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首曲子是侯大勇依据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所改编,曲调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一首经典老歌,侯大勇略略改了几个子,就编成了《里奇之歌》。
柳红叶、吴越洲都在石山任过教,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粗听此曲,只觉曲调怪异,歌词纯为乡间俚语,粗陋不坎,但是,当第二遍众女人同声齐唱时,却觉每一个字都直专内心深处,如细针反复扎刺着心灵最柔软的部分,当几个女子吟唱到第三遍时,吴越洲泪水夺眶而出。
六人重回酒席坐定,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侯大勇最先说话,道:“听刘郎说起,石山开办了六年义学,还建有石山学院,孤悬草原而不丢失传统,里奇部真是了不起。”侯大勇这个赞誉出自真心,里奇部以区区一万之众,经百年不衰,反而成为草原上的强悍之族,确有其独到之处。
“我们在灵州也办有嵩山书院,但是一直缺乏教师,石山书院已有百年历史,师资力量雄厚,远非嵩山书院可比,在下冒昧,想请石山书院派一些教师到嵩山书院任教,帮助我把嵩山书院办好,多为黑雕军和灵州培养人才。”
经过五代的不断内乱,中原早已斯文扫地,读书人的地位日落西山,成为武人的附庸,反而是处于草原的里奇部,在石山内开办义学和书院,全族都通文字,素质之高已超过中原,柳红叶很以石山书院为傲。侯大勇此言,恰好搔到了柳红叶的痒处,他略一思索,看了柳江清一眼,道:“犬子就在石山书院任教,如若不弃可以让江请带十人道嵩山书院当学员。”
刘成通进入过石山,知道石山书院都是出类拔萃的之人,柳江清二十多岁能在书院任职,定是了不起的人才,不禁多看了柳江清几眼。
侯大勇笑道:“柳郎能留下来,那当然最好不过。”话锋突的一转道:“里奇部人才济济,但是,里奇部毕竟囿于一地,人才如此之多,却发挥不了作用,实在有些浪费,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可以选拔一些子弟到黑雕军中任职,或到灵州、同心城、西会州、靖远等地任地方官,二是可以选拔一些优秀人才,由我保送到京城应试。
石虎和侯大勇推诚布公地谈了一此以后,虽然仍旧寡言少语,沉重的心理负担却放了下来,他在心中一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向来是读书人的志向,里奇部出自江南世族,很难拒绝这样的建议,如若里奇部参加朝廷的考试,以侯大勇当朝宰臣的地位,必定有不少里奇部族人能进入朝廷,这些人自然对侯大勇重心耿耿,成为侯系中坚。
石虎不由对侯大勇天衣无缝的安排深感佩服,如此老谋深算的好计,侯大勇谈笑间就提了出来,当真了得。
柳江清素有大志,里奇部有不少饱学之士,苦于石山的条件,只能终老山林,现在以扇通往外面广阔世界的大门被眼前之人轻轻就推开了,柳江清禁不住就反问道:“节度使愿意保举里奇部族人到京师应试?”
侯大勇已看到柳江清眼中射出焦灼的目光,很自信的笑道:“那当然。”刘成通是进士出身,他笑道:“灵州地处边地,老百姓性情彪悍,但是文风不盛,近二十年没有中过进士,朝中灵州籍官员凤毛麟角,里奇部族人若能够参加礼部大考,定能为灵州增光添彩。”
吴越洲猛拍桌子,怅然道:“节度使如此深明大义,在下佩服万分,唉,廉县城外的两千里奇军士死的真冤枉,这一笔帐要算在耶律大光头上。”
第180章 庙堂之高(八)
青城酒楼之宴,主宾各有所得。
下楼之际,蜀商赵杰已在二楼迎候多时。
侯大勇见到赵杰,就向柳红叶介绍道:“这位先生是蜀商赵杰,实力雄厚,信誉良好,柳先生需要什么货物,尽可与其联系。”
里奇部急需货物,侯大勇心知肚明,赵杰是不错的商人,可以成为里奇部良好的供货商,而且赵杰对西蜀极为熟悉,若有朝一日征战西蜀,赵杰商队就是极好的内应,所以,侯大勇不断给赵杰好处,让其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服务。
赵杰是八面玲珑的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闻言立刻上前,道:“赵杰行商多年,对商道略知一二,柳先生如有所需,尽管来找我。”赵杰一边说话,一边观察着柳红叶,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惊奇之色。
柳红叶盯着赵杰,道:“你是赵三郎。”
赵杰一拍大腿,“柳先生原来就是柳二哥。”
侯大勇奇道:“你们原是旧识?”
柳红叶不胜唏嘘地道:“二十年前,我是里奇部的运货使,专门负责外出购买货物,我和三郎屡次相见于兰州,做了好几笔大买卖,一日行到瓜州,路遇马贼,和三郎一起御敌,唉,这都是二十年前的旧事了。”
回想起创业时的艰难,赵杰也是感慨颇多,“那时我还是商铺的小伙计,主要活动在兰州等地,就是和柳二哥做成了几笔大生意,才被当年的掌柜看中,娶了掌柜之女,若没有柳二哥,就没有我赵杰今日,柳二哥突然失去踪影,让兄弟遍寻不得,实在让人伤神。”
柳红叶解释道:“在兰州做成几笔大生意之后。党项颇超部和我们交战甚恶,我率兵打仗去了,大战结束之后,我就卸去了货运使之职,从此不再南下。”
赵杰久经商海,为人精明无比。他见侯大勇站在一旁,知道他们两人不能过多叙旧,就道:“此酒楼是小弟所开,随时欢迎柳二哥大驾光临。”
侯大勇并未露出厌烦之色,反而笑道:“既然是二十年的旧识,赵掌柜可要好好招待一番,要让大厨拿出得意地本事,还有,赵掌柜从青城带来的猴儿酒,也不要吝惜了。”
里奇部由于地处草原深处,许多物资不能自产,必须依靠商队从外地贩回,百年来,里奇部形成了重商的传统,但是,中原商人有钱,社会地位却不高。衙门小吏也常在大商家面前指手画脚。节度使侯大勇对商人的态度颇为友善,不禁让柳红叶暗自称奇,对侯大勇又高看一眼。
侯大勇原本为柳家父子和吴越州安排了一个清雅小院,柳红叶婉拒了侯大勇的好意,执意要住在军营里,侯大勇听说这是里奇军的传统,也就由着柳红叶,留下刘成通陪着柳红叶诸人。带着封沙,罗青松等人,回到府中。
钱向南和一名长相猥琐男子在中院等候多时,见节度使回来,钱向南小眼睛滴溜溜转了数圈,道:“事情成了。”
军情营成为侯大勇不可或缺的部门,侯大勇交代了不少事情让钱向南去办理,钱向南突然说事情成了。侯大勇一时没有想起是哪一件事情。
钱向南紧接着道:“这是军情营地张草。”
侯大勇并未听说过此人大名,料想钱向南特意带此人来,定有深意,打量了一下这位模样平常甚至有些丑陋的男子,仍然没有说话。
钱向南吩咐道:“张郎,快把东西打开。”
张草虽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站在鼎鼎大名得塑方节度使面前,仍然有些手脚无措,嘴唇上两撇细长胡须也在轻轻颤抖,听到钱向南吩咐,如释重负地蹲下身去,把脚下一个竹编的盒子打开。
盒子里是两张古旧的弩弓,铁制部分已经是锈迹斑斑,弩弓旁边还有十几支同样是锈迹斑斑的铁制箭矢。
侯大勇的目光马上被这两个不起眼的弩弓吸引住了,他取过较大的一柄,翻来覆去地打量着这柄特殊的弩弓,闻道:“这就是名震天下、令魏军吃尽苦头的诸葛连弩?“
钱向南在一旁解释道:“年初,节度使曾和下官谈起过诸葛连弩,我就令人道西蜀去寻访,到今年四月,仍是一无所获,四月底,就派张草到西蜀寻找连弩。”
看着锈迹斑斑的诸葛连弩,侯大勇心中一动,道:“这两张弩弓,可是从墓地中掘出?”
张草闻言,眼中露出佩服神情,他搓着手,脸中又县出得意之色。钱向南两眼滴溜溜转了数圈,“嘿、嘿”笑道:“节度使神机妙算,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张草在江湖上可是赫赫有名的钻地鼠,他在成都府外探了数十座古墓,终于在一座将军的墓中找到了这一大一小两张不同寻常的弩弓,从形质上看,正是书中提到的诸葛连弩。”
侯大勇抬头看了一眼张草,道:“想不到你还有这等本领,力此大功,我要重重赏你,张郎,你想要什么?”随即又笑道:“掘了数十座古墓,料想张郎收获颇丰,并不缺钱用。”
张草没有想到节度使待人如此平易,他脸涨得通红,受抚后脑,鼓足勇气道:“小人从小长地颇为不堪,总是受人欺负,最大愿望在黑雕军立功,挣个一官半职,回到凤州家乡让乡邻们长长眼。”
侯大勇很喜欢张草直率的性格,沉吟片刻,道:“按黑雕军的规矩,技术革新之后有奖励,张草这次盗掘有功,就按照一等技术革新来记功,至于职务,张草是军情营的人,就由钱向南说了算。”
节度使话说到这个份上,钱向南自然顺竿上爬,道:“奖惩分明,才能号令三军,就升张草为军情营伍长,专事上天入地。”说到这,钱向南笑道:“张郎有两个绰号,一为钻地鼠。另为飞天蝙蝠。”
侯大勇不由对张草产生了兴趣,钦差已从大梁出发,估计十一月就能到达灵州。侯大勇一直在物色各类人才,以备回朝所需,张草有这等本领,也是一个用的着的人才,就赞道:“张草就是黑雕军的鼓上蚤。”
钱向南极为聪明,马上就明白了鼓上蚤的含义。对张草道:“鼓上蚤,这个名字好,以后张郎就是节度使亲封的鼓上蚤。”
钱向南任务完成,愉快地带着张草回到营地,侯大勇回到内院,抱了一会侯小清,走到中院,对亲卫罗青松道:“备马,道军械营。”
窦田、郭宝玉均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俩所铸沧州铁狮子,是五代铁艺珍品。两人被侯大勇招揽之后,为黑雕军打制了不少利器,到了凤州之后,侯大勇根据两人的特点,由窦田主持铁器营,郭宝玉主持了军械营,军械营主要制造弓、弩、投石机等远程武器。简不凡和简约两人最早单独成营,专门制造西蜀连弩,后来为了制造成本,就把简不凡合并到郭宝玉的军械营里。
窦田地铁器营、郭宝玉地军械营、张青海地铠甲营、陈凌心地战车营,四大营集中在一起,足足占了一条街道,进入了这条命名为“红炉”的街道,满耳都是铁器敲击的声音。
郭宝玉身为黑雕军的高工,享受这黑雕军各营地都指挥使地待遇,本来不必亲自劳作,郭宝玉却是天生的劳碌命,看见工匠们挥汗如雨,自己闲着就如关牢笼一般难受,也就脱掉上衣,露出黑沉沉的结实上身,和工匠们一起打制黄桦弩上的望山。
听说节度使到了,郭宝玉甩下手中的铁锤就往外跑。
侯大勇极为重视军械诸营的建设,经常到营地来视察,有时兴致来了,还试着抡一抡大锤,他未等郭宝玉行礼,就道:“把金大胳膊,简不凡、刘一手、周三郎全部叫过来,我有好东西让你们瞧瞧。”
这四人是军械营技艺最高超的几位大师傅,加上郭宝玉称为军械营的五虎上将。等诸人到齐,罗青松打开了盒子。
侯大勇背着手,道:“诸位师傅,你们说说,这是什么东西。”
五人看了一会盒子里陈旧的铁弩,几乎在同一时间,郭宝玉、金大胳膊、简不凡叫道:“诸葛连弩”,周三郎和刘一手则叫道:“元戎。”
“厉害,不愧为军械营的五虎上将,居然一眼就认出了这玩意。”侯大勇对专业人士的眼光极为佩服。
郭宝玉拿起稍大的古弩,就如捧着珍贵的汉代瓷器一般,而周三郎动作极快,抢到了另一张古弩,另外三人就围在郭宝玉和周三郎的身边,不断的叫嚷道:“快点,抡到我看了。”
侯大勇笑吟吟的看着几位痴汉子,侯大勇选技术人才有一个标准,凡是人情练达者一概不要,只要那种不通俗务,沉醉于技术活的憨头憨脑的痴汉子。
金大胳膊留着一嘴大胡子,把大半张脸都遮住了,身材极为魁梧,胳膊上肌肉发达如小鼓,一因而被人取了一个绰号“金大胳膊”,至于本名,反而知道地人甚少。
金大胳膊虽说貌似张飞,看着极为粗鲁,但是,他却是不折不扣的江南弟子,正经的书香门第出生,青年时代中过秀才,家族获罪之后,他一人逃脱,流浪到中院,因其从小擅长做弩弓,在大名府谋了一个差事,专为天雄军制作弩弓,侯大勇看中了他,想方设法的把他弄到黑雕军中。
金大胳膊接过郭宝玉过来的弩弓,喃喃道:“诸葛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金大胳膊所言出自《魏氏春秋》,书中曾特意提到诸葛连弩,军械营建立之后,五虎上将意气相投,一心想要复制出诸葛连弩,却有数个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