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资本大唐 >

第184章

资本大唐-第184章

小说: 资本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影响力相比,更加的直接也更加的可靠,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这些站在工商业最顶端的新兴家族,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人做出不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举动。

看着下面群情涌动的样子,李愔也有些激动,对于这种情况,其实事先他就已经想到,只是当亲眼看到时,心中在高兴之余,却又多了一种自豪,因为下面这些人的表现,已经十分清楚地表明,工商业和这些大唐新贵们的利益已经完全捆绑在一起,只要这些人没有倒下,那么谁也别想将工商打压下去!

程怀亮这些人都得到背后家族的指示,在激动过后,纷纷围绕着李愔坐了一圈,大家商量具体的应对事宜。这些人背后的家族也都是人才济济,虽然没有得到五姓七望会从哪一点发难的确切消息?但却有不少人提出,对方很可能从农业方面下手,毕竟工商业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业人口,使得粮食产量减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一点也刚好印证了李愔从王况和崔玉那里得来的消息。

在知道了五姓七望肯定会以农业为突破口后,程怀亮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将自己家族想到的应对之法讲了出来。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程怀亮他们背后家族想到的办法,其实汇总起来后,几乎和王安献上的那三条计策差不多。借着这个机会,李愔干脆将王安请了过来,先向大家介绍了一下自己这位还未正式上任的王傅。

一开始听到这个被李愔郑重介绍的老者,竟然是齐王府的王傅?这可让不少人都是都有些不敢相信,因为他们实在是想不到,竟然还有人敢教李愔?不过当李愔将当初王安献上的三策讲出来后,立刻让不少人对这个脚有残疾的老者刮目相看。

不过王安献上的三策虽好,但也有人持不同的意见。只见李恪忽然站起来说道:“六郎,王先生的三策虽好,但却也不是没有缺点,其中第一条计策也就罢了,将奴隶的抓捕来源扩大,然后再多派点人手或提高些奴隶收购价格就成了,可是第二条的推广粗种和第三条的土地置换,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王安听后也同意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吴王殿下所言不错,无论是推广粗种还是土地置换,都很难让人短时间接受,因此在这之前,一定要先做好宣传,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个办法的好处,至于宣传的办法,除了各家要在暗中鼓动外,还可以请朝廷下旨,将这两个办法的好处张贴全国,双管齐下肯定有不错的效果。”

其他人听后也都点了点头,他们明白粗种和土地置换的好处没用,关键得让那些需要用到这两个办法的人明白,而想要快速地将消息传递出去,他们能想到的办法除了张贴榜文和发起流言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嘿嘿,根本不用那么麻烦,刚好我又想到件有趣的东西,不但可以更好的宣传,而且还有其他更深的用途!”李愔听后却一脸阴笑的说道。

看到李愔露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表情,程怀亮他们全都是精神一振,虽然李愔露出这种阴笑的时候不多,但是只要每次他露出这种笑容,那也就意味着,李愔要开始算计人了,而且还极为阴损刻毒,比如上次太原王氏和他们抢煤矿那件事,所以他们对李愔的这种表情可谓印象深刻。

正当程怀亮和李敬业等人吵着让李愔将自己想到的东西讲出来时,忽然高重从殿门外小跑着进来,低声禀报道:“殿下,王先生从南方回来了!”

王先生?李愔听后一愣,扭头看了看王安,心想王先生不是在这吗?

不过他马上就反应过来,高重说的王先生是指王子豪,他回到长安后,并没有见到王子豪,听对方留下的负责人禀报说,王子豪好像有什么急事,带着人去了南方,而且已经走了好长时间了,算算日子也快要回来了,没想到刚巧赶在今天。

“嗯,让惜君先去接待一下她父亲,等我这边忙完了再见他!”李愔吩咐道,虽说王子豪身份特殊,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下属,实在不宜在这种时候接风。同时他心中也有些奇怪,高重明明知道自己在这里宴客,怎么会挑在这个时候打扰自己?

“启禀殿下,王先生就是知道各位公子都在,所以才急着求见,而且他还说,有一件大喜事要禀报!”高重继续说道。

喜事?而且还是大喜事?这让李愔也不禁有些好奇,于是吩咐高重让王子豪进来,反正在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一直是他和程怀亮这些人打交道,大家都是熟人,倒省了许多麻烦。其他人也都听到李愔和高重的对话,都在好奇王子豪这个难得的人才能带来什么喜事?

过了不一会的功夫,就见王子豪带着几人,快步走进殿来,他身后的那几人还抬着一个麻袋,鼓鼓囊囊的也不知装的是什么?

“殿下参见殿下,参见各位公子!”王子豪让人将麻袋放下,这才转着圈向李愔众人行了一礼道。

“子豪不必多礼,这就是你说的大喜事?”李愔伸手一指地上的麻袋,有些奇怪地问道。

“启禀殿下,正是此物!”听到李愔的问话,王子豪一脸兴奋的答道,同时伸手将地上面麻袋提着立了起来,然后将扎袋子的麻绳打开,露出里面的一堆黄澄澄的东西。

所有人都好奇的伸长脖子观看,可是当看清里面的东西时,不少人都露出失望之色,因为袋子里的东西很普通,就是一袋子没脱壳的稻子。只不过这时所有人却没有发现,李愔看到这袋稻子时,却露出一种十分古怪的表情。

“子豪,你这是搞什么鬼,离开长安这么长时间,不会就去南方带了袋稻子回来吧?”李恪皱着眉头问道。因为李愔不在长安,所以王子豪若是有什么事,一般都会向李恪打个招呼,所以他是知道对方去南方的事的。

“启禀吴王殿下,这可不是普通的稻子,确切地说应该是稻种!”王子豪早就料到众人的反应,因此丝毫不感觉意外,仍然恭敬的答道。

“子豪,你这稻种是不是产量极高,而且极为耐旱?”李愔依然一脸古怪的表情,甚至好像有点哭笑不得的问道。

“咦?殿下说得不错,这是属下听南边商人说过的一种稻,不但产量高,而且耐旱不择地,最为难得的是,这种稻种下去后,竟然不到两个月就能成熟,实在是难得的好稻种啊!”王子豪只顾着兴奋了,根本没有沉思李愔话中的深意。

当初王况和崔玉去找李愔,其实是先到长安找到王子豪,然后经过王子豪介绍才到登州拜访李愔,所以王子豪知道一些五姓七望要打压工商业的内情,也知道关键就是要解决农业用人问题,对此他也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引进高产的良种,而经过他重金悬赏,终于让他找到这种稻种。

其他人听这种稻竟然如此神奇,全都是惊讶无比,一个个上前抓起一把稻种仔细观看,似乎是想看看这稻子有什么不同?不过王子豪和李恪等一些细心人却发现,李愔脸上的表情越加古怪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唐日报

“殿下,这稻种可有何不妥?”看着李愔脸上古怪的表情,王子豪心中也有点忐忑,毕竟李愔一向以博学闻名,刚才又能说出这稻种的特点,应该是对这种稻子十分了解。而这时查看稻种的众人也发现了李愔的异常,纷纷有些疑惑地看向这边。

“呃~,这倒没有,只不过……”

李愔说到这里,实在不知该如何说下去,想了想干脆叫人去库房也抬来一个麻袋来,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结果所有人都发出‘呀’的一声,因为里面竟然也是稻种,而且有眼力的人还发现,两袋稻种在外形上看,几乎是一模一样,看起来应该是同一品种。

王子豪为了这稻种,千里迢迢跑到南方,因此对稻种的外形十分熟悉,一眼就看出,李愔让人拿来的和自己带来的稻种正是同一品种。

“殿下,原来您也知道这种占城稻!”王子豪看到李愔拿来的稻种,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自己千辛万苦找来的稻种,李愔却早就让人准备好了,也就是说,自己根本就是白折腾了一趟。

看着王子豪一脸沮丧的模样,李愔也是心中苦笑,这事情也太巧了,占城稻是他为了解决粮食问题,而精心准备的一招杀手锏,之前他在登州时,就已经派人去占城那一带运了不少的稻种,现在都存在广州等地,就等禀报过李世民后,将这种良种稻推广开来,相信在南方地区,普遍都能一年两熟,甚至再向南一些,还能一年三熟。

只是没想到英雄所见略同,王子豪竟然也碰巧知道了占城稻,而且还亲自跑了一趟,看他现在满脸风尘的样子,估计一路上吃了不少的苦,再加上刚才的兴奋与现在的沮丧,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让李愔也有些于心不忍。

“子豪,说起来你们父女还真是心有灵犀,这占城稻就是她派人从南方找到的,只不过你这个做父亲的,却是晚了女儿一步!”李愔笑呵呵地说道。

好吧,其实李愔在撒谎,前世作为一个吃货,他早就知道占城稻的大名,所以为了解决农业问题,他第一个就想到这种良种稻,不过为了不打击王子豪的积极性,他才将这个功劳推到了惜君身上,毕竟第一个发现者是王子豪的亲生女儿,做为父亲虽然会有点失落,但相信更多的还是会感到欣慰,更何况他一向最宠爱自己这个唯一的女儿。

果然,王子豪听到稻种是女儿发现的,脸色立刻好转了许多,而其他人听到竟然还有这种巧事,更加感觉有趣,又详细了解了一下占城稻的优势,当听说能一年两熟甚至是三熟时,也都感到十分震惊,虽说他们家族现在以工商为主,但粮食的重要性早就烙进了每个汉人的骨子里,因此对于多打粮食也都十分看重。

既然王子豪已经将占城稻带来,李愔也就不再隐瞒,将自己准备在南方推广占城稻的事也讲了出来,而且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就等禀报给李世民之后,再通过朝廷下旨朝廷正式推广了。

听到李愔的这个后招,旁边的王安是点头微笑,相比他献上的那三策,改进稻种的确见效快,而且还不容易受百姓的排斥。程怀亮他们也都是十分佩服,不过这种稻子的推广,却还是少不了宣传,毕竟这种事若是用强制手段推广,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话题很快就又转到之前李愔想到的那个用来宣传的新东西上,对于这件事,李愔却是笑而不语,转而看向燕北。刚才被李永抢了风头,现在看到众人看向自己,燕北立刻站起来高声喝道:“众位兄弟,相信各位都认识不少会耍笔杆子的亲戚朋友,大家都可以让他们来我这里报名,只要能通过测试,就可以进到新开的报社工作,不但工作轻松,而且待遇优厚,欢迎各位兄弟积极推荐!”

燕北说的兴起,干脆当场打起招聘广告,关于办报纸的事,李愔其实早就想搞了,报纸不但可以让信息快速流动起来,而且借助报纸这个舆论工具,也能够真正的左右大唐社会的舆论导向,这也是李愔最看重的一个功能。

说起五姓七望的影响力,上至朝堂下至贩夫走卒,几乎每个阶层都被他们所把持,再加上这些世家诗书传家,对舆论影响最大的士林之中,有近半人都是出身于这些世家大族,所以若是他们想做什么事,只要发动自己的影响力,很容易就能将社会舆论扳到对自己有利的一方,然后借着这种舆论之势,向朝廷施压,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为了削减对方的这种影响力,同时增加自己对舆论的把握,李愔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报纸这件利器。只不过想要办报纸,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印刷术,二是低廉的纸张。

其实在隋唐之时,雕板印刷已经出现,不过却主要用于印刷佛经,其他的大部分书籍还是要靠人工抄写,李愔既然想办报纸,别说是用人抄了,就算是用雕板印刷也不行,一是成本高,二是速度慢,所以必须用活字印刷,本来李愔感觉这东西挺简单的,无非就是把雕板给锯成一个个单独的字,然后用的时候再重新排列就行了。

不过等他让人做了实验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普通木头制的活字十分容易变形,用了几次就不能再用了,于是李愔又想到泥活字,结果工匠告诉他,泥制的活字看起来简单,但技术更加复杂,无奈之下,李愔只得转向金属制的活字,铁容易生锈,第一个排除,铅和铜倒是很好的材料,但一个比一个贵,最后李愔狠狠心,还是用铜做了一套活字,至于铅,因为产量比较少,价格实在是太高了,所以根本不适用。

不过当他的铜活字制成没多久,登州科学院里的工匠就将木活字做了改进,选用质地比较密的木头,然后再加以特殊处理,使得用这种木头制作出来的木活字十分耐用,成本虽然高一些,但比之用钱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