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后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去涢水营地,可以淘汰老弱病残,从难民中挑选青壮入伍,一是可以增强士兵们的危机感,让他们加紧训练,二是无形中降低难民们闹事的可能性,让难民们安稳度日。
再说前几天我恰好看过舆图,随州城正好在襄州和安州之间,路上往来商旅很多,而涢水正好连接襄州和安州,如果商户行船的话往来两地很是便捷。只要重启随州涢水码头,就可以带动经济往来,繁荣随州经济,当然所收的厘金也能为一营的练兵提供保障。不过这都是我的初步设想,还不完善,不知父亲您的意下如何?”
董宗本非常欣慰,吾家有儿初长成啊,他赞许地点了点头,“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吗,尽管提出来,我能提供的现在就定下来。”
“需要的太多了,那我就不客气了。”董遵诲高兴地说道:“第一,需要五百人三个月的口粮,不是辎重官给的那种杂粮饼子,是真正的麦饼,我相对士兵们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吃的不好,他们绝对坚持不下去。”
“好,这个容易办到。”董宗本点头说道:“昨天从王端的家里搜出一仓粮食,全部归你,一会我派人送往涢水营地。而且我昨晚已经答应把王端名下的青楼赌坊全部划给你,它们的收益也能够弥补士兵们消耗的粮秣了。有第一,也就有第二喽,那你接着说吧。”
“恩,我希望父亲拨给我足够的布匹及相应钱财,士兵们穿的太乱、太脏,我想从随州裁缝铺里统一定制军装,让士兵们有个当兵的样子。”董遵诲挠头说道。
董宗本爽快地点头,“这个也不难,直接从官仓里拨出来就是了,还有吗?”
董遵诲一看有门,连忙开始搜肠刮肚地想要求,“父亲,我希望您拨给我几个熟悉后勤供给、长于策划的人才,最好还懂商业知识,我想重建码头,希望他们能帮忙规划一下。还有木匠、铁匠多多益善,涢水营地荒废已久,需要重新修建。另外,如果码头重建,所得厘金全数归我,而且货物入城不再缴纳入城费。”
这下董宗本不这么痛快了,他皱着眉头盘算道:“熟悉后勤供给的人倒是不少,不过会策划的人不多,而且为父当时是软硬皆施才把他们收复过来,真要是抛到你那边吃苦,他们心里也会有疙瘩,再说对咱们董家也不能做到忠心耿耿。为父身边有个书童颉跌谷利,你也认识,自小与父亲失散被我收养起来,为人聪明伶俐能写会算,也许能帮上点忙。”
“颉跌谷利,就是那个与商人父亲走失的那个?”董遵诲点了点头,“前几天我还考过他来着,对货殖之道说的很是清楚,连商铺的老板都说他不出来做买卖是个损失,行,这个人我要定了。”
董宗本皱着眉头说道:“木匠你可以从城中雇佣几个,反正知道是给刺史府的军队干活,他们也不敢虚开价码,就不用我派了。至于铁匠,你二叔那边也需要,王端的辎重营里根本没有几个人,干脆你们都从城里的铁匠铺订做吧。你也可以从难民中寻找几个有手艺的,他们有口饭吃就很满足,看看你的运气吧。厘金也归你了,反正那码头荒废已久,重修也需要不少钱财,厘金归你的话,刺史府就不再提供整修所需钱财了。至于入城费,随州城里也没有闲钱啊,为父正指着它呢,这个可不能轻易免除。要不,唯利是图的商人们不都跑到码头去了嘛!”
“可是父亲,您要是不免除入城税,商人们哪里会到我的码头上来啊,他们又不傻,干嘛交两遍税啊!”董遵诲连忙叫道。
董宗本笑着说道:“你以为我这当父亲的老糊涂了?他们虽然交了两遍税,但是走水路拉货多、走得快,只要权衡一下,还是水路方便。”
董遵诲连连摇头,“那可不行啊,这码头都荒废已久了,怎么也得有点优惠活动,要不然我这码头可开不下去。”
“你二叔也没提这么多条件,你那强军的影子我还没见呢,怎么可能答应你这些条件。”董宗本笑着说道。“唉,谁让我养了你这个费心的儿子呢,这样吧,入城税是十抽一,凡是从码头运来的货物,十五抽一就行!”
董遵诲谄笑着蘑菇道:“三十抽一呗,在码头还要交厘金呢,怎么也得有些优惠啊!父亲,您就可怜可怜我这个少小离家来创业的儿子吧!”
“你这混小子,”董宗本哭笑不得地说道:“算了,听你的,三十抽一!”
董遵诲大喜……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风起随州第二十七章行军途中
董宗本在城门处借来纸笔,写下命令并盖好自己的印章,命人立即送出。他随后叮嘱董遵诲几句,就转身离开。刚刚拿下王端,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忙。
不久,那个小书童颉跌谷利就收到了董宗本的手书,赶紧打点行装,领着四名账房先生快马驰来。本来他们是要步行的,不过正好董宗本还送给董遵诲五匹战马,颉跌谷利等人便顺路捎来。
此时,董遵诲已经出城,正率领士兵们往涢水营地行进。士兵们携带全部物品,行进的度并不算太快。因此,颉跌谷利等人很快追上了董遵诲,并递交了相应的文书。
董遵诲很是高兴,他对颉跌谷利小声吩咐道:“谷利,你立即带上钱财,和这四名先生快马前往涢水营地,我听说那边码头虽然破败,却还有几个破旧客栈、饭铺,供往来商船休整。你从那里买些粮食、铁锅,雇佣些苦力,将营地简单地收拾一下,烧好开水,准备迎接大部队的到来。”
颉跌谷利立即应诺,他过去也干过这种打前站的活,对此倒是有些经验。于是他立即从军需官那里拿上钱财,连忙带着这四名账房先生快马离开。
董遵诲并没有向一营士兵透露已派人打前站的消息,而且在行军过程中,他也没有刻意派人做监督,只是率领亲兵们走在最前方。部队中有太多老兵油子、老弱病残,这次行军就是在无监督的情况下考验士兵们的毅力与决心,不动声色地进行淘汰。当然那些个伤残的士兵,如果真有毅力,只要在两天内来到营地,董遵诲也会将他们留下。
见无人看管,有些士兵抛下兵器就要开溜,反正当兵就是为了吃粮,现在手上有钱了,还受这罪干啥啊?!尤其是王端过去为了凑人数,招收了不少老弱,他们都是随州本地人,哪里愿意离开繁华的随州城跑到荒凉的码头上去啊?这些老头子就像是商量好的一样,越走越慢,越走越慢,最后落在队伍最后方。见无人看管,他们拎着长枪就躲到了路边的荒草丛中。这长枪虽然破旧,可是枪头还是能打把菜刀滴!
有些青壮见此也动心了,有人直接抛下兵器开溜,也有人找到了平时怪话最多的刘大庆,想要讨个主意。
尤其是刘大庆的好朋友二愣子,更是犹豫不决。就听他低声问道:“大庆哥,咱们走吧!反正咱们被克扣的军饷大体给补上了,刚刚又了下个月的饷钱,这次咱们总算是赚着了!要是跟着这董二公子继续走下去,可得去那荒废的营地,那里什么也没有,咱们不得干受苦嘛!平日里你最有主意,现在该俺指条路吧!”
刘大庆也有些心动,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摇头拒绝:“要是现在走了,咱们能干啥啊?都当了七八年兵了,比起种地来,咱们杀人的手艺更精通。要是回家种地,还不如在这里当兵呢。
再说了,我听说咱们这营指挥使董遵诲可是咱们随州刺史大人的二公子,肯定能得到刺史大人的大力支持,咱们的饷钱也有保证。再说了,你就是逃了,不也得在随州种地吗?人家指挥使可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牛人,要是得罪了他,咱们往后的日子可不好过!再说了,我听说指挥使大人跟王政忠、杨光义结拜了,王政忠大家都知道,那可是个狠人啊!当年他就敢领着赌坊兄弟们去打契丹人,要是咱们当了逃兵,那王政忠保险会派小弟把咱们装了麻袋,丢进河里去!”
二愣子点了点头,可是还有些个担心:“听说那涢水边上很是荒凉,不会让咱们在那里种地吧?”
刘大庆大笑,“种地有什么怕的,咱们过去不都是种地嘛,要不是因为天灾,六年前咱们俩也不会抛下土地来当兵。再说了,你看看刚刚刺史大人的态度,那肯定是对咱们指挥使全力支持,要是再让咱们来种地,那也太浪费了吧!反正我觉得现在放弃才不值得呢,必须要坚持下去!”
他环顾左右,见无人注意他与二愣子的谈话,就低声说道:“要知道王端被抓起来了,都虞候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咱们的营指挥使可是刺史的亲儿子,当时候肯定会上位。随州郡兵可是有两千五百人的编制,到时候部队扩编咱们这些最早跟随他的老人肯定会受到提拔重用!到时候别的不说,什长的位置可是稳抓!要是挥的好,说不定咱们就能当个队正什么的,那咱们可就赚着了!”
二愣子连连点头,他也存不住话,很快就跟同村的几个人都说了,大家伙一听,觉得很有道理,走路也有劲了,还能小跑了。除了那些个混日子的家伙觉得没劲开溜外,其余想当兵的人都充满了动力。
早有人将刘大庆的谈话内容悄悄告诉了董遵诲,董遵诲心想这小子倒是机灵,有头脑,值得一用。等过几天三弟杨光义的趟子手回来后,倒是可以让他来率领这些人,也许能事半功倍。
并不是所有人都想着升官财,也有人想着保家卫国,虽然大家都说他读书读傻了,可是杨伟还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当兵就要保家卫国,甭管这董遵诲想要干什么,可他毕竟在亲自领队训练,而不是像王端那样在军营里还公然嫖女人。所以杨伟对董遵诲很是信服,也约束着自己的部队,保持队形前进。在他的带动下,他所在的小队愣是组成了一个队形整齐的小小方阵,让董遵诲大为欣赏。
董遵诲眼泪都快下来了,他这个激动啊,苍天可怜,我的队伍中终于还是有可用之人的。人家穿越到古代,一睁眼就锦衣玉食,想打仗就有忠心将领;我董遵诲穿越古代,上来就被老虎咬得半死,然后差点就被王端的近卫们给斩杀,如今终于时来运转,麾下也有能用之人了!
就在董遵诲的感慨声中,部队已经能望见涢水营地那破烂的围墙了……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一卷风起随州第二十八章巧做整编
虽然涢水码头与随州城之间过去修有道路,但是这条路已经荒废了很久,整个路面都长满了杂草,部分路段甚至都已坍塌。尤其是临近码头的一段路,也就五百米左右,大坑套小坑、小坑有连环,如果放在抗战年代,日本鬼子甭管动用坦克还是自行车,一辆也过不去。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行进着,不停地用长枪在地上探路,防止踩进土坑中。刚刚就有一个倒霉的家伙,在这路上居然还敢跑,结果一脚踩进老鼠洞,身子猛一错位,愣是小腿骨折!现在已经躺在辎重车上,哭爹喊娘叫了许久。
区区二十里路,青壮小伙一般不到一个时辰就能走完,还悠哉无事。可董遵诲他们却足足走了两个时辰,不仅满头大汗,连衣服也全湿了,这才隐约看到营地的影子,看到了升起的炊烟。
这让董遵诲对自己重建码头的信心降低了不少,这样的道路,难怪商人们懒得去随州交易了。看来要想富先修路,难道士兵们还得当一段时间筑路工不成,可是现在时间最宝贵,哪里有多余的时间来浪费啊!
这时颉跌谷利从营地里跑了出来,诧异地看着狼狈的董遵诲一行。他躬身问道:“指挥使大人,您怎么还走官道啊?怎么不从旁边马道上绕过来。虽然多走个三四里路,而且路也很窄,可是那段路又平整又好走,我们来时就是走的那条路。上次我领您偷着出来玩的时候,您不是知道那条路嘛!”
董遵诲那个郁闷啊,拜托,你上次领出来的那个家伙已经被我这个穿越者替代了,我从哪里知道你说的路?!有好路你不会说嘛,干嘛还要卖关子,累死我了!
杨伟与董遵诲走了一路,也与他聊了不少时间,知道这个新上任的指挥使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就在旁边大着胆子插话道:“你这个小书童懂什么?!指挥使大人特意选了这条路,就是为了磨练我们的战斗意识。再说了,你所说的马道尽人皆知,宽度有限,我们也是五百人的大部队,排成整齐的队列,怎么能走那么窄的路呢?”
颉跌谷利恍然大悟,用崇敬地眼神看着董遵诲,不过俺也是少爷专门要来的人才,你杨伟怎么能这么小看我呢?
就听着颉跌谷利小声嘟囔道:“还五百人的大部队呢,现在也就三百来人,这次我失算了,怎么烧了这么多热水、买下了这么多面饼,浪费啊!”
董遵诲听到颉跌谷利的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