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唐一品 >

第708章

大唐一品-第708章

小说: 大唐一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军队驻守青龙场,若是对面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就通知本将。”

“是。”赞婆脸色一变,赶紧说道。

“嘿嘿,这个时候,薛仁贵很难见到我军的实际情况,但是我们居高临下,却能将对方的大营看的清清楚楚。”麴萨若笑呵呵的说道。

“好,就这么办吧我连夜就撤军,前往黄龙溪。”钦陵摆了摆手,道:“我军虽然占据了一定的地利优势,但是若是白天撤军,对方也能看的清清楚楚,只能这个时候出发了。”

“是,我就去准备。”赞婆赶紧点了点头,转身去准备不提。

“大哥,你看这个时候,我军该如何渡河才好?”薛仁贵坐在石头上,那周青等人也围坐在一边,火堆上架着一支烤全羊,九个人正坐在一起,笑呵呵的吃了起来。

“若你是钦陵,你会如何选择驻地?是在黄龙溪,或者是在青龙场?”薛仁贵指着对面吐蕃大营,淡淡的说道:“钦陵可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啊!”

“大哥,按照我的意思,还是从上游,或者从下游渡河为好,不能从黄龙溪和青龙场两地渡江,从这里渡江,就是将我们将士的性命送到对方手中。十分不值。武学中所教导的知识,就是怎么样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历代名将自古都是如此。若是我们强行渡江,也许凭借我们大唐将士也许能攻上岸上,但是也会因此死伤无数,到时候,我们又还有多少的兵马可以用来抵抗吐蕃军队呢?虽然从别的地方渡江,或许会浪费不少的时间,但是砍柴不误磨刀工啊我们能减少损失,而且能尽可能的快点渡江,和吐蕃士兵决战,才是最佳的办法。”李庆红等人也都点了点头,显然也都赞成这个观点。

“你们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忘记一个重要的事情。”薛仁贵深深的叹了口气,指着对面的松州城说道:“松州城乃是一个诱饵,不断的引诱着我大唐的军队去进攻。若是我军不去进攻的话,他们就会攻入松州城,将里面的百姓杀的一空,若真是这样,我们固然能保存实力,也许以后我们会击败钦陵,但是这松州城内的百姓呢?死了还能复生吗?陛下曾经告诫我等,军人是为什么而生,不就是为了保境安民,保护这些百姓们不会被吐蕃士兵所伤害吗?若是连松州城的百姓都保护不了,我们又何必当兵呢?如何为陛下效命呢?”

“可是,要让我们这些士兵们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冲上去,那可是死伤不少啊!”周青轻轻的叹息道。

“若是能将钦陵他们的兵马调动到一起去就好了。”薛仁贵轻轻的叹息道。

“将军,陛下派人前来传密旨了。将军你赶紧去迎接才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亲兵闯了过来。

“密旨?”薛仁贵面色一变,说道:“传圣旨的公公在哪里?”

“将军,不是皇宫里的公公。”亲兵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惊异道。

“不是公公?走,去看看。”薛仁贵和周青等人相互望了一眼,薛仁贵赶紧站起身来,就朝大营走去。

“锦衣卫第三千五百三十号见过薛将军。”薛仁贵等人刚刚进入大营,就见大帐中,有一个瘦小的汉子站在大帐中间。

“锦衣卫?”薛仁贵面色一变,赶紧说道:“不知道陛下密旨何在?”周围的众人也都好奇的望着眼前的锦衣卫,锦衣卫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代号,像周青等人也是第一次见到锦衣卫,居然穿着如此普通。

“这是陛下三天前写下的密旨。请将军仔细查看。”锦衣卫密探赶紧割开皮靴,就从里面摸出一张纸来。

“三天前写下的密旨?”薛仁贵面色一变,惊讶的说道:“陛下现在在什么地方?在茂州城吗?”三天的时间就能传来密旨,在薛仁贵的猜想中,卢照辞就应该在这附近才是。

“呵呵这也是绝密。将军应该知道,陛下的行踪是不能任何人都能知道的。”密探笑呵呵的说道。

“哦!”薛仁贵闻言点了点头,说道:“这点本将差点忘记了,对了昆仑镇现在有消息吗?”他脸上虽然露出一丝笑容,但是双目中的戒备之色却是没有消除。

“呵呵将军果真很小心。”密探笑呵呵的说道:“将军是在怀疑我们锦衣卫传递消息的能力吧!”

“呵呵陛下此刻应该在昆仑镇,昆仑镇到这里,莫说是山川险要,非一两个月是不可能到这里的,倒是这位密探,居然能将陛下的消息,在三天之内送到这里。让我等不得不小心。”周青冷笑道。

“这不是你们应该知道的事情。”密探原本笑呵呵的面容,忽然变的冷峻起来,冷哼道:“我等锦衣卫在进入锦衣卫的时候,就曾经在身上留下记号,请看。”密探低着头,薛仁贵等人这个时候,才在他的后颈处发现一行字来,上面写着“锦三千五百三十”的号码,字迹很小,非认真看,还真看不出来。

“多有得罪之处,还请密探莫要怪罪。”薛仁贵这个时候才正式确定此人的身份,赶紧拱手说道。

“呵呵,我等锦衣卫都是在暗处,自然不为所知,不为人所待见了。将军,小人先行告辞了。”锦衣卫密探不敢停留,拱了拱手,就告辞而去。

“大唐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会有今日的繁荣和昌盛啊!”薛仁贵指着那人的背影轻轻的叹息道。周青等人也都点了点头,脸上更是显出一丝敬仰之色。这些锦衣卫虽然名声上不好听,但是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躲在暗处的人,大唐的军队才会战无不胜。实际上,军队与锦衣卫的关系远比那些文官们要好多了。

“大哥,陛下密旨上是怎么说?”周青好奇的望着薛仁贵手上的纸条问道。

“声东而击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试问青龙场上的百姓何在?”纸条上并没有写多少,只有数十个字而已。薛仁贵一脸的迷糊,望着手中的纸张念道。

“大哥,这是什么意思?”周青好奇的问道。

“声东而击西?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试问青龙场的百姓何在?”薛仁贵也是紧皱着眉头,望着手上的纸条说道。

“这里能渡江的也只有黄龙溪和青龙场,如今我们的大军就在青龙场,若是能渡江,要么是青龙场,要么是在黄龙溪。陛下这是在提示我们,用声东击西的方式,调开钦陵的军队,使他们合兵一处,然后我军的大部队就可以从容渡江。只是怎么样才能声东击西呢?”薛仁贵皱了皱眉头。

“陛下说的这青龙场的百姓?莫不是在给我们提示吧!”周青轻轻的问道。

“青龙场的百姓总共有多少人?”薛仁贵面色一动,忽然问道。

“不过万人而已。这还是因为青龙场是岷江边有名的渡口,渡口边的酒肆较多,这些日子,战争突起,有许多商家都被迫停留在这里,所以才有万人之多。”周青赶紧说道。

“万人?还是少了一点。”薛仁贵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暂时也只能是这么用了。传我的命令,让这些人统统进入大营。”

“统统进入大营?”李庆红等人面色一变。

“不错,统统进入大营,我这次就依靠这些人渡过岷江,会一会这个钦陵到底厉害不厉害。”薛仁贵脸上露出一丝冷笑来。想他自从加入大唐军队以来,虽然不是说战无不胜,但是最起码也没有像这么失败过,损失着如此多的士兵,这让他这个天子门生,大将军李靖的关门弟子,还没有和吐蕃人交手,最后先锋大军数千人被全军覆没,连前锋大将都被人斩杀,此事此刻恐怕在长安城内早就传扬开来,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笑话自己呢?

“陛下果真是厉害,只是不知道陛下如何知道这里的情况。指挥起大军来,如若臂使啊!”周青笑呵呵的说道。

“江山如画,都是在陛下的掌控之中,江山如棋,莫说是我们这些做将军的,还有那些士兵,就算是大唐江山的一山一水也都是陛下的棋子。陛下又有锦衣卫,这里的情况,陛下岂会不知道?”薛仁贵笑呵呵的说道。

第641章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将军,对面有反应了,您看。”吐蕃军大营中,赞婆正在观看着一队舞女那美妙的舞姿。不得不说,这大唐的女人和吐蕃的女人是有着天壤之比的,不但皮肤光滑而细腻,就是这跳舞的时候,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吐蕃的舞蹈根本就不能与大唐的舞蹈相提并论。赞婆这个时候也明白,为什么吐蕃的国主总想着攻占中原了,就是中原的这些女子们,就足以让人着迷,让人不由自主的进攻大唐朝。

“什么反应?”赞婆望着对面的探子说道。

“有大批军队出了大营。朝黄龙溪而去。”探子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大批军队出了唐军大营?”赞婆一下子清醒过来,猛的站起身来,朝那些舞女摆了摆手,这些舞女不敢怠慢,哪里还敢在大帐中停留的,纷纷退了下去。

“走,待我去看看。”赞婆终于决定还是亲自去看看好。当下就去了宝刀,领着三五个亲兵朝渡口而来。

果然,黑夜之中,繁星点点,只是对面的唐军大营中,却是灯火通明,火焰如同一条长蛇一般,径自朝远处行去,火把连绵不绝,赞婆仔细打量了一番,点了点头,这支人马正是朝黄龙溪方向而去。

“你估算一下,对面的唐军大约有多少人?”赞婆对身边的侍卫问道。

“回将军的话,约有两万多人。”侍卫分辨了一番,说道:“黑夜之中,这种人马行军,看的实际上比白天看的更加清楚。”

“两万多人?”赞婆眉头皱的更紧了,说道:“据那些俘虏的唐军士兵说,薛仁贵此次领军三万人,前来松州,加上我军灭掉的大唐前锋,如此一来,薛仁贵手中也不过是两万多人而已,他如此行军,难道是大军尽出了?难道他真的是从黄龙溪出兵吗?”

“来人,你们驻扎大营,本将要亲自去一趟黄龙溪。千万不能让唐军趁夜渡江。若是有什么动静,就万箭齐发就是了。”赞婆想了想,决定亲自赶往黄龙溪,看看钦陵有何决断。

从青龙场到黄龙溪,看上去倒是没有多远,但是实际上,等赞婆赶到黄龙溪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而赞婆也在士兵的引导下见到了钦陵,此刻的钦陵并不在中军大帐中,而是在江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赞婆皱了皱眉头,原来黄龙溪和青龙场有些不同的是,在青龙场上,吐蕃军队可以清楚的看见大唐军营中的情况,对方的一举一动可以说都是在吐蕃人的掌控之中,所以钦陵也就放心大胆的留下少部分的兵力防备唐军,但是黄龙溪却不一样,在这里,吐蕃军队很难看的清楚大唐的大营内布置,更是很难知道这里面的一切了。

“大哥。”赞婆也上了石头,皱着眉头望着江对岸的大营,只见大营中喊杀声震天,还有炊烟袅袅升起,直上云霄。

“赞婆,你来了?可是为了对岸之事?”钦陵指着对岸的唐军大营说道。

“正是如此,没有想到对方的军队这么快就进入了大营了。”赞婆眉头皱的更深了,他不过是三五骑而已,行动迅速,虽然道路很难走,但是胜在人少,可是对面呢?数万人的行军,居然和自己同时到达,这让他心里很郁闷,但是同样,心中也有了一丝警惕。因为对方的速度比自己快上了不少,这里面的时间差足以已经有些的军事指挥者做上许多的事情。

“不错,是快了许多,这就说明,在对方的山道上,黄龙溪到青龙场的道路远比我们这边要好走的多,两万多人行军,居然和你同时到达,甚至比你来的还要早些,这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钦陵点了点头。这一点也是他没有想到的,就这么一点事情,足以给战争带来很大的变数。

“大哥,你说薛仁贵的渡江地点会是这里吗?”赞婆皱着眉头,小心翼翼的问道。因为对方的举动实在是太过奇怪了,让赞婆心中充满着怀疑。

“必定是在这里。”钦陵冷笑道:“唐人奸诈,这个薛仁贵更是得到大唐皇帝和李靖的真传,更是奸诈无比。你看看,对方指挥两万大军,从青龙场赶到黄龙溪,而且是如此的大张旗鼓的。赞婆,若你是一个普通的将领,你会怎么想?”

“黄龙溪就是他的渡江地点,所以他要这里聚集重兵,阻挡对方渡江。”赞婆又摇了摇头,说道:“若真是如此,他也不应该如此大张旗鼓的行军,而是静悄悄的行军才是,这样才能打的我们一个措手不及,死上很少的人,但是却是能轻松渡江。”

“这就是了。”钦陵冷笑道:“这个薛仁贵虽然死了一个先锋,但是实际上还是没有看清楚我们吐蕃军,或者说,他不了解我钦陵的本领。若是他真的偷偷摸摸的行军,弄不好我还会领军回青龙场,在黄龙溪这里留下很少的人马,但是偏偏他如此光明正大的行军,就是为了迷惑我的,让我认为薛仁贵此举让我产生猜测。让我认为对方不会在黄龙溪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