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起到的号召作用会更大,族人需要主心骨。
这时一骑快马追上赵谦的车队,见赵谦撩开车帘,骑士拱手道:“大人,边报,辽东总兵吴三桂联合东夷,在一片石大破李自成贼军,李自成只余得败军三万,奔京师而来。”
赵谦脸上略有变色,他没有料到李自成败得这样快。
同车的浙江布政使说道:“大人,还去周府么?”
“去周府。”
上次长平公主在朱由检面前帮赵谦说话,赵谦记忆深刻,这会儿她要嫁人,理应去看看。
赵谦一行人到达周府,门口的奴仆见罢跪拜于地,毕恭毕敬。
赵谦看在眼里,心道现在这世道,纲纪已经崩溃,武力的时代到来了。
周府那些奴婢,见着门口列队的士兵,连大气也不敢出,更不敢阻拦,跪迎赵谦入府。
“一拜天地……”
朱徽娖和周世显正要拜下去,突然有人喊道:“大明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浙直总督赵大人到!”
众人听罢忙跪拜于地。
现在北京城的主人是赵谦,没有人敢忤逆他。
朱徽娖突然掀掉盖头,向门口看过来,就看见了身着一品深蓝长袍的赵谦。新娘这般作为,显然不符礼教,但是众人莫不敢言。
十六岁的朱徽娖脸色苍白,眉宇之间有郁色,她的伤和愁不同普通的十六女孩儿那些莫名轻愁,什么爱啊恨的,她的国仇家恨,有多少人能解?
赵谦看着朱徽娖左袖空荡荡的,心中冒出一股恻隐。她的表情一如既往地冷,只是现在的冷和以前的那种高高在上的冷,已经改变。
赵谦看着朱徽娖,一步步走过去。房间里很安静,众人见赵谦按剑入内,嚣张之极,却大气不敢出。
“臣,大明兵部尚书赵谦,拜见公主殿下。”赵谦叩拜在朱徽娖面前。
赵谦跪下,房间里的气氛更加诡异。
朱徽娖的空袖子在轻轻颤动,冷冷看着赵谦,说道:“赵谦,是你攻下京师,杀光京师那些贼人的吗?”
赵谦伏下身体,恭敬地说道:“回殿下,臣奉召带兵勤王,但……李氏贼人以谋逆罪,按大明律,诛灭九族,谦依律刑罚。”
“杀得好。”朱徽娖冷冷地说了一句。
赵谦忙抹了一把眼泪:“臣救驾不及,罪该万死!虽自裁不能谢罪,请殿下降罪,谦甘愿受罚。”
朱徽娖道:“你起来吧。”
“谢殿下。”赵谦小心从地上爬了起来,“臣留得性命,愿为大明前驱,替君父报国仇家很,完成心愿,虽死无憾。”
朱徽娖听罢赵谦的话,死灰一般冰冷的眼睛里闪出一股光芒。回头对跪在地上的周世显说道:“父皇初崩,女儿本应戴素尽孝,被你胁迫绑架,身作此大红大紫之服!你可知罪!”朱徽娖说罢当众脱掉了身上的外衣。
周世显大惊,连连磕头,磕得是头破血流,眼泪鼻涕流了一脸,差点没直接叫爸爸。
“大胆!”赵谦指着周世显怒道,“公主殿下你也敢胁迫,眼中还有我大明朝吗?来人,周氏以谋逆罪,全部逮捕入狱!”
周世显急忙爬到朱徽娖脚下,“看在殿下与草民夫妻情分上,求求殿下饶过周家吧……”
赵谦看向朱徽娖,只听朱徽娖冷冷说道:“父皇选你做驸马,但并未成亲,今你不顾忠孝,你我还有什么情分?”
赵谦听罢不再说话,躬身迎朱徽娖出门,朱徽娖着白色协议从赵谦旁边走过的当口,赵谦忙脱下自己的长袍,批于朱徽娖的身上,她并没有表示异议。
周氏全家嗷淘痛哭,转眼整个庭院已被军队围了个水泄不通。
赵谦请朱徽娖上了马车,自己步行跟在车旁,态度十分恭敬。
朱徽娖撩开车帘,看了一眼赵谦,说道:“你带了多少人?”
“回殿下,一万五千兵马。”赵谦说道,“吴三桂叛变东夷,李贼在一片石大败。臣打算伏击李贼败军,一举剿灭之。但东夷与关宁叛军联军入关南下,赵谦手里这些兵马恐难守京师。臣请殿下移驾京城(南京称京城,北京为京师。)”
朱徽娖情知自己在军政方面毫无经验,便说道:“军国之事,请赵谦劳之。”
“是,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赵谦趁机说道,“皇上驾崩,天下如一盘散沙,大明危也,赵谦需拥立一名皇子入继大统,延续社稷。”
段二九 天道在何处
赵谦趁机想从长平公主口中得到太子的下落,却不料朱徽娖道:“城破之前,父皇允皇兄等人逃出宫,一直没有消息。”
车队走到胡同口,突然赵谦听见一个人喊他:“廷益!”
赵谦四顾周围,就看见了高启潜,高启潜着布衣,已然没有了以前那种从容感觉,脸色憔悴,头发如枯草。
赵谦从内心一直很敬佩这个太监,而且高启潜现在对他很有用处,心中惊喜,走上前去,像以前那样躬身道:“下官拜见高公。”
高启潜自然没有料到赵谦会如此执礼,略有吃惊,摇头苦笑,还礼道:“廷益如此执礼,令老夫惶恐,老夫不敢受。”
赵谦忙道:“我只要还活在人世,就是大明臣子。皇上虽已先去,但并未革职高公,高公依然是司礼监的人,何以不敢受?”
高启潜和车上的朱徽娖听到赵谦的话,心里都有些感动。世事无常,转眼王朝灰飞烟灭,赵谦手握军权,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唉。”高启潜叹了一气,这一声叹中包含了多少沧桑与无奈。
这时朱徽娖道:“请赵大人和高启潜同车叙话。”
高启潜和赵谦听罢谢恩,上车。
朱徽娖道:“闻赵大人欲往京城,何时启程?”
高启潜听罢赵谦要去南京建都,默然,他是很想跟着去,他一个太监,离了朝廷宫廷实在像没有根的浮萍,苟活人世。但是高启潜也不好直接要求。
高启潜的表情赵谦看在眼里。
赵谦躬身答公主话曰:“原本打算率军北上阻击李贼败军,但形势发展太快,京师尚有诸多事务要处理,只得放弃这个打算。待李贼至,就近在京师与贼军一战,然后护送公主与皇子从天津乘坐战船南下。”
高启潜想了想,说道:“京师诸臣工,通习政事,赵大人可带愿意走的人同去京城。”
高启潜这个建议是十分有道理的,一则如他所言,一个政府的运转是需要人才的,这些官员大部分还是具有处理日常事务的才能,非草班子可以比拟的。二则京师诸臣,多少在士林有些名望,招揽在左右,可以壮大门面。
“高公所言极是。”赵谦点点头道,又对朱徽娖说道,“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公殉国,内廷无人,臣举荐高公代掌印一职。”
什么举荐,只是个形式,表示尊重朱徽娖这个皇族的人,真正拿主意的,还不如赵谦。
朱徽娖倒不反感这种做法,说道:“就依赵大人所请。”
高启潜听罢一喜,在车上就地跪倒,叩谢朱徽娖,当然赵谦也知道,高启潜谢的不是公主。
高启潜又问:“廷益寻到皇子下落了么?”
“还没有。”赵谦面有忧色道,“高公可有消息?”
高启潜摇摇头。
赵谦沉吟道:“时间不多,还未有皇子下落,该如何是好……朱氏龙脉,除先皇皇子下落不明外,尚有不知下落的福王(朱由崧,他爹老福王被李自成就着鹿肉煮了,称福禄宴),囚居中都的庶人朱聿键(因私自招兵镇压农民起义,被指心怀异心,被贬庶人,凤阳沦陷之火,流亡在外,下落不明),桂端王(朱由榔,就番衡州,被张献忠所破,下落不明)……”
现在赵谦是连一个皇族的人都找不到,不由得有点窘迫。在封建社会,一个政府没有皇帝,是万万不行的,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你没有皇帝,就不能叫做国。
更严重的是,万一某军阀找到了朱氏子嗣,拥立为帝,就更麻烦了。赵谦一直以忠于明朝的姿态面对世人,笼络人心和人才,如果皇帝在别人那里,他的处境就尴尬了。
朱由检死了之后,赵谦对其他任何派系不再有信心,他只信自己,要他听其他军阀的显然做不到,也没前途。
高启潜等人也不愿意皇帝在别人那里,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这般。
朱徽娖被赵谦迎入紫禁城暂住,高启潜聚集了一帮太监宫女照料内廷,赵谦自去忙着对付李自成余部以及清理李自成留得财产。
赵谦在京师清查了各处,找到李自成压榨的钱财七百余万两,这些钱,大部分是从官员家里强取豪夺来的,一部分是从皇宫里抢来的。
野史李自成攻陷,缴获崇祯内帑一千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完全是巧合。崇祯压根就没多少钱了。
四月末,赵谦差人护送银子及愿意投靠明政府的官员到天津,乘坐战列舰去了南京。
这时候,李自成余部也到了京师,因李自成辛辛苦苦抢来的钱被人黑吃黑抢了,连初封的妃子窦美仪也被赵谦直接给枪毙,李自成大怒,下令攻击京师。
赵谦下令军队出城列阵,反攻李自成,两军在广渠门外对阵。
朱徽娖坚持要上城楼观看杀贼,赵谦只得跟随在其身边。
“大明万岁!”军中习惯性地高喊口号鼓舞士气,朱徽娖听得,身上一阵激动。
步炮骑协同野战,没有什么新花样,骑兵凭借重甲冲锋,步兵在正面,炮兵在后火力覆盖,李自成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战斗,不出片刻,便下令撤退。
李自成最擅长的就是打不过就跑,这一招屡试不爽,号称打不死的小强。这次也不例外,带人跑得很利索,很干脆,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赵谦知道吴三桂和满清正在后面紧追,满清最大的欲望就是入主京师,赵谦也不和他们争,主要是兵力不加,争不过。
于是,赵谦也运走了所有能运走的财富和人才,携军逃了,从天津乘战舰南下,同时下令水师派出军舰堵死京杭运河。
南京,和神州的各地的名城胜地一样,都沉淀着千百年的文化,古往之事不必细述,从明朝起,朱元璋攻克集庆,便是现在的京城南京。
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后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洪武十六年,京师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近七十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后来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成祖时,又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赵谦等到达南京的时候,已近端午,韩佐信邹维涟等心腹大员护送赵谦家人,从杭州到达南京,放弃杭州为中心,入驻南京。
朱徽娖住进了南京紫禁城,赵谦住在紫禁城端门和承天门外的广场西侧五军都督府,改名为军机处,仿照后来的清制,目的是架空内阁。
赵谦进入南京之初,就开始埋下专制伏笔,以免以后内阁再现党争,在战争期间,党争是徒劳内耗。
南京紫禁城由明太祖朱元璋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地址在元集庆城外东北郊,初称“吴王新宫”,后又称“皇城”。由于当时朱元璋尚未称帝,故新宫建筑规模有限,只有中路的外朝和内廷建筑,东西两侧空地均未兴建宫室。
新宫东西宽七百九十米,南北长七百五十米,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干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
洪武元年,朱元璋即位称帝,以应天府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并于次年在凤阳兴建中都城。由于人力物力全被集中于中都城池和宫殿的兴建,因此南京宫殿的扩建工作再度终止。此后数年间只对已有宫殿进行了必要的维修。
洪武八年朱元璋放弃营建中都的计划,集中力量修建南京。此次修建,增设了午门左右两阙,在奉天门左右增加了东西角门,并增建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
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增建,在皇城外增设宫墙,以新墙之内为皇城,原皇城改称宫城。在宫城前建造了端门,承天门,金水桥,形成“T”字型广场,向南直抵洪武门。广场东侧为五部(刑部在皇城之北的太平门外),西侧为五军都督府。
南京故宫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