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夜唱-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竹纸,每百张的成本,大约就是十五文,若是能大规模量产,更可以压至十文,比如今市面上的纸,可要便宜得多!”
如今市面上卖纸,根据离产地距离远近,百张是四十到五十文钱不等,而且纸质比不得方氏手中的纸。这让方氏甚为激动,她轻抚着这纸,琢磨了一会儿:“你的作坊,如今能有多少纸?”
“如今只有两个工匠,又只是试制,故此今年产纸不多,也就是百万张左右,我已经与覃家订了合约,明年包销他们的嫩竹,明年的产量,可以增至五倍。”
“嘶!”方氏吸了口冷气,眼睛猛然亮了,双颊浮起红晕,竟然不自觉中显示出一丝媚态!
不由得她不如此,她身上流淌着李家的血脉,她实际上是武则天的曾孙女,虽然经过残酷的宫廷内斗之后,她已经没有了权力欲望,但对权力的兴趣,却转到了对钱上来。
她自己尚不知,只不过这一算来,每百张纸可以赚得二十文,今年的百万张纸就可以赚二十万钱,也就是两百贯——明年则可以赚一千贯,若是将作坊办到南方盛产毛竹的地方去,那么甚至可以每年赚万贯!
叶畅在长安城中弄足球联赛虽然可以收获不少进益,可是谁都知道那进益不是哪一家一户能独占的。而这造纸则不然,只要叶家能够控制住造竹纸的秘方,那么今后几年几十年,都将有稳定的巨额收入,一代人下来,甚至能够富可敌国。
“不过我不准备立刻将如此多的纸投入市场中去,嫂嫂可知这是为何?”
方氏呼吸略有些急促,她心中将造纸一年的收益算了又算,听得叶畅问起,这才回过神来:“这是……我知道,物多价贱,如今大唐读书之人,最多不过数十万之众,一年用的纸,也不过是数千万张,若是大量涌入,纸价必丢,所赚之利,反不及初。”
叶畅顿时对自己这小嫂子刮目相看!
果然,她心思灵动,目光深远,这个时代的闺中女子之身,竟然就明白供求与物价的关系。那么,选择她来主持造纸和衍生产业,再合适不过了。
“嫂嫂说的是,不过,卖纸获利终究有限,我还有一个想法,便是印书。”
“印书?你是说雕版?”
“不是雕版,直接上活字!”叶畅将什么是活字解说与方氏听,木活字自然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因此,最初他决定用陶活字——他姐夫刘锟如今便在一个陶器窑里做事,叶畅早在去长安之前,便让他研究陶活字。
但是陶活字在烧铸之时容易出现膨胀、变形,刘锟又只能暗中做这件事,故此花费了四个多月的时间,他才烧制出堪用的活字,数量也只有一千五百余字,这明显是不够用的。
“如今这一千五百枚陶活字,就在我的库房之中,栉叔这几日都忙着替我赶制固定陶活字的木范,而姐夫那边,我准备让他自己开个窑,专门为我烧制器具。”
“啊?”方氏心中又飞快地计算起来,如今市面上雕版印刷的书渐行其道,原先一卷书,手抄版本的价值一贯,而印刷版本的则是一百一十文左右(注:为当时实价),以小楷印刷,一卷书所费大纸不过十张,陶活字的成本是一次性投入的,这么算下来,成本在十文左右,可卖到一百一十文,也就是每本能赚一百文的利润!
若是将今年产的百万张纸全印成书,便是十万卷书,利润高达万贯……
一想到这个,方氏就觉心花怒放,几乎情不自禁,就要抓着叶畅的手,追问是否真能如此。
但旋即,她又担忧地道:“十一郎,活字印出的书,与雕版相比何如?”
“如今用陶活字,比起木雕版要好些,但尚不及手抄小楷,以后用铅活字,绝对不逊于手抄小楷。”叶畅很肯定地道:“印刷所用墨汁,我也已经在调试,到时嫂嫂便可以看到。”
“十一郎与我说起此事?”方氏有些犹豫,她很聪明,叶畅跟她提及此事,必然有其用意。
“我事务繁多,此事又必须有人主持,内须管住纸坊、印坊,外能清楚账目往来,此事非嫂嫂无人可为。”叶畅道:“而且,我受兄长所托,要照顾赐奴、小娘,我有意将印坊给赐奴,纸坊与小娘——嫂嫂觉得如何?”
方氏大惊:“这如何使得,此乃十一郎才智心血,赐奴与小娘如何……”
“嫂嫂,赐奴、小娘与我子女有何异?”叶畅打断了她的话:“况且也不是说现在就留与他们,待他们十八岁时再与他们,这十余年里,还要劳烦嫂嫂替我经营。”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若是给了他们,你呢,你终要成亲生子的!”方氏还在拒绝,只是口气多少有些薄弱。
叶畅知道她已经心动了,便乘机又道:“嫂嫂只管放心,我能办纸坊、印坊,便能办得起别的作坊。以我之能,嫂嫂还怕我赚不到钱?”
想起叶畅说的在京城组织足球联赛之事,方氏不禁沉默了,良久之后,她才叹道:“十一郎宰相之才,可惜,可惜……”
若她还是公主之女、太子妃之妹,她原是可以向朝廷举荐人才的,但她已经被宫廷内斗弄破了胆子,只盼着平安过日便好。
翻了翻手中的纸,然后她又注意到底下还有纸,只不过这纸却卷成了一卷,只有一掌左右宽。方氏摸上去,觉得它皱巴巴的,甚为柔软,不由得有些好奇:“这纸……又是何用?”
这种纸明显是不适合写字,方氏心中隐约有所感觉,问出之后,便觉不妥。
“如厕所用。”叶畅却是一本正经地答道:“厕筹可以休矣。”
大唐普通百姓如厕,用的都是竹木片制成的厕筹,也有用纸的,唐初高僧道宣在其文中,便禁止僧众用“文字故纸”拭秽。因此,叶畅一说出来,方氏脸色微红,狠狠瞪了他一眼。
叶畅对此,装作未曾看见。
二人心知肚明,除了如厕所用,这纸还可以用于妇人月事,只不过如厕说出来已经是尴尬,另一件也说出来的话,方氏只怕要当场暴走了。
“就你古怪精灵,花样众多!”
方氏又白了叶畅一眼,正待再说他几句,突然听得远处有人大喊:“叶十一郎何在,叶十一郎何在?”
“有客来访?”这声音方氏绝对未曾听过,她低声问道。
“不知是何人,待我出去见上一见。”叶畅隐约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只是一时半会想不出来,便起身道。
隐居于这卧龙谷中,谁会来扰他的清静?
第070章 愿伸援手相扶将
前些时日才过的中秋节,天气转凉,道路两旁尽是落叶。卧龙谷规模太大,而人手又有些不足,因此除了道路上的落叶被清理掉外,别的地方就没有那么讲究了。
昆仑奴乌骨力叉着腰,站在门前,瞪着一双环眼,盯住门口的两个人。
他性子憨厚,到得叶畅这边,每日有肉吃饭管饱活不累,早就忠心不二。他主要工作,除了扫净道路之外,便是在入谷的栅门前守着,有人来此便要通禀一声。
只不过今天这厮很有些失礼,不待他通禀就大叫大嚷起来。这厮浑身酒气,身边还带着个不尴不尬的人,也不知来路为何。
叶畅一席道袍,缓缓走了出来,见着那大叫大嚷的人后,不禁愣了一下,然后笑道:“焦遂,你如何来了?”
来的正是焦遂,长安一别过了两个多月,他突然出现在这里,当叶畅非常惊异。
焦遂背着他招牌一般的大酒壶,咧嘴笑道:“在长安城中呆得无趣,又抓不着人付酒钱,想着你被赐绢放还,家里或许有些好酒,便特来叨唠——只须管我酒就成。”
这厮不喝酒时沉默寡言,但一旦喝了酒,哪怕就是两杯黄汤下肚,也必然口沫横飞高谈阔论。他与叶畅最初有些矛盾,但其人倒是没心没肺,根本未将这点矛盾放在心上,叶畅在长安时,跟着他四处晃的,除了颜真卿便是焦遂了。
“长安城中一切可好?”叶畅忙出来相迎。
“贺公已经请辞,求陛下放他做道士去,估计如今也已动身,你就等着吧,他说了要到你这边来寻仙访道。”焦遂从身后解下行囊,先是翻出一堆破旧衣裳,然后在其中寻到自己要找的东西:“这是贺公给你的信,这是张公给你的信,啊,这里还有韩公的信,他让我送信时还大发脾气,说被你耍了。唔,还有这个,这是那位贵主不知怎么得到消息,让我给你带来的——原本还有两匹绢的,我路上没有盘缠,就替你用掉了。”
说到这,焦遂哈哈大笑,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
叶畅自然不会和他计较这两匹绢的事情,不过,虫娘可不会无缘无故给他送绢,因此他问道:“那绢是做什么的?”
“她派来的人说信中有言,我也不知道是做什么。”
焦遂带来的信可不少,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萧白朗的——这厮竟然被王忠嗣派来的使者请去,要在军中推广足球戏,因此京中的联赛事宜,暂时交给了贾猫儿主持。贾猫儿自然也有信,都是足球联赛之事,言辞甚为恭谨。
不少得还有颜真卿托带的书信,张旭与颜真卿的信,叶畅是拿定主意要好生保存的。
看着叶畅喜滋滋收信,焦遂一拍脑袋:“啊呀,这事忘了,路上遇到一些事情,十一郎,我知道你是个热心肠的,又有本事,不像我到哪都没有用,故此给你揽了件事。”
叶畅讶然,焦遂向着身边跟着的人道:“这位便是叶十一郎,你不是说听说过他的名声么,为何还不下拜求助?”
那人顿时向着叶畅下拜,哀声告求道:“小人姓陈,名千里,乃武陟人士,久闻叶郎君得仙人点化,智计无双,先有虹渠引水,后有菩萨断案。小人有奇冤待雪,求叶郎君相助!”
叶畅顿时大感头痛,他看了焦遂一眼,这厮倒是会惹麻烦,当初在长安城中给自己惹了麻烦,如今又给自己惹了麻烦!
“这个……有奇冤待雪,应该寻官府才是,某不过一介布衣,无拳无勇,帮不了你。”
叶畅是个热心肠,但并不意味着什么麻烦他都会接。旁边的焦遂不由得有些尴尬,他原是大包大揽,觉得对叶畅来说不算什么大事,却不曾想,叶畅连源由都没有问便一口回绝。
不过他性子粗率,尴尬也就罢了,却不往心中去,拉着叶畅到旁边:“十一郎,这事情原是我差了,我不该揽这事。但事情也太过气人,这个陈千里情形实在可怜。”
“我并非官府,就算可怜他,怎么来处置?”
“你听我将情形说完。”焦遂自知自己做得鲁莽了,赔着笑:“十一郎,今后我保证再无这般事情。”
听焦遂说过事情经历,叶畅才知道怎么回事,焦遂揽这件事情,原因还是出在他的身上。开元二十一年时,这陈千里如同他兄长叶曙一般,奉命服役,但他服的是徭役,往范阳一带运送粮草。他去之前,家中有五头牛,一雄四雌,因为家中无人,便托在舅父家。不曾料想到边关后,赶上了边关战事,原本一年的徭役时间,先后迁延,乃至于今,足足是过了九年。
他役罢还乡,向舅家讨还耕牛,却不曾想舅家只还了他三头老朽不堪的病年,事实上这九年间,那五头牛已经变成了三十七头,而且凭着这些年,他舅家收益颇丰,如今在武陟,竟然成了颇为有名的大户。陈千里自然不愤,欲与舅家理论,结果绝了亲戚情面,被打了一顿扔出来,去官府告状,又既无人证亦无物证,仍然是吃了一顿板子被赶出。
“他服役边关,用十一郎当初的话说,便是保家卫国。壮士为国不惜身,国家岂可让其寒心。英雄流血便罢,回乡之后尚流泪,是可忍孰不可忍!”焦遂说到这,神情一正:“十一郎,你小节上未必比得上某,但某一向敬你,只因你大义上从来执正!这等事情,我料想别人会嫌麻烦,必然不管的,你则不然,你是定然会伸手相助的!”
这一番高帽下来,叶畅唯有苦笑。
自己投焦遂所好的几句话,倒是被他当真了……这种大道理拿来教训别人会很爽,可被别人用来教训自己,那就会很不爽了。
“行了,焦遂你就不要多说……此事真很麻烦,若是一般事情,缺几贯钱,少几个人,我都可以相助,但此事,非我能力所及啊。”
“十一郎,你智计无双,在长安两个月便能风声水起,莫要再自谦了,别人不知你之能,某还不知?记得十一郎曾有言,想要办个酒坊,若是助此人,某便来给你当这酒坊管事,如何?”
焦遂此人胸怀大志,惜哉向来不为人用,便是与他友善的李适之、贺知章等人,亦无法掖拔。叶畅觉得他与李白同样,都缺乏基层具体事务的经验,因此曾建议他办一酒坊,积累经验,结果为其所拒。如今他旧事重提,叶畅琢磨了一下,自己也确实需要一人来主持酿酒事宜——酒带来的利润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需要酒精。
在医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