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明臣 >

第173章

明臣-第173章

小说: 明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信凑近身下挺翘的山峰,深深吸了口气,一股甜腻的**钻进鼻腔,双手情不自禁的轻轻一拉,薄衣顿时从玉人娇嫩柔美的身躯上褪去。一瞬间绿绮光洁白皙地身子,清晰地暴露在了他的目光之下。

“绮儿。”张信血脉奔张,提前腰板,轻轻压了下去,不久之后粉帐之内,粗重的喘息声和婉转的娇啼声重叠交织在一起,汇集成一曲让人血压飙升、心跳加速的声乐来。

夜幕逐渐降临,沉迷在绿绮醉人的美妙身子中,张信简直不想再起来。可是想起任乐安的酒宴,张信只好懒洋洋的从绣床上爬起,怜爱的抚摸几下还在沉睡地美人。慢腾腾的穿戴整齐后,心情舒畅的前去赴宴了。

“麦福,江南各省织局送来多少锦缎了?”宴席散去,张信带着几分醉意而回,不过没有忘记询问织造地情况。

“大人,正如你所料,锦缎不足五千匹。”正在喝茶解酒气的麦福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茶杯,有些愁虑之色说道:“哪怕各织局继续赶工。恐怕也很难凑足七千之数啊。”

“这也是意料中的事情。”张信轻轻点头,随后说道:“那杭州和苏州织局的情况怎么样了,能按时完工吗?”

“奴婢近日来时常到杭州织局查看情况,贺平还是很用心的,以现在的情形来看,必定可以按时完成任务,而且苏州织局也传来消息说,那边也一切正常,没任何意外。只要时间一到,即可将丝锦送来。”麦福说道,心里稍安,毕竟相对来说,杭州织局和苏州织局的任务更加重要一些。

“这么说来,现在只剩下份额不足的问题了。”张信皱眉说道:“江南各地织局真地没有办法凑足宫里所需的绸缎了?”

“根据各地织造报来的消息说,织局内仅有的锦缎已经全部运了过来,现在库房空荡荡的,连一张碎布都没有了。”麦福无奈说道。

“麦福。你算一下。在我们回京之前,各织局最多可以再纺织出多少锦缎?”张信轻轻说道。拿起杯子抿了口浓茶,茶水苦涩让张信提起精神来。

“除去苏杭二局,其他各织局加起来,应该还可以织出七八百匹左右吧。”麦福仔细默和算起来,片刻之后给出一个答案。

“这么少,每局才百多匹而已。”张信眼眉紧锁,非常不满意这个答案,这样算来起码还差一千多至两千匹的空额。

“大人,各地的织造已经尽力了。”麦福小心翼翼的说道,这段时间没少得到他们的供奉,麦福自然要报之以李。

“我知道这不关他们地事情。”张信摆手说道,纯粹是因为技术不够先进,而且纺织绸缎也急切不得,所以才不能完成任务,也怪不到各局太监的头上。

麦福轻轻松了口气,觉得没有白拿那么多好处,也算对得起孝敬自己的人了,随后又忧虑起来,可是没能按时完成任务,到时候责任还是在自己啊,到时候皇上怪罪下来,捞再多的好处也无福消受了。

“大人,现如今只有如任知府所说,通过市买以补不足。”麦福轻声提醒说道:“只有花些银子,向民间百姓买些锦缎回京城交差了,以前各地织造局上供岁造不足时,也经常这样子做,就算皇上知道了,也能体谅大人的。”

张信默然,知道各地织造局太监所谓的市买,其实就是在变相剥削百姓,人家辛苦纺织好一匹锦缎,正想卖个高价,却被各地织造局以这个借口掠夺了,给的几两银子,根本不足弥补纺织锦缎而购买原料的钱。

“向百姓市买?”张信心中一动,随后微笑说道:“麦福,百姓手里能有多少锦缎啊,无非是一匹两匹而已,这样的话,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凑足两千匹份额。”

“那大人地意思是?”麦福疑惑问道。

“江南是丝织之乡,经营锦缎生意地商人不计其数,贩卖绸缎的商铺更是数不胜数,从这些商人手中选购锦缎,岂不是要比挨家挨户向百姓采购强上许多。”张信微笑说道:“况且有些商人有着自己地织造作坊。纺织出来的锦缎肯定要比百姓的好。”

作坊是专门纺织丝绸的,而百家可能还要做其他事情,一匹锦缎可能要断断续续织上许久,数量质量整体而言肯定要差上几分。

“大人高见。”麦福眼睛一亮,非常认同张信地提议,千来二千匹锦缎对于丝商来说不算什么难事。

“却不知道江南各省中。哪个经营丝绸生意的商号口碑信誉最佳。”张信微笑说道,眼睛却看向麦福。

“奴婢明日就向任知府打听一下。”麦福自然知机的说道,这种跑腿的事情当然不能让上官出马,交给其他人办麦福也不放心,当面是自己辛苦一躺。

“麦福,打听清楚后,你打算怎么办?”张信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不由露出笑容,轻松惬意的靠在椅子上说道。

“自然是让任知府通知那家商号的东家。然后让他把绸缎送来啊。”麦福理所当然地说道,难道这种事情还要自己亲自出马不成,让人知道了岂不是有**份。

“绸缎送来之后呢?”张信继续问道。

“之后?之后让他回去啊。”麦福有些糊涂说道:“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恕奴婢愚昧,请大人明示。”

“人家把绸缎送来了,你不准备给银子啊。”张信没好气说道,看来天下太监都是这个德性,从来没有买东西付钱的概念。

“大人不说奴婢差点都忘记了。”麦福呵呵笑道。

“一匹上好的绸缎要五十两上下,若是采购二千匹,你准备付人多少银子?”张信轻声询问说道。

“十万两银子?”麦福惊叹起来。

“我们好像没有带这么多银子来吧。”张信皱眉说道,虽然有五艘大船随行,除去制做龙袍凤帔的原料外。真金白银全部加起来也不足十万两。

“大人,皇上大婚用他家的绸缎,那是他的福气,到时随意给他一二万两银子即可,难道他还有怨言不成。”麦福眼睛一转,轻声说道,其实他想说一二千两的,不过考虑到张信似乎不是贪婪之人,最后才改口起来。

“麦福。还是你机灵,这主意不错。”张信赞许说道。

“大人夸奖了。”麦福笑嘻嘻说道,宫里采购东西都是这样做的。

“这事情就交给你全权处理好了。”张信微笑说道,麦福心中一喜,这又是一件功劳啊,说不定能从中捞取好处,正准备答应之时,忽然听到张信喃喃自语:“得罪人的事情我还是不做为妙。”

“得罪人?”麦福眼眉一跳,连忙小声询问道:“大人些话何意?”

“麦福啊。看在一路同行地情份上。我提醒你一句,免得你回京城之后。不明不白的被打入天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张信似笑非笑说道。

“请大人赐教。”麦福心中一颤,有些半信半疑,但还是连忙恭敬请教起来。

“你应该有所耳闻,京城之中各大商号店铺幕后的东家,不是朝里地达官贵人,就是勋爵权贵们。”张信轻声说道:“想必江南也没有例外吧。”

“大人的意思是奴婢明白,可是以前在京城的时候,宫里也经常这做样,况且这次是为皇上置办织造的,那些贵人们应该不会介意吧。”麦福小心翼翼说道,难道那些权贵还去找皇上理论不成。

“皇上要用,贵人们自然不会说什么,不过会把帐记在你身上而已。”张信听出麦福言下之意,微笑提醒说道:“麦福,今昔可不同往日,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形,你心里还不清楚吗,若是贵人们想找你麻烦,谁会保你啊。”

麦福心中凛然,以前太监得势,权贵们自然不敢找自己的麻烦,如今却大不一样了,况且他心里也清楚,若是权贵真的向皇上弹劾,恐怕皇上根本没有兴趣理会自己,随手一挥就将自己打入天牢,后果就难以预料了,运气好还能保住小命,但是过着永无天日的日子,要是倒霉的话,前几月宫里地权势太监就是自己的榜样。

“谢谢大人提点,奴婢差点自毁前程。”麦福拿起衣袖拂去额上的汗珠,连忙向张信致谢起来。

正文1

第一百七十八章 西湖

“可是大人,若是不能完成皇上吩咐下来的任务,待回京城之后,恐怕皇上也会怪罪下来的,这如何是好?”麦福忧愁说道。

“谁说不能完成任务的。”张信微笑说道。

“大人,我们可没有十万两银子。”麦福苦笑说道,打死也不敢再将采购的事情包揽下来了。

“谁说买二千匹上好绸缎就一定非要十万两银子啊。”张信轻笑说道,如果没有办法的话,自己还出主意做什么。

“那大人准备怎么做?”麦福问道,心中认为张信应该是回心转意,准备按照自己刚才的建议,向民间百姓市买采购,这样花钱较少,而且也不怕百姓有怨言,毕竟与权贵相比,平头百姓最容易对付。

“明日你向任知府打听清楚情况后,给江南各个做丝绸生意的大商号传讯,把我们现在的情况告诉他们,就说缺额的二千匹绸缎,我们打算在他们那采购。”张信笑道:“如果他们有这个实力的话,让他们尽快到杭州城来找我们。”

“大人,这样就行了?”麦福迷惑不解的问道。

“当然不仅如此,特意向他们声明,这些绸缎是为皇上大婚而筹备的。”张信脸上露出笑容,那些商人应该明白什么叫做广告效应吧,自家商号的绸缎连皇帝也在用,消息传扬出去顾客还不蜂拥而来,这些丝商应该清楚这个道理。

“奴婢糊涂,不明白大人这样做的意思,请大人提点一二。”麦福眨眼说道,没有银子来再多的丝商也没有用处啊。

“当然了,皇宫用的绸缎,质量不仅是要最上乖的,而且采购的方式也应该与众不同,这样才能显示出皇家的威严来。”张信微笑说道。

“大人所言在理。”麦福奉承说道,虽然还是不明白。可是他也没有胆子催促张信赶快征下说,只能眼巴巴的盯着张信,心里开始琢磨什么叫做与众不同的采购方式。

“这次采购绸缎。我打算用竞拍地方式。”张信说道。也明白麦福应该不知道什么叫做竞拍。接着解释起来:“竞拍就是把那些商人集中起来。让他们针对某一样东西。竞相出价。谁地出地价钱合适。那件东西就归他所有。”

“大人准备让他们争那二千匹绸缎地所有权。”麦福地脑子可不笨。马上就领会张信言下之后。可是还是有些疑惑说道:“可是我们现在是要买他们地绸缎。不是让他们买啊。”

“你应该反过来想。不是谁都有机会卖东西给皇上地。现在有这样地机会。是那些商人地福气。他们没有理由不动心。”张信微笑说道。麦福不懂经营。自然不明白那些商人地心理。恐怕这个消息传出之后。丝商们肯定争相涌进杭州。

“大人说地是。”麦福陪笑起来。随即还有疑问:“那些商人到齐之后。大人打算让他们怎么竞拍啊?如果他们都出高价。我们岂不是还要多给银子啊。”

“麦福。你平时地机灵劲都跑去哪了。怎么关键时刻犯糊涂了。”张信责怪说道:“当然是看谁给地价格低。就向谁采购二千匹绸缎啊。”

其实张信说地是招标。只不过为了让麦福更好理解。所以解释得简约一些。而且那些商人也不是笨蛋。自然会理解自己这样地做法。肯定只会出些低廉地价格。

不过麦福也不是真不明白,只不过是为了找个机会奉承张信,待张信解释清楚之后,麦福立即一脸恍然大悟,眼睛露出钦佩有加地神色。口中开始不停的溜须拍马起来。

虽然明知道麦福在拍马屁,不过好话谁都爱听,张信自然也不例外,闭目享受一会被吹捧的感觉后,醉悠悠地度步返回房中休息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杭州西湖闻名于世,自然有它美丽而独到的一面,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这便是西湖诸多美景中最引人注目的苏堤春晓了。

当然,西湖的美景不仅是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

休养一段时间后,织造地事情也已经安排下去,不用自己操心,张信自然有闲情逸致带着身边的人,饶有兴趣的在杭州城中闲逛起来,既然是出门游玩欣赏的,那自然不能错过倍受世人赞誉的杭州西湖十景。

如今是夏日天气,却是欣赏十景之中曲苑风荷的最佳时节,张信等人第一站自然就是这里了,没久多久,张信觉得头上的骄阳似火,天气越发火气,考虑到绿绮身子娇弱,干脆提议到满是柳荫的苏堤看一看,其他人自然没有意见。

“寒冬一过,苏堤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晨曦初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