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请叫我威廉三世 >

第553章

请叫我威廉三世-第553章

小说: 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鹘恰教旌退男禄槠拮幼殴诺涞拇舐沓道锊欢舷蛑芪У娜巳夯邮种乱狻R桓鼍哂卸捞氐娜烁聍攘推犯竦木鳎桓龆阅谔逍羧嗣瘛⒎⒄咕貌⑹谷嗣裆钏降玫绞抵市蕴嵘木鳎桓龆酝饽险鞅闭铰怕呕袷げ⒔岷贤饨环绞焦菇ㄒ桓雠哟蟮酃屏θΑ⑷萌嗣竦玫骄裼肷矸萆系乃厝僖木鳎呕嵯癯教煺庋玫酵馇肮穹⒆阅谛牡挠荡鳎呕崛玫鹿墓裣窠裉煲谎敛痪迮碌腥说目植榔苹敌卸呕崛盟窍窠裉煺庋榈幕逗簟⑶熳!�

当然,为了确保这次婚礼庆典的安全,德国动用了十数万警察、宪兵和近卫军部队,早在两个月之前,进出柏林的通道就被严密监控起来,警察部门更是在近卫军地配合下对柏林城区进行了逐驱逐区的检查。任何可疑分子都被集中拘禁或是软禁,所以现在站在街道两侧的都是经过审核的合法公民和外国人员,不仅如此,但凡皇室车队将要经过的街区在婚礼当天都被布以重兵,从近卫军中挑选出来的数千狙击手被布置在了临近的各个制高点,以确保任何漏网之鱼在对皇室成员造成伤害之前都被打成筛子。

都说女人在做新娘子的时候最美丽,今天坐在辰天身旁地朱丽安娜也是格外的耀眼,最美的年龄。最美的时刻,“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挡,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这原本是形容东方女性的词句,此时用在朱丽安娜身上却也相当合适。一身洁白的、镶有1929颗珍珠的、裙尾长妇米多的婚纱完美的衬托出她那窈窕的身躯和年轻细致地肌肤,“美得无与伦比”地头纱下那黑色的秀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不论身份还是外表,这位新皇后都令整个德国感到满意。至于内涵,就辰天所知。历史上的朱丽安娜在荷兰人心目中有着非常高地地位。因为爱民如子,她被誉为“人民的女王”;因为坚韧不屈的性格,她在二战中携皇室流亡英国并且领组织力量继续抵抗纳粹;她兴趣广泛、热爱运动。历史上直到20口年才以94岁的高龄离世。

辰天今天穿的则是一件全新的礼服,这件用上好材料制成的礼服以和德国海军热带制服相同的纯白色为主色调,并饰有海军样式的扇形衣领和长长的下摆,领口和袖口上地纹饰均用宫廷极品的金丝线手工绣成,头上则是一顶和礼服相当搭配的金色帽盔,上面还有大团的白色羽簇。——俗话说宝剑配英雄,辰天今天佩戴的这柄普鲁士长剑是·威廉一世所遗留下来的,它没有钻石、宝石之类高贵的镶嵌物,饰有各种花纹的剑鞘显得十分古朴,剑柄样式也毫不出众。但它见证了德意志帝国成立前的历次重要战役,以及·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成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地历史性场面,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剑刃直到现在都还散发着一种清冷的寒光!

高贵的皇家车队浩浩荡荡的沿着·威廉大街往北走,警察和宪兵们尽职尽责的守护在街道两侧,尽管前来一睹德国皇室风采的人挤满了街道两侧的人行道,但场面上却没有丝毫的混乱。在可以看到普鲁士议会的地方,皇室车队拐了个弯转向东面——他们将直接前往德国皇室举办婚礼的专用教堂——德意志教堂。

在德荷两国皇室成员以及军政界首脑人物的注视下,辰天为自己的新娘戴上了象征皇后身份的王冠,在这顶小巧但非常耀眼的王冠上镶嵌着500多颗珍珠和钻石。最大一颗是两年前南非出产的“帝国荣耀”,虽然重不及英王权杖和王冠上的非洲之星,所在的王冠却远比只配在博物馆里呆着的英王权杖和王冠更有分量——都说辰天头上的是全世界最重的皇冠,那么戴在朱丽安娜头上的自然就是全世界最重的后冠了。

古典的结婚仪式冗长而繁琐,主教大人口中喋喋不休的祷告和祝福好歹在将近一个小时后宣告结束。在离开教堂之后,辰天挽着自己的新娘再次登上马车,皇室车队随后折回·威廉大街继续向北行驶,一直到法兰西广场和勃兰登堡门——盛大庆祝仪式的举行地点才最终停下,那里早已被10万支红玫瑰、10万支郁金香和数以万计的其他鲜花装点成花的王国。随着主角的到来,广场上20万个彩色的氢气球和数以千计的白鸽被放飞,喜庆的色彩迅速布满天空,持续一周的隆重庆典正式开始了。

此时在地球的另一头,黑夜正笼罩着东方古老的土地。

自从4月份以来,中日军队在平津战线上反复争夺了十数次,关东军想要突破中国军队防守突进胶州湾,好从陆路清除德军在远东的重要海空军基地,中国军队既是保家卫国又是配合盟友,因此防守战也打的十分顽强,结果数月来双方不断投入重兵但始终处于焦作状态,双方都有数以万计的军人在这里抛洒鲜血。贫瘠的土地上战争的伤痕随处可见,残破的车辆、破碎地枪械以及烈士们的遗物满地都是。

9月16日,“东方凡尔登”翻开了新的一页。反击的号角在黎明时分吹响,万炮齐鸣怒吼震天,数以千计的轰炸机遮天蔽日,中国军队的出发阵地上集结了3个装甲师、36个步兵师约05万人的一线部队,只待火力准备结束,他们就将分成三个突击群在绵延上百公里的战线上发起进攻。而二、三线阵地上还有35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地预备部队。在这条重要的正面战线上,中国军队人数超过战线以北的日本关东军两倍有余,在武器性能上也头一次全面超过了对方。

“我从未见过这么多大炮,也没见过这么多飞机,可喜的是它们都是咱这边的!咱们的大炮连续轰了好几个小时,飞机一波波从头顶飞过,小鬼子的阵地一直被炮火覆盖着,想想从前咱们总是被小鬼子的炮压着打,今天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爽!”

隶属于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军的某位士官在回忆时如是说。

“我当时想着那些小鬼子一定都被轰傻了。一会儿咱们团上去就只要打扫打扫战场、收拾收拾俘虏了。这仗打得真TNND爽!”

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17军的某位团长在日记中这么写到。

“当时脑袋里就一个念头:咱炮弹多,轰死它小鬼子地!”

这是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15军地某位普通炮手在回忆时的真情流露。

3473206支毛瑟1898式步枪,94236挺火鸟1966型和1914型轻机枪。

31017挺1898式马克沁重机枪,92328门1910式60毫米迫击炮,5833门37毫米步兵炮,5202门1896式77毫米野战炮,1401门1902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2560辆卡车,852辆装甲车,440辆II型和III型坦克,756架各式飞机,300万枚M04长柄手榴弹。7亿多发各式弹药,这是官方统计的平津反击战之前从德国运抵中国地援助物资数据,这些武器弹药对于提高中国军工水平虽然没有什么作用,但的确在短期内让中国军队装备水平提升了一个很高的台阶。

于是,他们的对手,以精锐著称的日本关东军,在不久之前还只需要面对的一支以大刀、各种旧式步枪、少量机枪和火炮、极少量坦克装甲车为武器的落后军队,然而时过境迁,关东军此时却没有一件拿的出手的武器。在大量装备德式武器的中国军队面前。24年前定型生产地三八式步枪、堪称当代世界最差轻机枪的11式轻机枪、勉强堪用的大正3年式重机枪、威力有限的89式掷弹筒、老迈的明治四十一年式75毫米山炮、更老的明治三十八年式75毫米野战炮和明治三十八年式150毫米榴弹炮毫无优势可言,这些武器在数量和火力密度上更是处于远远的劣势。

“在和德国开战之前,日本军队对外征战之路只有进攻一词,在日军士兵手册和训练条例中,如何进攻被放在了首位,防守和撤退都被认为是有辱勇敢精神的,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的法国陆军犯了同样地毛病——在战场上,大部分日本兵都是进攻的好手,防御的时候却显得十分笨拙!”

德国最高统帅部一位专门研究日本陆军的参谋官这样分析到。

“这是自日军挺进到平津线以来首次在战略上处于防守地位,尽管他们的军官已经得知中国军队从德国盟友那里获取了大量的重炮,可是他们的防御工事却建得却并不精明,仅有一人高的战壕显然无法很好的保护士兵不被敌方炮火击伤,防空兵器的不合理配置使得德国战斗机和轻型轰炸机频频突入阵地上空进行精确投弹和低空扫射,缺乏厚度的碉堡甚至连中国军队的37毫米步兵炮都无法抵挡,反坦克堑壕挖得十分低劣,除了轮式车辆外根本无法抵挡中国军队的任何一种履带式战车,雷场在炮击中损毁殆尽,铁丝网很多,但是在中国军队的坦克面前犹如一道用豆腐渣堆积成的矮墙。”

一位在前线观战的德国少校在自己的报告中这些写到。

上午10时,声势浩大的炮击和轰炸终于告一段落,在嘹亮的军号声中,大批中国军队以三个装甲师为先锋开始向日军阵地纵深推进,尽管这三个装甲师是严格按照德国陆军一线装甲师来编制的,但是由于其中的III型坦克营还在训练当中,此时的装甲师只有属于轻型坦克范畴的“石头I”和“石头II”型坦克,但此前由德国炮兵专家指导的国军炮群实施的集中轰击体现出了很好的效果——部署在前沿阵地中的日军伤亡十分惨重,一些地段的防御工事也出现了缺口,国军的第一次进攻即顺利占据了日军的一线阵地,先头部队甚至渗透进入了日军的二线阵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炮火影响相对较小的日军二线阵地逐渐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面对中国军队如潮攻势,日军官兵终于在武士道精神的驱使展现出了自己疯狂的一面,他们据守阵地死战不退,迫使中国军队在占据每条战壕之前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而残酷的白刃战也在许多阵地上展开。在一些日军炮兵实施炮火反击、步兵进行反冲锋的地点,中国军队的进攻一度受到迟滞甚至是后退。

在这个非常关键的时候,中国军队一方的空中优势发挥了作用,前往石家庄、济南、太原和青岛机场加油挂弹的航空部队及时返回战场,他们的空中火力支援成了压垮日军二线阵地的最后一根稻草。

9月18日,天津光复。

9月21日,北平光复。

9月29日,关东军全线撤回关外。

灭日 第九十二章 新角色

“嗯,美味!非常之美味!”

嘴里的食物才刚刚咽下,辰天就赞口不绝的夸奖起来。

“嗯,真的好吃极了!不愧是荷兰的特色美食!”不列颠王国的王储、德国皇室的准驸马阿尔布雷西特·米切尔几乎和辰天同一时间“消灭”了手中的美食,这里之所以说“手中的美食”,是因为朱丽安娜带来的这份荷兰特产不是放在盘子里而是直接拿在手里吃的。

坐在辰天左手边的莎莎此时仍在小口小口品尝着自己那份鲱鱼,是的,鲱鱼,一种用荷兰传统方式腌制的鲱鱼,吃的时候配以生洋葱,用手指拿着鱼尾,鱼头向着嘴巴直接吞食。由于鲱鱼的骨头很软,不必担心鱼刺会刺伤喉咙,反而含有丰富的钙质与维他命D。

“我可以再来一条吗?”辰天礼貌的转过头问坐在自己右手边的朱丽安娜。

“当然!”朱丽安娜拿起她那银质的夹子将盘子中最大的一条放在特制的油纸上,微笑着将它递给辰天,然后问米切尔:“殿下也再来一条?”

米切尔用力的点点头,“嗯,非常感谢!”

等朱丽安娜将两条鲱鱼分别夹给辰天和米切尔之后,莎莎手上那条也已经吃掉了,她朝朱丽安娜眨巴眨巴眼睛,“这是您亲自做的吗?”

“是啊!几乎每个荷兰女人都会做这种鱼,殿下是不是也想学了?”朱丽安娜笑着将第三条鱼夹给莎莎,莎莎欣然接受,不过对于学习做这种鱼的提议,莎莎很惋惜的拒绝了。

“我在厨房里总是显得很笨拙!”

朱丽安娜笑了,和辰天初次见面时的忧郁已经不见了踪影,或许是事已至此她也就认命了,或许是这个小家庭的氛围吸引了她,总之轻松愉快的表情终于回到了她的脸上。

此时距离那场盛大婚礼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是金秋十月了。

对于莎莎不叫自己“母后”,朱丽安娜不仅不生气,反而显得十分高兴,因为她不希望一下子变得那么老,何况“后母”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非常恶毒的。

莎莎和米切尔也准备结婚了,婚期初定在12月,那是莎莎最喜欢地月份,也是漫天飘雪的时节。由于大洋洲的战事已经基本结束。联军剩下的任务只是清扫躲在山区顽抗的日军残部,对于在不列颠皇家近卫军服役的米切尔而言,清剿日军残部的机会像鸡肋般“食之无味”而且危险性相对较大,所以干脆放了自己一个月长假来陪伴自己的未婚妻,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