一些。
广南路之成为指射之地,就是因为那里地少人稀,经常成为皇帝贬谪官员的地方,到了后来,官员们自然把到这里任职当作是一种严重的惩罚,所以当听到这个消息,有人暗暗叫好,少了唐介这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以后的日子好过多了。
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员纷纷叹息不已,特别是在他们的眼中,文彦博与唐介都是能臣,两人应该友善相待、一至对外才是,怎么能够这样同室操戈。
当然,有些人可不这样认为,见到所谓的清流斗了起来,他们心里不知道有多么喜悦,恨不能放声高歌,以泄心中之快。
与此同时,一些反应灵敏官员的心思又开始活络起来,既然文彦博下台,那政事堂岂不是空缺了个位置。要知道国事繁重,做为忠心耿耿的臣子,自然要寻思着为皇帝分忧,一时之间,朝堂暗流汹涌,大臣之间互相上门拜访的次数要比以前增加许多,然而,时间已经过去十天半个月,皇帝却迟迟没有动静,惹得百官猜测不已。
其实,在一些人心中,以皇帝对于张贵妃的宠爱,或者有意扶持张尧佐为相,要知道三司使固然号称计相,但是,名不正言不顺,没挂有中书门下或者参知政事的头衔,相公的称呼,多半是别人给面子才叫的。
只不过,张尧佐才被弹劾不久,风波未息,又是外戚的身份,哪怕是皇帝的旨意,恐怕也立刻遭到群臣反对,所以只要稍加思考,某些官员便将其排除在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家府上反而更加热闹了。
毕竟谁也不是傻蛋,皇帝爱听枕头风。也不是什么秘闻,既然张尧佐不是竞争对手,那当然要通过他,求张贵妃替自己美言两句,也不需要一定成功,只求能让皇帝记得自己就行,指不定皇帝在搂着美人的时候,耳根子一软,就答应了下来呢。
抱着这个心思的官员不在少数,就算明知道自己不够资格竞争相位的,也要前去拜访,混个熟脸也好,为以后做好打算,与他们相比,清流却显得很淡定,大有稳坐钓鱼台之意。
事情也是如此,没过多久,宫里传来消息,皇帝的意思,准备擢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尹、工部侍郎刘沆为相,消息传出,不少官员顿时哑然,几间权贵门第立即恢复平静。
刘沆是谁。天圣八年进士及第,名列第二,榜眼出身,授大理评事,从舒州通判做起,为官二十余年,为人正直,长于吏事,素有贤名,这些都不重要,毕竟拥有这种资历的官员虽不说一抓一大把。但也不在少数。
最重要的是,刘沆有拥立之功,当年章献太后刘娥执政,皇帝赵祯只是个摆设,一帮官员自然看不下去,纷纷要求刘娥还政皇帝,结果肯定不会没有成功,且其下场也可想而知,被刘娥借口贬谪外放,但是他们的行为皇帝怎能忘记,值得一提的是,带头的是范仲淹,而刘沆就是其中之一人,有这份功劳在前,莫能与之争,一切自然尘埃落定。
就在某些人思绪起伏之时,殿外内侍宦官高呼升朝,文武百官列班鱼贯而入,恭迎皇帝缓缓从内殿而出,就待一个宦官托着长长的尖锐声音,喊出那句经典的台词时,一个身穿朱紫华服的官员横移两步,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本请奏。”
“刘卿但说无妨。”赵祯微笑说道,作为一个皇帝,固然没有果敢决断的霸气,但是宅心仁厚何尝不是臣民之福,起码不用担心皇帝突然翻脸无情。
那人正是不久前被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