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1908远东狂人 >

第999章

1908远东狂人-第999章

小说: 1908远东狂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涂梢园盐侍馑登宄�

现在,赵北只听了几分钟,就已经为墨索里尼的这番演讲整理出了中心意思,其实墨索里尼想说的话很简单,就是两句话:全世界都与我们为敌,我们要干掉全世界。

赵北会心一笑,因为他发现,墨索里尼今天的讲话与希特勒昨天的讲话在中心意思上是完全一致的,就在昨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也发表了一番冗长的讲话,而在那番讲话里,希特勒也在叫嚣要“消灭一切敌视我们的人和势力”,而那番讲话也可以看作是纳粹德国向亚盟的正式宣战演说。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当亚盟正式向德国宣战之后,纳粹德国政府并没有立即向亚盟宣战,而是拖了几天时间,才正式由元首希特勒通过一番言辞偏激、充满仇恨的演说来向亚盟进行宣战的。

也就是说,昨天,纳粹德国才正式向亚盟宣战。

昨天,这场世界大战正式升级了,新加入战争的双方根本就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和平试探,哪怕仅仅是走个过场。

今天,墨索里尼突然发表公开演说,而且言辞与希特勒一样的偏激和充满仇恨,这是不是意味着,在讲话的最后,墨索里尼也将代表“全意大利和全体意大利人民”向亚盟宣战呢?

想到这里,赵北拿起话筒,询问顾维钧。

“意大利没有接受我们的条件么?”

电话那头传来顾维钧略带疲惫的声音,听上去有些无奈。

“墨索里尼原本是接受了我们的条件的,但是问题是,德国好象给了意大利更好的条件,所以墨索里尼似乎变卦了。至于德国到底给了墨索里尼什么条件,目前我们还在通过特殊渠道探听内幕,相信很快会有结论,不过我个人猜测,德国很可能是答应将黑海或者高加索地区的石油利益分配给意大利,或许北非也将交给意大利。”

“那好,你们继续跟踪意大利的动向,随时向我汇报。”

赵北压下话筒,眉头拧了起来,琢磨着意大利的反应。

按照赵北以前的计划,他是打算将意大利也拉进反德同盟的,并为此让外务部与意大利进行秘密谈判,为了拉拢墨索里尼,赵北甚至同意让意大利加入石油供应体系,但是问题是,意大利人要价太高,墨索里尼希望得到波斯湾某个石油输出国的“宗主权”。

“宗主权”,这就是意大利想得到的好处,但是赵北却不能给他,原因很简单,亚洲各国已经取得了主权独立,怎么可能再把某个亚盟成员国当作礼物送给欧洲国家呢?这不是与亚盟的反殖民精神相违背么?所以,意大利的这个要求绝对不可能得到满足。

现在,赵北已经基本上可以肯定,德国已经拉拢了意大利,成功的维系住了轴心国欧洲体系,墨索里尼一旦向亚盟宣战,中国也将对意大利宣战。

赵北成功的利用援助日本喷气机的行动瓦解了轴心国在东方的同盟体系,但是却没能用廉价的石油供应瓦解轴心国在欧洲的同盟体系,看起来意大利的野心与德国不相上下,只是可惜,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与意大利的野心成反比。

既然意大利人想尝尝东方拳头的滋味,那么就满足他们的要求吧。

赵北眉头舒展开来,耐心的听墨索里尼完成他的演说。

半个小时之后,当同声传译员翻译完那句“我们已经正式与亚盟进入战争状态了”,赵北长嘘口气,看起来墨索里尼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要跟亚盟进行战争了。

赵北拿起电话,摇通了总机,命令政务总理立即召集各部总长开会,会议举行时间定于今天下午六点钟,届时总统将亲自主持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目前的局势。

“下雪了!下雪了!今年下雪真早啊。”

听到花园里有人在喊,赵北站起身,走到窗前,向外头望去,果然,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已经落了下来。

推开窗户,一阵冷风吹来,让赵北精神为之一振。

“瑞雪兆丰年啊!明年肯定是一个好年景。”

一名正在忙着收拾工具的泥瓦匠感慨了一句,这多少也说出了赵北此刻的心声。

确实,1945年快到了,那注定将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第1231章 斯米尔基通道战斗(上)

原野中静悄悄的,偶尔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响起,然后,这种孤寂感就变得更深沉了。

北边是一片森林,南边也是一片森林,分隔两片森林的是一条简易公路,其实就是一条土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俄罗斯乡间的许多道路基本上都是这个模样。

今天是晴天,初夏季节,气温较高,而且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雨,路面干燥,只是没有风,路面的尘土也就飞不起来,再加上也没有车辆通行,公路上的视线良好。

与森林那边一样,这条乡间的简易公路也是静悄悄的,仿佛一切都在沉睡,但是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在那几乎听不到声音的森林中潜伏着致命的危险,而靠近公路的森林也经过了精心的伪装,伪装之下,一支德国陆军的装甲部队正在森林中潜伏,耐心的等待着战斗的到来。

终于,这里的寂静被一阵来自天空的轰鸣声打破,两架刷成迷彩色的喷气式飞机从不到两百公尺的低空掠过这条乡间公路上空,从东边来,到西边去,飞机的飞行速度并不快,但是飞行时发出的噪音却震耳欲聋,那怪异到丑陋的外型让人印象深刻,如果稍具军事常识,或许可以认出那两架飞机的型号,正是中国空军装备的“旋风”式攻击机,因为外型实在丑陋,这种攻击机还有另一个绰号:飞猪。

德国军队也给“旋风”起了绰号,叫“空中开罐器”,任何德军坦克都无法抵挡“旋风”的攻击。

像许多中国空军的作战飞机一样,这两架“旋风”攻击机也在机头侧下方的位置绘上了鲨鱼嘴的图案,看上去非常凶悍,实际上,飞机的战斗力也确实凶悍,几乎所有现役坦克的顶部装甲板都抵挡不住飞机上那门二十七毫米转管炮的低空扫射,那密集的弹雨可以在一瞬间将一辆重型坦克的顶部装甲板打成筛子,而这种攻击机又经常仗着那厚重的装甲在很低的高度巡航,看到什么就打什么,就像一头飞在天空的野猪一样,胃口非常好,荤素不忌。

每当“旋风”出现在天空中的时候,地面上的德军部队就必须非常谨慎的将自己隐蔽起来,除非天空中有德国战斗机,否则的话,当“旋风”出现之后,地面上的所有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辆都会在第一时间给自己寻找藏身之处,如果反应太慢的话,用不了多久,一辆昂贵精致的“黑豹”式坦克或者“虎”式坦克就会在钨芯弹的打击下变成废铜烂铁,或者在火箭弹的攻击下变成燃烧的钢铁火炬,谁都不敢轻视“旋风”,这是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教训,德国军人对此刻骨铭心。

战场之上,有矛必有盾,来自天空中的威胁迫使德军对防空高度重视起来,不仅有大量中小口径的高射炮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掩护,而且地面部队也将伪装和欺骗战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伪装网还只是必要装备,而就地取材也成了德军地面部队保护自己的可靠手段,在森林中潜伏,给突击炮或者自行火炮架上一些木头,不仅可以增加防护力,而且可以加强伪装。

现在,天空中的那两架“旋风”确实没有发现隐藏在公路边森林中的那些致命的危险,所以,它们头也没回的继续向西边飞去,甚至没有在这里进行盘旋侦察。

望着天空中的那两架“空中开罐器”远去,隐蔽在森林中的德国装甲掷弹兵们悄悄的松了口气,开始庆幸上午没有偷懒,不然的话,现在的伏击阵地上可能已经是一片狼籍了。

潜伏在森林中的是德国陆军装甲掷弹兵的一个重步兵团以及一些后勤单位,主要装备包括四号突击炮、防空车、自行火炮、半履带输送车以及一些“铁拳”火箭筒,兵力还不到两千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这里伏击追击主力部队的亚盟联军装甲部队和苏联的装甲部队,主要是中国装甲部队。

这里是南俄罗斯地区,靠近伏尔加河,距离伏尔加河西岸的重要城市萨拉托夫的直线距离只有五十多公里,德军之所以在这里设伏,就是因为这条乡间简易公路是通往萨拉托夫的唯一陆上通道,因为附近有一座村庄叫作“斯米尔基村”,因此这条通道也被称为“斯米尔基通道”,当年,撤退中的苏军就曾在这里伏击过追击他们的德军部队,而现在,轮到德军在这里伏击追击他们的敌方部队了,而且与上次苏德之战时完全一样的是,这一次,伏击方也是在完全丧失制空权的情况下的反戈一击,这是决死突击,参战的德军装甲掷弹兵部队已经做好了承受较大伤亡的准备,为了换取主力部队安全撤往萨拉托夫,必要时,这支德军伏击部队可以全军覆没。

如果追击德军撤退部队的亚盟联军装甲部队不想从这条公路通过的话,他们就必须绕到南边去,走个远路,耽误两天时间赶到萨拉托夫城下,而那时,德军肯定已经巩固了萨拉托夫防线,做好了迎击准备,这一点,指挥亚盟联军的中国军官不会看不明白,所以,德军指挥官认为,亚盟联军的装甲部队肯定会从斯米尔基通道经过,伏击战肯定会准时打响。

德军参谋部预测的战斗打响时间应该在今天上午,但是直到现在,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却还不见亚盟联军装甲部队过来,隐蔽在森林中的所有德国军人都有些焦虑,现在德军已经丧失了战场制空权,根本无法对追击的亚盟联军实施详细的战术侦察,敌军主力到底走到哪里了?这在德军参谋部里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

当看到那两架中国空军的“旋风”式攻击机掠过伏击阵地上空时,伏击部队指挥官下意识的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这并不仅仅只是这位德军指挥官的直觉,这更是实战经验,从上半年参加的那些战斗来看,每当亚盟联军的装甲部队要发动进攻之前,首先登场亮相的肯定是“旋风”攻击机,它们负责为地面部队开道,清扫障碍,而且由于德军已经丧失了战场制空权,“旋风”可以随心所欲的攻击它们看到的一切可疑目标。

这场亚德之战或者说中德之战的战争模式已经与苏德战争时期很不一样了,空军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空军已不再只是对抗敌方的空军,许多时候,空军已成为消灭敌方地面部队重型装备的决定性力量。

为了防止打草惊蛇,德军伏击部队指挥官并没有下令攻击那两架“旋风”,他耐心的等待着敌军装甲部队的抵达。

果然,如同德军指挥官预料的那样,就在那两架“旋风”式攻击机飞过去之后一个小时,潜伏在森林里的德军官兵就已经听到了从东边传来的“轰轰”声,那是中国制造的重型坦克的发动机轰鸣声。

就以德军伏击部队手里的反坦克武器,是很难从远距离击穿中国重型坦克的正面装甲板的,也正因此,德军指挥官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战术安排,他决定侧击敌军装甲纵队,在公路两侧的森林中埋伏兵力和兵器,等敌军通过公路并暴露出侧翼之后,德军的所有反坦克武器将充分发挥近战实力,争取从侧翼给予敌军前锋部队重大杀伤,并迟滞其主力部队的进军速度。

“准备战斗!”

德军指挥官很快下达了作战命令,德军的突击炮、自行火炮都被卸下了伪装网,并前出到那片已经被仔细清理过的森林边缘地区,那里不仅被清理出了可供坦克和装甲车行动的通道,而且靠近公路的所有树木都被事先从树根部位锯开了一部分,只要突击炮向前一拱,树木就会轰然倒下,然后,适合伏击的突击炮就会冲到亚盟联军的坦克跟前开炮射击,用穿甲弹和混凝土破坏弹撕开敌军坦克的侧面装甲。

同时,德军步兵也将“铁拳”火箭筒的发火管装了上去,隐蔽在了突击炮和自行火炮的附近,战斗打响之后,他们将跟着装甲兵冲出森林,从路边向亚盟联军的坦克发射火箭弹,用那灼热而高速的金属射流击穿那厚重的坦克铠甲,并用埋伏在森林边沿的机枪火力压制敌军步兵。

德军迅速完成了战斗准备,静悄悄的等着敌军过来。

……

与此同时,亚盟联军装甲部队也正在按照进军计划沿着这条乡间公路向西方推进,这支部队只是先头部队,主力为一个中国陆军装甲团和一个中国陆军机械化步兵团,指挥官是一名中国陆军上校,当发现部队已经进入森林地区之后,为了防止遭到伏击,他特意将部队分成了两部分,一个重型坦克连走在最前头,负责为主力部队探路,而该连连长是一名中国陆军上尉,名叫章明志。

章明志率领他的一连走在主力部队前头,虽然坦克已经是最高速度,但是整支部队的推进速度还是不够快,而且连续的长途行军也使坦克的状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