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第1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毙了。”
“什么意思?”栗云龙咧嘴笑着。
“他有什么用处?枪都扛不动的主儿,还大摇大摆,神气呼呼的,长得又死难看,我觉得,他是最差的一个俄国人,您怎么会对他眼儿呢?”张德成不屑一顾。
“是啊,”曹福田附和道:“听说军长想要他来带领十多万俄国战俘帮助我们打沙皇军队,可是,这不是异想天开吗?对,就是异想天开,这是政委老说的一个词儿,意思就是不行。”
徐竹担心:“军长,我们好不容易逮住了那么多的毛子,您的意思是,要将这些人全部角给这个秃顶的俄国人来带领,这太做玄了吧?万一他反过来打我们呢?怎么说俄国人都是穿着一条裤子嘛。他能和我们一起来打他们自己人?”
这些,是老义和团出身的将领们的一致见解,倒是中国坦克兵出身的将领们早就心领神会。
栗云龙只好向他们耐心地解释:“诸位不要小看了他,他可是俄国罕见的天才啊,世界上第一流的演讲家,政治家,战略家,革命家,将来,他的名字会响彻云霄,红遍全世界呢!”
“啊?”
“知道革命吗?你们知道阶级斗争吗?”
“不知道!”在栗云龙等人面前,他们真的是踏踏实实,晕头转向的小学生。
“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我们驱赶外国侵略军的长远追求目标,打毛子只是第一步,因为战争在即,我不详细说明,等有了机会,政委会好好地跟你们讲的!而且日日讲,月月讲,年年讲!讲到你们哭爹喊娘说知道了清楚了明白了五体投地甘拜下风为止!今天,我先断言一个问题,列宁先生的到来,等同于五十万雄兵!”
“啊?”
看着将领们大得都变形了的嘴和眼睛,栗云龙嘻嘻哈哈地一脸坏笑:“我们和毛子的这一仗,我可以确定地告诉你们,我们赢了!”
“赢了?俄国人不是有三百万大军吗?”
“我说赢就是赢,难道还有谁敢跟我打赌吗?”军长说着,邪恶地盯着曹福田,后者立即举手表示,相信军长的话,因为上一回打赌,他输得太惨了。
列宁的到来,使栗云龙的情绪好了许多,他甚至唱起了歌曲,“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中国军队并没有因为列宁的到来就停止了军事行动,在栗云龙看看,不趁着俄军的欧洲兵团二三十万人到来之前狠狠地敲打他们一下子,一旦敌军合兵一处,集结成团,就麻烦了,战机不可失。
经过十天时间,穿越德惠,扶余,双城等城镇,三渡松花江的支流,中国新军的主力部队齐聚哈尔滨城下,完成了对俄军的新攻势。
一路上,行军安全迅速,几乎没有经过大的战斗,有了当地百姓的热情向导,中国军队迅速熟悉了周围的形势,更有被俄军击溃的或者看到形势不对主动溃散的清朝官军或者官员们的加入,中国新军好象有了眼睛和耳朵,对黑龙江的俄国军队有了清晰的了解,目前,在哈尔滨的俄国军队,大约三万人,在城市东南八十里的阿城,也就是历史上金国发祥地黄龙府有一个俄国步兵团,在哈尔滨城的西部一百五十多里的肇东有一个独立混成旅,北上三百里左右的绥化城有一个师团,其余俄军分别驻扎在伊春,佳木斯,鸡西,齐齐哈尔等城镇,总兵力约为十万以上。
总的来说,俄军的优势不大,而且分兵驻守,形同虚设,等于给中国军队各个击破的机会,这样的俄国指挥官,不说他通华就不错了,反正,比清朝好不了多少的沙皇政府的腐朽无能侵蚀着军队的效能发挥。
唯一有些亮点的是,俄军两个师团的部队已经集结起来,从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南下,经黑河,龙门,龙镇,北安等地,到达了明水,距离哈尔滨六百多里,这是俄军的增援部队,如果以敌人的前锋骑兵的行进速度来计算,他们只需要三天到四天就可以抵达哈尔滨。
“现在打仗真觉得没有意思!”栗云龙骑在马上,打着哈欠说。
“怎么了军长?”警卫营长问,反正军长得意起来和谁都不摆架子。
“俄国人太软,我们都打不上劲儿,还没打几下就等收拾俘虏,一身功夫使不上,急人呢!”
“那倒是真的!”警卫营长来自于天津城的义和团战士:“以前,外国毛子牛皮啊,把咱中国人打得兔毛乱窜,现在颠倒过来了,叫咱给打得晕头转向,我看呀,只要咱中国人胆子壮起来,哪一个国家的毛子也不是对手!”
“这话好!中国人也不是好惹的!咱他娘的对自己是羊,对毛子外国鬼,就是一群狼!哦,以后给我记住一句话,对咱自己人,象春风一样温暖,对敌人,象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
“好的,军长。您再说一遍,让我记着您的话!对,这话说得真好啊!”
栗云龙望着八卦的警卫营长,不禁苦笑,他知道,不用几个小时,他的这句名言又将在部队里传播开来了。
五个师团呈现一个宽大的正面向前推进,其中,一师团面对的是哈尔滨的城市,其他各师团加快速度,决心再次以半环状态的局势来包围哈尔滨,创造一个新的长春战役。
部队开始了交战,俄军的骑兵侦察队很多,和中国新军的侦察骑兵反复进行较量,但伤亡不大,俄国人明显变化之一是,若即若离,打上几枪就‘撤离,不和中国军队正面冲突,这让军部乐观的气氛减少了很多,想不到这里碰上了个俄国的游击战高手。
“好了,咱得好好琢磨。要是败给了俄国游击战的土专家,我们八路军的后代可丢大人了。”
一片树林里,一队中国新军正在小心谨慎地侦察前进,队长叮嘱‘战士小心,因为,这里的形势不好。
果然,他话音刚落,前面就响起了一阵枪声,打得树林间积雪纷飞,枯枝断裂,前面一名中国战士应声而倒。身上爆炸出好‘几个血窟窿,看样子,凶多吉少。
侦察兵立刻架起机枪,扫射。密集的枪弹火焰打到了前面的雪包上,使披挂着厚雪伪装得很巧妙的俄军哇哇乱叫着逃跑了。
不管俄军的战术怎样变化,经过大战得到了良好训练的中国军队的心理素质过硬得很。
劈里趴啦又是一阵猛打,把十几个俄国熊猫留在了雪地上。
最前面的部队是一师团一旅三团二营某连的连长汉可统帅的一百三十名官兵,汉可,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涉世肤浅的毛头小伙子,而是一个久经考验的下级军官,经验已经相当丰富,望远镜认真的观察了片刻:“俄国人为什么一直这样捣乱我们呢?”
“他们想捞一把嘛,”
“就想捞一把?”汉可怀疑。
“当然啊,他们要是再不捞,等咱大军将哈尔滨给包了馅,他就是想捞也捞不着了!”士兵们轻蔑地说。
北上直通哈尔滨城的道路就在眼前,可惜,两旁有太多的树林和荒岭,特别是厚实的雪堆,让人怀疑万分,俄国人会不会正在那里端起了枪瞄准射击呢?
汉可当然很担心俄国的袭击,万一遭遇敌人的大兵团埋伏,那么,自己的一个连队简直连敌人的牙缝都不够塞,怎么办呢?既要迅速查明‘敌军的动向,又要减少伤亡。给持续不断的俄国军队的埋伏给弄得非常苦恼的汉可,立刻觉出了这里面的不寻常。
“看来,俄国毛子有不同的想法啊!”
得到了下级汇报的段大鹏师团长立即就意味到,俄国人的作战方式太蹊跷了,难道他们是为了阻止中国军队的速度?还是要做什么?
他招集了师团部的军官商议,很快就觉查了一个问题,俄军的埋伏,完全可以用大规模的兵力进行,那样的话,将会有大的收获,否则,只是试探,或者说是精神干扰,难道他们不准备决战了?是不是要逃跑呢?
八万中国新军对付三万俄国军队,胜利的信心是十分充分的。反过来,俄国人是不是已经知道自己没有取胜的机会?长春战役只用了两天,俄军是不是已经被吓破了胆?对,他们要逃跑!
段大鹏师团长立刻命令部队加紧行动,不管敌军用什么样的办法,都必须在夜幕来临前进抵哈尔滨外围,看到它的城墙!
汉可的连遭到了俄军的三次伏击,但是,规模都不大,而且,一经战斗,俄军就迅速地撤离,到了最后,整个连队干脆想了一个办法,排成散兵队向前推进,一面走一面开枪,也不管看见俄军没有,这样做的办法居然很有效,将四起阴谋袭击的俄军吓得从隐蔽地点慌忙逃跑了。
整个中国新军加强了进军速度,同时,栗云龙担心敌人逃跑,派出骑兵旅率先出击,从城市的东西两翼包抄到城北。
哈尔滨城里的俄军确实在准备逃跑。长春五万大军的迅速就歼使他们魂魄飞散,驻军司令官波波金科维奇中将要不是被俄国司令官强迫压制,早就败逃了。现在,他一面试探,一面将部队的一切行装都打理好。
“将军,中国人到了城南三里的地方,正和我军骑兵部队交战。”参谋报告说。
“知道了,立即撤退!”
俄军留下一个旅负责断后,其余部队迅速向这被面逃窜了。嗯时,天已经接近了傍晚,正在波波金科维奇中将的计算之中,乘着夜色,俄军惶惶然如丧家之犬,排着队列,没入了黑暗之中。
汉可连队是第一个进入哈尔滨的,那时,城市的南大门已经洞开,俄军的断后部队也已经逃跑,中国军队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就占领了哈尔滨。
“
一百一十章,邂逅敌军步兵旅(票!)
但是,中国军队的喜悦没有能维持多久,很快就被眼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南半城市还保存得不错,可是,北半部分,已经面貌全非,到处冒着呛人的硝烟,燃烧时发出的黑红色的火焰,木材在火焰中不时的爆裂,房屋开始动摇,弯曲,有的轰然倒塌,夜幕,因为迅速燃起的大火,被辉映得一片明亮。
俄军不见了,街道上,只有三三两两倒毙在墙角的尸体,揪起来一看,黄种人,脑后大辫子,身上乱七八糟都是血窟窿,有的双手反绑,有的肚子剖析开,内脏完全流淌到地上,还有的脑袋被砍掉,和尸身相距很远,绝大多数都是男人,有的脸部被破坏得相当严重,还有的被大卸八块,有一个男人的嘴里,塞着他的生殖器,还有几个男人,倒卧在一片石块间,脑袋被砸成了血葫芦,根本难以区分。
也有女人,前后所见能有三十多个,年龄都偏大,被残害前恐怕都遭到过非礼。有的衣服还暴露着撕裂着。
所以见到了北城的中国军队都义愤填膺,他们试图从尸体堆里寻找幸存者,没有,尸体已经冰凉,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酷气候下,即便没有杀死,单单在雪地上堆放冻上一些时间,好好人也能冻僵了。
俄国人在撤离之前,进行了大屠杀。
腥风血雨在哈尔滨城里弥漫,随着火焰的烟尘久久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告诉人们,敌人的残酷,战争的罪恶。
汉可连队和其他先锋连队紧急进入了救火行动。可是,在冰天雪地中无法有效取得水源和工具,只能操起随便什么东西,扑打火焰,效果甚微。哈尔滨城里的房屋结构多是木建筑,燃烧起来很快,幸好没有多大的风,要不,早就一把火烧光了。
在火光中,幸存的百姓狼狈不堪地奔逃着,哭喊着,尤其是孩子高亢的哭声,令人难忘。
段大鹏师团长得知了北城的形势,立刻调集更多的部队迅速进入北城,在南城的军队,也动员百姓们拿出取水的器材,军民一致,经过整整四五个小时,总算把火势控制住了。到第二天天明,约七点钟光景,火焰完全被扑灭。
哈尔滨城在一片火海中,涅磐新生。回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俄国人的用心实现了目的,利用大火焚烧来阻止中国军队的拦截行动,使自己顺利逃脱。就是负责断后的那个步兵旅,也几乎没有和中国军队有大的交战,损失微乎其微。
但是,得意忘形的俄军旅团长却没有预料到,他的这一场大火,放任甚至唆使部下的屠杀行动,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极大分开,也为他们最终的覆灭奠定了群众基础。
中国骑兵旅的数千骑兵展开了追捕,但是,没有及时追上敌人,敌人的师团主力在波波金科维奇中将的率领下,折向西北,中国骑兵旅遗憾地以正北面为追赶的主方向,错误的决策自然没有正确的结果,骑兵旅的少将旅长马鸿溪往北一直追出八十多里,才愤愤不平地转回来。
然而,失之桑榆,收之东隅,可能真的是经验之谈,骑兵旅的一个后置营约五百多名官兵在跟进时迷路,偏离了主方向,转回来时,居然碰见了一股敌人,俄国步兵的大队黑压压一片,正排成混乱的队列,乱七八糟地往西北方向撤离,毫无疑问,中国骑兵营立刻就咬住了敌人,狠狠地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